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尾杉抬头望去,匾上有四个烫金大字:一角书屋。
医院的角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地方?她一边怔怔地看着这个奇怪的书屋,突然想,得赶紧把老头的信还回去!看了别人的隐私之后,尾杉心头之前的兴奋和刺激感荡然无存,一股悔意涌上心头,考虑再三,她决定回去向老头道歉,并且归还信件。
可是信上还有自己的泪痕啊!她慌乱中发现书屋的门口有一盏橘黄色的落地灯,屋里很安静,好像没有人。她灵机一动,快步走过去,把信纸抹平,然后放在热得发烫的灯罩上铺开,一下子,信纸就变干了。做完了这一切,尾杉赶紧把信收拾得完好如初,四下里望一望,想了一会,按照来时的路走了回去。
过了很长时间,尾杉终于回到了太平间,她花了数倍于离开这里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回到了小房间,“抱歉,我·······”她推开紧闭的门,打开灯,却发现老头并不在这里。于是她把信放在桌子上,转身忐忑地离开了,“希望老人不要生气吧。”她心里安慰着自己。
兜兜转转了一圈之后,尾杉又站在了那间“一角书屋”门口。她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这里看起来没有什么人来啊!为什么在医院大楼里会有这样一个地方,离太平间又这么近,鬼才会来呢!鬼?她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但是还是走进了书屋。
虽然在这家豪华的医院里不缺病患的休息室,也可以看书喝茶,甚至可以有更多其他的娱乐活动,可是这里却非常不同:不光是位置偏僻,里面的书架像迷宫一样排列着,高高地向上隐没在黑暗里,上边摆满了书,只有房间正中间有一块十来平的空间,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摆得非常规整,一盏老旧的吊灯向桌椅投下一束圆锥形的灯光,像是一个玻璃罩子,把里边的两位搭档隔绝于这个世界之外。周围是一片黑暗,只能隐约地看见高高的书架的轮廓。因为黑暗,天花板仿佛离地面无比遥远,好像没有星星的夜空,不,更像是一个黑洞。抬起头,尾杉觉得自己被吸引进去,脑子竟不想再动弹了。
“谁让你进来的?”
尾杉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过身去,眼前站着一个黑影:好像头上是蓬松的卷发,脸上蒙着面罩,只露出一双无神的小眼睛,显然是个男人,个头居然和自己差不多,似乎很瘦弱。尾杉瞪大眼睛,努力在昏暗的房间里打量着这个人。
“喂!问你呢!谁让你进来的?!”不耐烦的声音再次响起。“啊,对不起,嗯·······这里不是书屋吗?嗯,我想借本书看看········”尾杉慌乱中编了一个理由回答道。“哦,那你身上有一毛的硬币吗?给我!”,声音显然不容置疑,尾杉机械地从钱包里拿出一枚硬币递过去,有点不解,随即恍然大悟,心里大概明白为什么叫“一角书屋”了。只见那人转身走到门口的吧台旁,摸出一个玻璃罐子,把硬币投进里边,然后又摸索了一阵,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等他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什么东西,还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一~角~书~屋~,一角钱!进书屋!运气好的话,还要再多收你一百块!喏,这是名片,有需要可以联系。”尾杉低头接过名片看了一眼,以为还要收自己一百块,说话都不利索了:“啊,对,对不起·······添雨先生,我,我········”“现在你可以去选一本书了,可以在那中间坐下来慢慢看,也可以拿回去看,不过要记得还回来哟!”说着他抬手指了指房间中间那块唯一亮堂的地界。
“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回去看,谢谢您,再见。”尾杉庆幸地迅速从最近的书架上随便抽了一本书,转身离开了一角书屋,走出去几步后,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在背后响起:“田雨只不过是这间书屋的老板,出了几个钱而已,哼!我才是这儿唯一打打杂的小店员!”真是奇怪的家伙!尾杉心想,你比老板还牛啊?这声音真是让人讨厌!低头看着黑色金边的名片:添雨(老板)11010101100,右上角是四个小小的字“一角书屋”,左下角是一串小数字100.01。老板说不定是个好人呢!她这样想着,然后把名片留在了兜里。
此时在地下几公里深处,关玉老头正坐在ITQ研究所的办公室里阅读文件,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标准的军装,肩上的将星显示着他显赫的中将身份,只是衣服暗紫的颜色从来不曾出现在正规的军队序列中。
不过他好像有点心不在焉。那小丫头估计被那封信骗了吧?他心里偷偷笑,想着这个因为自己喜欢吃土豆的嗜好而编的假信,不知道骗了多少善良天真的人,这是他少有的乐趣所在了。
“报告!”
“进来。”
关玉拿着新送进来的文件,脸上恢复了严肃的神色。文件一页一页地翻过,他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看来ITQ的科学成果又将带给这个社会大大的惊喜,他想。终于翻到最后了一页,关玉脸上快展开的笑容瞬间化为乌有:他手上的这份报告显示了ITQ最新的科学研究进展,但却有一个不幸的消息。
十年前关玉就开始带领团队研究ITQ病毒:ITQ病毒的人体感染途径为任何形式的皮肤接触,每一个ITQ携带者只会传染给其他人两次,每次转移ITQ能量的四分之一出去,最后保留一半的能量在自己体内,之后携带者不会再具有传染性,剩余的ITQ在体内潜伏,随时爆发,时间长则几十年短则几分钟,正常情况下,爆发后携带者立即死亡,ITQ则会重新变成可收集的无害形态,科学家称它为“原石”。关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盯着文件的末尾:此前救回的200名ITQ感染者,无一例外,全部死亡。他抬起头,想起了一些事。
············三十年前,在中国的西南省的陨石里发现一种神秘的外来物质ITQ,通过短暂的谨慎调查和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种违反所有已知科学成果的物质将给人类科技带来巨大进步。在样本研究过程中获取的成果,在短短几个月之内让中国的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第一,并且远远甩开了排在后面的美国。虽然中国政府一贯表示奉行不扩张政策,并派军队对该区域实施了封锁保护,然后向联合国申请各国一起组建专门的组织研究和使用ITQ,使人类共享科技进步,而作为回报,只要求将携带ITQ的陨石存放于中国境内保护,各国均表示无异议。
然而在把陨石转移到安全屋的那天晚上,异变突生,负责保护ITQ的军队受到袭击,袭击者企图暴力盗取采集ITQ,但是最终被击退了。ITQ被保住了,但灾难由此发生:陨石里保存的对环境和人体均无害的ITQ中的十分之一因为某个触发条件发生能量爆炸,产生了较小的冲击波,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紫色能量晶体病毒,在夜色下向四周扩散,不了解情况的军人依然照常执行任务护送陨石离开此处,周围的居民虽然受到惊吓,但也继续正常生活。被感染之后的一年以内,直面冲击波的这些人绝大部分断断续续死亡,政府在一年之后引起重视,ITQ病毒变成了恶魔。
于此同时,ITQ在世界各地被发现,这就说明,其他国家的无异议就是一个笑话,袭击者们也把ITQ带出了中国国境,用自己的死亡为各国获得了用以研究的ITQ原石。全世界像开始商量的一模一样,共享了科技进步的美好,只是结果多了一点不同,全世界从此开始陷入了死亡风暴。在接下来很长时间里,各国不得不在最了解ITQ的中国的带领下,组建了一个机构,秘密地寻找ITQ病毒携带者,阻止灾难扩大,而这一切都不为公众所知。、
这个机构叫做:风暴局。
关玉现在才知道,活着的人成了携带者,才把灾难带给了这个世界。要是直面冲击波的每一个人都没能活着出来,会是怎样呢?他想,我也不应该活着回来的。
······
添雨是负责寻找、救援、隔离这些ITQ携带者们的,他常年在外执行任务,也不怎么露面,只用手机联系。关玉也不知道他这次任务结束能救回多少条生命,心里不禁担心。所里的研究员们都认为所长只是担心田雨被ITQ病毒感染,都安慰他保护措施这么些年了,很安全的。但是关玉知道,他担心的不是这个,他担心的是添雨碰到一些ITQ携带者,一些像自己一样的、不再受到死亡困扰的绝少一部分ITQ携带者:业内称之为,“亡语者”。
“全体注意!全体注意!准备接受ITQ携带者100名!”所里的广播响了起来。“滴!”关玉掏出自己的手机:“添雨:任务结束,我回来了!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