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乔帮主 /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六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乔衫仔细想了想,才缓缓说道,袁绍带了七十八万兵马,去打许昌。刘备吓了一跳,道:“七十万,就是一人吐口唾沫,也估计能流成河,还不得把曹操吓个半死。”乔衫道:“曹操倒不怕,不过他的属下却是有点害怕,一个个发书告急。曹操只带了七万兵马,便去迎敌了,留荀彧守在许昌。”
  刘备问道:“他们怎生打法?”
  乔衫道:“袁绍带兵出战之前便把田丰和沮授囚禁起来,嫌他们祸乱军心。”刘备道:“不会啊,我听说过这两个人,个个都是聪明才智啊。”乔衫道:“他们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意思是以表待动,不宜主动攻击。袁绍便把他们关了起来。”
  刘备道:“可惜,可惜啊。”
  乔衫道:“袁绍带了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曹操,两边排开阵势,战鼓隆隆响个不停,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于阵前,好不威风,左右是张鸽,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曹操那边周围却是许褚,张辽,徐晃,李典等将。”
  刘备道:“执事等等。”
  乔衫道:“怎么?”
  刘备道:“曹操那边将领我倒是知道,袁绍这边的却不清楚,还请执事详细说说。”
  乔衫道:“好的。”当下先说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张郃于黄巾之乱的时候,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韩馥出让冀州后,效力于袁绍,在攻打公孙瓒时立下不少战功,迁为这国中郎将。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袭击,张郃说:“曹公的士兵英勇善战,他们一定会击溃淳於琼等人。淳於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的大业就完了,您应该尽快带兵援救。”但谋士郭图却说:“张郃说的不是好主意,我军不如进攻曹操的大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於琼的危难不救自解。”张郃反驳:“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俘,我们也就要当俘虏了。”结果袁绍听信郭图,不听张郃的劝阻,派他攻打曹操军营,结果不但没攻下,缺乏救援的也被劫了。郭图将计谋失败后,诬陷张郃失败后出言不逊,张郃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投降了曹操。曹操对张郃的投降感到高兴,亲自迎接并称“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此后担任著偏将军、封都亭侯。
  刘备道:“这小子目光倒也不错。”
  乔衫道:“后来张郃颇受曹操重用,交给其部队,让他跟随自己攻打邺城,占领了邺城。张郃又跟随曹操攻打袁谭,他单独率军包围了雍奴,击溃了袁军。随同曹操征讨柳城的时候,张郃和张辽担任先锋,张郃因为屡立战功升任平狄将军。张郃还领兵征讨东莱郡,讨伐管承,还和张辽等人一起讨伐陈兰、梅成等人,大获全胜。张郃跟随曹操到渭南,击溃了马超、韩遂等,又包围了安定,杨秋投降。张郃、夏侯渊一起征讨盘踞在鄜城的贼寇梁兴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军,再次击败了马超的部队,平定了宋建统治的地区。”
  刘备道:“看来不仅目光好使,还有两把刷子。”
  乔衫道:“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张鲁,抵达陈仓,准备从武都郡进入氐族部落;氐族人挡住道路,曹操派张郃统帅大军讨伐梁兴和氐族首领窦茂所部。不久从散关入汉中,派张郃率五千步兵在前开道,一直到阳平。张鲁投降,曹操回军,留张郃与夏侯渊、徐晃等守汉中,以拒刘备。同年,张郃别督诸军南下进攻巴东、巴西二郡,将当地百姓迁徙到汉中。刘备派征虏将军张飞为巴西郡太守,抗击张郃。张郃率军进至宕渠,与张飞相拒五十余日,张飞率精兵万余人从小道进攻张郃,由于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救,张郃大败,仅带十余人弃马爬山逃跑,之后收拢败兵,撤回南郑。升迁荡寇将军。”
  刘备道:“跟我三弟还打了?”
  乔衫道:“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屯于阳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迎击,张郃负责防守广石。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亲自率精兵万余人,分为十部,夜间猛攻张郃。张郃率亲兵与蜀军进行对抗,刘备不能攻克张郃,写信要求益州拨发援兵。诸葛亮一时迟疑不缺,从事杨洪劝道:“汉中是益州门户,没有汉中就没有益州,还迟疑什么?”诸葛亮恍然大悟,立刻发兵增援。其后,刘备退走马谷,放火烧营,夏侯渊知张郃兵少,调部分兵力来增援,并救火,途中遇上刘备军,被蜀军所杀。曹军大败,张郃同败军一起退守阳平关东。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刘备嘿嘿笑道:“是吗,我后来那么厉害吗?”
  乔衫道:“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郭淮见状,便说:“张将军是名将,刘备也忌惮他。现在形势紧迫,只有张将军才能安定军心。”于是众人推举张郃出任主帅,指挥士兵,布置营寨,军心安定。不久,曹操遣使令张郃假节。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见魏军在汉水以北列阵相迎,刘备于是放弃渡河,隔水相持。曹操亲自进攻汉中,不能取胜,于是撤出汉中的部队,令张郃屯兵于陈仓。再后来,任命张郃为左将军,进封都乡侯爵位。命令张郃与曹真率领兵马征伐盘踞在安定一代的卢水胡人和东部羌人。战斗结束后,曹丕又在许昌宫召见了张郃、曹真,派张郃南下与夏侯尚一起进攻东吴政权的江夏郡。张郃独自率领几路大军渡过长江,夺取了百里洲上的吴军堡垒。”
  刘备道:“厉害。”
  乔衫道:“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张郃虽然是武将,却喜欢同儒士交往,曾经推荐同乡卑湛,说他通晓经学,品德高尚,曹叡下诏说:“从前祭遵当将军的时候,奏请设置五经大夫,即便在军营中,也和儒士进行唱诗、投壶的游戏。现在将军您统军在外,在内还注意维护朝廷的礼仪。朕非常赞赏将军的美意,准许提拔卑湛为博士。”
  刘备知道乔衫已把张郃介绍完毕,便让乔衫介绍高览,乔衫道,高览这个人没什么可说的,我给你说说这个韩猛吧,想了半天,说这个韩猛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还是说说淳于琼吧,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东汉时期官吏,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刘备道:“说详细些。”
  乔衫道:“中平五年八月,汉灵帝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担任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担任下军校尉,议郎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赵融担任助军左校尉,冯芳担任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担任左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后来,淳于琼追随袁绍,成为其麾下将领。”
  刘备道:“对,就像这样说。”
  乔衫道:“兴平二年冬天,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儒等人追逼,沮授劝说袁绍:“将军世代担任朝廷宰相,历代以忠义辅助国家。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为百姓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袁绍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淳于琼和郭图阻止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沮授说:“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您考虑。”汉献帝的登基本来不合袁绍的意愿,所以袁绍没有采纳。”
  刘备道:“唉。”
  乔衫道:“建安四年,沮授谏阻与曹操决战,违背袁绍的心意,郭图等进谗说:“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他逐渐强盛,用什么办法控制他呢?建安五年,淳于琼与颜良、郭图攻白马,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淳于琼军败而走。两军对峙于官渡。同年十月,袁绍使淳于琼率兵万余,押运粮车,宿营北四十里之乌巢,沮授建议派出蒋奇在其外围,以为巡逻,袁绍没有听从。正当官渡之战处于对峙之际,袁绍谋士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捕而投靠曹操,并告诉曹操关于袁军粮草内部的一切秘密。”
  刘备道:“袁绍果然没有英雄气概啊。”
  乔衫道:“曹操听后,留下曹洪、荀攸防守大营,亲自率领五千名步骑兵出击。军队一律用袁军的旗号,兵士嘴里衔着小木棍,把马嘴绑上,以防发出声音,夜里从小道出营,每人抱一捆柴草。经过的路上遇到有人盘问,就回答说:“袁公恐怕曹操袭击后方辎重,派兵去加强守备。”听的人信以为真,全都毫无戒备。到达乌巢后,围住袁军辎重,四面放火,袁军营中大乱。正在这时,天已渐亮,淳于琼等看到曹军兵少,就在营外摆开阵势,曹操进军猛击,淳于琼等抵挡不住,退守营寨,于是曹军开始进攻。”
  刘备道:“曹操果真英雄啊。”
  乔衫道:“袁绍听到曹操袭击淳于琼的消息,派轻兵去援救淳于琼,而派重兵进攻曹军大营。袁绍增援的骑兵到达乌巢,曹操左右有人说:“敌人的骑兵逐渐靠近,请分兵抵抗。”曹操怒喝道:“敌人到了背后,再来报告!”曹军士兵都拼死作战,于是大破袁军,斩领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督等首级,割下淳于琼的鼻,杀士卒千余人,将他们所有鼻割下,连同牛、马的舌头一同送往袁军,袁军将士大惊。此战,曹军还烧掉袁军全部存粮。”
  刘备道:“好生残忍。”
  乔衫道:“淳于琼为曹将乐进所虏获,被带到曹操面前。曹操问淳于琼说:“你今天弄成这样,是什么源故?”淳于琼答:“胜负乃天所控制的,问我干什么?”曹操想要留下淳于琼性命,许攸劝谏说:“以后他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鼻子被割了,不会忘记今天的耻辱和仇恨。”听完,曹操同意杀淳于琼。”
  刘备呆了半晌,又问曹操和袁绍两军交战了没有,乔衫道,交战了,先是张辽出战,与张邰打了四五十回合,未分胜负,然后诸褚挥刀冲出去助阵,然后曹操令曹洪带了三千人马,冲向袁绍阵中,结果袁绍早有准备,埋伏的弓弩手立刻射出来箭,曹军立刻四下逃散。
  最后曹操退回官渡,艰难过了一个多月,军力渐乏,粮草又不继,逐萌生弃了官渡退回许昌,最后谋士荀彧送来一封书信,曹操看了之后,便决定死死守着这座城,说什么也不能让袁绍打过来。刘备对荀彧那封信的内空好是好奇,问乔衫信里写了些什么,乔衫道:“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刘备连连点头,道:“言之有理。”
  乔衫道:“后来曹操又派人去打劫袁绍的粮草,一面又放火焚烧粮车,袁绍见得西北方向烧起大火,正不明所以时,突然两军冲进大宫,一通乱砍乱杀,之后扬长而去。袁绍吃了败仗之后,很是恼火,当即就要斩了那运送粮草的官员,最后众官相劝这才作罢。后来袁绍帐下一位谋士因袁绍也是要这般斩了了事,而跑到曹操那边。”
  刘备道:“谁呀?”
  乔衫道:“许攸。”
  刘备道:“快,快,给我讲讲这个人。”
  乔衫本是不想废话,但刘备非要讲不可,只得说道,许攸字子远,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并试图劝说曹操一起参加,但曹操拒绝,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逃亡。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
  刘备道:“是个人才。”
  乔衫道:“建安五年),曹操及袁绍始交战,许攸说:“曹操兵少,而集中全力来抵抗我军,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袁绍不同意,说:“我一定要先捉住曹操。”正在这时,许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邺城的审配将他们逮捕,许攸知道后大怒,就投奔曹操。”
  刘备道:“袁绍这是怎么回事,好好的人才,一个个都送向曹操手里。”
  乔衫道:“曹操听说许攸来了,跣足出迎,高兴地说:“子远来了,大事可成!”再请许攸入座相谈。许攸问到:“贵军军粮可以用多久?”曹操答曰:“尚可支持一年。”许攸再说:“哪有这么多?说真的吧!”曹操再答:“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说:“难道你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何不说真话?”曹操说:“跟你开玩笑而已,其实军粮只剩此月的份量。”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亦无粮食,此乃危急存亡。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自己败亡!”
  刘备道:“哼,先来便送一计……”突然间抬起头,道:“执事,这些你好像给我说过呀。”
  乔衫一呆,有没有给刘备说过,他倒是不记得了,不过看刘备的样子,也是不怎么记得,估计是前些日子与关羽、张飞刚刚见面,高兴的厉害,所以好多乔衫说过的话,刘备都没记在心里,乔衫以目询问刘备,还要不要说下去。
  刘备想了想,道:“说吧,谁规定说过的话就不能说了。”
  乔衫道:“曹操听计后大喜,选精兵假扮袁军,马含衔枚,士兵拿着柴草向乌巢出发,遇上其他人问话时,皆回答:“袁绍怕曹操奇袭,派我们把守。”袁军不疑有诈,放其通行。到达乌巢后,曹军放火,营中大乱,大破袁军,粮草尽烧,斩领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首级,割下淳于琼的鼻,杀士卒千余人,将他们所有鼻割下,连同牛、马的舌头一同送往袁军,袁军将士大惊。淳于琼为曹将乐进所虏获,被带到曹操面前。乌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全盘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刘备终于想起来,这些都是说过的,便连连摆手道:“行了,行了,不用说了,执事,我知道了。咱们还是说曹操与袁绍两军大战吧。”
  乔衫道:“许攸来到曹营献了妙计之后,曹操便带着人去劫粮草了,袁绍在帐中,听到曹操劫了粮草,急忙召来文武百官商议如何是好,然后派出人马出去迎战,不过袁绍这人没主见,旁边有人说几句,他便左右摇摆,到最后张邰等投奔了曹操。然后便带着人来打袁绍,最后袁绍大败,引了八百骑,逃亡去了。历经奔波,终于来到冀州,但每日心烦意乱,不理诸事,他的妻子劝他赶紧立后嗣。”
  刘备道:“嗯,他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老二叫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老三中袁尚,字显甫,却不知要立哪一位为……哎,执事你先别说先立哪一位,你先给我介绍一下这三个儿子,让我自己推测一下。”
  乔衫道:“好的,咱们先说这个袁谭。”想了想,道:“袁谭在袁绍平定的过程中屡建战功。建安元年,袁绍将袁谭过继给亡兄袁基为继子,并让袁谭出守青州为都督,后曹操封其为刺史,袁谭到青州之时,所控制地盘只有平原,于是在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之后便据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后因用人不当、到处掳掠、赏罚不公而大失民心。建安四年,欲迎接袁术,但为刘备所阻挠。建安五年,刘备兵败,经袁谭引领袁绍。同年,袁谭随袁绍参加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时,袁绍对袁谭说:“就算曹操打败淳于琼,我攻占曹操的军营,他必然没地方可回了。”于是派高览、张邰等人进攻曹操军营,攻不下来。二将听说淳于琼等人战败,就投奔曹操。这时袁绍军中惊恐慌乱,彻底溃败。袁绍和袁谭等人头戴幅巾,骑着马,与八百名骑兵渡过黄河,到达北岸的黎阳,进入其将领蒋义渠的军营。”
  刘备道:“对,我阻过他一次。”
  乔衫道:“建安七年,袁绍忧愤而死。之前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认为袁谭为长子应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自号车骑将军,兵进驻黎阳。袁尚给他的兵力很少,而且派逢纪跟随他。袁谭请求增派军队,审配等人商议不给,袁谭发怒,一怒之下杀了逢纪,兄弟二人渐生嫌隙。同年,曹操进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把守邺县,自己率军队援助袁谭,与曹操在黎阳对峙。建安八年,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攻邺,收割其麦田。此时曹操依从郭嘉之计,先行撤军静待二人自相残杀。”
  刘备叹了一声:“何必呢?”
  乔衫道:“战后,袁谭对袁尚说:“我方铠甲不精,所以上次被曹操打败。眼下曹操撤退,人人想着回家,趁着他们没有遇河,出其不意发兵进攻,可以彻底击溃曹军,这个计策不可失去。”袁尚因怀疑而没有同意,既不给袁谭增派兵力,又不更换铠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藉此机会对袁谭说:“要将军的父亲把将军过继给哥哥做后代的,都是审配用来构陷您的。”袁谭觉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就率领部队退回南皮。”
  刘备又道:“都是兄弟,何必要自相残杀呢?”
  乔衫道:“别驾王脩率领官吏百姓从青州来援救袁谭,袁谭想回去再攻打袁尚,问王脩:“您有什么主意?”王脩说:“兄弟好比左右手,假如一个人准备同人格斗而弄断自己的右手,说‘我一定胜你’,像这样行吗?丢掉兄弟情分而不相亲,天下还有谁同他亲近?近来有人从中挑拨离间造成争斗,用来谋取一时的利益,希望您堵住耳朵不要听。要是杀掉几个阿谀奉承的手下,兄弟重新亲近和睦,来抵挡四方的敌人,可以横行天下。”袁谭拒绝;刘表亦写信给袁谭劝他与袁尚和好,但袁谭仍不接受。袁谭部下刘询此时则在漯阴叛变,诸郡响应,唯独东莱太守管统抛弃妻儿到南皮支持袁谭。及后袁尚大举进攻,袁谭兵败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于是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但辛毗见曹操时反而建议曹操应以此机会,曹操于是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退兵回救邺城。此时袁尚部下吕翔叛变归顺曹操,袁谭却暗中刻将军印绶意图招降他们二人。”
  刘备不说话。
  乔衫道:“曹操知道袁谭并非一心归顺自己,但为了不让袁谭再与袁尚联手,于是让其子曹整娶袁谭女儿为媳妇以安其心。曹操还封其为青州刺史。建安九年,袁尚再攻平原,审配写了一封信给袁谭,袁谭看到书信后登城而泣。曹操派兵围邺解除袁谭之危。曹操围邺期间,袁谭立即叛变,略取甘陵、安平、河间。攻击袁尚于中山,袁尚败走故安,投靠袁熙。袁谭吞并袁尚部众,屯龙凑。曹操知道袁谭叛变后大加训斥,归还袁谭的女儿。十二月,曹操征讨袁谭,在城门口扎下营寨,袁谭连夜逃往南皮,靠近清河边驻守。乌桓峭王欲领五千骑援助袁谭,但为牵招所说服而不出兵。”
  刘备唉声叹气,说不出话。
  乔衫道:“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兴兵进攻南皮,袁谭奋力抵抗,终于在曹操急攻之下战败,袁谭披头散发,死命打马逃跑,追赶他的虎豹骑士兵料想他不是一般人,加紧追赶。袁谭从马上掉了下来,回过头来说:“喂,放我过去,我能够使你富贵。”话没说完,头已落地。这时候曹操杀了郭图等人,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杀了。”
  刘备道:“袁熙呢?”
  乔衫道:“袁熙没什么可说的,还是说说袁尚吧,建安五年,袁绍官渡之战兵败,之后在建安七年,袁绍忧愤而死。袁绍生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欲立其长子袁谭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向因为骄傲奢侈使袁谭反感,辛评、郭图都同袁谭亲近而与审配、逢纪有矛盾,审配等人害怕袁谭即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遣命,拥戴袁尚作为继承人。”
  刘备道:“人不可貌相啊,袁绍这脑子,唉……”
  乔衫道:“袁谭不能继位,于是自称车骑将军,驻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并派逢纪跟随,但及后因审配拒绝袁谭增兵的要求,而令逢纪被杀,二人更生嫌隙。建安七年,曹操攻袁谭,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于是留审配留守,自领士兵救援。同时派河东太守郭援与支持袁氏的并州刺史高干及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共攻河东,并与关中诸将马腾等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钟繇派张既劝说马腾支持。马腾成功被说服,并派马超、宠德救援钟繇。钟繇趁郭援渡河时攻击,大破郭援军,庞德更将郭援斩首。南单于见郭援被杀,自动投降。高干亦向曹操投降。建安八年,曹操攻黎阳,大败袁尚和袁谭,二人退守邺。曹操追击到邺,并收割麦田。此时曹军诸将都希望乘势消灭袁氏残余势力,但曹操最终依从郭嘉之计,撤军任由袁尚与袁谭自相残杀。”
  刘备道:“手足本该情深,他们却相互残杀。”
  乔衫道:“袁谭对袁尚说:“我方铠甲不精,所以上次被曹操打败。眼下曹操撤退,人人想着回家,趁着他们没有遇河,出其不意发兵进攻,可以彻底击溃曹军,这个计策不可失去。”袁尚因怀疑而没有同意,既不给袁谭增派兵力,又不更换铠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藉此机会对袁谭说:“要将军的父亲把将军过继给哥哥做后代的,都是审配用来构陷您的。”袁谭觉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就率领部队退回南皮。王修率兵救援袁谭,并劝导兄弟应和睦;荆州牧刘表亦写信给袁尚和袁谭,劝他们齐心,努力经营现在所领有的地区,但二人都不接纳。袁尚及后大举进攻,袁谭战败而退回平原据守。”
  刘备叹了一声,不说话。
  乔衫道:“袁尚进而围城,袁谭于是派遣向曹操求援。但辛毗见曹操后反而建议曹操应以此机会吞并,曹操于是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回到邺。吕翔叛变归顺曹操。建安九年,袁尚再攻平原,命苏由、审配守邺,曹操攻邺,苏由欲叛,事败出逃。曹操破韩范、梁岐、张燕投降,皆获封赏。袁尚得知邺城危急,率领一万多人回救邺城,命李孚入城通知审配联合攻击,但遭曹操迎面拦截,打败了袁尚,袁尚逃到漳水弯曲处扎下营寨,曹操又将其包围,尚未合围,袁尚害怕,派阴夔、陈琳请求投降,曹操不答应。袁尚只好回头逃奔蓝口,曹操再次进兵,很快包围了袁尚。袁尚的部将马延等人临阵投降,部众彻底溃乱,袁尚逃往中山。曹操收得袁尚的辎重,获得袁尚的印绶、符节、斧钹和衣服物品,拿给城内的人看,城内守军沮丧崩溃。不久审配侄守将审荣引兵入城,审配被斩。袁尚命牵招向高干求援,被拒绝,牵招投降曹操。在曹操包围邺城的时候,袁谭背叛曹操,趁机抄掠攻占了甘陵、安平、河闲,进攻在中山的袁尚。袁尚战败,跑到故安投奔袁熙。”
  刘备道:“袁氏到这一代断了。”
  乔衫道:“建安十年,袁熙部下焦触、张南叛变,袁熙和袁尚逃到乌桓。建安十二年,田畴帮助曹操为向导偷袭柳城,袁熙、袁尚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单于能臣数万骑在白狼山遇到曹操大战。曹操大将张辽斩蹋顿,袁尚又与袁熙带着几千亲兵投奔辽东的公孙康。逃到辽东后,袁尚同袁熙商量说:“现在到辽东,公孙康必然见我,我一个人为兄长亲手杀了他,并且占领辽东,还可以用来扩大自己。”公孙康心裹也打算捉住袁尚来邀功,就事先在马棚裹面安排了精强勇猛的士兵,然后出来邀请袁尚、袁熙。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还没来得及坐下,公孙康喝使伏兵捉住他们,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公孙康说:“你的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于是砍下二人的脑袋送给曹操。”
  刘备道:“断了,断了。既然断了,哪不提也罢,还是说说曹操最近在忙些什么吧。”乔衫道:“曹操却在安顿民心,还命令士兵们不可偷百姓的鸡,否则杀无弑。然后找到袁绍又打了一通,最后定出了十面埋伏之计。”刘备道:“十面埋伏之计?”
  乔衫道:“便是十路人马,围住袁绍狠狠地打。”刘备道:“哪十路啊?”乔衫道:“一队夏侯惇,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中军许褚为先锋。次日,十队先进,埋伏左右已定。”
  刘备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乔衫道:“到达半夜,曹操便令诸褚引兵前进,装作是要打劫寨子,袁绍引军赶来,双方展开了撕杀,那十路兵马立刻冲出,杀的袁军尸横遍野,袁绍不知是中了内伤,还是怎么一回事,在路上狂吐鲜血不止,但纵然嘴吐鲜血,也教辛评和郭图火带随袁谭前往青州整顿,以免曹操要夜袭青放。”
  刘备道:“老听执事说辛评,郭图,这两人是谁呀,还请执事详细说说。”
  乔衫道:“辛评,字仲治,颍川阳翟人,本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袁绍为夺取冀州,采取逢纪反客为主的谋略,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派高干、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辛评在袁绍帐下效力。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
  刘备点着头,表示正听着呢。
  乔衫道:“建安七年袁绍忧愤而死。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欲以袁谭为长子而立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逢纪等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在郭图、辛评挑拨下袁谭攻袁尚。战败后回南皮。众将叛离袁谭,袁尚大举进攻,袁谭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建安九年,曹操攻邺,审配侄守将审荣引兵入城,审配愤恨辛评等人败坏袁氏家业,杀害邺城中辛评一家。”
  刘备道:“哪郭图呢?”
  乔衫道:“郭图,字公则,颍川人。早期为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初平二年,辛评、高干、张丑及郭图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郭图受邀成为袁绍谋士。兴平二年冬天,汉献帝在曹阳被李傕、郭汜等人追逼,沮授劝说袁绍:“现在天子四处流离,宗庙被破坏,但观察各州郡,虽然外表打着义兵的招牌,内心实际打对方的主意,就没有着想的意思。而且冀州城大体平定,军队强大,士人归附,去西边迎接皇上,将邺县作为皇宫,挟制天子而号令诸侯,畜养兵马来讨伐不向王庭朝拜的人,有谁能够抵御呢?”袁绍准备听从沮授的计策。郭图和淳于琼阻止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沮授说:“现在接来天子,在道义上是合理的,在时机上是合宜的。如果不早决定,必定有其他人先去迎接。权变不可失去时机,成功不可嫌其快速,希望您考虑。”汉献帝的登基本来不合袁绍的意愿,所以袁绍没有采纳。”
  刘备叹了一声不说话。
  乔衫道:“建安四年,袁绍消灭公孙瓒,吞并四个州的地盘,拥有几十万军队,于是挑选出十万精兵、一万骑兵,准备攻打许都,沮授说:“近来攻打公孙瓒,出兵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穷困,仓库没有积余,赋税劳役正多,这是使人深为担忧的事情。最好先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致力于农耕,使人马得到休息。若是不能通达天子,就上奏说曹操阻隔我通达天子的路径,而后进兵驻守黎阳,逐步经营黄河南面,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精良骑兵,抄掠对方的边境地区,使其不得安宁,而我得到安逸。这样就可安坐而定天下。”
  刘备道:“有道理。”
  乔衫道:“郭图、审配说:“兵书上的方法,比敌人多十倍就将其包围,比敌人多五倍就进攻敌人,力量相当就可以交战。眼下凭藉明公的神明威武,会合河朔地区强大的军队,用来讨伐曹操,其势易如反掌。现在不及时攻取,将来就难对付了。”沮授说:“消除祸乱,诛除强暴,这是符合道义的军队;仗恃人多,凭藉强大,这称为骄傲的军队。仁义的军队没有敌手,骄傲的军队先就灭亡。曹操拥戴迎接天子,在许都建造皇宫。现在发动全部兵力南攻曹操,就违背了义。而且克敌制胜在于谋略,不在于力量的强弱。曹操法令已经施行,士兵精强干练,不是公孙瓒那种等着被包围的人。现在丢弃万分安全的谋略,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军队,我私下为您感到恐惧。”
  刘备道:“对,说的对。”
  乔衫道:“郭图等人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算不义;况且派兵攻打曹操,还怕找不出理由!再说,主公的部队精强勇猛,将领士兵都想着奋力,如果不抓住时机早早决定大业,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上天赐给而不去获得,反而受到上天的谴责,。这是越国所以称霸,吴国所以灭亡的原因。监军的办法,在于坚持稳妥,而不是根据形势把握时机的权宜之计。”袁绍采纳郭图的意见。郭图等人借此机会说沮授的坏话:“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他逐渐强盛,用什么办法控制他呢?”袁绍于是将沮授统管的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和郭图、淳于琼每人主管一军,但未来得及实行。”
  刘备道:“这家伙看来不是个好人。”
  乔衫道:“建安五年,郭图、淳于琼与颜良攻白马,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军队遂溃败。接着袁绍亲帅大军渡过黄河,在延津的南面构筑了营垒。沮授上船时叹息说:“主公志骄意满,部下追求功利,悠悠黄河水,我还能渡过黄河吗?”于是借口有病向袁绍要求辞去,袁绍不同意,但内心对他很恼火,就减少他统率的部队划给郭图指挥。官渡对峙期间,曹操率军偷袭,郭图建议攻击曹营而非张邰建议的援救粮仓,结果张郃攻曹营不下,郭图见其建议失败,担心袁绍怪罪自己,便诬告张郃不尽力,导致张郃投降曹操,袁军土崩瓦解。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袁绍之将孟岱对审配有谗言,郭图、辛评同意,袁绍令孟岱代替审配守邺城。”
  刘备频频点着头。
  乔衫道:“建安七年,袁绍忧愤而死。袁绍以袁尚美貌及后妻刘氏所喜爱而欲立为继承人,但未正式表态。众人欲以袁谭为长子而立为继承人,但逢纪、审配一派与辛评、郭图、袁谭一派不和,审配等因为惧怕袁谭即位后加害,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驻扎在黎阳。建安八年,曹操进攻黎阳退走后,袁谭要求铠甲及士兵,袁尚拒绝。袁谭大怒,郭图、辛评借此机会对袁谭说:“先君把将军过继给其兄做后代的,都是审配用来构陷您的。”袁谭觉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就率领部队退回南皮。建安九年十二月,曹操率军把袁谭包围南皮。建安十年一月,在曹操的急攻下,南皮被攻破,袁谭在逃亡时被虎豹骑所杀,曹操进城后,杀了郭图等人,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杀了。”
  刘备沉吟半晌道:“曹操既然忙着打袁绍,咱们不如去打许昌,解救皇上。”说完也不待乔衫说什么话,便出去,命人速速去打许昌。这边命令一下,便有探子去报曹操,曹操赶忙带了兵马回去照看许昌,却在路上遇到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双方也不答话,擂了一通战鼓,便冲上去打了起来。曹操的兵马才刚刚来到,可谓是人困马乏,所以抵挡不住刘备的人手,大败而走。第二天,刘备派了赵去出去跟人打仗,但是奇怪,曹操却不出来打仗。
  如此几日,刘备生了疑心,知道曹操这是在玩什么计谋,但是什么计谋,他却不知道,只得去请教乔衫,乔衫掐指一算,道:“龚都那边是不是有粮草运来啊?”刘备道:“是。”乔衫道:“曹操是派人去劫粮草去了。”
  刘备大吃一惊,当即派了张飞去救。
  乔衫又掐指一算,道:“你让刘辟守的那座城,曹操已悄悄去打了。”刘备又是大吃一惊,赶忙让关羽去救,两军都走了以后,乔衫又算了几卦,说刘辟明天就会弃城逃跑,关二爷明儿估计会被困在城中,刘备满头大汗。
  乔衫掐指再算,道:“张飞去救龚孝,也被围住了。”
  刘备后悔之前打算打许昌时没各乔执事请教,此时也不多话,正要命大军撤退,但是又怕曹操在撤退时当追上来穷追猛打,不过仗着赵云神勇,刘备带着乔衫倒是逃出生天,乔衫身上还有几粒大力丸,当下吃了一粒,以备必须时用。
  乔衫知道吃了大力丸,若是再打倒几个声名赫赫的人,他这辈子在这个时代就是王了,但他不大喜欢打打杀杀的日子,前一阵子,已派人把貂婵送到了伏牛山,并给独孤琳一封书信,让她好好照顾着。此时孤身在外,倒算是无所牵挂。这大展拳脚之后,若刘备强留的话,哪他只好逃跑了。
  结果他吃了大力丸也没使用,不多时,赵云就追上来,将追捕的那些人几枪便都打散了。
  刘备不知去往何处,坐在一条河边,呆呆出神,过了半天,竟是哭起了鼻子,随行的人都劝他别哭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最后孙乾说,咱们所处位置离荆州不远,不如去投奔刘表。刘备道:“我也想去投奔,就是怕人家不肯收留啊。”
  孙乾自告奋勇,愿去把刘表说服。
  刘备几人就要河边搭了个帷蓬休息起来,晚上刘备问乔衫,你说刘大人会同意咱们吗,乔衫道,最后是会同意的,不过当中有一个叫蔡瑁的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刘备心想,即是不中听,还是不去听的好,倒是得问问这个蔡瑁是谁?
  乔衫道,蔡瑁,出身南郡襄阳县有力豪族蔡氏,姑母是东汉太尉张温之妻,长姐与二姐先后嫁给黄丞彦与刘表成为继室,蔡瑁少年时与曹操交好。初平元年,刘表代王督为荆州刺史,当时江南宗贼兴盛,刘表为平定江南,曾和襄阳蔡瑁及南郡蒯越、蒯良一起商议平定江南的计策。仕奉刘表期间,历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诸郡太守。初平三年,刘表获得汉廷封赐为镇南将军,其后蔡瑁则被刘表任命为“镇南将军军师”。刘表初以长子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但后来刘表次子刘琮娶蔡夫人的侄女为妻,蔡夫人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蔡瑁和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
  刘备点着头,表示他在听执事说话。
  乔衫道:“刘表个蔡夫人打算将刘琮立为继承人,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刘琦因蔡氏的中伤而失宠,最终依从诸葛亮的计策请求出镇江夏,刘琮因着兄长失宠和蔡氏的影响,很受父亲的宠爱,亦打算让他接手荆州。刘琦和刘琮兄弟之间亦因而生了仇隙。刘琦不自宁,在诸葛亮建议下,向刘表请求出任江夏太守。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表病重,刘琦从江夏回襄阳来探视。蔡瑁、张允恐怕他与刘表相见,触动父子感情,刘表可能会立刘琦为继承人,于是就对刘琦说:“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你父亲见到你一定会生气。伤害亲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势,不是孝顺之道。”他们把刘琦关到门外,不许他与刘表见面,刘琦只好流着眼泪离开。刘表去世后,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同年九月,曹操抵达新野,蔡瑁与藐越共同迫刘琮降伏曹操,尔后仕入曹操麾下,历任从事中郎、司马、长水校尉,封爵为汉阳亭侯。曹操夺取荆州后到襄阳,亲访蔡瑁,入其私室,呼见其妻子,说和蔡瑁是故交,并曾共见过梁孟星。今日再相见,实乃幸会。”
  刘备道:“养虎为患,这是一只虎啊。”
  两人这么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孙乾已回来报告,说刘表同意刘备去荆州,当下一行人便向荆州赶去。那刘表待刘备倒也不错,每天吃好的喝好的,居住的环境也不错。刘备闲暇时分便会向乔衫打听曹操的动向,问说,曹操得知自己来到荆州,会不会派兵来打。
  乔衫道,开始曹操确实是这样想的,后来谋士们给劝住了,说什么咱们目前的对手是袁绍,所以他们打袁绍去了。刘备心里稍安,当然照旧还是要打探曹操把袁绍打成什么样子了,乔衫呆呆出了半天说,他们好像只打了一仗,是张辽把袁绍的儿子给打败了,袁绍听说之后,吐一口鲜血便死了。
  刘备失声道:“袁公死了?”乔衫道:“死了,袁绍死了之后,他那几个儿子继续与曹操打仗,其中袁谭本是要投降,但袁尚却在这时候,派了两员大将来支持。”刘备道:“哪两名大将?”乔衫道:“一个叫吕旷,一个叫吕翔。”
  刘备道:“详细介绍介绍。”乔衫道:“没什么可介绍的,虽是大将,但实在是没什么名气,我就不细说了。”
  刘备道:“好,好,不细说就不细说,但曹操与袁绍的几位公子之间的打仗却是得细说。”乔衫道:“这个可以,曹操领了兵至冀州,袁谭与袁尚则在城中坚守,而袁熙则于离城三十里处安营扎寨,虚张声势。曹操打了好些日子也打不下来,谋士立刻献了一条计策,哪便是袁绍废长立幼,兄弟之间,必然面和心不和,咱们倒不如带兵去打荆州,征讨刘表,让袁氏兄弟自己先争几个月位子。”
  刘备一听,大吃一惊,道:“曹操要来打荆州啊?”乔衫却是突然对这袁氏兄弟产生了兴趣,其实他是突然想起这袁家兄弟有一个人的老婆好像被曹丕娶了,而大才子曹植好像还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所以他得说一说。
  不理会刘备那吃惊的神色,只说,袁谭和袁尚得知曹操退了兵之后,便庆祝起来,之后没几天,袁谭便找来郭图和辛评商议,说什么我身为长子,却不能继承父业,袁尚是继母所子,所继承了父业,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吗。
  当下便决定要杀了袁尚。
  刘备又是一惊,这亲兄弟也要动刀子啊,乔衫道,袁尚带了五万兵马来与袁谭大战,两人打了一仗,袁谭大败,大败之后,袁谭便听从谋士的建议,决定投降曹操,便派了辛毗去说,刘备道:“辛毗?”
  乔衫知道刘备这一问,便是要详细说说的意思,当下便道,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袁绍在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虽然先后驱逐了韩馥,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但由于内部互相倾轧,在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建安七年,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辛毗跟随哥哥辛评,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刘备道:“我觉得他就是辛评的弟弟,一听这姓就是一家人。”
  乔衫道:“建安八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走投无路之际,采纳谋士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曹操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对他精辟的分析却心悦诚服。建安八年,曹操带兵攻,进逼冀州首府邺城。袁尚闻讯从平原撤兵,回师救援。建安九年,曹军攻打袁氏的老巢邺城。攻邺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的一家。”
  刘备道:“跟辛家家人什么关系?”
  乔衫道:“审配的侄子审荣,与辛毗交情深厚,对叔父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飞箭传书,与辛毗沟通消息。辛毗接信后报告曹操,曹操十分高兴,内外夹击,曹军很快就攻下邺城,生擒审配。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审配回头说:“狗辈,就是你们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杀你!况且你今日难得能亲手杀了我么?”随后,审配宁死不降被曹操处死。建安十年,曹操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率残部逃往乌桓。曹操器重辛毗的才干,上表朝廷,拜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
  刘备道:“有才之人就得这样。”
  乔衫道:“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自进爵为魏王。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曹丕以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辛毗坚持立嫡长的礼法,坚决支持册立曹丕。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络群臣上书曹丕,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任侍中之职。”
  刘备呆呆不语,半晌道:“称帝了?”
  乔衫道:“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又香又甜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各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魏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魏文帝收回成命。魏文帝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魏文帝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最后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虽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迁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
  刘备道:“看来倒是个人才。”
  乔衫道:“黄初三年,魏文帝命大将军曹真出兵伐吴,以辛毗为军师,进攻东吴的军事重镇江陵。江陵久攻不下,后因长江涨水,魏军才撤军北归。这时,辛毗被封为广平亭侯,仍任侍中之职。黄初五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他指出:天下初定,便大举兴兵,势必会使刚刚得以恢复发展的经济遭到破坏。当年曹操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不见成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盛,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但他的建议被魏文帝拒绝。结果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刘备点了点头,道:“对。”
  乔衫道:“黄初七年,魏文帝病故,魏明帝继位。辛毗进封为颍乡侯。当时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深得魏明帝宠,他们专断朝政,朝中大臣纷纷投靠。辛毗却不肯趋炎附势,凡事秉公而断,从不假以词色。他的儿子辛敞怕老父遭到谗言陷害,劝他同刘放、孙资搞好关系,遭到他的严厉斥责。”讲到这里,乔衫想差不多了,再讲就讲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大举伐魏了。
  刘备道:“派这个辛毗出马,肯定曹操是答应袁谭投降了。”乔衫心中懊恼,刚才讲了那么多看来是白讲了,嘴上道:“辛毗去了曹营之后,便被曹操收为帐下谋士。”刘备一呆,也想起来刚才乔执事详细介绍的时候,是说过的,不由得有些尴尬。
  乔衫长话短说,讲曹操如何如何破了城,如何如何杀了些人,最后东拉西扯扯到曹丕身上。刘备本来对曹丕不感兴趣,但乔执事刚才才说过,以后这小子会称帝,不由得打起精神,竖起耳朵,静静聆听。
  乔衫倒没说曹丕做过什么大事,只说他当年才十八岁,破城之后,便带了些人直奔袁绍家中,进得家中便四处寻找,找到那袁熙的妻子甄氏,嘿嘿笑了几声,不多时曹操也来了,那曹丕便趁机向曹操说,儿子看上了这位姑娘等等。
  刘备听得大奇,心想,这曹丕怎么会娶一个别人的老婆作他妻子呢。
  乔衫解释道:“这甄氏长的花容月貌,有着倾城国色,相传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甄氏出生之后。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好象有看见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大家对此都很奇怪。甄氏三岁的时候,甄逸去世,甄氏哭的非常伤心,内外周围的人更加看重她了。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氏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因此,甄氏从小到大,都没人敢戏弄她。八岁时,院子外有耍杂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没去。几个姐姐奇怪的问她,甄氏回答:“此难道是女人该观看的吗?”
  刘备道:“果然不一般啊。”
  乔衫道:“甄氏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字文都立刻就知道,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她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想当女博士吗?”甄氏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刘备道:“好姑娘。”
  乔衫道:“甄氏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二嫂很悲伤的同时还要做些琐事,照顾孩子却非常慈爱。甄氏母亲性格严厉,对几个儿媳妇不是很好,甄氏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死,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一的孩子,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儿媳妇,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氏的话惭愧得流泪,之后对待二嫂的生活起居就像对待甄氏一样,平时也多有走动,关系密切。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纳甄氏为妻。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刘备道:“袁熙好福气。”
  乔衫道:“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刘夫人和甄氏共坐大堂上。曹丕进入袁府中,见到刘夫人和甄氏,甄氏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刘夫人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问:“刘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儿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氏,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了一眼,见她美貌非凡,便赞叹。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就为他迎娶了甄氏。甄氏初有宠于曹丕,生下儿子曹督和女儿曹氏。甄氏对曹丕妻妾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安慰开导,并常常建议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娶出身优越美好的女子,让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里很高兴。之后曹丕要驱逐任氏时,甄氏求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休她?”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休了她。“甄氏哭坚持请求说:“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说任氏被休,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我怕公婆说我自私,往下其他妻妾会数落我想要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就休了任氏。”
  刘备道:“好妻子,好皇后啊。”
  乔衫道:“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侍奉问安,忧愁害怕,日夜流泪;身边下人立马告诉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忧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开心起来。建安十七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人。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新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刘备道:“是啊,好孝顺。”
  乔衫道:“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氏生病所以留在邺。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卞夫人看见甄氏脸色很好,奇怪的问她:“你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怎么脸色这么好,什么原因?”甄氏笑着回答:“曹叡他们跟随夫人,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后来,曹丕即王位,六月率军南征,甄氏留驻在邺城。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另有郭贵嫔,李、阴两位贵人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乔衫本想说甄氏最后被曹丕赐死了,但想到刘备这么欣赏甄氏,若说赐死,他必然会伤心,便作罢,然后东拉西扯,说了一会儿曹操平定冀州,往袁绍墓前设祭,还痛哭流涕之类的事。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