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世之人性 / 8

8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3
  先知否?骆宾王
  原文
  范蘅州言,昔渡钱塘江,有一僧附舟,迳置坐具,依樯qiang竿,不相问讯,与之语,口漫应,目视他处,神意殊不属,蘅州怪其傲,亦不在言。
  译文
  范蘅州说,以前坐渡船过钱塘江时,有一个和尚,也同坐一条船。他自己拿着座椅。倚靠着樯杆。也就是船帆的桅杆。挺能装逼的,与他说话,他也是爱搭不理的。对你的话毫不在意。眼睛还看着别处。老范嫌他太高傲,就不再和他说话了。
  原文
  时西风过急,蘅州偶得二句,曰,
  白浪簸船头,
  行人怯石尤。
  下联未属,吟哦数四,僧忽闭目吟曰。
  如何红袖女?
  尚依最高楼。
  蘅州不省所云,再与语,仍不答,比系缆,恰一少女立楼上,正著红袖,乃大惊,再三致诘jei,曰,偶望见耳。
  译文
  这时候西风刮得挺急,老范趁着风来之时,也诗兴大发。张口浪道,白浪簸船头,行人怯石尤,可下边两句,怎么也对不上来了?张口作了几句,也配不上合适的词语,还挺为难,这时候和尚出口说道,如何红袖女,尚依最高楼。老范不明白和尚话中的含义,问一下吧,老和尚又装逼不理他了。船到了岸边,船工把拉绳绑在岸边,石头上正好看到有一位少女站在楼上。穿着一身红色衣服,让老范大吃一大吃一惊。思考再三。也不对劲,于是问了和尚那个老和尚却高傲而不在意的说啊,偶然看见的。
  原文
  然烟水淼miao茫,庐舍遮映,实无望见之理,疑其前知,欲作礼,则已振锡去,蘅州惘然莫测,曰,此又一骆宾王矣。
  译文
  可是此时江面上水汽如烟雾一样浓密,在江中连房子都看不到,确实没有能看到人的道理,怀疑和尚提前就知道了,老范想给和尚施个礼问一下,可老和尚拄着拐杖走了,老范有点茫然的莫名其妙,感叹到,这又是一位骆宾王吧。
  读文论事
  这个和尚练就法眼,穿过迷雾窥探美女,还能看清红衣服,也是在是高,但在下绝不敬佩,有如此高强道力出家人,不去关心民间疾苦,却对美女描述的逼真,还高傲的很,算是什么东东?
  骆宾王没有什么先知,随我他有先知,就不会跟着去造反了失败了,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无用的废物和尚与骆宾王相提并论,也真让我想不通!
  以下是在下自己作的小诗,还望读者莫笑。
  君子文博虔育人,
  高僧高行谦卑心。
  只有败类恃技傲,
  自认真仙不助民!
  又一首
  白浪簸船头,
  行人怯石尤。
  如何红袖女?
  尚依最高楼。
  和尚有法眼,
  穿雾能看透。
  其余皆不见,
  只看红衣袖!
  ,,,,,,妙哉妙哉。
  打死这样的装逼高人!
  39
  德不胜鬼
  原文
  清苑张公钺yue,官河南郑州时,暑有老桑树,合抱不交,云栖神物,恶而伐之,是夕,其女灯下睹一人,面目手足及衣冠色皆浓绿,厉声曰,尔父太横,姑示警于尔,惊呼媪ao婢至,神已痴矣,后归戈太仆仙舟,不久下世,驱厉鬼,毁淫祠,正狄梁公,范文正公辈事,德苟不足以胜之,鲜不取败。
  译文
  清苑县有位名叫张公钺的人,在河南郑州做官时,府衙中有一颗古老的桑树,一个人抱不过来,传说树里面住着神物,老张听说后就对这棵树非常的讨厌,所以就想让人把树砍伐掉,在当天的晚上,他的女儿在灯下看到一个全身浓密绿色的人,用很严厉的口气对她说,你的父亲太蛮横无理了,今天给你个警示,吓得孩子惊呼,老妈子和仆人来到的孩子已经吓傻了,后来换了住的地方,时间不长就去世了。
  至于祛除厉鬼,毁灭不良的宗祠,也只有狄梁公和范文正公等人可以做,而这位张公钺的德行不够,不败在树妖手下才是新鲜哪!
  品文论事
  在人们正常的生活中,无论是你的家中,还是在你的单位或工厂,只要有棵人们所说的妖树,那是必须砍掉,那也是树的命中该绝!至于现在国家保护古树,就另当别论了,这与德没有关系,而那妖树,也是欺软怕硬,也符合人与动物的本性,有书中说,(虎豹欺于羊犬则怒吼,鸿鹄伍与燕雀则哀鸣,动于自然)这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妖与人是一样有本性和性格的,如果是有骨气的树妖,它就不会去吓唬人家一个小女孩,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谁砍你,你就去找谁,你报复人家孩子算是什么本事?可这棵树妖惹不起老范,也只有拿人家孩子出气了,也是真的不知道,这种低劣的品行怎么就修成正果了,也真是奇怪!
  请问一下全天下的专家教授和讲师,怎样教育那些树妖呀?它们是否也是树之初,性本善?在哪里习相远哪?告诉你们这些大学文的人们,那棵树是在你们这种人常活动的地方长成的,而且长了很长时间。树妖听得大道理比任何人都多,它的修养爱你们任何人都高,不然怎么能修仙成精呐?可这个树妖却干了这样缺乏教养的事,你们怎么解释哪?骂它的父母对它教育的很失败是吧?
  鄙人无德,
  敢问德人。
  谁勇于我?
  共赴鬼门!
  在下是一个没有任何品德的人,但是问一下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有谁比我更勇敢?我们一起奔赴鬼门!去和世界上的厉鬼谈心论德!
  40
  门向吉凶,关乎人运
  原文
  钱文敏曰,天之福祸,不犹君之赏罚乎!鬼神之鉴察,不犹官吏之详议乎!
  译文
  这句话真的很重要,更是这本书极为经典的人间真理实话,要详细的讲解清楚,一位名叫钱文敏的人说。
  任何一个人原有的,或者该有的祸患和幸福,绝不是有人赏赐和惩罚而生成的,也只有鬼神才能体察到每个人内心的善恶。
  而鬼神的品鉴能力,更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官员们,能够详细议论,研究而能弄明白的。
  古人用笔之妙,文才高深而且实际,符合天下万民之心!简简单单几个字,就能讲通许多的大道理,也真是让人敬佩!然而当今学者是必须做不到的。就算是书面上做到了,真正的实际行动也是不行的。
  嗨,屈原的灵魂怎么能够想到几千年以后的变化?书归正传。
  原文
  今有一弹章曰,某立身无玷dian,居官有绩,然门径向凶方,营建犯凶日,罪当谪zhe罚,所司允乎?驳乎?
  玷dian白玉上的污点,污损,使有污点,在本文中意思是,这个人做官期间没有一点违规和污点,叫做(立身无玷)
  谪zhe谪居,就是被免去官职,流放到偏远的地区。
  译文
  老钱接到一份奏表请示说,有一位当官的人,清正廉洁,当官期间有业绩,可是他的府衙门口向凶,如果在从新改装一个门,又犯凶日,按这件事来推论,应当把这位官员免职流放到偏远的地区,然后写了奏表上报,不知道上司是允许还是驳回?
  原文
  又使有一荐牍曰,某立身多瑕,居官无状,然门径得吉方,营建值吉日,功当升擢。所司允乎?驳乎?
  译文
  另外一份奏章说,另一位官员在任期间立身不正,很多毛病,更没有什么政绩,可是他的门径向着吉祥的方向,如果在改建门口,还是吉祥的日子,他的功劳应当提拔高升,不知道请示上司是应当允许还是驳回?
  原文
  官吏所必驳,而谓鬼神允之乎?故阳宅之说,余中不谓然。此譬至明,以诘形象,亦无可置辩。
  译文
  上司必须驳回的事情,难道还需要鬼神的允许吗?所以有什么阴阳宅的说法,老纪是不认可的,以此精譬的明确说明,让人无可辩解。
  原文
  然所见实有凶宅,京师斜对面给孤寺道南一宅,余行吊者五,粉坊琉璃街极北道西一宅,余行吊者七,给孤寺宅,曹宗丞学闵尝居之,甫移入,二仆一夕并爆亡,惧而迁去。
  译文
  可是确实也见过凶宅,在京师斜对面给孤寺道南一座宅子,在哪里上吊的就有五人,在琉璃坊街北道西边一座宅子里上吊的就有七个人,在哪个给孤寺的宅子里,一位姓曹的官员刚搬进去,两个仆人就在一个晚上共同死亡了,老曹真的害怕了,赶紧搬走了。
  原文
  粉坊琉璃宅,邵教授大生尝居之,白昼往往见变异,毅然不畏,竟殁mo其中,此又何理欤?
  译文在琉璃坊街那座凶宅,有位姓邵的大人住了进去,白天经常遇见怪事,可他不怕,不久却死在了哪里!这又是什么道理呐?
  原文,刘文正公曰,卜地见《书》卜日见《礼》苟无吉凶,圣人何卜?但恐非今术士所知而,斯持平之论矣。
  译文
  一位名叫刘文正的人说,推算住宅的吉凶,要用《书》也就是四书五经中的尚书,出门看日子,要看古书《礼》也就是周礼这部书。
  如果人的一生之中没有吉凶,那么圣人还需要占卜吗?恐怕当今社会的江湖术士是不知道的。
  这位刘文正说的也是古书中很平凡的理论。
  读文论事
  就这篇文章来说,至于当官的应当升。还是降?自有公论,不用再下多说废话。有功就奖励,有错就惩罚,天经地义,可对于凶宅来说,因为出了事儿,有人说见了鬼,可有人在去实地考察。鬼又不出来了,也是没办法,也不能作为真凭实据,也只能是个传说了。那么,怎么办呢?很简单?那就是让凶恶的人到凶恶宅子里去住。让恶人去住,让坏人去住,如果他们死了,也是活该,如果凶人,坏人,恶人把鬼吓走了,然后再让好人住。如果鬼还不走,也好说,那就把凶宅建成监狱或者看守所,你放心,在监狱和看守所里。是什么鬼都不敢出来的?这也叫一物降一物,这样简单的办法,古今中外那些大小人物却不去做,也真是让在下心寒。
  所谓世上无难事,就怕出圣人,在有智慧和学识人的面前,就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烦恼!如今网上引起轰动热议的一切复杂问题,在他们面前,都不是问题,可惜呀,不知道当今的圣人在哪里,但我有一点可以保证,他绝对不在当今那些专家教授和学者里面,但我还想相信,我们中华天下,无论现在,还是以后,一定存在这样的人才,可怎么把这些人才找出来哪?没有人去找,他们也只能自生自灭喽!
  真实存在的是,有许多人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有人叫他,在下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是那个地方不干净,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真实,也真的不知道!
  鬼怪有否?
  却不见影。
  妖魅无否?
  传说真多!无奈!!!!
  41
  女鬼伴困人
  原文
  沧州潘班,善书画,自称黄叶道人,尝宿友人斋中,闻壁间小语,曰,君今夕毋留人共寝,当出就君,班大骇,移出,友人曰,室旧有此怪,一婉娈luan女子,不为害也,后友人私语所亲曰,潘君其终困青衿jin乎?此怪非鬼非狐,不审何物,遇俗人不出,遇贵人不出,惟遇才士之沦落者,始一出荐枕耳,后潘果坎壈lan以终。
  壈lan不顺利的意思。
  译文
  在沧州有一位才子,名叫潘班,书画都很好,给你自己起了个雅号,叫做黄叶道人,有一天他去朋友家做客,住宿在朋友的家中,夜晚听到墙壁中有女人的声音,对他小声说,你今夜不要让其他的人和你在这个房间一起过夜,我出来陪你,把这个吓得姓潘小子出了一身的冷汗,赶紧就窜出来了,问朋友怎么回事?
  朋友说,这个房间早就有这怪事了,那可是一位美貌如花的女人,不会伤害你的。至于这小子有没有进入找那个女鬼,书中没有写。
  姓潘的走了以后,他的朋友对家里亲近的人说,这个姓潘的朋友以后可能穷困潦倒,不能求生了吗?
  房间里的这个怪物并非是鬼,也并非是狐,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遇到粗俗的人不出来,见到富贵的人也不出来,唯独遇到有文才沦落困顿的人,才出来陪他共度良宵,后来姓潘的才子罪重穷困而死!
  原文
  越十馀年,忽夜闻斋中啜chuo哭泣,次日,大风折断一老杏树,其怪乃绝。
  外祖张雪峰先生尝戏曰,此怪大佳,其意识在绮罗人上。
  译文
  大概过了十多年,忽然夜里听到屋里有哭泣的声音,第二天刮大风,折断了一颗老杏树,从此以后这个怪物就没有了。
  可能是老纪的外公常开玩笑说,这个怪物真的不错,它的意识境界要比那些穿戴富贵的美女们要强的多!
  品文论事
  这个故事挺好的,女妖比佛女要强的多,见到将要离开人世困顿的人,就陪人家一个夜晚,还不要钱,让快死的人在死之前,有一次难忘的艳遇。可以说女妖的行为才是天下最善最美的!只求付出,不图回报!怜悯贫困的人,绝大多数再善良的人也比不上它!也真的希望,在我临死前也会有一个女妖陪我过一夜!死也安乐!
  只可惜苍天无眼,让这样善良而且施恩不图回报的女妖完蛋了。这还有天道吗?这是善有善报吗?这符合因果报应的道理吗?看来那些骗人的高尚屁也不能信呀!
  困窘才子仙犹爱,
  可惜胆怯无此福。
  我欲如妖辅贫人,
  可惜俗叟难自存。
  天下那些有能力的人,你们是感到骄傲,还是惭愧??请天下读者批评指正!在下十流作家独醉,静候指导!
  42
  淘气学生戏地魂
  原文
  陈枫崖光禄言,康熙中,枫泾一太学生,尝读书别业,见草间有片石,已断裂剥蚀,仅存十字,偶一二成句,似是夭逝女子之碣jie也,生故好事,意其墓必在左右,每陈茗果于石上,而祝以狎nia词,越一载馀。
  (碣,石碑的意思,狎,不正经的开玩笑)
  译文
  一位名叫陈枫崖光禄的人说,在康熙中期,枫泾一个太学的学生。太学可能就是古代的大学。在别处租了房子学习。没事了,在野外溜达着玩,看到荒草之间。有块残缺断裂,腐蚀的石碑。不过还能看清十来个字。也只有一两句能念的通,大概知道是一个少女夭折的女少石碑,这小子也是好奇和多事,心想,石碑在这儿。那少女的坟墓也一定不远,于是就在石头上摆上水果和香烛,一边摆着果品,一边念着淫词浪调,挑逗的话语是连连不断。说实话,这小子的浪劲还挺大,也很挺执着。他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他也不闲得无聊,也不嫌累。
  原文
  见丽女独步菜畦qi间,手执野花,顾生一笑,生趋近其侧,目挑眉语,方相引入篱后灌莽间,女凝立直视,若有所思,忽自批其颊曰,一百馀年,心如枯井,一旦乃为荡子所动乎?顿足数四,奄yan然而去,方知即墓中鬼也。
  (畦,野外田间)
  译文
  一年多以后,有一天看到一位美丽的少女,手里拿着野花对这个多事的学生一笑,这小子可真是高兴了,那真是原文中的(眉挑目语)就是高兴的他都生出特异功能了,他的目光可以挑逗女人开心,眼眉可以和女人对话,(眉挑目语)这四个字也更是经典。这小子走进美女的身边,打算把美女引诱到树丛后面,将要准备好事马上就要成功了,忽然见这位美女不对劲了,只见她呆立着,眼镜发直。似乎在认真思考什么,忽然她痛恨地打了自己几个耳光,说,我一百多年了,心无杂念,身无旁物,心如枯井,怎么能为这样一个放荡才子动心了哪?她又急又气的跺了几次脚,就奄然消失而灭了。此时浪荡小子才知道原来是真的把女鬼勾引出来了。可惜好事没成!可惜可惜!!
  原文
  蔡修撰季实曰。古称盖棺定论,观于此事,知盖棺犹难定论,是本贞魂,乃以一念之差,几失故步,晦庵an先生诗曰。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谅哉!
  译文
  一位名叫蔡修的说,在撰写《季实》中说,古人常说有些事可以盖棺定论,可见到这件事,知道就是人死了以后,进了棺材,也很难定论了,本来魂魄贞洁,有点经受不住诱惑,乃一念之差,几户前功尽弃。
  晦奄先生有诗说。
  世上如无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原谅他吧!也很好呀!
  品文论事
  首先这位太学的学生可谓玩劣之致!多事好怪的性格,也是天生本性生成的,这与父母教育没有关系,学校影响绝无关系,父母和老师以及同学之中,应当没有这种人爱好的人,从古至今,有这种爱好的人,也是极为稀少的,在下也只能算得上半个,与这位大学生相比,还差的很多,这个学生天性好奇而玩劣,更是偏激,也是自然生成,毋庸置疑,在下也真想这样玩一次,这没有什么不好,哪怕招来歪魂劣鬼,以致疯癫,也是一种境界,除死不忧愁!死而无憾!认命而矣!
  而相反的来说,那位泉下女魂,既然出来了,为什么不欢乐一下哪?还讲什么百年有余,心如枯井,一旦乃为荡子所动乎?荡子怎么了?不是人吗?不是男人吗?是闲人家配不上你吗?如果是一个正人君子你就高兴了吗?再说了,活人过一天少一天,而相反的来说,你一个泉下幽魂,今天破了戒,然后再从新修行不就行了么!你空守寂寞的意义是什么呀?人活着的各种努力,都是为了生活的美好,了你的努力就是为了寂寞吗?这只不知道爱情可贵的呆鬼,真的是一点都不明白,宁为一段爱,可堕万劫不复的道理,这样傻的女人或是鬼,则并非教育的结果,那受到良好教育的花花女人多了,她们一样多情,情人几个,又怎么了?不也是风光无限吗?快乐一生!唉,这些看不开的人呀,你也就死守寂寞吧。因为社会上什么人都有,也属正常!
  至于盖棺定论的结论,也不能全对,分什么事吧,但这篇文章的经典句是(世上如无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真是太好了,对于人事来说,可比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还要脍炙人口,可是此句不是出于名人之口,所以也没有在人间就行,也是遗憾的很,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去涉险的欲望,会有多少人的一生毫无意义,或是更多的失败与死亡呢,说经验也对,说前车之鉴也对,总之前人的东西,总是对后人有太多的帮助,请记住这句话吧,(世上如无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谅哉!
  世上如无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不知众生明白否?
  独醉著书几人明?
  《世之人性》43
  男困女易,鬼亦如此
  原文
  王孝廉金英言,江宁一书生,宿故家废园中,月夜有艳女窥窗,心知非鬼即狐,爱其姣丽,亦不畏怖,招使入室,即婉转相就,然始终无一语,问亦不答,惟含笑流盼而已,如是月馀,莫谕其故。
  一日,执而固问之,乃取笔作字曰,妾前明某翰林侍姬,不幸夭逝,因平生巧于谗构,使一门骨肉如水火,冥司见谴,罚为暗鬼,已沈沦二百馀年,君能为书《金刚经》十部,得仗佛力,超拔苦海,则世世衔感矣。
  书生如所乞,写竣之日,诣书生再拜,仍取笔作字曰,藉金经忏悔,已脱离鬼趣,然前生罪重,仅能带业往生,尚需三世作哑妇,方能语也。
  译文
  有一位书生,夜晚在老家废弃的宅子里住,明亮的夜晚,窗外有一位娇柔美貌女人偷偷往里面看,书生心里明白,这不是女鬼就是狐妖,但喜欢人家的美貌,所以也就不害怕了,于是就让美女妖怪进屋,还好,进屋之后还挺乖的,书生很高兴,也很满意,可是这位美女就是不说一句话。
  问她话,也不回答,只是含笑的脸上目光流动传情,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这个书生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一天这个书生来劲了,抓住它非要问个明白,女鬼用笔写字说,j我生前是一位大学士的小妾,不幸早早的就出现意外死亡了,一位天生喜欢搬弄是非,谗言鬼语,无中生有,弄的他们一家骨肉亲人就像水火不能相融一样的仇恨。等我死后,下了地狱,阴曹地府的官员谴责我,惩罚我做地下的暗鬼,到现在有二百多年了,你会写字,如果你能够为我抄写十部《金刚经》我就可以依仗佛的力量,早日脱离苦海了,我每一辈子都会感激你的,
  这位书生于是就为她抄写了十部《金刚经》当经文写完的日子,女鬼向书生拜谢,并写到,感激抄写金经的忏悔,我已经脱离了鬼的乐趣,因为活着的时候罪孽深重,也只能带着罪恶前往投胎了,可还需要作三辈子的哑巴女人,以后才能说话!
  品文论事
  无论男女,都有性的渴望,常言道,草木有情,何况人乎?一介书生,年轻欲盛,见到异性,动情自然,就好像磁石吸铁一样。相互有吸引力,凡是人类。都可以理解,月光之下,虽然是一个女鬼,但知道女鬼不会害自己。为什么不求一乐哪?人之常情,动于自然。
  这个故事中的女鬼和上一个故事的女鬼,是正好相反的性格。上一个女鬼是有人勾引不上套,这个女鬼是主动献出魅力早得正果。这才是既聪明,又懂得享乐。既承全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难。可相反地来说。
  上了一个女鬼修行百余年,没有一丝的私心杂念,也真的不知道。他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冥界真的明察秋毫。早就应该让这位贞洁的女鬼转世投胎了,可事实却是没有。也许是冥界的小鬼们很忙,顾不上她。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位书生很善良,很爽快地为他写完了《金刚经》成全了女鬼的心愿。如果是一个自私心强一点的人。可能会有许多借口。或者很长时间才会为女鬼写完《金刚经》这不用花钱白用的漂亮女鬼,为什么不多留一段时间呢?除此之外,还会有更恶毒的人。就像前面那个恶少一样,杀了人家,父母还要睡人家女儿。这几种人的行为与读书不读书没有一点关系。是纯人品的问题。是真正取决于一个人天生本性好坏的原因。与一切的什么家教?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毫无关系。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如果一个男鬼犯了与女鬼同样的错误,他又不能和哪位女人上床。又能让谁为他写金刚经呢,如果这个男鬼又老又丑,岂不是要永远沦为暗鬼?而无转世投胎的日期了呢?正是因为如此,纪晓岚才写女鬼求经,却不能把主角变成男鬼。这世界上女人似乎永远比男人容易一点。尤其是漂亮的女人,可以让男人千金买笑,男人可就没这福气喽。
  古人用词真是巧妙,而且斯文,这句已脱离鬼趣,写的既自然又逼真。按正常人道谢的常用语应当说。真的好感谢你为我写金刚经,让我能够早日转世投胎,脱离了暗鬼的凄凉生活。可老纪文笔高雅,用笔精妙。原文是(藉金经忏悔,已脱离鬼趣,然前生罪重,带业往生)脱离了鬼的乐趣,带着罪孽转世投胎了!
  至于情,淫,二字。如泾渭分明,古书说,人情以为田,而情字不能单纯认作男女之情。而上文却有饮食男女大。人之大义存焉,大抵良心,发现最真者。莫如男女分上,故《大学》言成义,必列于好好色,《孟子》言舜之孝,必验于慕少艾。
  以上言论,在下不能详细解读,还望大众自悟真理。
  然而,泾渭再分明再分明,也绝对无法让泾水和渭水明确的分开,这是事实。
  记得有一次在路边打车,出租车刚停,伸手刚要拉门的时候。车却突然冲了出去,停在了前边几米远的一位美女面前,美女上车了。傻老爷们很无奈,这就是现实的人情世故。这就是现实生活,类似的事情,场面也太多了。就不用再多举例子了吧,总之,美丽的女人,你们很幸运,也很幸福。也包括漂亮的女鬼。同样的遭遇,男人就认命吧,尤其是那些既没本事又老又丑的男人,该死就去死吧,这世上没有人同情你。有你没你都一样,也包括我自己,这才是真正符合《中庸》之道的道理实话,也发自内心的希望有人会不认可。可要想改变这一自然现象,这永远是不可能的。
  有谁能拒花香运?
  草木有情人色贪。
  靓鬼尚能送秋波,
  坤面引人丑老难。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