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焕的右拾遗是唐代两省供奉官,属于唐代常参官,原本应该是一日一朝的,如今是隔日一朝。尽管是隔日一朝,然而还是相当的麻烦。因为要经常入宫参加朝会,很不自由,一个月有十几天要早起。当然,当上常参官是每个官员的梦想。
进皇宫为什么麻烦?这主要是天气和交通问题。那时皇城外面的道路全部是泥地,一下雨就非常的泥泞不堪,连马车和马都非常的困难。其实如果天气好,那么入宫倒也不太麻烦,无非是起早而已。
但是,遇到下雨下雪天,可就非常受罪了。没有手电筒等照明工具,连马灯也远远没有发明出来。
住得稍远的人,四点钟就必须起床,手持蜡烛,顶着雨雪,脚踩泥泞的道路,艰难前行,如果一股风吹来,蜡烛熄灭了!嘿嘿……
不过,萧焕第一次早朝,天气还不错,并没下雨,而且是春天,也不冷。
他按照计划的时间,大约子寅时过了不久就被仆人叫醒,然后极速换好朝服、靴、帽等,拿起笏板和一个胡饼,就出门了。
仆人拿着蜡烛引路,他骑着马,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宣仁门。把马交给仆人,他拿着蜡烛进了皇城。这皇城内,还可以拿着蜡烛。进了宫城就不行了。
三品以上的高官,经过皇帝特别允许,有可能持蜡烛引路,其余人等,就摸黑跟着别人走吧。
据说古代上早朝时,由于天雨路滑,还有掉进护城河河沟里面淹死的官员呢。
来到宫城外,此地火把通明,已有若干官员在此等着检查了。
人们都很自觉地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队,等候着进入宫城。
萧焕一看,周围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
他抬头看了一下头顶,发现天色依旧暗淡,看不见星星!估计这两天怕是就要下雨。
他暗自庆幸:还好今日没有下雨,要不自己不太认识路,这黑灯瞎火的,可麻烦了!
终于轮到萧焕,这里要先检查“门籍”。所谓门籍,就是登记有官员相关信息的簿册。
他报了姓名、年纪、单位、职务,又把鱼符递给监门卫卫士,卫士认真核对,没有发现问题,然后道:“请萧拾遗站直,把蜡烛丢了,卑职等要按例搜身检查!”
萧焕自然照做!卫士开始检查他身上是否带有兵器、点火工具等。
检查完毕,没有发现异常,便让其进去。
没有了蜡烛,萧焕只好凭着城门口火把的余光,开始往里面走去。
过了一会儿,火把也照不着了,幸好此时天色已经开始变亮,可以模糊地看清道路。
他跟着前面熟悉道路的人,慢慢走向含元殿-----今日早朝的地方。
渐渐到了含元殿跟前,他发现已经有好几十人到来!此时的常参官总数接近二百人。
又等了一会儿,基本上都到齐了,有殿中侍御史开始整理队伍。
这排队是按照职事官的高低、爵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这样的顺序。
萧焕是从八品上阶,在唐代所有的供奉官当中,他的职位是最低的,所以就排在最后。一共只排了两排。
排完后,有御史又重新点名。毕竟是春天,等到点名完毕,天色已经开始慢慢亮了起来。
武炎之环顾四周,发觉这里护卫森严!密密麻麻站立着无数的监门卫、金吾卫卫士。
正看着,忽然鼓声响起!两通鼓声响过以后,忽然远处含元殿的各道大门被徐徐打开。
有殿中侍御史领着众人,慢慢从东门进入,在门前,依旧站立了两名监门卫校尉。
各位官员自报了家门后,待校尉核查了手中的名单无误后,便可以进入。
当然,那些校尉很熟悉的官员,也就不用报名,自己进去,像萧焕这样的陌生官员,必须报名。
这里必须是慢“跑”而进,不能慢慢走。
萧焕进了殿一看,灯树之上的灯火依旧通明!若干个香炉升起淡淡的青烟,殿内香气扑鼻。
殿中侍御史又重新整理队伍,常参的近二百余人,重新站成了十列,每列二十余人。官员的排序,是按照职事官的等级高低来的,与本人的本阶无关。萧焕始终是排在末尾。
“左右箱平安!”有金吾卫大将军高喊,这是报告外面皇帝可以进来了。
随后,厚重的大门徐徐打开,有声音传来:“皇帝驾到!”有宦官高喊。
然后两排宫人用羽伞护着皇帝徐徐走进来,羽扇两分,皇帝慢慢登上龙座。
待皇上坐定,有给事中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接着百官便开始奏事。
唐代的官员向皇帝奏事,一般要写成奏折,只有重要的事情,才在朝会时向皇帝当面禀报。
萧焕当然也没有什么事情,他静静的听着百官的汇报。无非是些漕运困难,钱粮难运的事情。还有就是,很多节度使不遵王命,不向朝廷纳税,也不接受朝廷任命的官员。当然主要是两淮及河北的节度使。
早朝散罢,就是在大殿外的廊下吃廊下食。在廊下食是免费的,一共分为三个等级:六品官员以下为一个等级;四品和五品为一个等级;三品官员以上为一个等级。等级越高,菜品的质量越高,数量就越多,一般是羊肉越多。
萧焕当然是在最后一等,而且依然还是排在最后。
时近中午,大家都非常饿了,因为很多官员连早饭都没吃呢。看着新鲜的炖羊肉,在殿中侍御史的指令之下,大家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萧焕家里面条件很好,这些东西当然是经常吃的,有些官员可就不一定了。萧焕环顾四周,看见很多官员狼吞虎咽,吃相难看。他不仅暗自叹道:如今世道艰难,官员吃一顿羊肉都这么困难了。
萧焕吃罢廊下食,正准备离开,回中书省办事,不料元载走了过来:“萧拾遗,今日你暂且不回省里办事,我等陪陛下下一会棋吧!你是大公子,下棋应该会的吧?”
下棋,下什么棋?萧焕暗想,可能应该是围棋,中国象棋这个时候还没有发明出来呢。于是他说道:“卑职倒是略懂一点点围棋。”
“水平高低无所谓,皇宫里面翰林供奉当中围棋高手不少呢,也是围棋国手。”元载笑道。
“那就好。”萧焕淡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