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沈唐 / 第四十二章 潮起潮落 云卷云舒 二

第四十二章 潮起潮落 云卷云舒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鼎丰十三年的信州府院试,有些不太寻常,张榜出案较以往迟了一个多时辰??榜单名次排定倒是没多大争议,案首亦是在多数人意料之中。
  有关评卷背后的故事,沈家第一时间便知晓内情。“他郭禀义当真以为饶辅国简在帝心了不成?御史中丞?哼,孤臣??走着瞧吧??”沈老爷子重重地一拄拐杖,虎威乍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事情,沈案首见的多了,不足为奇。
  案首终是点给了沈睿,算是实至名归。之后他院试答卷一赋一策论也流传出来,策论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此文一出,知者皆以为制举策论之范文,以儒家施仁政行王道为立论,文笔酣畅,说理透彻,区区六百言,读之有青铜之音也。
  而沈显之另一篇赋文更如激浪巨石,儒学宗师朱夫子晦庵先生就此文评论:“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韵律十足,读来金石掷地,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未为绝也??”
  “信江集”九月刊印登了本次院试被录生员的文章,沈睿一词一赋一策论刊印首页,这一期刊本被抢购一空,皆以为沈三郎之功也。
  某某茶楼附庸风雅,便取了文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店铺对联,甚至将茶楼名字换作“陋室”,倒是吸引了不少学子文人光临。
  案首什么的,沈睿没多大的感触,这月余来发生的另一些事情倒是让他觉得有些意外。譬如说,玉玲珑离开了,李清照仍流连于信州的山水风光间??花开花谢,人来人往。
  “小女子??姓梁??”这是那清丽女子临行前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一刻他记得了某些事,也大概清楚了某些事,而某些或许即将发生的事终是戛然而止,被扼杀于萌芽之中。
  这些事大概得由八月十四夜说起??
  茶圣路,长街恢复了平静,先前那场刺杀来的突然,结束的也快??呃,沈睿还没看过瘾呢。他整个人埋在夜色掩映中,兴致盎然的看着这幕在某世所谓的武侠动作片才有的场景,想起武痴元自清有关所谓武林与江湖的描述------何谓武林?世人对习武之人这个群体的统称吧,八极八卦劈挂拳,谭腿五形铁砂掌,各个门派,各种套路,没有说某种门派的某种拳术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某些功法套路相克却是有的。但为了某个原由专门去研究一套拳术来克制别人,这种想法就太儿戏了。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拳法招术是死的,灵活运用而已,最终还是要靠修为。何谓修为?打人与被人打呗,你打我十拳没奈我何,我一拳便放倒了你,这便是修为,绝招什么的是扯淡。至于轻功么,其实应该是轻身提纵术,习武之人,通过长时间的打磨练习,突破自身极限,借助外物,譬如围墙树干这些,跳跃高度奔跑速度会有大幅提升,翻越丈余也是有的。总之,不论内功外功还是轻功,想要达到一定高度,都离不了一个“练”字,勤练苦练,唯此而已??至于江湖,那就太广了,街头混混、小瘪三、地头蛇,甚至码头苦力,五花八门,三教九流,有这种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往大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真正的武者有所坚持,但混迹于江湖的一定不会有底线,武林与江湖终究是有所不同的??那刺客自骤然现身到飘然离去,只在电光石火间。在沈睿看来,这刺客身手敏捷,武艺自是好的,或许是没预料到那几个家丁打扮的个个都是好手,大概是那“狗官”恶人做久坏事做多了,有自知之明,时刻警惕着有人寻仇,在身边安排了好手贴身保护。这刺客伺机而动,抓准时机出击,虽一击得手,自身却陷入险境,仓促间也是被刺中一剑??从沈睿这角度看去,应是伤在左肩??最后那借势一跃大概便是轻身提纵术了,嗯,从那树到屋顶,目测距离为七米,高度为三米,嗳,要拿这水平去参加奥林匹克远动会,虐人呢,谁与争锋?!只是,那刺客在窜上屋顶隐身夜色最后那一刹,似乎瞥了自己藏身的这边一眼,不会是所谓一流高手的直觉吧,若真被对方发现了会不会??杀人灭口呢??也就在这一瞬,他眉心陡地跳了一跳,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或者说只是毫无依据的直觉,是以,他转身向某个地方走去,为了证明某些事。
  一刻钟后,他到了“揽月轩”,在一间屋子外敲了敲门。没人,不死心,再敲。门开了,隔壁屋,小萝莉格格探出身子,见到沈睿,愣了愣,问:“三公子有事么?”沈睿指指这边屋子。格格“哦”了声,回答:“玉姊觉得身子疲乏,睡下了。”“睡了??”沈睿似乎有些遗憾,随口应付了两句,转身离开。有些事情,疑惑或者说是猜测并没有得到确定的答案,但这或许也正是预料中的结果呢,这样子反倒是让某些事情更加确定了。
  世上之事,有始有末,有果有因。蝴蝶振翅,龙卷风起;蚂蚁搬家,暴雨即至。呃,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女人报仇,二十年也不晚。这种猜测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他往某方面去查找答案。通过某些明里暗里的线索,他将饶辅国的升迁之路及可能得罪甚至是故意陷害的人作了归纳总结,这种事情他做起来很是得心应手。结果发现,饶中丞到如今这个位置,经由他手扳倒了不少人物,灭门之案也有数宗。然后他又将这几宗灭门案作了细致的分类剖析,刨去证据确凿的通敌叛逆案,有两宗明显证据模糊,各个环节都有存疑,甚至完全是捕风捉影,莫须有。这便对了,到了满门抄斩这种惨烈程度,若有漏网之鱼,有人侥幸逃脱,他日必定是要回来寻仇的,不死不休呗。若剔除超人实力这一项,譬如说成了超一流高手,那么,报仇雪恨这种技术活确实很不好完成,得有耐心信心和决心,要铺长线设局,作全盘规划,乃至失败后的应对预案,等等。研究之后发现,那刺客蜇伏许久,应是选了最佳时机,也留有后路。呃,离开本地,再度躲进暗处,再觅良机雷霆出击,这种策略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也正因心中已有说得通的答案,先入为主,中秋夜,变故发生,自始至终他都没让怀疑对象离开过自己的视线。有几个发现似乎是印证了先前的推断------弹唱,犹若空谷幽兰,涧泉叮咚,悠扬清新,与某世王天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没有可比性,一般的惹人遐思万千,相较于前两场的载歌载舞,静下来仍是顶级水准。这种静,或许是因为无法动吧,譬如磕磕碰碰受伤啦??骚动开始,对方表现出了惊惶与无助,但在沈睿看来,呵呵,演技娴熟生动,可以拿小金人了。及至韩世忠护卫着撤离之时,场面已经失控,混乱之际有好几个失去理智的观众拥了过去,韩校尉虽然武艺了得,却终究有所忌惮,不好下狠手杀人。是有人要去拉扯骚扰对方的,却每每能避开,身子闪转腾挪的幅度不大,恰到好处的让过,不让别人碰到自己。沈睿自忖,在那情形之下,自己怕是做不到对方那种闲庭漫步似的避让的,很是佩服,果然是高手啊。隔开那么远的距离,他能感觉得到对方眉心微蹙,嗯,大概是伤口尚未愈合吧,疼痛自是有的。他甚至感觉到对方向自己这边看了好几眼,是有注意到自己在暗中观察吧。高手啊,咱是友非敌,千万别误会??
  两日后的早晨,他又见到了对方。信江灵溪码头,杨柳依依,柳絮纷飞,雨丝飘扬,离别最是秋雨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呃,执手是没有的,凝噎也是没有的,无语,是有的。他到码头时,对方已上了南去的船,正解开揽绳,放下吊桅,准备离岸。四目相对,半晌无言,船缓缓驶去,对方终于出声了,声音不大,但足以让他听清,哇哦,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传音入密?此时此地此景,他居然还有心思开小差,不过,“谢谢”两个字是听见了的。谢什么呢?谢自己写了诗词给她,还是谢自己猜对了一切并没有揭露?然后,那个叫玉玲珑的女子幽幽的说了声:“小女子??姓梁??”
  果然啊,他吁了口气,说不清心里是何了感觉,惆怅是有的,或许还有些不舍,怎么看那都是一个值得拥有的女子,这些日子彼此间似乎有了朦朦胧胧的暧昧,再往下大概能发生点什么吧,但终究没可能发生了??或许,与她顺道南去荆湖南路鼎州府升任常德永顺军昭武校尉的韩世忠才可能与她发生些什么吧。英雄美人,自古佳话。
  韩世忠,梁红玉,注定的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