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码字原来也能稳定收入吗 / 入睡需要专注力!

入睡需要专注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实际上我今天是想放个假的。
  实际上,放假这个决定也是今天冒出来的。
  主要原因在于睡眠。
  睡得迟了,自然也就醒得晚。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有些人不懂。
  睡得多了,自然也就睡不着了。这同样也是。
  中午睡一觉,下午眯一会,晚上真的还能睡得着吗?
  之前其实我们已经讨论过睡眠问题了,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提过睡眠是和“专注力”有关的。
  我忘记我从哪儿学到的关于“专注”的知识了。翻阅了一些我的学习笔记,也没有找到关于这类知识的信息。
  甚至我都觉得我可能已经发表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了。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这篇文章我们从“专注的角度去看睡眠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专注”的定义。
  曾经我向某位友人提出了关于“中性思维”的问题。
  什么是“中兴思维”?我们存在男女性别差异,男女性别又存在思维差异(我不确认这种差异是否真的存在。),男性会拥有男性角度看待问题,女性也是同样。但有些人却可以掌握两性各自的角度看待问题。
  呀,在拥有了答案之后再去描述这些问题,就犹如是看幼儿园的孩子自认为很聪明。我想,这种感受也应该是不太对的想法吧。我觉得这个思想也应该进行修正,将这种自认为厉害的想法根除。目前还未进行剖析,什么时候会开始解读也不太清楚,总之我先将它归类于“傲慢之罪”吧。
  男性思维是女性思维的对立面吗?不一定是,我想应该如此。但它们总是双生双成的,比如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类的。拥有了正面就会拥有反面,最后它们会得到结合诞生一个新的体系,然后又会得出一个对立面。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思想就是如此进行成长和进步的。
  所以,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结合后,我们假定它的名字叫做“中性思维”。那么“中性思维”的对立面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进行思想的呢?它是如何进行运作的呢?我不太清楚。当然不是现在的我不清楚。
  在我经历了一段光阴,悟得了IE人格的融合后,我得到了这个问题的一些关键性息。
  听说过I人、E人的人应该不少。在此我只想问一句,“你们是有什么脸皮厚着说自己是属于哪一种的?”,我希望从今往后请说“目前我是……”,请将“目前、当下”这些字眼给我加进去。
  我从来没有骑过自行车,所以我就是不会骑自行车的人吗?不,目前我还不会。这并不代表我永远不会。那么身为一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我可以说学习自行车很容易吗?我可以说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情吗?我真的有资格吗?
  我没有学过,没有体验过,我哪来的资格去让别人信服呢?没有资格却在做这件事的人,属于什么样的人呢?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世界里的人,也就是自大狂。
  做任何事情,请用着“主观想法”决定目标,看着“客观事实”进行行动。绝对不要搞混了。如果把“客观事实”当作自己的目标,会活得很难受,会活成思想和行为不统一的人,会成为“客观思想”的奴仆。如此,我绝对活不成我自己。
  如果是看着“主观想法”进行行动的人。那么其实只有一句话,我要做我的春秋大梦去啦。这种类型只适合活在梦里,这种人群在我的眼里,在我个人的感观中,它们可能难以接受现实所发生的任何背离自己想法的事情。控制欲过强的人?也许是吧。但我更喜欢称呼他们为“愚笨”。客观本就是凌驾于主观的东西,主观本就难以预测客观。我们可以进行努力,我们可以尝试去操控客观,但绝对不要认为客观会选择臣服。
  其实,不论是I还是E,它们的功能其实都是我们可以掌握的。换句话说,只要是人能够掌握的功能,就没有人是掌握不了的。除非,作为人缺少了零件,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那些缺少了零件的人,他们能够习得更加强大的技能,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而他们这些更强大的技能,我们拥有完整零件,我们更应该可以掌握。除非是用我们无法使用的零件。
  有的人,觉得自己属于I人。但其实不然,上述地描写就是为了抨击这种自认为的思想。换个我认为的标准些说法,“在I的范围内生存,我很舒服,我自愿堕落为I人,我自愿缺失大家都能够拥有的能力。”
  如果,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进入了对立的领域当中,自然就不舒服了。E人方面也是相同的理,甚至所有的对立结构都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行为”,人的劣根性包含了懒惰,这不就是懒惰的一种象征吗?“我是I人”这并不对,应该是“我只拥有I的能力”。
  如果我们通过适当地走出舒适区,踏入自身不足的领域,逐渐掌握那些曾经不会的知识,最终完善自我的能力,也就扩大了自我舒适区的范围。如此,你的舒适区是否就能包含了IE共存呢?我个人是觉得,只有在掌握了IE两种姿态,才有资格去感觉自我更喜欢哪一种类型。但其实现实告诉我,掌握了之后,也就不存在喜欢和不喜欢的问题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工具,趁手的工具还有什么喜不喜欢的问题吗?只有在拿错了工具的时候,才会觉得不趁手,只有在不能掌握的时候,才会觉得不舒服。
  当然,我可以接受有人能告诉我,“我就喜欢用榔头拧螺丝”。我也相信有这种人,我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式。在我使用过后,我也才能够拥有自己所认为的资格,去告诉大家,“我不喜欢”。
  离题!离题!离题!
  算了也就这样吧,接下来的内容就是复制粘贴了。我要去进食了。
  最近在学习心理咨询,在“注意”章节中提到了“个体神经运动的灵活度”。
  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注意力“转换”的能力,从一件事情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的快慢。
  比如说,灵活度高的人,可以从事行政之类的工作,一天十几个文件,他们能很轻松的一件做完接另一件。如果是灵活度低的人,可能会做完一个文件便会感觉到疲劳,他们会丧失连贯性。但灵活度低代表了专注性高,对一件事情的持久性,稳定性高,所以他们适合的工作就很明了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呀,“专注型和灵活型”是否也能和“I与E”一样进行操作呢?我想是可行的吧?同时掌握两者的人就和上文是一样的状态吧?我觉得应该是可以存在的。那么,相反呢?什么都不掌握的人是什么状态呢?
  我发现这是一个死题。能力水平可以进入到专注状态,也可以进入到转换状态,它的前置条件是“能力水平”,没有能力水平何来的进入一说?所以追问“工作转换的人格对立面”其实是错误的。这是将全局问题放在了单体上。
  工作转换需要的是灵活性,工作转换有一个前提,“工作完成了”,工作完成又需要能力、注意力等等,也就是所谓“工作状态”,没有工作的状态何来工作完成,更不用谈什么工作转换了。所以出现问题的其实不是“工作转换”的环节,而是上一个环节。问题提出的位置出现了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在该位置获得我所希求的正确答案。
  ——
  既然从上文中已经得到了正确的答案“解决问题的位置出现了错误”,那么修正后就是思考“拥有思维的前置条件”,如此我拥有了“观察角度”这个答案。除了男女的观察角度,还拥有着许多观察角度,这是显而易见的吧,是任何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此,我的问题便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处理了。
  但总感觉貌似还有一些遗留的问题,总觉得并没有将问题处理干净。就比如我目前是找了一个角度对问题进行了解决,是否还拥有着其他角度的合理解决方式呢?想必是有的吧,只是我目前的知识含量做不到罢了。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