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好像丧失了一切的动力?
最起码现在的我衣食无忧了。
是否是因为缺失了生活的压迫所以进入了无欲无求的阶段呢?
也许,这个“无欲无求”过于笼统了。貌似是“不上进”?“没活力”?“摆烂”?
不,我也不知道如何去形容才算是合适。
至少,我知道我现在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了,我缺乏了对生活的动力。这是因为没有了“压力”,没有了生活所迫,命运的玩弄吗?
我的想法是,应该不是吧。毕竟拥有压力的人也会进入到缺乏动力的阶段,对于他们而言,这可能会是一种绝望吧。
被柴米油盐逼迫到走投无路的人还少吗?
双目清明却永远见不着曙光的人还少吗?
总有那么一根稻草会压垮努力承担责任的人。
总有那么一点运气会毁灭热爱善待生活的人。
如此想是否太过于过分了?
但这些其实也是事实的一种。在人口基数存在的情况下,就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可有一些事情却成为了常态!有些事情,是过度得渲染。有些事情,是单独的特例。
总而言之,事情永远都只是事情,有的远离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无关。有的和我们很近,却也不一定和我们有关。
我们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在惧怕,惧怕它会降临自身。
我们之所以关注,是因为在期望,期望它能宠幸自身。
不论是哪种,都只是在白日宣淫罢了。既然没有发生,又何必去思索呢?焦虑也就油然而生了。
副产品分为两类,有害与可利用。时代所带来的副产品有很多,但往往是有害的产品对人的影响居多,对思想,对身体。但人们自身却意识不到,大部分的人是这样的。
因为关注,所以妄想,因为妄想,所以焦虑。
当然,有坏就有好,只是观看者的视角不同罢了。
因为关注,所以期望,因为期望,所以奋斗。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我个人认为罢了——行动。
如何行动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行动的方式决定了可以获得的结果。然而在行动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初衷。
还是依我个人见识,我欣赏拥有美好初衷的人。
即便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也能够为他人遮风挡雨。
即便他们势单力薄,他们也能够去笑看人生坎坷。
他们向内探求,他们轻视外在。
我觉得吧,金钱其实只是一个副产品而已。不论做什么事情,其实都能挣到钱。
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去执着于金钱呢?
为什么不选择令自我开心的事情呢?
为什么做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挣不到钱呢?
因为还不够强大。任何行业能够挣钱的只有金字塔的顶端部分。
那么为什么要甘于匍伏金字塔底部蠕动呢?
是否是因为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
啊,那就没关系了。只要你觉得,那这就是事实。
自认为做不到,那这件事情其实就不会开始,既然不会开始,那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自认为做不到,即便开始了这件事情,也会带着消极的态度去应付,那么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
自认为做不到,即便事情完成了,也其实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系,参与感真的存在吗?
“自认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自认为”几乎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切。
因为“人”只有“自己”。你认为的都是对的,你只要如此认为就好。你认为的都是错的,你只要如此认为就好。
但如果有人想说,不想活得那么自以为是。
我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欣赏的事情,但请不要走错了方向。
如果只是自己简单地活着,就必须活得如此自以为是。
除了“和他人接触”、“与社会融入”以外,都需要“自以为是”。
请问,如果你离开了“社会”,会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只有你自己。所以你做什么都是对的,想什么都是对的。
对错属于道德观念,属于主观形态,却存在于“客观”二字。道德标准,来源于“虚假的客观”。道德观念,产生于“社会形态”。
所以有人的地方,要收敛自以为是,思想地碰撞会产生新思想,所以请不要否定他人。
但是没人的地方,就可以尽情的自以为是了。
但真的会有“没人的地方”存在吗?
我的答案是“会有的”。
其实属于我个人的答案很明确,“我双手所能触及的地方,我大脑所能控制的东西”便是我的“没人的地方”。
我只能说,“管好自己的事情,接受他人的事情。请不要否定,否定不会带来任何收益。”
我十分十分地厌恶“否定”这个行为。因为它会抹灭一个人的一切努力,它会抹灭一个人的存在意义。它是剥皮家,它比侵略者还可怕,它比支配者还可怕。它是只拥有破坏的丑陋欲望。
其实还存在着一种蜿蜒的否定形式。
名为“天才的努力”——取得成就人被称之为天才。
“天才”二字直接抹杀了一个人全部的努力。
“天才”二字存在的意义,真不是给那群放弃了努力的人用来慰藉的吗?
不是因为我的无能,而是因为你天赋好。
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因为你基因好。
我也努力了呀,可我就是做不到呀。这是我最讨厌的话。
努力是拥有期限的东西吗?也许时间会存在。
努力是拥有极限的东西吗?也许体力会存在。
但至少我没见过谁努力而亡了,到那时候在说这句话吧!
“我努力过了,可还是做不到!”
到那时候在流泪吧!“我尽力了,可我依旧无能为力。”
即便我地敬佩没有任何卵用,即便我地尊敬没有任何作用。但我还是会因此心动的,我还是会为此而雀跃的。
而且,如此的人,也不可能为了他人的感官而活着。所以我怎么想,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重要。
但我想要说的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正是因为这样的人,人生才拥有了曙光。在茫无目的的黑暗中,在不知方位地前行中。正是因为这样的人。
他们可以是他们,他们也可以是我们。
只要我们愿意成为他们,只要我们行动成为他们。
当然也可以选择摆烂,可以选择在黑暗的某个地方,躺在冰凉的什么上面,被一脚一脚地踩踏,感受着被人超越,享受着被人遗留。然后抱怨,然后怪罪。
将一切都怪罪于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却不尝试去掌控自己够掌握的东西。
怪罪命运,怪罪条件,从来不怪罪自己?
怪罪自己?有这时间忏悔,为什么不去掌握自己呢?有这时间懊恼,为什么不去多尽一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