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歌尽时 / 第二十 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二十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尹川出了言府大门,一言不发的上了马车,示意马三宝加紧离开,脸色出奇的差。
  回到家中,也不管其他,径直回了书房,他有些烦躁,在之前他是懵懵懂懂的,没有感觉,现在他想要给自己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并不想去争什么,却处处受人为难,在长安被人设计,到了洛阳,却得了一个不忠不孝的名声,当真是恼怒至极,古人最重名声,什么举孝廉,九品中正制,一开始,都是由名声作为支撑,所谓以言杀人,就是从人的名声上着手,可见名声对人有多重要。
  等张太虚和高世屹闯进书房的时候,尹川已经在书房整整坐了三个时辰,就那样静静的坐着,放空精神,什么也没想,中午的点心早已经凉了。
  “莫伏勒,你这是作甚?可是言老先生为难你了?”
  高世屹见尹川脸色苍白,有些担心。
  尹川被高世屹从空灵的状态中惊了出来,见张太虚和高世屹正一脸关心的看着他,反而有些疑惑的问道:
  “太虚先生,世屹,你们这是……?”
  “你啊,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整整三个时辰了,饭也不吃,水也不喝,你看天都黑了,瑶依怕你出事,便找我们过来看看你”
  高世屹指着窗外,有些责怪的看着尹川。
  尹川扭头一看,果然已经是到了夜间,他进来的时候还不到午时呢,
  “啊,已经到了这般时辰了?可我为何觉得才一会儿呢?”
  “你方才陷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就如同道士悟道一般,自然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了。”
  张太虚出身道门,看问题常常和道家联系在一起。
  “唔,原来是这样”
  尹川自然不信什么悟道,他更相信是一种精神上的消息,但是也不能驳了老人家面子不是。
  高世屹见尹川终于回神,急忙问道:
  “马三宝说你从言府中出来,脸色便不大好看,可是那言老先生为难你了?”
  尹川听他问到这件事,脸上一黯,
  “这件事,说来话长啊,倒不怪言先生”
  说着,尹川便一五一十的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出来,还顺带着将宫中毒死黑狗的事也解释了一番。
  “那件事我知晓,怎能怪你呢?如此做派,太下作”
  张太虚自然知道这些事是怎么回事,他就是太过讨厌这些事,才不涉足官场的,
  “这确实怪不得言忡,毕竟他担着言家一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如今齐王的风头太盛了。”
  高世屹则一脸愤恨,对言忡的言而无信很是气愤,
  “这等行径,他也当不得士林泰斗的称号了,文人的风骨都被他丢光了,况且,他若把这些事传了出去,不知有多少人会对莫伏勒口诛笔伐呢。”
  张太虚却有些不认同高世屹的说法,他对言忡还是有些了解,
  “倒也不至于,言忡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算不上有风骨,但是此等事还是不至于的。”
  “哧”
  尹川轻笑一声,张太虚还是对这些手段不了解啊,
  “先生认为,言忡不说,别人就不说吗?言忡难道还能出来辟谣吗?我猜,现在八成已经有风声传出来了,不信啊,明日让马三宝去打听就是了。”
  张太虚有些沉默,尹川说的很可能是事实,他不知如何开解。
  尹川见气氛有些沉重,长吸了一口气,
  “算了,反正这不忠不孝的名声我算是背上了,我也算难过了一下午,就这样吧,人生不过百十年,管他何人评说,曹孟德如何?为汉室操尽了心,还不是被说为一介奸贼,走,吃饭去,不要饿坏了咱们爷们儿,哈哈哈哈”
  尹川说的阔达至极,笑声响郎,让高世屹和张太虚也不由得放松了心神,
  “好,这才是好男儿,管他后人如何评说,吃饭吃饭,哈哈哈哈”
  尹川三人大笑着走出了书房,马三宝听到笑声,立马吩咐厨下准备饭食,不需要复杂,就一大碗臊子面就好,就着大蒜,这几位爷最是喜欢这样,关中的汉子嘛,不吃面还算关中汉子吗?
  第二日,高世屹一大早便拉着尹川和张太虚起床,说是要乘着这即将消逝的春光,好好踏踏青。
  张太虚被高世屹磨的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他了,尹川见今日应当是个晴天,便带上瑶依,叫上了袁文,跟着高世屹出了门。
  谁曾想,刚出城门,便下起了蒙蒙细雨。
  原野之中,腾起一片片轻雾,似幻似真。现在正是农忙的时节,天不亮就有农人在田垄间忙碌着,披蓑衣,戴蓑帽,在这疑似仙境般的原野上,透着几分洒脱。嘹亮的歌声,萦绕苍穹,远处竹林葱茏,随风摇曳,格外动人。
  “再过几曰,就要到清明了!”
  张太虚陪着郑言庆在车上坐着,一只腿耷拉在一旁,看着这如诗美景,突然说道。
  既然带着瑶依,自然是不会忘了雨具的,他披着一件蓑衣,戴着一顶蓑笠,看上去颇有几分隐士的味道。
  袁文耳听张太虚和尹川在说话,心里一动,他催马上前,和油篷车并行,笑道:
  “公子,如此景致,何不赋诗一首,以应景观?”
  高世屹在一旁起哄,指着远处的竹林,
  “是极,是极,我看也不要说别的,便说一说这一方竹林吧”
  尹川闻听笑了!
  他看着这蒙蒙细雨,以及那雨雾中,已经模糊的世界,沉吟不语。
  片刻,他轻声吟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离开了洛阳城,尹川心中似乎也少了很多顾忌。
  他吟诗后,长出一口气,看着高世屹,“世屹,此诗如何?”
  高世屹脸色有些微变,知道尹川才华不低,刚才让他作诗,也只是临时起意,以免路途太过寂寞。
  哪知道,尹川竟然真的做出来了,而且应景点题,更暗合他的遭遇。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我尹川也会像竹子一样,任你阴谋诡计,也绝不低头。
  尹川刚经历了一场冤枉,他用这首诗,表明了他此刻的心境。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情操?
  高世屹忍不住在马上抚掌赞叹,“莫伏勒之才,非曹子建不可比。”
  曹子建,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开创建安文风。
  高世屹以曹植比尹川,另有深意,南朝诗人谢灵运曾说过: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言下之意就是说,尹川凭这一首诗,已经比拟曹植,将来必然是独占鳌头,文坛翘楚。高世屹是世家大子,且文学素养不低,眼界也不低。他能这样称赞,可见他对尹川的评价有多么的高。
  尹川听不懂高世屹的话中之意,也只是淡淡一笑。
  可他这一笑,在高世屹眼中,却变得更加神秘,更具名士气度……这叫做自信!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