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风雨人生之苦难与期盼 /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50章
  春天又如期回来了,睡了一冬的小麦苏醒了开始返青,小草也从地底下冒了出来,田野里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气息。春雨贵如油,雨水就是粮食就是金钱。每年到这个时候老天都要下一场透雨,不知道为什么,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老天爷却一滴雨没下。满腹忧愁的人们只能在心里祈祷老天爷下一场透雨,给老百姓一点希望。
  转眼就到了清明节了。每年的清明节,一些年轻人和有闲情逸致的人都要到田野里踏青。学校也每年都组织学生去春游,因此,清明节是孩子们最期盼的日子,这天大多数孩子们都喜欢放风筝。眼下的年景虽然不好,但是,盼望春游已久的孩子们还是高兴的不得了,有条件的男孩子在扎风筝,没条件的在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女孩子在准备跳绳和跳方格用得的东西。
  李天明特别喜欢放风筝。小的时候都是父亲给他扎风筝并带着他和弟弟去放风筝。大了后,不仅自己会扎风筝了而且还扎得非常好,每年清明节都领着弟弟到田野里去放风筝。把风筝放到天上去以后,就和弟弟到处跑着采花、挖野菜。累了就坐在地上,看着风筝在高高的蓝天上轻轻地晃来晃去,那时候的李天明是快乐的幸福的。
  李天明除了喜欢放风筝,更喜欢清明节前后高远的蓝天、莲花般轻轻地飘来飘去的白云、荡漾的春风、飞来飞去的布谷鸟、树林里欢快歌唱的小鸟,以及麦苗和蒲公英,含苞待放的槐花、杏花、桃花、梨花、枣花。这一切,虽然年年都如此的美好,但是,年年都有所不同,都给李天明留下了不一样的记忆。
  尤其是在高高的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更让李天明神往。他羡慕雄鹰,能从高高的天空像闪电一般俯冲下来,又一下子直冲云霄。然后,背靠蓝天一动不动地俯瞰大地,是那样强健有力。为此,李天明非常渴望自己也有像雄鹰一样矫健的翅膀,不仅可以飞得很高很高,而且还可以飞遍祖国的大地,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李天明也经常想,人要是像云一样该有多好啊,可以在蓝天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没有忧愁没有悲伤和烦恼。
  但是,今年的李天明已经没有往年的激情了,他不想去春游了。不过,当想到自己是班长的时候,为了不让老师和同学们失望,他打消了不去春游的念头,并东拼西凑地找了一些竹子扎了一个风筝,等待着清明节的到来。
  清明节这天,老天爷也许有意照顾一下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不仅让天空湛蓝湛蓝的,而且微风习习,既温暖又有一丝清凉。
  到了田野里,女孩子们有的踢毽子、有的跳方格、有的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男孩子们大都放风筝。李天明把自己的风筝放上天后就立即去帮助其他的同学,不一会儿全班的风筝就全都飞上了天。同学们看着一个个拖着五颜六色的大尾巴轻轻地晃来晃去的风筝,一边笑一边打闹,转眼间,似乎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烦恼和不愉快的事情,也不是在大荒之年,而是在天堂。李天明的脸上虽然也露出了一丝笑容,但是,是那么的暂短。放好风筝该去挖野菜了,不然一家人又得饿肚子。李天明让二弟好好看着弟弟和风筝,就独自去挖野菜了。
  在生活好的时候,每年的春天,李天明都去挖野菜。初春,人们最爱吃的是婆婆丁和苣荬菜,虽然有点苦味,但是很爽口,而且还能消炎去火;再就是苋菜、扫帚菜,用开水焯一焯,撒上点盐,再拌点蒜泥,淋上一点香油就更好了,怎么吃都吃不够。但是,那时候吃野菜是为了换换口味吃个新鲜,而现在挖野菜是为了填饱肚子。
  天空虽然还是那么高、那么远、那么蓝,但是,李天明不仅没有心思欣赏他所热爱、赞美和向往的蓝天,反而,满腹惆怅。
  因为天旱,野菜本来就不多,再加上家家都挖野菜,干巴巴的田野里几乎找不到到野菜了,李天明不得不满地里跑着找野菜。
  升入五年级后,李天明、张志华、大春就不在一个班了。加上又都不再是小孩子了,形影不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三个人在—起的时间比过去少了许多。这次春游巧的很,张志华所在的班正好和大春所在的班在一起,两个人一商量就一起找李天明来了。张志华对李天明说,咱们仨很长时间没在一起玩了,今天好不容易凑到一块了,就一起玩一会儿吧。李天明很为难,他不想拒绝两个人,可又不得不拒绝两个人,你俩先玩吧,等俺挖够了野菜就去找你们。张志华和大春发现李天明没有心思玩,两个人的兴致也都消失了,就帮着李天明一块挖起野菜来。
  老师一看别的学生都在玩,唯独李天明和张志华、大春在挖野菜,就朝三个人走了过来。到了跟前问李天明,今天是清明节,同学们都在玩,你是班长,大家都希望和你一起玩一会儿,你为什么不去玩。李天明实在是不好意思回答老师的话,没有吱声。
  “老师,他家人口多,现在又没吃的了,不得不利用这点时间挖野菜,他没有心思玩。”大春说。
  “李天明,你家几口人?”老师问李天明。
  “俺家一共八口人,俺和父亲、母亲、奶奶和四个弟弟。”
  一家八口人,而且有五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要想在眼下的大灾之年养活八口人,其困难可想而知了。老师明白了,李天明也正处在潮气蓬勃好动的青少年时期,他也一定很希望无忧无虑痛痛快快地过一个清明节,但是,他哪来的那种心情。
  “李天命,难得你这么懂事,老师虽然希望你能和同学们一起高高兴兴的过一个清明节,但是,天不让人如愿,也没有办法。你们继续挖野菜吧,能和大家一起玩一会就玩一会儿,不能就算了。但愿明年的清明节不再像今年一样。”
  老师拍了拍李天明的肩膀转身走了,从他面部的表情看得出来他的心情有多沉重。
  李天明和张志华、大春转悠了半天才挖了一把野菜。李天明很焦急,他抬头朝远处看了看,就急急忙忙地朝另一块地方走去。到了跟前,踅摸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一棵野菜,正当他感到很失望的时候,前面有一朵金黄色的小花,走过去一看是一棵婆婆丁,李天明高兴之余又不由得感慨万分。他不知道人们为什么把蒲公英叫婆婆丁,是因为她很像一个故土难离的老婆婆,就是儿不嫌母丑一样,这片土地虽然贫瘠又多灾多难,但它毕竟生养了自己,自己绝不能无情无义弃它而去,要在这里继续繁衍后代,报答这片土地,并等待新的春天的到来。不管什么原因,它不仅顽强不屈地活着,继续做着极其平凡的事情,而且,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子孙都送到遥远的地方去,到新的地方去改天换地,造福于人类和大自然。而它的子孙在遥远的地方,或者致力于改变着荒山秃岭的面貌,或者把原野和山川装扮得更加美丽,或者把自己献给饥饿的人们。并且,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把一代又一代的儿女子孙再输送到更加遥远的地方去。婆婆丁的性格是何等坚强,精神是何等的伟大。李天明想,做人应该向婆婆定一样,虽然平凡却做着伟大的事情。用自己的奋斗精神昭示人们,不管遇上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要永远扎根在脚下的土地上顽强地活下去,因为,只有活下来才有未来和希望。
  李天明的想法虽然无可非议,但是,人不同于婆婆丁,婆婆丁没有天敌,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而人则不然,旧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嫉妒、偏见、世俗、利害关系等等各种各样的羁绊,以及心怀叵测的人充斥整个社会,阻碍你排斥你、造谣中伤打击迫害你,让你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无论你想做啥,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大自然是美好的,社会是悲惨的。
  李天明正在胡思乱想,张志华和大春来了。大春一看地上有一棵婆婆丁伸手就要拔,李天明赶忙把他拦住了。
  “留着它吧。”
  “为啥?”
  “这么干旱它却能活下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它没有死于干旱却死在咱们的手里,一定会很痛心的。它马上就要结籽了,用不多少日子它的种子或者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或者被风送到很远的地方去,这样,来年大地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光秃秃的了。俺还有一个想法,人和所的动物、植物都是一种生命。不同的是人不仅能行走而且有思维能力,会说话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植物则不会。但是,植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俺相信他们也有思维和情感。把这棵婆婆丁留下来,它会感谢咱们的。不仅它,蓝天和大地也都会感谢咱们,因为咱们为蓝天和大地的完美尽了一点力和一点心。”
  清明节依旧还是那个清明节,所缺少的是往年的欢乐。李天明、张志华、大春三个人是在沉默和郁郁寡欢中度过的。
  中午,张志华没精打采地回到了家。张桂清问他干吗闷闷不乐。张志华把遇到李天明的情况告诉了姐姐。
  “姐,李天明家又没吃的了,咋办啊?”
  张桂清也已经很长时间没见到李天明了,她知道他为什么不再到自家来,也知道李家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了,由于工厂和过去也不一样了,她必须天天上班、加班,尽管很惦记李天明,因为没有时间去看他,只能在心里偷偷地想他、惦记他。
  。尽管他也很想张桂清,但是,他觉得自己既然不能给她带来幸福和欢乐,既然不能让她因为有自己而感到自豪,反而让她因为自己看别人的白眼,那就远离她,让一切都自生自灭。所以,李天明既不想到张桂清家去也不想遇见她。一旦遇上了,总是悄悄地躲开,站在远处看一看。另外,每次上学和放学,他也不再从城里走了,总是一个人顺着城墙走,一来避免遇见人;二来,如果碰上野菜还可以挖一些野菜。这也是张桂清总是见不到李天明的一个主要原因。
  听了弟弟的话,张桂清恨不得马上去看看李天明,但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对弟弟说,全国都这样,谁都没有办法,吃饭吧。张桂清嘴上虽然这么说,可心里很苦,心不在焉地吃了一顿饭。
  这天,张桂清是下午的班,中午做饭的时候,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面蒸了两个馒头,早早地躲在学校大门口旁边等着李天明。
  放学后,李天明和往常一样出了教室就急急忙忙往回跑。当走到张桂清跟前时,张桂清突然跑出来拦住了他。李天明不知所措,低着头轻轻地叫了一声姐。张桂清虽然很高兴,但是,心里很不是滋味。
  “天明,你咋不上姐姐家去了,是不是把姐姐忘了。”
  李天明能说什么呢,只能低头不语。
  “你不说姐也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这么长时间了,难道你还不知道姐是啥样的人吗,你不要以为姐也和他们一样,不管别人说啥姐都不在乎,姐还是你原来的姐永远不会嫌弃你,永远都是当初的姐!也不会瞧不起大爷、大娘和奶奶,他们依然是姐姐的大爷、大娘和奶奶!”
  “姐,你别说了,俺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你永远是俺的姐姐!”
  “以后不准你再胡思乱想!”说着就把馒头从兜里掏了出来,“赶快吃了吧。”
  “姐,俺不要。”李天明一边躲闪一边说。
  “为啥不要?姐说了半天,难道你还不明白姐的心思吗!”张桂清生气了。
  李天明十分清楚,眼下不仅农民缺粮,国家干部和工人的供应粮也减少了,家家也都缺吃的。张桂清不仅吃不饱,而且每天还得起早贪黑的上班干活,他不想让张桂清饿着肚子干活。
  “姐,现在你们的口粮也没有过去多了,你不仅吃不饱还得干活,时间长了也受不了,俺不希望你为了俺把自己饿坏了。以后你不要惦记俺,俺不会有事的。”
  李天明的话让张桂清的心里热乎乎的,不容李天明分说,就把馒头硬塞给了他。
  “供应粮虽然比过去少了,但是,比起社员来还是强多了,何况加班还有补助。你放心吧,姐能吃饱。这是姐特意给你的,赶快吃了!”
  “姐…”
  “姐知道你要说啥,你咋这么傻呢,姐是女人,活又不累,吃点就够了。再困难你大叔大婶也不会让姐姐挨饿,快吃了吧。”
  李天明看着馒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弟弟,他想把馒头拿回去给弟弟吃。
  “姐,上学路上的桥坏了,俺弟弟天天从桥上过,俺不放心,俺得赶快去接弟弟。”
  “赶趟,吃了再走。”
  张桂清并不知道李天明在想啥,她希望像过去一样看着大柱把馒头吃了,那样她才放心,才更高兴更心满意足。李天明再也无法推脱了,只好吃了一个。
  “姐,俺弟弟都很小,他们很想吃…俺娘没办法只能偷偷地掉眼泪,这个馒头俺想拿回去给弟弟。”
  张桂清心里不由得一阵发酸,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姐啥都知道。天明,姐很想帮帮你们家,可是,姐没有那么大的章程,没别的办法,只能让你吃个馒头。你看你比过去瘦多了,要照顾好自己。走吧,别忘了明天在这里等着姐。”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高高兴兴地走了。张桂清一直看着李天明走远了才急急忙忙地去上班。
  李天明回到家把馒头掰成了四半,给四个弟弟一人一半,高兴地说:“来,吃馒头!”
  赵金芳觉着很奇怪,这年头除了吃供应粮的每个月还能供应点白面,儿子哪来的馒头,问儿子馒头是哪来的。李天明不假思索地说是俺大姐给的。赵金芳立刻明白了,叹了口气。
  “天明,现在她们家的粮食也不够吃,细粮就更少了,这馒头肯定是她舍不得吃特意给你的,给了你她就没吃的了,只能饿着肚子干活了,你咋…”
  “她说她能吃饱,加夜班的时候还有补助。”李天明的笑容立刻消失了。
  “她说她能吃饱你看见了?她不糊弄你你能要吗?你咋这么傻呢!”
  李天明听了母亲的话十分内疚,惭愧地低下了头。
  “多好的孩子啊,打着灯笼都没处找。真要是成了咱家的媳妇,那是咱孩子的福也是咱全家的福。”李老太太又感慨万分。
  郁闷一下子涌上了她的心头,再想想自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整个心立刻揪成了一团。
  “可惜咱家太穷啦,配不上人家。唉,俺不认命,可是,俺偏偏遇上这么多和俺的愿望背道而驰的事情,让俺不得不认命!”
  “也别那么说,俺看她对天明可不是一般的心思,没准将来就是咱家的媳妇呢。”
  “就是人家愿意,咱家这个样,啥时候才能把人家娶过来?桂清本来就比天明大,能老等着他吗。就是她想等,咱也不能耽误了她啊!”
  李老太太也觉着是这么回事,郁闷一下子涌上了她的心头,再想想自家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整个心立刻揪成了一团。
  “唉,咱们家啥时候才能好起来啊!”
  李天明对待张桂清的心情和母亲、奶奶是一样的,有时很高兴有时也很苦闷。他虽然特别爱张桂清,但是,艰难的生活和这几年的天灾人祸也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自己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能不能让张桂清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很难说。所以,他既为自己有这么好的姐姐和未婚妻感到高兴和幸运,同时,也常常因为说不清自己爱张桂清到底是对还是错而苦恼和痛苦。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促使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回避张桂清。今天的事情刚刚把他从矛盾中拉了回来,母亲和奶奶的话又让他陷入了苦闷之中。
  一天中午,不知道老天爷是同情近乎绝望的老百姓呢,还是同情痴情的张桂清和李天明,竟然下起了雨。张桂清把饭做好后,焦急地站在大门口等着弟弟回来。等了一会不见弟弟的影子,以为弟弟又去找母亲了就回屋了。回到屋里刚想吃饭,忽然又想起了李天明,仿佛看见李天明正冒着雨拼命地往回跑,赶紧跑到大门口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放学的路。等了一会儿,仍然不见李天明的影子,自言自语地说:“天明会不会已经过去了?真该死,自己干嘛要回屋呢!要是中间不回去,不就把他拦住了!”转念再一想又自言自语道:“才多大一会儿,哪有这么巧啊,兴许正往回走呢。”
  正当她心神不定胡思乱想的时候,李天明跑了过来。张桂清喜出望外,等李天明跑到跟前,跑过去拽住李天明就往回跑。进了屋,李天明还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张桂清既心疼又有点责怪地说:“你咋这么傻呢,避避雨再走不行吗!你看,衣裳都湿透了,快脱下来晾晾!”
  母亲说过的话迅速地在李天明的脑海里一闪,李天明吞吞吐吐地说:“姐,俺…”
  “你说啥都没有用,现在还在下雨你咋回去?你也不想想,都啥时候了,你弟弟还能在学校吗?你不用惦记着他们,这时候俺大爷早把他们接回去了!”
  张桂清不管李天明愿意不愿意,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的褂子脱了下来,拧了拧晾在了绳子上。紧接着拿了一条毛巾就擦起他身上的雨水来。
  “姐,俺自己来吧。”李天明慌恐不安。
  张桂清似乎啥也没听见,直到把李天明身上的雨水擦干净了才住手。
  “天明,你咋还这样?你就不能把姐姐当成…”
  张桂清的话只说了一半脸就红了赶忙打住了,从饭锅里拿出两个窝窝头又顺手盛了一碗菜汤放到了桌子上。
  “没有面了,只能吃窝窝头了,快吃吧。”
  李天明多么想把自己内心的情感向张桂清倾诉啊,可是,叫了一声姐姐,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了。
  尽管李天明心里话没有说出来,但是,张桂清从李天明的脸上和眼神里已经看到了只有她才能心领神会的那种特殊的她想要的东西。
  “姐知道你想说啥,姐早已打定主意了,不管你家将来啥样,这辈子谁也不嫁就嫁给你。只要你好好的,姐就啥也不怕啥也不担心了。”张桂清既温柔又深情地说:
  李天明还能说什么呢,他一边吃一边瞅着张桂清。张桂清一看李天明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脸不由得红了。
  “姐,将来你无论能不能嫁给俺,俺一辈子都不不会忘记你!”李天明心想。
  此时此刻,李天明多么想亲亲张桂清啊,但是,他的耳边又响起了母亲的话:咱家就是太穷啦,配不上人家。一阵苦涩使他不得不再一次低下了头,眼里含着两滴泪水。
  “天明,你咋的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张桂清一看李天明神色不对问道。
  “姐,俺没事。”
  “你心里一定有心事,能不能对姐说说是啥事!”
  “姐,俺真得没事。”
  “没事就好,快吃吧,走的时候给你弟弟拿两个窝窝头回去。”
  “姐,俺心里有很多话要对你说,可是就是说不出来。姐,不管俺以后啥样,俺永远都忘不了你。”
  张桂清的眼睛湿润了,一把就把李天明拉到了自己怀里。
  “天明,姐姐什么都知道,亲亲姐。”
  李天明还是犹豫不决。
  “你看你,咋到现在还像个大姑娘似的,姐刚才说得话你都忘了!”
  李天明不再犹豫了,搂着张桂清就亲起来。不知为什么,一向非常大方的张桂清反倒脸红了,心里也怦怦地跳个不停。她兴奋极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也尽情地亲李天明。亲过后,看了看李天明的鞋说:“你看你的鞋又不行了,姐再给你做一双。”
  雨停了,不仅干渴的大地、庄稼、牛羊希望老天爷再多下点,而且张桂清也多么希望雨下得再大点、时间再长点,那样,自己就能和李天明多待一会儿了。李天明虽然也想多待一会儿,但是,他得回家。
  “姐,雨停了,俺回去了。”
  “回去吧,以后要常来看姐姐。”
  张桂清把李天明送到大门口,李天明说了一声姐姐你回去吧就恋恋不舍的走了。
  张桂清望着李天明叹了一口气。
  尽管赵金芳不愿意出门,更怕到人多的地方去,但是,有时候还是躲不过去。李家又断炊了,赵金芳打算去城里买点粮食,把钱拿出来数了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拎着口袋就和李天明进了城。当快走到县政府大门口的时候,正好二姐和田家兴从对面走了过来。
  “娘,你看,俺二姨。”
  赵金芳虽然讨厌田家兴,但是不能不跟二姐说句话,就加快脚步迎了上去。田家兴和二姐也看见赵金芳母子了,看样子二姐要站下,但是,田家兴赶紧拉着她进了县政府。
  “你瞧瞧,你妹妹干了那么多丢人现眼的事,不仅有脸出来还大摇大摆地到政府大门口来,都不知道啥叫羞耻了!她不要脸咱可不能不怕砢碜,从今往后少搭理她和她家的人!要想办法告诉她,不要到政府大院来找我,也少上咱家去!”田家兴对二姐说。
  老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二姐嫁给田家兴以后,最初并没有多大变化,什么事情都怕久而久之,时间长了,也就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变了,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开始看不惯乡下人,说话办事也时不时地摆摆官太太的架子。不过,姊妹感情还没有完全消失,对赵金芳还没有绝情到跟丈夫一样,听了丈夫的话觉得有些不近情理。
  “她毕竟是俺妹妹,不愿意见就不见,干嘛说那么难听的话。”
  “你张口妹妹闭口妹妹,除了知道她是你妹妹你还知道啥,别忘了你是政府干部的夫人,要有个干部夫人的样子!还有你爹和你娘,就知道向着她宠着她,结果让她变得越来越没个妇道人的样子,不管丢人不丢人,啥事都敢干!不是我说你们,你们家不仅个个都鼠目寸光,而且还都狗咬吕洞宾不认真假人!”
  虽然田家兴觉着很晦气,不过,倒让他想起一件事来。
  过春节的时候,因为赵金芳没有回娘家,赵老汉夫妇不放心打算去城关村看看闺女一家。赵金义和董世忠也要去,三家商量了商量给赵金芳凑了半口袋粮食。二姐一看父亲、哥哥、姐夫都去,自己不去也不好,就拿了三十斤萝卜一块去了。
  娘家来人了,赵金芳自然非常高兴,但是,她不想要各家的东西,尤其是打心眼里不愿意欠田家兴人情。不过,不看僧面看佛面,何况二姐还亲自来了,如果不收下无论从哪方面说都说不过去。经赵老汉再三劝说,赵金芳只好都收下了。并说,这些东西算自己借的,等新粮食下来一定还给各家。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哪承想指望落空了,不仅小麦长得不好其它庄稼也没有多大希望。赵金芳一想起自己说过的话就心急火燎。尤其是欠二姐家的三十斤萝卜,就像一块石大头一样压在她心上,让她寝食难安。田家兴虽然不缺吃的不缺喝的,可他念念不忘那三十斤萝卜和赵金芳的诺言。
  “你过年的时候给她的萝卜,她不是说下来新粮就还咱吗,你他们家现在的样子,即使下来新粮也还不起,别再等了,赶快跟她要!”田家兴气哼哼地说。
  “眼下连吃的都供不上嘴,她用啥还。俺都对她说了萝卜是送给她的,咋好意思再要。”
  “你虽然说是送给她的,但是,是她自己说要还的,咱为啥不要!再说了,这年头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有啥不好意思的!如果不要,时间长了就黄了!”
  “等等再说吧。”
  “我可不愿意白爪子挣钱给黑爪子花,你必须给我要回来,绝对不能让三十斤萝卜打了水漂!”
  赵金芳本来不愿意碰见熟人,更不愿意碰上田家兴,哪承想别的熟人没碰上却偏偏碰上了田家兴。刚才的那一幕,不仅让赵金芳的心里充满了耻辱感,而且,还像麻木了一般直挺挺站在哪儿,呆呆地望着县政府的大门,直到李天明拉了拉她的衣服才醒过神来,她没有继续往前走,从另一条背静的街走了。
  李天明也觉得很难堪,他下意识地回头瞅了瞅县政府的大门,
  虽说是灾荒年,粮食市上仍然有卖小米、玉米面、杂粮的。不过,赵金芳不但没有问价格连看都没看一眼,买了半袋谷糠就往回走。一路上,刚才那一幕无论怎么抹也抹不去,她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去想,结果不但没有克制住,过去的屈辱反倒一件接一件的全涌了上来,她觉着头越来越重,胸口也越来越闷,让儿子快点走。
  李天明看了看母亲那苍白的脸,下意识地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不放。一路上,娘俩谁也没说话。
  赵金芳刚走不大会儿,大姐和大嫂就拎着二十多斤玉米面来了,由于没见到妹妹所以就没走,一直等着赵金芳。
  赵金芳进了屋一看大姐和大嫂来了,满腹的委屈立即涌上了心头,好半天才喊了一声大姐大嫂。李天明亲切地叫了一声大姨和干娘。
  “天明,为啥不到干娘家去了?是不是生干娘的气了?”大嫂问道。
  “没有。俺娘说,让俺放了假再去。”
  “天明,你也好长时间没去大姨家了,以后不用听你娘的,星期天的时候带着你弟弟一块去,大姨给你做好吃的!”大姐说。
  “等放了假,俺一定去看大姨!”
  “姐,你和俺大嫂来了半天了吧?”赵金芳问道。
  “你刚走不大一会儿,你大姐和你大嫂就来了。这不,还给送来这么多玉米面,要不是为了看看你和天明早就走了。”李老太太说。
  赵金芳看着玉米面,叫了一声大姐和大嫂再也说不出话来。大姐和大嫂发现赵金芳很异常问她怎么了。赵金芳说心里憋得慌。李天明实在憋不住了,就把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出来。
  “这个没心没肺的东西,眼下不过是个吃供应粮挣工资的小干部就六亲不认了!要是当上县长就更不得了了,恐怕连爹娘都不认了!妹妹,不用难受,他以为咱离了他就过不下去了,臭不要脸!没有他咱不但照样过,而且过得更舒心!从今往后,他永远别想再进俺家的门!俺要让他知道,他将来就是当上县长、高官俺也瞧不起他,在俺眼里他永远是一堆臭狗屎!”大嫂气得骂了起来。
  “俺现在不就是穷吗,当初,他家的日子没有俺家的日子好,可俺从来没有嫌弃过他!在俺最困难的时候,俺虽然也向他借过钱,俺都按时的还给他了。无论什么东西,俺也没有白要他的!俺受那么大的委屈,也从来没跟他诉过苦,俺自己惹得事俺自己担着,俺不想牵连别人!别人瞧不起俺俺认啦,可是,他们毕竟是俺的亲姐姐和姐夫,俺不指望他高看一眼,可也不能…俺知道他是嫌俺穷,嫌俺给他丢脸了,觉得有俺这么个妹妹砢碜!他现在不仅仅是看不起俺,已经把俺当成不知羞耻的人,死皮赖脸的人了!”赵金芳说到这里又不禁潸然泪下。
  “唉,你干嘛这么伤心,亲戚也好姊妹也好,感情好呢就多走两趟,不好呢就少走两趟,实在不行就不来往,他过他的咱过咱的,井水不犯河水,犯不上生这么大的气!挨斗的事,也别老搁在心里,人不死账不烂,眼下咱虽然斗不过他们,但是,等孩子长大了,俺不信还斗不过他们,到时候咱想咋收拾他们就咋收拾他们!从今往后要把腰杆挺得直直的,要让那些人面兽心的东西和田家兴知道,赵家也好李家也好,个个都是宁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人!”大姐还从来没这么生气过。
  “起先俺真得有点不想活了,如今俺不那么想了,
  “这就对了!老人们常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眼下虽然赶不上他们,但是,咱有最大的财富,这财富不是钱财而是五个孩子,他们是咱最大的希望、最大的依靠、谁也比不了的力量!从今往后什么都不要想,要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孩子的身上,不能让孩子有任何闪失!等他们都长大了,到时候看看谁敢再欺负咱!咱不以牙还牙就算他们祖坟上冒青烟了!以后有了难处谁也不求,尽管找大姐和大嫂!”
  “大姐、大嫂,俺知道了。”
  “时间不早了,俺和你嫂子该回去了。”
  “他大姨和他干娘,你姊妹仨的感情最好,你妹妹有啥委屈的事也只能跟你俩说说,你俩也难得来一趟就多待会儿吧,和你妹妹多唠会儿嗑,多开导开导她,省得她憋屈出病来,就吃了饭再走吧。”
  大姐和大嫂知道李老太太既为儿媳妇的心情担忧,也实实在在地想让自己吃了饭再走。但是,两个人之所以不想在妹妹家吃饭,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给妹妹一家省点粮食。
  “大娘,俺妹妹不是个懦弱的人,也不是遇到事想不开的人,您尽管放心好了,俺妹妹说到做到!大娘,俺还得到城里办点事,这次就不在这里吃了,下次来了一定吃了饭再走!”大姐说道。
  “妹妹,别老在家里待着,如果心里不痛快,就领着孩子到嫂子家去住两天!”大嫂说。
  “俺已经习惯了,你们不用为俺担心。”
  李天明拉着大姨和干娘的手不放,非让两个人吃了饭再走不可。
  “好孩子,过些日子干娘还会来。要不,你跟干娘去吧!”
  “天明,让你大姨和你干娘走吧,哪天咱去看你大姨和你干娘。”赵金芳知道大姐和大嫂为什么走。
  赵金芳、李老太太、李天明一直把大姐和大嫂送到护城河桥头。
  大姐和大嫂过了护城河,进了城以后才擦了擦含在眼睛里的泪珠。当路过县政府时,两个人站下来往里面瞅了一眼,狠狠地咬了咬牙才往回走。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