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藏在古诗词里的中华民俗 / 七夕:天上有情,人间有爱

七夕:天上有情,人间有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由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七夕佳节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演变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原文
  西江月·新秋写兴[宋]刘辰翁
  天上低昂①似旧,人间儿女成狂②。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③。
  作者
  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主要成就在词作方面,属豪放风格,受苏轼、辛弃疾等人影响颇深。
  注释
  ①低昂:起起伏伏,此处指日月星辰的起落。
  ②狂:欢庆。
  ③银河风浪:此处指波折世事。
  译文
  天上的日月星辰,起起落落还是过去的模样,人间的男男女女却在今日大肆欢庆。夜晚一到,人人穿着新衣、打扮时尚,处处如同人间天堂。
  忽然感到如水一般的秋凉,相思之情令人愁苦,两鬓斑白。我梦见自己阅尽了人世间的沧海桑田,也历经了人间无数的风雨波浪。
  赏析
  这首词上阕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人们在七夕佳节狂欢的景象。下阕表达了思念故国之情,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七夕女儿节
  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旧时七夕,女孩们会在月下供奉一些花果来拜织女,希望织女能够传授给她们最好的女红技艺,这就是“乞巧”。
  关于七夕的美好诗词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迢迢牵牛星[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多版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关于七夕,我们听到最多的或许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可是你知道吗?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其实有很多个版本。
  最常见的版本就是王母娘娘的女儿下凡来到人间,遇见了一个名叫牛郎的放牛青年,两人彼此爱慕,还结为伴侣,生下孩子。但是,仙凡相恋是天界禁忌,因此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便非常坚决地划了一道银河将他们分隔两岸。不过,念在二人情真意切,王母娘娘准许二人每年七夕在喜鹊搭成的鹊桥上见一面,以慰相思。
  第二个版本是,住在天河之东的织女有着一手织布的好手艺,她每日都辛勤织布,从不知疲倦。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天帝怜惜织女每日勤恳却孤单,于是将她许配给了天河之西的牛郎。谁知道,两人每日里你侬我侬,完全荒废了手头上的活计。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于是惩罚两人,让他们一年之内仅在七夕才得一见。
  第三个版本是,牛郎是玉帝御前的金童,织女是玉帝的外孙女。后来,金童因为爱慕而调戏了织女,被贬人间成了牛郎;织女也因为
  一笑留情,被押送云锦宫终日织锦。后来,牛郎重返天界,再遇织女,被天帝赐婚。由于二人后来均荒废己业,终被惩罚分别,只于七夕才能相见。
  喜蛛应巧
  古时候,七夕这一天,女子会在庭院中摆上瓜果来拜月、拜织女。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是,在庭院里摆上瓜果后,如果出现了嬉子(一种蜘蛛),并且在瓜果上面织网了,那么就说明祭拜时许的心愿可以应验。大家都把这样的情况当成一种好兆头。
  穿针和投针
  乞巧除了放瓜果,还有穿针和投针两种方式。关于穿针,据说有一种宫廷习俗是在七夕这天用五彩丝线穿九尾针,谁先穿完,谁就拔得头筹,算作得巧。
  而投针有些类似穿针,但又不同,就是在七夕的白天,在太阳下放上一碗水,过一会儿再放上一根针,观察针在碗底的投影。影子好看,形成各种形状的算作得巧;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则算“乞巧”失败。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