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女人,醒醒吧! / 三十九

三十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眼瞅着又到年跟了。家家户户都有大扫除的习俗,意在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单位年底也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完成,并要接受上级的检查,英子忙的焦头烂额。
  周末,英子在单位加班,陈威所在的部队院校早就放寒假了,英子希望丈夫能替自己分担一点家务,便吩咐陈威抽时间把窗户玻璃擦干净。
  英子的家住在六楼。习惯于老家住平房的李桂花,站在阳台上朝下望去,还真的有点眩晕。农村老屋的窗户不但小,窗格子还用麻纸糊起来了,根本就不需要擦。所以,她极力阻止儿子陈威擦窗户:“窗户有什么好擦的,遇到刮风下雨照样还是脏的,把屋里这一面简单的擦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身子探出窗户外多危险啊!英子如果嫌弃你擦得不干净就让她自己擦去吧!她的事真多”。陈威感觉他妈妈说的话很有道理,便拿起抹布在玻璃上胡乱的擦了一遍,敷衍了事,把本来就已经很脏的玻璃擦得更脏了。
  英子下班回家,她计划要整理内室,换洗床单、窗帘,然后接下来就要买肉、买菜准备年饭了。
  踏进家门,一眼就看到了那刺眼的阳台玻璃,要说陈威没有擦,还真的有点冤枉他了。因为看上去明显的比没有擦之前更脏了。陈威与他妈妈正悠闲的坐在客厅看电视呢。
  英子心里窝火,但有婆婆在家,她不好说什么,害怕婆婆误会英子是说给自己听的。她尽量避免婆媳矛盾的产生。便把陈威叫进卧室轻轻的问道:“为什么没有把窗户擦干净?”。听到英子的责问,陈威不以为然地回答:“嗨!楼层那么高,擦窗户多危险的,脏就脏去呗!脏玻璃也不会要饭吃啊!再说了,谁也不会因为我们家的玻璃脏而批评你或扣你的工资,什么都不会受影响的。所以,就凑合吧!”。英子气得肺都要炸了,但还是压着火气冷笑一声说道:“哼!楼层高,擦玻璃有危险,你这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但这玻璃每年都是我在擦,里里外外明窗镜亮,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玻璃是怎么擦的,更没有人操心过我的安全有没有问题。你的命是命,我的命就不是命?一个大老爷们,要说你恐高我也相信,但长了那么长的胳膊,完全可以踩着凳子把胳膊伸出去,在能够得着的范围内尽力擦一下吧?你是不是认为这个家所有的活都该我干?我告诉你,我是你老婆,不是你雇佣的长工。玻璃脏了是不会要饭吃,但它是要脸面的,只有明窗镜亮才能看得清人心的险恶”。英子说完气呼呼的走出卧室进入厨房开始做饭去了。陈威不干活,但也从来不与英子顶嘴,他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走出卧室继续陪他母亲在客厅看电视去了。
  这套房子面积不大,只有五十平米,但利用率极高,里面生活了三代四口人,能干活的只有英子一人。不论上班有多辛苦,回到家所有的家务活还是留给她干。婆婆不到56岁就住进了这个家。她是来享福的,不是来干活的。儿子陈晨还在上学,以学习为主。陈威是男人,用婆婆的话说:男人是外头人,女人是屋里人。男人主外,女人主内,家里的活就该女人干。英子一边做饭,一边在心里生气的嘀咕:“什么狗屁逻辑,照他们这样说,男人就应该挣钱包揽家里的一切开支。女人就应该全职在家做家务。可事实是,女人与男人一样要出去上班赚钱养家。在单位男女同工同酬,在家女人要包揽家里全部家务,还要······。哼!真可笑,社会发展到今天了,这家子人的愚腐思想怎么就一点都没有改变呢?”。
  第二天,是英子的休息日。陈威因假期单位安排值班,一大早就搭班车去单位了。英子伺候家里的一老一少吃完饭后,就开始整理室内的卫生,洗床单、窗帘、还要擦玻璃。英子是一个爱干净的人,旮旯拐角都要清扫一遍。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变,年底要清除家里的垃圾,驱除一切污秽,干干净净的迎接新的一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家人少病无灾,家庭合睦幸福!
  踩着凳子,手拿抹布,爬上窗户。虽然英子家擦窗户这项任务每年都是非她莫属,但英子每次头探出窗户向下张望时,心里也是紧张万分,她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阳台没有防护网,整个身子挂在窗外,一手紧紧的抓住窗棂,一手操作抹布。抹布擦脏了,她不方便上下,真希望婆婆能帮她去卫生间清洗一下抹布,但此时根本就看不见婆婆的身影,便只好自己小心翼翼的从窗户外爬进屋里,再下去到卫生间洗抹布。她如此反反复复的跳上跳下,家里除了她自己搬东西弄出的声响外,静悄悄的感觉别无他人。
  婆婆李桂花,坐在陈晨的床上,双手抱膝,面目狰狞的两眼盯着窗外,对英子擦窗户之事视而不见,更没有一句关心体贴的话。英子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不高兴了。至于不高兴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埋怨英子昨天不该责备她的儿子窗户擦得不干净。
  英子已经习惯了婆婆这样的表情。她知道,要想看婆婆的笑脸那是很奢侈的事。婆婆脸上的笑容只是在儿子陈威回来的时候才可以偶尔的绽放一下,所以,为了减少婆媳之间不必要的摩擦,英子不会轻易的去打扰她。她害怕如果自己那句话说不对了,真正的要吵起来,丢人的一定是自己,周围住户都是英子的同事。因此,还是息事宁人,随她的便去吧!
  大卧室、小卧室另加厨房,共三个大窗户。洗衣机里不停地滚动着清洗的床单、被罩,英子一整天都忙的没有停息。总算是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她舒心的坐在客厅沙发上稍作休息,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整洁的小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虽然,婚姻不是自己期望的样子,但这就是自己遮风避雨的窝。
  一个家庭过得好不好,都是家庭成员的自我感受。再怎么不堪的家庭,只要当事人在外人面前不说,甚至于把不堪的一面加以粉饰,那么在外人的眼里这个家庭一定会是一个让别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相反,不论多么幸福的家庭,当事人如果把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向外吐槽,那么在外人的眼里这个家庭一定会是一地鸡毛。其实,自己家庭幸福还是不幸福都与别人无关,没有必要让自己变成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四十
  伴随着英子脸上皱纹的增长,陈晨也在一天天的长大了。
  陈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地一所名牌大学。英子也该喘口气了。陈晨平时住校,周末回家。英子感觉轻松了许多,至少不用每天晚上陪伴他学习了。自己也可以吃完晚饭后出去散步了。但让英子不习惯的是,从此陈晨几乎晚上不在家过夜了。即使是周末,陈晨也是白天回家换洗衣服或拿取所需用物,晚上又返回了学校。
  婆婆李桂花自然是高兴了,她可以一人独睡一张床了,再也不用为孙子睡觉不老实、甩胳膊、蹬腿而生气了。
  放寒假了,英子眼瞅着家属院别人家的孩子都放假回来了,唯独不见陈晨的身影,心里酸酸的无处表达。
  英子心里很清楚陈晨不回家的原因是因为家里不能给孩子提供住处,但她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暗暗的落泪,希望儿子能理解自己。
  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英子早早的就做好了陈晨喜欢吃的红烧肉,等待孩子回家。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周围邻居家时不时的传出欢声笑语。
  英子的心里像猫抓一样的难受。她不停的拨打陈晨的手机,但陈晨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无法联系。大学假期是要封校的,她不知道孩子现在哪儿?
  终于,英子按耐不住心里的焦虑,走出厨房,像疯了一样的冲出家门。
  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没有行人,商店都已经停业休息了。她不知道自己该上哪儿去找儿子。
  抱着一丝的希望,英子走进了邮电局,给儿子的手机充值了五十元话费,她希望儿子的手机关机原因是因为没有话费了。但话费是充值了,手机还是没有开机。
  走投无路的英子,恍恍惚惚的回到了单位。医院除了各科室的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都放假回家了。
  英子关上办公室的门,无奈的坐在办公桌前掩面痛哭。
  打开电脑,登陆qq号,她认真的浏览每一个好友。试图查找自己与儿子共同的好友,以达到寻找儿子的踪迹。
  一个在线叫“飞燕”的网友让英子一怔,他是陈晨中学同学,又在同一所大学就读,两个孩子一直关系不错,或许他能知道陈晨的去向。
  英子快速的敲击键盘,她希望“飞燕”能在电脑旁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信息。
  正如英子期盼的一样,“飞燕”很快的给英子回了信息:“阿姨,陈晨现在没有与我在一起,他与他班同学李轩宇关系很好,也可能李轩宇能知道陈晨现在在哪儿,你可以试着联系一下李轩宇吧!”。“你知道李轩宇的电话号码吗”?“我知道,13587······”。“谢谢你啦!我现在就去打电活了。祝你新年快乐!”
  英子迅速的拿起电话,拨通李轩宇的电话:“喂!是李轩宇吗?”。电话那头一个标准洪厚的男中音:“是的,我是李轩宇,您是谁呢?”。英子急切地说:“我是陈晨的妈妈。对不起,除夕打扰到你了。陈晨没有回家,我想问一下你知不知道他可能去哪儿了?”。“嗯,是阿姨啊!陈晨在我这里,您不要着急,我让他接电话”。听到李轩宇的回答,英子无比激动,连忙道谢!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嗯!妈妈是我”。英子一声“儿子”呼唤出去后,便泪如雨下,哽咽的说不出话了。“傻儿子,你快回家吧!今天是除夕日,妈妈想你了”。“妈妈,我回去住在哪儿?李轩宇这里挺好的,他的爸爸妈妈今天去他奶奶家过年去了。李轩宇也是刚从奶奶家回来,我一个人在家吃了泡面,你就不要管我了”。听得出来,陈晨的心情很不好,他声音低沉,英子心痛不已。她哭着对陈晨说:“儿子,妈妈怎么能不管你呢!今天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你不在家,你让妈妈怎么过这个年呢!你回来吧!我给你在妈妈的卧室搭个地铺好吗?你如果不愿意睡地铺的话,妈妈带你去酒店订个房间。不论怎么说,妈妈今天一定要看到你”。听到妈妈焦急而坚定的声音,陈晨不在坚持了:“妈妈,你不要哭了,我听你的,一会我就回去了,······”。
  儿子答应要回家了。英子如释重负,她放下电话就急急忙忙的离开办公室朝家走去。她要赶在儿子回家之前做好年夜饭。
  早上九点出门,回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
  陈威与她妈妈还是在看电视。看见英子回来了,陈威站起身来,向英子问道:“跑了一天,儿子找到了吗?”。英子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找到了,一会就回来了”。说完就走进了厨房。陈威跟着走进厨房,嘲笑英子说:“呵呵!我就说嘛,那么大的人还能丢了不成,不回来是他不想回来,在外面玩够了就自然回来了。看把你急的,中午也不回来做饭”。英子停下手里的活,狠狠的瞪了陈威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
  今天是岁末除夕,好久没有回家的儿子马上要回来了,她要给儿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不论自己多委屈也要压在心里。
  英子动作麻利的准备饭菜,丸子、红烧肉、酥鸡、都已经提前做成半成品了,鱼也收拾好了,她快速的调制好料汁,上锅蒸就可以了。
  每年过年,年夜饭都是英子一人忙碌,婆婆李桂花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做。英子心里明白她是在摆婆婆的架子,想在儿媳妇面前耍耍威风。一个农村妇女,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干谁会相信呢!如果真的不会干,在厨房帮儿媳妇摘菜、洗菜总该会吧!对于这些英子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婆婆爱干不干,英子不想与她一般见识,毕竟婆婆是长辈,她所处的位置占有一定的优势。自己是晚辈,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生气,别人一定会认为是自己这个做儿媳妇的不懂事,不知道心疼孝顺婆婆。再说,家里平时的所有家务都是自己一个人干,她还会在乎这一顿年夜饭吗?
  下午六点,陈晨从外面回来了。
  一大桌子丰盛的年夜饭端上了桌。一家人没有过多的言语,也没有相互的祝福,都在专心的扒拉自己的饭菜,气氛与节日格格不入。陈威在不停的给他妈妈夹菜,并询问是否可口。英子看着闷闷不乐的陈晨,心里对儿子满满的愧疚。她很清楚,儿子从此以后可能很少回家了,身高1·80米的小伙子,与奶奶睡一张1·2米宽的床着实委屈孩子了。
  晚上,在征得陈晨同意后,英子在自己12平米的卧室里给陈晨搭了一张地铺。
  有一种爱叫隔辈亲,意思是指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疼爱程度远远的要超越父母的爱。但李桂花对陈晨的感情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有爱的成分在里面,用形同陌路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多年来,婆婆李桂花虽然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与孙子陈晨同睡一张床,但她对陈家这根唯一的顶门杠子并不喜欢,甚至于厌恶。李桂花入住英子家的时候陈晨已经七岁了,刚好到了“鸡嫌狗不爱”的年龄。
  刚开始看到奶奶的时候,陈晨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平时家里没有客人来,姥姥家离得太远了,而奶奶家的人又不愿意来。所以,一年四季都难得有客人来家。因此,只要有人来他家玩,陈晨就高兴的在家里乱蹦乱跳,表现得有点“人来疯”。本来这是男孩子的通病。但喜欢小女孩子乖巧的李桂花,看到陈晨上高爬低的调皮时,表现的一脸的不耐烦,有时候还大声的呵斥并骂骂咧咧的。时间久了,祖孙俩就都不喜欢对方了。
  陈晨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上高爬低的调皮蛋了,但奶奶对他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从来不会主动的与孙子打声招呼。即使今天这个重要的节日陈晨不回家,奶奶李桂花也没有表现出一点着急的样子。
  陈威与他妈妈在客厅看春晚。英子收拾完厨房感觉很累,便早早的上床休息了。陈晨不喜欢看电视,就在电脑上玩游戏去了。
  外面不时地传来喜庆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夜空下,烟花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把整个窗户都照亮了。
  英子起身来到阳台,望着天空中色彩斑斓的烟花形成的一幅幅绝美的画面,姿态各异,如同精灵般在空中跳跃,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她在心里默默的感慨:一切不开心的事就此画上了句号。明天就是新的一年。祈祷新的一年一切都是崭新的,快乐的。
  夜里英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老家,母亲把自己剪的花花绿绿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喜庆的对联贴在门框的两边。父亲把自家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院里院外焕然一新,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围坐在一起,丰盛的餐桌上不时地传出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品尝着母亲亲手做的美食,······。醒来后,她静静的躺在床上好长时间都没有动一下,她希望自己能再次快速的进入梦乡。小时候听母亲说,夜里做梦,如果是梦到自己喜欢的场景,就不要翻身,争取快速的入睡,有可能会续上前面的梦境。英子想家了,想念她的父母亲了。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英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思念父母。除夕看不到陈晨身影的时候,她像疯了一样的到处寻找。而自己也是父母的孩子,远在家乡的父母何尝不是翘首期盼自己的归来。自古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孩子多大都是父母的牵挂。但又有多少人能像父母牵挂孩子一般的牵挂过父母呢?英子自从成家以后,就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个小家上,孩子的需求以及陈威的心情都是她要顾及的。虽然,每年都会抽时间回去看望父母,平时也会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但比起对陈晨的关心程度,对父母的关心就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英子的眼眶湿润了,心里对父母深深的愧疚。
  按照常规,大年初一,陈威的弟弟妹妹要来给老太太拜年,这是持续了十几年的习惯了。
  虽然平时没有人愿意照顾他们的母亲,但过年这些面子上的事还是做得不错。老太太很高兴一年能有这么一次与儿女团聚的机会,陈威也找到了长兄为父的感觉,一家人其乐融融。
  英子一人在厨房里忙碌,按照陈威的要求:客人进门就要给做臊子面吃,下午是米饭炒菜。这是陈威给英子立的规矩。为此,英子提前几天就开始为正月初一做准备了。
  兄妹三人就像是商量过的一样,每年都带同样的礼物:一把香蕉,一箱当地生产的牛奶。北方不产香蕉,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听说商家为了保鲜,香蕉都是蘸过药的,买回来金黄金黄的香蕉,放两天就坏掉不能吃了,只能扔出去了,看起来很奢侈。老太太心疼的连声“啧、啧”,表示遗憾,但不扔又能怎么样呢?每年如此。
  晚上掌灯时分,客人们酒足饭饱,等着英子给每家的孩子都发了压岁钱后,喜笑颜开地陆续离开了。从客厅到厨房留下一片的狼藉。等到厨房清洗、整理、拖地,等一切都收拾完毕,英子已经精疲力尽了。每年都如此,英子已经习惯了。
  作为长媳,多年来,每到过年,英子都要给陈家的下一代发压岁钱。
  从八十年代末刚开始的每人两元一直发放到2000年以后的每人50元,直到孩子们满十六岁为止。钱虽然不多,但英子感觉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也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希望他们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茁壮成长。孩子们从大娘手里接过带着祝福的压岁钱都高兴的合不拢嘴。每当这时,陈晨就会撅着个小嘴一脸的不高兴。因为陈晨从来没有收到来自陈家任何人的红包,哪怕是一元钱也行。看见陈晨不高兴,英子心里很难过。在陈晨小的时候,英子曾多次在陈威面前提起过此事,她希望陈晨同样也能得到长辈们的祝福,让孩子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但陈威却不那么认为,他对英子说:“英子,你小题大做了,有点小家子气了,你是嫂子,格局要大一点。不就是一点钱嘛!弟弟妹妹们日子过的不好,不给陈晨压岁钱也是可以理解的嘛!”。英子感觉他说的很可笑,便说道:“他们日子过得不好是真的,但用孩子的压岁钱就可以改善生活的现状吗?他们每家都是两个孩子,我给他们每家两份压岁钱,他们就不能拿出其中一份给我儿子吗?让我儿子也高兴高兴吗?他们生活上遇到困难,哪一家没有在我家拿过钱?可又有谁给我还过钱?碍于你的面子,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你们家真把我当傻瓜了?”。陈威不再狡辩了,但也不会附和着说弟弟妹妹的不是。
  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英子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从未间断过,陈晨也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收到过来自他们家族长辈的压岁钱。陈晨已经长大了,英子也不愿再说此事了。她没有间断的每年照常发放压岁钱,并不是因为自己钱多,也不是要做给谁看,而是她感觉孩子们都很可爱,天真无邪,他们在一天天的成长,在他们的童年里应该尽量留下一些美好的值得回忆的东西。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