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车兵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十分有限,古代车兵不比现代化的车兵,古代车兵乘坐的战车,其实就是由马拉动的木质厢车,在重要部位加铜铁保护,然后会有类似于长矛一样凸出来的名为车毂的杀敌和防御工具,以此来防御想要靠近的敌军,总体结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而且功能也比较单一。但是车兵由马驱动,士兵站在方形车厢内,手持武器,车上的装甲又能比较有效的防御敌人的进攻,而车上的士兵可以较为安心地对付敌人,车兵有秩序的排列过后,就像是一道铜墙铁壁,可以有效地防御有步兵或者骑兵想要突围浩浩荡荡的车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对于车兵的设计,戚家军还是有独特的见解的。
骑兵是个移动速度非常快的兵种。在战场的快速奔息中,骑兵对于陆上部队的侵袭实际上非常明显,但是在选择兵刃上有时候有模糊不清的问题,戚家军部署火绳枪,必然骑兵营同样会持火绳枪,但是火绳枪属于远程作战,对于近身作战就有麻烦。所以很多骑兵会配置戚家军刀,但是手中拿着火枪再抽出军刀是两个动作,转换还是麻烦。对于这个问题,戚景通认为倭寇登陆登州,马匹运输必然有问题,所以倭寇主要还是步兵为主。所以骑兵的速度、闪避是克敌制胜的好办法,怎样就鸟铳的作战性能发挥到极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枪的设计加长,在枪头加上军刺,也就是火枪既可以近身攻击,还可以远程射击。但是问题又来了,马匹是昂贵的东西,一旦骑兵被弑杀那么马匹也会相继死亡,对于经费问题,如果大量的装备骑兵,军饷是个问题。
车兵是对于骑兵的一种深化,马车对于明朝战争的意义还是不寻常的。本身骑兵既要驾马,又要进攻,所以马术就要好。蒙古兵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骑兵的使用,是他们作为游牧民族,所带有的属性。但是山东人,善于骑马的壮丁还是要花时日去培养,所以车兵中驾驶员就尤为重要,一匹到两匹马并且搭载多名军人,既可以节省马匹,又可以提高战力。那么车兵在马车上战斗,既有快速的突击能力,又有极强的近身作战能力。于此同时设立三名驾驶员,前期左右两名持军刀保护驾驶员,马车上并配有射手,也就是持鸟铳的军人,并配有军刀近身攻击。这样的车兵设计,是戚家军的产物。
步兵中使用火器人数的增加使步兵的战法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使火力战斗成为战斗的首要阶段,甚至是主要过程。在明朝军队大量装备火器后,战斗方式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以鸟铳打击敌人,然后才是短兵相接的冲杀。当火器施放后,首先要改变战斗队形——冷兵器居前,火器居后。这时火器也能给敌一定的杀伤,但不能决定战斗的胜负,决定胜负的依然是冷兵器的格斗。随着使用火器的战斗人员的增加,甚至达到50%,火器越来越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武器。敌进百步先鸟枪、依次快枪、次火箭有层次的举放,打击敌人。
骑兵在明朝是主力兵种。在明代的任何一次战争中,骑兵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明代中后期,骑兵开始装备火器,大大弥补了骑兵快速机动有余而火力不足的缺点,在骑兵的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炮兵是以火炮为基本装备,遂行地面火力突击任务的兵种。
它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集中、突然、连续地对地面和水面目标实施火力突击。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车兵、骑兵的战斗行动,并与其他兵种、军种协同作战,也可独立进行火力战斗。炮兵具有强大的火力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对地面、水面目标实施集中、突然、连续的火力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