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生在世,有二三知己常来家中作客,也是颇有意趣的事情。
原文
客至[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①今始为君开。
盘飧②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③。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其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担任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官职,因此又被称为杜拾遗、杜工部。其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沉郁顿挫。杜甫的叙事诗,饱含对国运、民生疾苦的关怀,被称为“诗史”。
注释
①蓬门:蓬草编成的门,表示房子简陋。
②盘飧(sūn):泛指菜肴。
③旧醅(pēi):隔年陈酒。
译文
屋子南北都被春水环绕,每天只见鸥鸟飞到这里来相聚。我不曾因为有客人来到,就去清理长满花草的小路,今日因为你要来,我才打开屋门。离市集太远了,没有好东西招待你。家境贫寒,只能拿陈年浊给你喝。如果肯和隔壁老翁一起喝一杯的话,我就隔着篱笆喊
他过来了。
赏析
诗题后有诗人自注曰“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县令的意思,即诗人要招待的客人是位县令。这首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诚朴、好客的特点。
东道主
汉语里有一个词是东道主,东道主就是接待、宴请客人的主人家。就如同下面这首诗中所写的一样,有客人前来拜访,东道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情陪伴,让宾主尽欢。
客至
[唐]许浑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qī)红树晚徘徊。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端茶送客
过去有一个词——端茶送客,意思是会客时主人会奉上茶水,事情谈完了,主人会端起茶杯让客人喝茶;客人要是喝了,就默认事情真的谈完了,仆人就会送客。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县官去拜见巡抚,按照规矩是不能带着扇子的,这个县官却拿着扇子去了。巡抚见了很不高兴,所以人刚落座,茶一端上来,巡抚就端起了茶杯。仆从见了,大喊一声:“送客。”县官就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当今,端茶送客的习俗已然淡化,人们在想要礼貌性地中断谈话时,会有一些其他表现,如抬手腕看表或者问时间。这些也是避免对方尴尬的礼节。
作揖
作揖是一种传统的礼节,一般所用的场合都比较正式,基本动作是双手抱拳向前,以三四十度的角度弯腰行礼,通过这种方式向人表示尊敬。和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拱手礼比起来,作揖显得更隆重。
跪坐
在古代还没有椅子之类的坐具时,人们见面会客,一般都是在榻上或者席上,所以,那个时候比较正式的坐姿就是跪坐。跪坐是席地而坐,上身挺直,双手相叠于膝盖部位,臀部压在脚踝位置。不过这样的姿势,时间长了会让人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