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杜杲传奇 / 第八十五章 杜杲重病离世 孟珙大败蒙古

第八十五章 杜杲重病离世 孟珙大败蒙古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没过多久,贾、阎贵妃因得不到理宗皇帝的宠幸而抑郁痛苦、忐忑难安,不久,接踵离世,撒手人寰。
  祸不单行,那个天上人间的艳艳姑娘,也因崩血突然去逝,给理宗皇帝予沉重打击。
  且说,陆子虞成为了刑部尚书后,他并没有理会贾似道和宋理宗的旁敲侧击,而是一道路上走到黑,不但查出了关孙一案的主犯是贾似道与何翠花,还掌握了贾似道指使马天骥、吕幌等人陷害杜杲的铁般证据,而就在陆子虞将所有的卷宗都摆在理宗的面前时,理宗却突然间大声笑道:“不想你陆子虞要比他杜杲还不懂事,可你陆子虞是否想过,你的脑袋不是杜杲的脑袋,只要我赵昀一声令下,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
  陆子虞也毫不示弱地更大声笑道:“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不过要看是为啥而死,我陆子虞是为了伸张正义,是为了完成结拜兄弟的未竟事业,即使让我身首异处,也是虽死犹荣、死得其所。”
  “好你个陆子虞,虽死犹荣、死得其所,朕决然不会让你毁了我赵德昭家族的世袭江山,若是朕所猜不差,定是受你结拜兄长的鼓惑,想要激起皇室大乱,来人呀!快将乱臣贼子陆子虞,拖去西郊,即刻斩首。”
  得知结拜兄弟陆子虞被宋理宗处死后,年迈的赵善湘内心极其愧疚,为自己对他的误解而倍感难过,他连忙来到皇宫御书房询问缘由。宋理宗不管赵善湘是年迈的老臣且吏属皇亲国戚,硬是将他划拨为陆子虞的同恶相党,判凌迟处死。
  且说,二位结拜兄长的惨死,让已回乡的杜杲心里难受极了,他在杜府为两位结拜兄长设了牌位,每天在祭奠完死去的母亲和两个女儿之后,他又总要与自己的两个结拜兄长饮酒说话,他知道,两位兄弟是为他杜杲而死,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军事天分,要不是因为自己的手下有一大批的中青年将领,宋理宗和贾似道便决然不会放过自己。他觉得汤汉才是一个大忠臣,为了赵德昭家族的江山能够世袭,汤汉自觉自愿地领罪负刑……
  此时的秃满伦一定要带着儿子杜庑北上蒙古,季美芳和李芝秀以大姐、二姐的身份极力阻止,季美芳说:“庑儿是杜家的血脉,他一定不能北上蒙古,否则,妹妹让夫君的面子往哪搁?”
  “难道姐姐忘记了我们的婆婆是怎么死的?兰花、兰卉又是怎么死的?他宋理宗还值得我们杜家为他效忠吗?像他这样的昏君就应早点灭亡!”
  季美芳一听,瞬即一个巴掌甩了过去,大声吼道:“妹妹只顾自己回去蒙古,你想过夫君吗?理宗本身就对夫君是否忠心产生过怀疑,难道妹妹还想让杜家背上里通外国的罪名吗?”
  秃满伦被季美芳打得趔趔趄趄,她突然嚎啕起来:“你们都一起欺负我这个外人,庑儿,听母亲的话,我们明天就去蒙古。”
  李芝秀连忙趋前对秃满伦说道:“芝秀懂得,妹妹也是为了我们杜家遭受不公而愤愤不平,本不应该对妹妹的一些言行求全责备,可妹妹也知道,夫君刚回到邵武,又听说自己的两位结拜兄长为他而死,芝秀长年呆在江淮,知道夫君和他的两位结拜兄长感情怎样,妹妹在这节骨眼上北上蒙古,让夫君的心里又怎么好受?”
  秃满伦刚想张口说话,李芝秀的母亲郝氏近前说道:“孩子就别怪美芳和芝秀,她们是爱夫心切,故而有此不礼貌的举动,如今杜杲返乡,他是一家之主,你何不问问他的意见?”
  “我的意见是:庑儿乃杜家的血脉,他不能与公主回去蒙古。”走出祭奠亡灵木屋的杜杲听到岳母郝氏的声音,连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夫君,是为妻给您添堵了,与两位姐姐相比,我秃满伦极其羞愧、汗颜无地。”
  杜杲安慰道:“也没有那么严重,说句良心话,公主都离开蒙古十几年了,可至今也没回去一趟,这是我杜杲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汗颜、羞愧的应该是我。”
  杜杲又走到季美芳的身边,细声说到:“皆是姐妹,有什么话说不清楚,为何要动手脚?”
  季美芳低头认错,秃满伦无比心酸地大声哭道:“皆是我秃满伦的错,是我秃满伦太自私了。”
  季美芳听后,她速既拉着秃满伦和李芝秀,仨人紧紧地团在一起。
  且说,蒙古皇帝窝阔台去世后五年,一直都由他的皇后乃马真专政,直到1246年8月24日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任为止。
  窝阔台在位的期间,蒙古于1234年与南宋联手消灭金国。与此同时,由于蒙古与南宋接壤,使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拉开了双方不断征战的序幕。在南方战线僵持不下之时,蒙古大军的铁蹄转往东方的高丽,並使他们臣服,西线方面,蒙古大军完全控制了波斯,並继续西近,占领了除诺夫哥罗德以外斡罗斯的全部,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全境。
  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只继任两年就仙世在皇位上。1251年7月1日,拖雷的大儿子元宪宗蒙哥即位,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皇位从窝阔台家族转入到了拖雷家族,元宪宗追尊父亲拖雷为皇帝,为拖雷追上尊谥庙号,庙号睿宗,谥号英武皇帝。
  蒙古的皇位,终于转入到了拖雷家族,如果王枭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自己所有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而孛儿贴在阴间也一样会如释重负,她对王枭从此无有任何的负罪之感。
  杜杲于1248年九月重病逝世,享年75岁,去世前他拉着儿子杜庶和杜庑的手说:“我走了之后,无论皇帝如何?都要誓死保卫宋国,忠于大宋皇帝,他还写好了最后一份奏疏,死了之后叫儿子杜庶呈于皇帝。赵昀闻杜杲死讯,伤悲不已,追封他为龙图阁大学士。
  杜杲最后奏疏的内容是:宋、蒙日后必有死战,宋帝须重用孟珙,一定要把军事大权交在孟珙的手中。贾家权势不应过大,不要重蹈汉朝外戚夺取刘家皇权的覆撤。然而,赵昀不予理会,反而给予了贾似道更大的权利。
  蒙哥即位后,他将蒙古的战略目标转向了南宋。而理宗皇帝却大力倡导程朱理学,企图借理学的力量来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一时间,理学思想弥漫朝野。宋廷的官员一面是夸夸其谈,空讲仁义道德,一面是欺世盗名,渔肉百姓。
  此时四川制置使余玠来报,蒙哥亲率主力攻打四川,然后顺江东进,史天泽从荆襄南下,兀良台合从安南北上,三路大军会师鄂州后东进临安。蒙古军大规模的南侵开始了。
  在议事殿堂,赵昀当即任命贾似道为监军,杜庶带领左路军,吕文德带领右路军,孟珙带领中路军并兼三路大军的总指挥,迎战蒙古大军。
  贾似道于政不通,打仗就更不行,他对孟珙说:“我虽为监军,但张大人大可放开手脚,排兵布阵,切莫顾及本官的感受。”孟珙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贾似道心想:这次大战胜利了,那就是大功一件,自己是监军,代表的是朝廷,是皇上。败了,对不起,本相没有参与战争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孟总指挥的责任,必须为败仗负责。
  蒙哥为什么亲率主力攻打四川?北方人不善水战,南宋朝廷就以江淮一线做防守,这样的大江大河,渺茫无际,对蒙古来说优势没有,劣势却是极为明显,而从四川突进,虽然也有江河,但十分的狭窄,蒙古人可以克服,并一股作气地攻下四川。
  川蜀之地,因其位置之奇特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外围均被崇山峻岭重重卫护,进可攻,退可守,使中国具有纵横捭阖的战略回旋,地形中东西向的山脉与南北向的山脉在这一带纵横交错,无意形成了一个封闭完整的盆地;青藏高原上座座大型山脉东西延绵,至四川西部嘎然而止,自然成为四川西部的天然屏障,而秦巴山地横亘其北,北部又添天险。加之四川盆地山河俱在,敌若进袭则重山阻隔,我若攻击则河流贯通,不但守险稳固,进取亦积极稳妥。譬如据江陵必东临荆楚,守汉中则可以北窥秦陇,如果藉汉水东下,还可呼应两路以出中原。加之巴、蜀、广汉等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山林、竹木、蔬食、果实之饶非它地可及,若逢国难,战争资源足以应付危机。故前人曾云:“自蜀江东下,黄河南注,而天下大势分为南北。故河北(黄河以北之地)、江南为天下制胜之地,而挈南北之轻重者又在川、陕。历史上绵阳被称为涪城、绵州,为剑阁以南、CD以北的重要据点。自剑阁、阴平两路趋CD,都必经涪城;且涪城扼涪江上游,控守自内水趋CD之路,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且易守难攻的地方。蒙哥首先攻打四川,就是想切断宋廷逃生的路线,防止宋廷战败后逃向川蜀,像汉朝的刘邦那样东山再起。
  蒙古入蜀的部队在钓鱼城下集结完毕。蒙哥首先派兵在江上建造浮桥,这江面不宽,却水势湍急。浮桥造好后,蒙哥就亲自督军向钓鱼城发动了进攻,宋军守城将士,据险而守,屡次将蒙古军击退。三月,蒙军在受挫后进行了半个月的休整,从四月起再次向钓鱼城发起猛攻。蒙古军一度攻上外城,但孟珙的大军及时赶到,遂将蒙古军又一次击退。
  孟珙一边叫薛极和陈冲组织敢死队,要在蒙古大军过江之时,割下缆索,烧毁浮桥。一边要王愈、冯为组织城上发炮队,将碎石、铁沙轰向敌人。
  休整之后,蒙哥觉得万事俱备,便发起了总攻的命令,蒙古大军顿时踏上了浮桥,将士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对岸冲去,怎知道浮桥接二连三地断开,蒙古的将士一个个掉入江里。蒙古人是旱鸭子,扑腾几下就被江水卷了下去,大军连忙后撤,这时浮桥上又无缘无故地生起了大火,蒙古大军哭爹喊娘,互相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
  史天泽从荆襄南下的大军和兀良台合从安南北上的部队,得到皇帝蒙哥求救的消息,立即赶往四川增援,吕文德和杜庶的大军拼命追杀。一路蒙军死伤无数。等蒙古三军会合在钓鱼城下时,王愈、冯为组织城上发炮队,将碎石、铁沙等如同下雨似的轰向了蒙古军队。蒙古将士拼命逃跑,只埋怨父母少给了两条腿,等到了稍微安全的地方,他们清点了一下人数,三军的人马,损失了两军,蒙哥立时昏倒了过去,待御医一看,蒙哥的脑部中了宋军的炮石。
  蒙古军连续攻城达五个月之久,损兵折将、士气低落且毫无进展。蒙哥见钓鱼城固若金汤,无可奈何,被迫撤兵。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