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杜杲传奇 / 第八十三章 汤汉谏言献策 杜庑怒不可遏

第八十三章 汤汉谏言献策 杜庑怒不可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样的官你也要当?难道你陆子虞就不知他宋理宗和贾似道的目的所在,亏你陆子虞还是他杜杲的结拜好兄弟?又哪有你父亲陆游前辈的半点羞辱心和些微尊严感?”
  面对大哥赵善湘的一番严厉斥责,陆子虞哀叹道:“大哥,我陆子虞并不是一个贪恋官位,落井下石的宵小之辈,而会认真行使刑部尚书的权利,让皇室大案公布于众,将幕后的凶手绳之以法。”
  “汤汉不是说,幕后的凶手乃王府的太史令何翠花,她不是已畏罪投湖自杀了吗?”
  “我的赵大哥,汤汉的鬼话您也会信,当初要不是他力荐杜杲做刑部尚书,杜杲也不会得罪权贵,弄得家破人亡……”
  赵善湘极为悲伤地哀声叹语:“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设法将杜杲从监狱中释放出来,希望你陆子虞不是一个贪恋官位趁火打劫的不耻之徒……”
  “大哥,您还是不相信我陆子虞?”
  “人心难测,希望兄弟能救杜杲。”
  理宗皇帝为何采取老师汤汉的建议,将杜杲的结拜二哥陆子虞调到京城升至为刑部尚书,继续调查皇室大案?
  原来京城的文武官员,实在看不下去宋理宗和贾似道等人的所作所为,见杜杲蒙怨受难,他们与太学生和驻守京城的将士以及临安的百姓,聚集在皇城脚下为杜杲打抱不平,并要求理宗皇帝立即开释杜杲。在皇后谢道清和具有皇族血统的赵善湘的积极活动下,诸多的皇室贵族也联名惧保杜杲大人,加上孟珙、吕文德、吴玠等武将的强烈请求,宋理宗只好召集心腹商议,希望杜杲官复原职。以平息不断延烧的国民怒火。
  贾似道首先向宋理宗荐举了自己的心腹马天骥。汤汉一听,竭力反对,他说:“皇上若将马天骥拟为刑部尚书,不但不能平息众人的愤怒,反而会适得其反,激起国人的更大忿恨,谁不知,皇上欲纳杜杲二女为妃,全是因为听了马天骥的蛊惑、怂恿,在这节骨眼上,皇上切莫推涛作浪、火上浇油……”
  理宗连忙让贾似道等人避开,急忙问道:“老师的意思是要让杜杲官复原职?”
  “不,不,不,当然不是,倘若杜杲官复原职,必然要将皇室秘事公布于众,倘若如此,太子赵禥的合法性必受质疑,太子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杨桂枝和史弥远以及何翠花当年的努力奉献就会付之东流,那么,汤汉当年的辛勤付出也毫无意义。”
  理宗叹曰:“既然如此,何必当初。老师若不推荐杜杲为刑部尚书,又哪来如此的焦虑烦心?”
  “其实皇上心如明镜,早先,汤汉为什么要力荐已经强烈要求致仕返乡的杜杲大人任刑部尚书,说白了,那还是为了皇上的威严和德昭家族的大宋江山固若金汤,皇上又是否忘记起初在文武百官、皇室贵胄的面前,信誓旦旦许下的铮铮诺言:誓为姐姐、姐夫、外甥报仇雪恨,假如不让一向正直、廉洁的杜杲接受此案的侦缉、审理,皇上又能否给众人一个满意的答复,难道我汤汉的提议,不是为了敬爱的皇上,不是为了皇上的江山?”
  理宗点了点头,又急着问道:“老师不让马天骥成为刑部尚书,可有自己的心中人选?”
  汤汉微微笑道:“杜杲不是有两个结拜兄长还在江淮任职吗?那赵善湘年岁已高,多次要求离职休养,皇上可准许他致仕养老,并以皇室的待遇给予慰籍,他毕竟是先皇宋宁宗的异母弟弟,也可显示皇上的阔达胸襟。而陆子虞是先帅陆游的儿子,陆游虽然早已仙鹤,但他的爱国之心,万民敬仰,只有将子虞擢升为刑部尚书,才能平息国人愤怒,而杜杲也不会过分为难自己的结拜兄弟,当然,他陆子虞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让杜杲成为与刑部尚书职务相当的官员……”
  “这咋行,万一陆子虞和杜杲是一样的脾气,我赵昀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上过虑了,陆子虞当年曾私自压下了李钰和贾涉写给宁宗皇帝举报忠义军头领李全的叛逆行为的奏疏,致使宋军被金人和李全重重包围,损失惨重,后在史弥远和杨皇后的包庇下逃过究责,回到家乡,虽说他是按照史弥远的指示办事,但此后的史弥远怀恨在心,最终导致贾涉心力惧疲、忧郁而亡,而李钰也成为了史弥远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为帝党、后党斗争的牺牲品。然贾涉的儿子贾似道现已成为朝廷权臣,而李钰的女婿杜杲又是他的结拜兄弟,陆子虞日后的所作所为又不能不考虑自己当年所犯的罪行。”
  “老师,我还是不懂,难道杜杲和贾似道就不知道陆子虞当年的所作所为?”
  汤汉依然笑道:“杜杲或许知道,但贾似道定然不晓,否则,陆子虞决然没有这么好过。”
  理宗长长叹曰:如是这般,就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倘若陆子虞不知好歹,动摇赵禥的太子地位,朕就一定将他拿下,让他成为刀下之鬼!”
  按照汤汉的建议和贾似道的请求,理宗拟杜杲为宋朝廷吏部尚书,并且准许杜杲返乡,为母奔丧,还擢升光泽知县吕幌为建州知州,然而理宗却始终没有提升马天骥,在董宋臣病重之际,理宗还需要像马天骥这样的奴才,为他奔波青楼楚馆寻找美女。以满足自己性的欲望。而贾似道也不在为马天骥力争朝廷的高官厚禄,贾似道深知马天骥在皇帝的身边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久,董宋臣病逝,他没有想到董槐会比自己更早离世。他即没有认董槐为自己的儿子,也没能将宝贝随自己的尸体埋葬在安徽濠州定远的董家庄,更没能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让仇贾新的名声扫地。
  理宗和贾似道只是听护理董宋臣的太监的一番描述,说是董宋臣在闭目前曾大喊了一声:“董槐我的儿,父亲到阴间找你了。”随后便瞪大眼睛,死不瞑目。
  贾似道至始至终都蒙在鼓里,他不知董宋臣会是自己贾家的仇敌,贾似道响应宋理宗的号召,亲自操办董宋臣的丧事,他还建议宋理宗追封董宋臣为淮南节度使,享受朝廷二品大员死后的待遇。足见董宋臣在宋理宗和贾似道心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如此受宠的少见现象。
  且说耀文、耀武在妻子的坟墓上烧香培土。他们知道姐妹俩是为了丈夫和家人的名誉而自杀的。想起了妻子,兄弟俩的眼泪就似如泉水般地涌了出来。
  此时的杜庑对两位姐夫说:“等蒙古内乱平息,父亲无罪释放,我杜庑便跟着母亲去蒙古和林,再也不想呆在这个让人伤心难过的地方了。原以为自己留在宋国,做宋廷之人,如今发生的一切,将原来的想法稀释的荡然无存。到时也希望二位姐夫与我杜庑一同前往蒙古和林。”
  耀文一听,立刻训斥:“我们不会投靠敌国的,大家都去了,岳父就死定了,希望你杜庑也不要去那杀人的魔域。”耀武也随即附和,坚决留在宋国。
  杜庑一听,大声吼道:“满口仁义道德、光明正大;内心却男猖女盗、暗箭伤人,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皇帝值得你们兄弟留恋?”
  “父亲和母亲的自杀是为了什么?既是为了保护我们,也是他(她)们的忠义之举。”耀文继续说道。
  杜庑难以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他不管耀文、耀武是自己的姐夫,重声喝道:“你们不是忠,是愚昧,是懦夫,自己的妻子、亲人,被朝廷逼死,你不思报仇雪恨,却说什么忠义之举。难道他(她)们就这样白白地死去吗?不会的,我杜庑一定要报仇,为死去的亲人讨回公道。”
  耀文、耀武无话可说,他们也想为妻子和亲人报仇,可是母亲教育他们要爱国、忠君。为了国家和皇帝,不惜牺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趁大家不在身边的时候,季美芳连忙叫住李芝秀,对她说道:“宋廷是不会长久的,而蒙古人势必南下,自己要设法将兵书传给能担当,有作为的能人。耀文、耀武不是季美芳的意中之人,或许她认为耀文、耀武没有作为,或许担忧着他们的性命。杜庑和秃满伦心向敌国,怕是兵书将后落入蒙古之手……”
  李芝秀安慰道:“姐姐无须过分担忧,兵书乃国之大器,妹妹相信夫君定然早有安排。”
  “但愿吧!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夫君和庶儿能够早早返回自己的家乡。”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