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劫持梁武帝,这事情本来就够大了,王达还想搞点大事情。
但是,实际上只有扬州,苏州,洛阳以及其附属等地属于占领区域,这时川中等地仍然属于割据状态,仍然在使用梁南庆年号,人家头上顶着梁朝年号呢,你敢命令他?
王达得位不正。
他继位时,既没有梁武帝登基时的人心所向,也没有他的军力,妄想称帝,做梦。这也是曹操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又不登基称帝的原因。
人心不稳。
墨家算是迎来了一位好人——墨炅。
这墨炅,在少时曾受过墨家接济,有一段时间在墨家当家丁,后来赎身,去了西宋京城,便不知去向。
在墨家败落的这十几年,墨炅的出仕之旅可谓是一帆风顺,武举榜眼,天应二年官拜城东指挥使(皇家禁卫军陆军总司令),御北使(北部军区总司令),外务省副省丞(外交部副部长),文武双全,天应三年因打碎皇后琉璃杯,而后喝酒言辞伤皇,贬4级,任川东观察使。
这也是玄宗对他的优待,想想,在天应年间,骂过皇帝的哪个没被杀头?
而玄宗只给她了降4级的惩罚,连象征性的军杖也没给,说明这次只是调走做做样子,很快就会回来——当然,还没等到天应七年的春节,墨炅就被调回去了——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墨炅听说墨家沦落至此,便是悲痛至极,立刻让人去把墨家仅存的三口子弄过来,自己掏钱让他们在城东府邸住了起来。
这些事情怎么可能不被玄宗知道。玄宗不想再次抄家,上次宁国府的事情让宁国府做了就算了,这次还不想把小墨翟也给杀掉,要不然太让人民寒心了。但,表面还是得做做样子的,最后还是因为“收留罪臣”为由打了墨炅那没打的30军杖。
同年,后来的墨朝名将关贺出生了。
天应三年还真是有很多事情值得大书特书。以后我也想开一本书,就叫做“天应三年”。
话题转到国事上来。
这时的西宋王朝内部平定了不少,总不至于像大中末年那会儿年年赤字,甚至还有了些盈余。
这些盈余全部用于购买粮草,装备,另外,一个更微不足道的变化出现:非洲远航舰队放弃了在好望角扎根的打算,打算重返红海,来到西奈半岛更新一下装备。
非洲舰队的实力真的不算强大,把这样一支实力并不强大的舰队从好望角调到离亚洲更近的西奈,是想干什么?
西宋已经开始准备打好水川五年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