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时,裘中华先去了场院。村里的自卫队长周三太正带了十几个人在那儿练操,场院一角架了十来支步枪。裘中华一路走,眼睛盯着枪看了一路。才到学屋门口,只见周世福和钱管家从私塾里往外走,蔡先生正跟在后面送客。一见到裘中华,周世福略怔了一怔,继尔一脸笑容道:“哟,是中华回来了?中华啊,年前冬天城里进了大军,学校停了课,你这些日子上哪里了?”
裘中华正要回答,忽然意识到,在冷支队里过的那段日子是个忌讳,虽然自己从未拜香火,走的时候也未拔过香头子,可只要是土匪,在富人眼里都是杀人越货的强盗呢。想到这儿,只得微笑着回答:“也没去哪,只是到岛城去了一趟。”
“你上岛城了?岛城有座德国人修的栈桥,栈桥你去过吗?”
“栈桥?”裘中华摇摇头,在他记忆,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那玩意儿。
“如此说来,你倒没怎么在岛城玩啊!”周世福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狐疑。裘中华看着他,一时想起周步云来,就反问他:“你们家步云也回来过?”周世福点头道:“年前回来过一趟,他说有好几个月也不知道你的音讯,我就寻思,你是个有主见的人,肯定不会走下道。”
裘中华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当地人所说的“下道”就是黑道,意思是当了土匪。他皱起眉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倒是蔡先生主动替他说话:“东家,岛城那么大,他一个孩子家,就是去了也不一定知道。中华,难得你来看我,我先送送东家,你先进屋等我吧!”
蔡先生如此一说,周世福不好再问,眼瞅着裘中华进了学屋小院,只好跟蔡先生告辞。
蔡先生送走周世福和钱管家,立马回小院,先带裘中华进西厢房他的小客厅坐下。裘中华进了小客厅,见里面桌子上放着一块猪肉和两瓶酒,另外还有白包裹皮包的一堆饽饽,桌子腿旁还放着半袋小米。蔡先生却问他:“咋有空过来?县城里识务中学不是已经复学了?”裘中华老实回答:“先生,自从大军进城,我就再没回城,到现在也不知道准确情况。”
“你没在城里?那村里也一直没看见你啊?真是去岛城了?”
面对蔡先生,裘中华自然无心撒谎,又不敢告诉他真相,只好连连摇头表示不便回答。蔡先生是久经世故之人,眼瞅着他的表情,当场沉了脸,道:“中华,能不能跟我说实话?”
“先生我,我真是不方便说。不过先生请放心,我裘中华从来不做坏良心的事情……”
“也罢,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能拿主见,对于你的为人性情我还是知道一些。你实在不想说就算了,但是有一点请你记住了,我蔡铭九一生教人,最讨厌那些欺世盗名贪得无厌为害乡民之人,哪一天你要做了对不起乡民之事,我定会与你断绝师生之情!”
蔡先生说的义正辞严,裘中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先生,您请放心,我今生决不做违背道德良心之事。”
说罢,从口袋里摸出两块大洋放到桌子上,就要告辞。蔡先生见他如此举动,很是意外,高低不肯收,不但不收,又从抽屉里拿出三个大洋,非让他一齐带上,说是在外求学花销大,让他拿去用。裘中华执拗不过,只好收下。蔡先生又要留他吃晌饭。裘中华见他胡须发白脸上皱纹层生,心内微微叹一口气,主动下手帮他洗菜做饭。
在家看完爹娘和蔡先生,裘中华自然要回县城察看情况。离家之时,走出村子老远,爹娘送出村子老远。尤其他娘,一见他转身要走,眼瞅着就开始揉眼睛。
裘中华回到县城之后,又有许多意外事情发生。在刘永年驻东莱县城期间,张县长终于被无缘无故撵走撤换。张县长的未来,另有一些传奇之处,这些故事还是在全国解放后,裘中华去江南调研农业生产时意外了解到的。
东莱新任县长,居然是李明复!这家伙到底还是当上县长了。
其时,识务中学的牌子已经变成“东莱县立中学”,并且学校已经复课。当裘中华回到学校时,原先的莱末明校长已经不再当校长,新换的一个校长据说是李明复的一个省城同学,姓黄,他在了解到裘中华的情况之后,婉转地告诉他说,已经在识务读书三年的学生,算是已经毕业了,因此学校不能够再接受他。
回不了学校,裘中华当场陷入危机,当年在识务中学上学,吃饭可是很优惠的。或者,先在城里呆下来看看形势再说?
幸亏这一次带了些钱,想要找个地方住下,却到处陌生。只好去找钱月娥。他爹是城里的商户,找他们帮助租房子肯定方便些。
那天上午,他正从中学往钱月娥家杂货店走,意外遇到蔡先生的侄女蔡小梅。蔡小梅一见到他,当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急切地问他:“你怎么在这儿?是想回来上学吧?”裘中华点点头道:“你呢?也是去上学?”蔡小梅笑道:“还上啥学啊?我跟你一样,都算是毕业生了。今天县立高小,就是以前的识务女中今天招老师,我去应聘了。”
“你应聘当老师了?”裘中华意外吃了一惊。
“是啊!哎,你现在不也没事吗?你应该也去试试。走,我陪你看看去。”
于是兴冲冲陪着裘中华去了县中学,到了大门前传达室一问,对方说中学老师早已招齐。蔡小梅不甘心,又带他去了县立高小,他们那儿倒是还招,但只招女老师。
一连跑了两处,裘中华就有些灰心丧气。出了高小门口,一直默默无语。蔡小梅见他闷闷不乐,劝道:“你大概还没住处吧,不如这样,我家还算宽敞,就先上我家住下,慢慢再想办法。”
便带着裘中华回家。
二人回到蔡家已是下午傍黑。蔡老先生一见是裘中华来到,很是热情。当年裘中华见他时,包括给他送信,已经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他立刻让佣人桂荣做了四个菜,一个是本地冬藏的马家沟芹菜炒肉,芹菜都是黄白梗儿,清脆可口。一个是肉炒地豆丝,一个是红烧肉,再一个是炸长果仁,当地人又称“落花生”,一阵端上桌来。裘中华一见此物,立刻想起同学周步云炫耀周家月饼是用长果仁做的,而且加了核桃仁和冰糖,又香又甜。心说,长果仁大概就是此物。
便直盯着炸长果仁道:“这东西倒是个稀罕物。”
蔡老先生闻听笑道:“这个你不认识吗?凡乡土佃农,种此物的倒不多,都是些富庶人家在种,此物最能出油,每百斤能出三四十斤,又此物擅做多种菜肴,用油炸了下酒最佳,不妨你先尝尝。”
裘中华用筷子夹了一颗放进嘴里,细细一嚼,果然满口咸香。
其时天色早暗下来,桂荣手脚麻利地点起两个灯台,蜡烛的火头儿一闪一闪,倒也明亮。蔡老先生又唤蔡小梅拿一坛莱水老酒来。裘中华闻听“莱水”二字,当场吓一大跳,年轻时他不会饮酒,进了冷支队后喝醉的那次成为最深刻的记忆。连忙摆手道:“老先生,对不起,我是真不敢喝酒,一喝就醉,恐怕要出洋相。”蔡老先生听了不乐意,瞅了蔡小梅一眼,对他道:“先不说喝酒的事儿,你是后生可畏,这样称呼我分明是太见外。从今往后,你就跟小梅一样叫罢了。”裘中华不免也瞅了蔡小梅一眼,脸儿瞬间感到火辣辣的。
蔡小梅倒装没事人一样,先起身出去。不一时,捧一个绛红色瓷坛回来,揭开口,一股黄米味的酒香瞬间溢出满屋。蔡小梅笑道:“你一定以为爷爷让你喝莱水老烧白酒,那种酒家里也有,爷爷是好酒之人,经常有人从莱水镇给他捎酒。但这一种是米酒,大黄米做的,酒味稍稍淡些,我也经常喝呢!”
裘中华早听冷国荣说起过,莱水镇一共出两种美酒,一种是红蜀黍,也就是红高粱酿成的莱水老烧,清澈透明,滋味醇香留齿,三日不散。另外一种却是一种淡黄色的米酒,绵厚软香,是莱水镇另外一个富户汤庆发家做的。两种酒一辣一淡,口感香气各不相同,冷国荣的手下似乎看不起那种淡酒,因此他从未曾品尝过。想不到这蔡小梅如此体贴人,裘中华顿时感觉心里暖烘烘的。眼看着她搬了坛子往酒壶里倒酒,纤细的手指恰似葱白带些红润,不觉脸上又开始发烫。心说,也怪了,前些年本来以为这世界上只有一个钱月娥最值得他拥有,谁想到长大了,瞧着秋菊也上眼,这蔡小梅更不用说,美丽的女孩儿竟是一个接一个。只见蔡小梅放下酒坛子,再用酒壶往两个人的酒盅里倒。蔡老先生喝酒挺讲究,在冷支队从来都是大碗喝酒,哪里有如此风雅气质?
三个人一齐举杯饮酒,一起吃些菜肴过口,其间蔡老先生不时说些东莱州风土人情,又道起中西方之学优劣。蔡老先生自古读的是《四书五经》,通晓《春秋》《史记》,坚持认为国学正宗,至于西学之自然物理,虽然有其实用意义,然而终究是旁门左道。
蔡小梅却当场反驳他,说西学乃以科学为主,国学乃以文学为主,文学冶情,西学救国,还得科学实业为重。裘中华也赞同蔡小梅的观念,刚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蔡老先生却激动地冲蔡小梅道:“你懂什么?国人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盖指学成文韬武略,故不管到何时候,若无国学,则无国家,此非你等所能理解尔。”
一阵争得昏天黑地,裘中华见老爷子既认真又激动,只好不停地给蔡小梅使眼色劝酒。裘中华也知道,传统留下来的东西轻易改不掉,眼见老人情绪激动,只好转移话题,道:“对了爷爷,上次给彭先生送去那封信,起到作用了?”
“你是说给彭子耕的那封信?当然有用。中华,要不是你及时送到,还真是耽误事了。小梅,要说起来,这件事情你还得感谢中华呢!”
“你让我感谢他?凭什么啊?”蔡小梅睁大了眼睛,“他不就去桃源徐福传了个话儿吗?我还送他好几个白面饽饽呢,他得感谢我才对。”
“是,真是应该感谢你才对。”裘中华一时想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心说,要不是因为她,那天晚上也用不着赶夜路,他大概也不会落到冷国荣手中,不会经历那么多传奇惊险的事情。
“小梅,你可完全不知道内情。本来那天下午,大军刘团长不知受了谁的蛊惑,非要上门来定亲……”
“他上咱家来定亲?是看上桂荣了?”蔡小梅不解地眨巴几下眼睛,神情颇为清纯。
“还桂荣呢,人家是要定你。当时我没办法,只好把他先赶出去,没想到他第二天上午执意又来,幸亏中华及时把我写的一封信传给彭先生。彭先生第二天上午就来我这儿喝茶,正好候到刘团长,彭先生不由分说,把刘团长好一顿指责,说我和他是世交,又说务要立即上省城找韩主席理论,吓得刘团长二话不说赶紧离去。”
“原来还有这回事。”蔡小梅不由得吐吐舌头,略含感激地望着裘中华。
“爷爷,彭先生是不是真的跟韩主席有交往?”裘中华对于这一句很是感兴趣。
“那是当然。民国十三年九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讨奉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前线总指挥,当时手下掌着十万大军,性如烈火,有个外号叫‘刺儿彭’,要不是第三路军在北平发动政变,消息传出,军心大乱,他当时兵败山海关,关东张大帅早就成他手下败将。他当年兴盛时,韩主席才只是个小旅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