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东莱英雄传 / 第四十九章 慧眼识才

第四十九章 慧眼识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蔡老先生今晚喝得尽兴,似乎沾些醉意,接着又道:“自古东莱出英雄,若饭牛歌的宁戚,早年曾挽牛赶车,后至临淄城门自荐,乃中华大国第一个自荐当官的人,比毛遂还早数百年,其时为齐国大司田,与管仲、鲍叔等五人皆为齐桓公重臣。又有北宋参治政事蔡齐,其父原为东莱县令,其苦学成才,高中大宋状元,是整个胶东历史上唯一的状元,戏文里那些状元游街夸官,根本自他而始……”
  蔡老先生酣畅的言谈举止,真正把裘中华给感染了。恰蔡小梅才刚给又给大家倒上一盅酒,且亲自端起眼前的酒盅,非要感谢裘中华的帮助,连忙和蔡小梅略碰一碰,一口喝下。只这一盅酒,他感觉有些酒意上来,两眼又瞅蔡小梅,只见她也是满面桃花艳红,笑着道:“中华,我还想再敬你一杯,可以吗?”蔡老先生却知道她的酒量,微微笑道:“小梅,不许对客人无礼。”
  裘中华知道自己不能再坚持,想要撤席,蔡先生见他不胜酒力,微微一笑,道:“好些年没有如此畅快了,既如此,你就先歇着吧!”
  蔡老先生立刻喊来桂荣,引他去了西厢房,里面却是一间书房,一排书架上摆了无数古册。又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有文房四宝。山墙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一幅东莱山的水墨山水画,是蔡老先生游东莱山回来之后,凭记忆而画。那山高耸入云,半山腰松林错落有致,中有一亭子,上有二人对弈,左上题写着“东莱仙境”四个字,右下角另有题款。又中堂两边各配一条对联,上联是:“孤峰独秀,与天地日月同寿”,下联是:“松涛跌宕,观东莱仙山春秋”。
  在中堂之侧,另有一个小门,门一开,里面却是一张整洁的木板床,上铺着洁白的床单,床上放着一个青蓝花布的枕头,又有一床银红缎子的被子。裘中华看到床,就有些站不住,回头谢了桂荣,请她忙自己的事情,自己一头倒在床上,直到天明。
  第二天一大早,裘中华睁眼醒来,已是阳光满屋。耳听门外有人说话,慌忙起身,发觉自己昨夜竟穿衣卧了一宿。又试试那银红缎子面被子,细滑如水,疑心是女人所用之物,该不会是蔡小梅的吧?正胡思乱想,蔡小梅意外敲一下门,然后推门进来,笑道:“裘大先生,昨晚睡得还好吧?”
  裘中华一看到她,立刻有些羞涩,道:“不好意思,我是第一次喝这么多酒,没想到给你们添如此乱子,我还是告辞才好。”
  “你要上哪里去?爷爷刚才说了,彭先生上午就过来呢,你不想见见他?”
  “彭先生要到府上来?”裘中华愣了一下,心说,倒真想跟这位英雄好好认识一下。
  他正和蔡小梅一问一答,只听前院宅门有人问话:“有人在家吗?”一阵听到蔡老先生高声道:“哟,彭先生,您老来的挺早啊!快请进来,今日我给你介绍一个年轻人,你看如何?”余下声息渐微,不一时,桂荣小跑着过来道:“裘少爷,小姐,先生在前厅等着你们呢!”
  便一齐上前厅,只见眼前八仙桌旁正坐着一位气宇轩昂的老先生,应该就是彭先生。
  “彭先生,这位是我堂弟的高徒裘中华,原在识务高级中学读书,现已毕业。”
  “你堂弟是蔡铭九?我倒听说过,你们蔡家自祖上蔡绾先生起,真正是人才济济,彭某真正打心眼里佩服。”
  “哪里?祖上盛名如今早已不再,彭先生就不要再笑话了。”
  “倒不是我奉承你,我只是一介武夫,让我指挥打仗行,对于这文字书法,我只是略通,却不精。因此对你们文人也是佩服之至,既是识务毕业,这位贤侄却在何处公干?”
  “先生,我现在还没找好地方,正想着在城里找点事情做。”
  “是这样?他现在是在家赋闲?”蔡老先生诧异地问小梅道。
  “爷爷,本来昨晚还想求您帮忙呢!可是光顾着喝酒,结果把事情给耽误了。”
  “彭先生,您在县城可是德高望重,看看有没有可以介绍的闲职,我得把他给安顿下,否则我这心里也是不安哪!”蔡铭铨眼望着彭子耕,充满期待。
  “这个,不知他都会些什么?”
  “我那堂弟国学极好,教出来的徒弟肯定错不了。另外他还有一件比我出奇的地方,他年轻时拜过师学过拳术。中华,不知你跟铭九学过没有?”
  “先生曾教过我几招,可是我学艺不精。”裘中华略略谦虚道。
  “你还会武术?都会些什么?能演示给我看看吗?”彭先生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目中直逼裘中华。毕竟是行伍出身,而且当年考天津武备学堂之前,他却也曾习练过武艺。
  裘中华的目光与他相接,心中不由微怔,此人虽说归隐,但内心里仍藏着精钢之气,那是一种正义的力量,任谁也无法将其击垮。一时正色作答:“彭先生,在下只是雕虫小技,哪敢在您面前班门弄斧?”
  “你既如此说,我倒兴致上来了。来来,咱俩就比划两下子如何?”
  彭先生一边说着,一边迅速起身,手脚麻利脱去身上青缎绸长袍,他的内里穿一件无袖青缎夹袄,身下着青绸灯笼裤,腰扎一条三指宽的黄褐色牛皮腰带,脚上是一双千层纳底白布包边的青布鞋,依旧显露从军时的装束。他之如此举动,把裘中华吓了一跳。虽说彭先生看上去身体健硕,但当年跟着蔡先生学艺,裘中华深知,习武之人虽至老年功力经验深进老到,但灵巧迅捷却是不济,尤其体力方面,稍有失误,岂不酿成大祸?
  正犹豫间,彭先生却已主动出厅到院中,并做着热身运动。裘中华现在完全无奈,只好拿眼睛向蔡老先生求助。蔡老先生侧身到他耳边笑道:“他这个人好武,尤其脾气直,自己说定了的事情,别人谁也拗不过他。想当年在军阀里,他可是有名的‘刺儿彭’,说话一言九鼎,连时任大总统都不敢惹他,别的部队拖饷,倒没有一个上司敢拖他的。你还是跟他比划几招吧!”
  蔡老先生如此一说,裘中华只好硬着头皮站到院子里,蔡老先生冲蔡小梅使个眼色,二人只站在大厅门口张望。
  此时,彭先生先生已气定神闲地在院子里立定,他的功夫是少林罗汉拳,得自当年一个到东莱山挂单的和尚真传。那和尚法名圆慧,来自河南,在东莱山上住了两年,每日坚持清晨早起习拳,被当地人得知,数十富家子弟青年一齐求拜山门,勉强教出这套罗汉拳,后悄然离去。这罗汉拳原为少林武僧参考少林十八铜人动作编成的拳种,其中掺杂奥妙,揉入许多实战动作,动作舒展刚劲,颇具阳刚之气。
  “请吧!”彭先生一见裘中华站定,立马示意。
  “请先生千万手下留情。”
  裘中华知道彭先生名义上比试,实际上有试他身手之意。深知他不会主动出手,索性主动出击,便身形微微下蹲,先开一个正门,示之以礼让,然后右转半个身位,突然发拳,也只是用了三分力,不想彭先生年岁已近花甲,动作却迅疾。他分明掌握了罗汉拳的要义,晃身隔挡,下击上挡,崩抖发力,指东打西。眼看两个人交手有十来招,彭先生便有些气喘吁吁,毕竟上了年纪,裘中华看在眼里,立时收手,轻捷地往外跳出一步,抱拳道:“彭先生,想不到您拳法如此精湛纯熟,我只是依靠年轻,否则早成您手下败将。”
  彭先生闻听,哈哈大笑道:“少年后生可畏,我说老蔡,这可是个好孩子啊!”
  蔡铭铨其时鼓着掌过来,道:“我倒不说这小子好功夫,老彭,你现在还能有这番身手,政府要是请你出山,保证虎威犹在。”
  “哈哈,还是别说那些没用的了。自从北平回来,我根本已无他念,只想在这老家县城籍一方小宅颐养天年,只求不骚扰乡民就好。至于这个孩子,没说的,正好县立师范讲习所刚刚扩大,他们那儿倒缺老师,所长王立训恰好是我一个远房外甥,对我倒也尊重,我给他写一封信推荐一下如何?”
  蔡铭铨闻听大喜,忙让蔡小梅进书房备纸墨。
  只在刚才,蔡小梅看到裘中华闪展腾挪英姿矫健,心儿早跳得直“扑通”,连脸儿都白了。及至两个人停手,见裘中华只是微微喘息,彭先生分明已经支持不住,她却是满心欢喜,正想上前跟裘中华说几句话。突然发现裘中华抬眼看她,她的脸儿登时又红成一朵桃花。又听爷爷让她备纸墨让彭先生给裘中华写推荐信,连忙腿脚轻快地跑进屋里。
  等蔡铭铨陪着彭先生一起进屋,彭先生的气息也已经平缓,连长袍也未穿,先站定书桌前,瞬时执笔草就一封书信,交给裘中华道:“我只能帮你这么多,成不成就看天意了。”
  有了这封信,裘中华对未来又充满信心。他主动告辞离去。蔡小梅非得送他出大门,直用目光送他走出几百步远。等她回到书房外,隐隐听得两个老人在里面说话,一个说:“我说老蔡啊,这小伙子拳法功底不错,但却毫无凶狠之相,拳上看人品,我看配你家小梅完全可以。”
  “要说他国学水平也是不错。但只一件,不知他家境如何?”
  “你个老蔡,古时候的状元郎也有家贫出身的呢!跟你说个实话,你倒挑肥拣瘦起来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