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玄幻奇幻 / 乐曲 / 第三章 第一故乡

第三章 第一故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站在十岁看那里,那里是玩耍的天堂,也是童年的噩梦。
  我站在二十岁看那里,那里是梦想起源的地方,也是总想要离开的地方。
  如今,我站在三十多岁看那里,那里是我时常想念的地方,也是我永远不想回去的故乡。
  在祖国的大西北海拔2000多米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小小的县城名叫会宁,如果有人想去我们那里看看,我可以给你说说交通路线,可以从全国各地坐火车到兰州车站,转公交到兰州东站,也可以坐飞机到中川机场,转大巴到兰州东站,然后在兰州东站就有直达会宁县城的大巴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到。
  在这座县城里,有一条自南向北的河流名为祖厉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由于河流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因此又叫苦水河,在河流的两侧是两行光秃秃的一座又一座的山连在一起,沿着这祖厉河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串连下去了。这河流和那一座座山,一道道山沟把山川划分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村庄。河流的两边是村庄,村庄的两边是山坡,有的山坡上或山沟里也住着几户人家。
  沿着祖厉河自南向北从会宁出发,一路向北大概二十公里的地方,停车之后,站在马路边上,眺望祖厉河的对面,便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了,因为村庄在祖厉河的西边的坡上,所以就把这里叫河西坡了,听起来好像和苏东坡有一点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我在这里生活了18多年的时光,可能是这18多年的时光太过于刻骨铭心,也可能是我放不下这里的太多人,太多事,我不知道这是上帝的诅咒还是恩赐,就让我把流淌在我血液里的故乡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内,把那个针头模拟成笔头流淌在纸上吧。
  通往河西坡村有两条路可以走,上庄来人一般都从秦王川这里走,从坡上下去,那时候清澈的水中间只有几个石头踩着过去,夏天的时候人们便脱了鞋,过去河对面再穿上,顺便也洗了脚了,路过村里的车也就直接从河里开过去了,河水很浅,也就刚刚没过脚面往上一些,上了坡之后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庄稼地,要走十分钟才能到山脚下的村庄,这村庄是沿着那山脚下自南向北规划的,山上上去还有山头,再翻过几个山头又有人家;下庄,老庄的人一般都是从石咀那边走,那条路河里修了桥,走路过车也比较方便,那条路上去就能看到我上学的地方河西坡小学了。
  从小学门口走过,沿着土路一路上经过王龙家,王巧玉家,珍惜家商店,一直走到山脚下的石军家左拐,拐弯过去第一家便是我七舅家,往上走右手边有一家药店,是石咀的李国针开的,接着就是一个坡路,走上去上去便到了上庄王国虎家的商店了,接着就是缸磨王电选家,再上去,地窝窝家,蔺家,沿着右手边的那条路一直走穿过一个大坝地下的洞,便到了我妈妈出生的地方了,是一个名叫背后沟的山脚下的窑洞里。
  一天下午,在背后沟的那座山头脚下,村里的大队上排着长长的队,乡亲们都手里拿着粮票排队兑粮,外公当时是村里的支书,这种兑粮的大事通常都会亲自配合粮站的有关领导去完成。
  就在这兑粮的时候,一个刚刚兑换了粮食的村民阿财抱怨粮食里都是蛐吃罐罐,大部分村民都开始起哄,外公拿着大喇叭给村民们解释道:“乡亲们,这些年村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庄家大汗,粮食收成不好,能有这粮食都是向粮站领导求爷爷告奶奶拉来的,乡上的领导通知了下个月我们要修大坝了,到时候黄河水引流上来就能灌溉了,收成肯定会大大增加,到时候乡亲们就都能吃饱肚子了”。听到这个好消息,乡亲们都很兴奋,抱怨的声音也随即烟消云散。
  正如我印象当中的外公一样,也可能是受他名字中的那个“仁”字的潜移默化,外公在乡村的公事的处理上都奔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直以来也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与支持。
  一天中午,河西坡村背后沟的窑洞里,传来了哭哭啼啼的声音,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慢慢靠近,这不是我妈妈的声音吗?
  奶奶从院子里走进窑洞,手里拿着一个鸡毛掸子,“你这个小兔崽子,又欺负你小妹,”,岁舅拿着小玩具一边跑一边笑着一遍喊叫着,跑出了窑里,跑出了院子里。
  “乖,别哭了,香儿,这个小兔崽子,又招惹我的小公主”奶奶摸着老妈的脑袋心疼的细语道,
  这时候外公也忙完了从院子里走了进来,看到小女儿哭着说道:“怎么了,又哭上了”。
  “你的小儿子么,刚刚又欺负香儿了,我给轰出去了”外婆说道。
  “好了好了,别哭了,待会儿回来了我收拾这小子,把娃娃么治了还”外公这话也给妈妈吃了个定心丸。
  听到外公的承诺妈妈觉得有人罩着了,擦干了眼泪,心情也缓和了许多。
  “做点饭吧,孩子他娘,忙了一天,太饿了”外公有点累的说道
  外婆道:“中午我让你小儿子给你带饭去了啊,怎么没吃呢”。
  “太忙了,粮食出了一点问题,忙着给乡亲们解释,就吃了两口,没吃饱”。说罢,外婆拿了馒头出来给外公吃了。
  那天晚饭的时候,外公给家人说了来年要修大坝的事,家里人也都很开心,期待以后有了水地后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了。
  来年春天,村里人开始了有史以来村上最大的一项工程,修大坝,村子里每家每户都要安排两个人的人力去做义务工,毕竟也算是村里的大事,也是对村民有好处的事,村民自然也是积极的参与其中,在这个有200多户1000多人口的村庄里,每家每户两个人也就有400多人的义务工了。
  人多果然力量大,那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修大坝工程忙了大概三四个月就竣工了。
  虽然只忙碌了三四个月,但外公年纪也快五十岁了,在修大坝工程中太过劳累,身体状况也是一天天变得不好。
  自那以后,村里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慢慢的转好起来,到了秋天,村子里也引来了第一次黄河水,金黄色的黄河水潺潺流进各家各户的麦田里,河西坡村庄的田里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自那以后,村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每家每户还挖了“球形窖”,黄河水从田里流淌着进了“球形窖”里,也不用去几公里外跳水喝了,直接用绳子,水桶从“球形窖”打水来饮用,做饭。
  又过了两年,每家每户通过兑换仓库里的粮食也有了一些积蓄,慢慢的在川来盖起了新房,从那冬暖夏凉的窑洞里迁移了出来。
  一天早上,外公一家人起床从窑洞里陆续走了出来,外公对大儿子说“阿民,去你二叔家把模子(打基子用的工具)拿过来,待会儿一起去打基子”。
  大舅道:“我二叔家估计还没起来来么还”。
  “你去吧,应该起来了”外公说道,过了会父子两拿着水壶,干粮就一起去地里打基子了。
  “爸爸,打这么多基子干嘛啊”大舅问外公
  外公道:“准备盖两个新房子,在川来,新房子住着也比现在的窑洞宽敞明亮”。
  “新房子,长怎么样”大舅又问外公
  “我也不会说,就四方四正的那个样子,四面用基子堆起来,顶来用树木棍子撑起来,最后盖上顶,前面再做上门窗,方便光线照进房子里面”外公耐心的给大舅讲着
  “那是不是比咋们住的窑洞大”大舅弯下腰搬开模子问
  “肯定大啊,肯定比窑洞大多了,宽敞多了”外公说道,父子两聊着天打着基子就这样一天过去了,父子两人忙碌一个多月,打了有六七百基子,在那川来的地里摆了两排,比大舅一米七多的身高都还要高一些。
  休息几天后,紧接着就开始盖新房了,外公找了村里一些邻居有时间的就来翩工了。
  一天早上,二外公从门口走了进来,
  一边说道:“啊呀呀,都开始盖新房了,算村里最早盖新房的了吧”。
  外公道:“他二爸,来了哇,早不早的,迟早都要盖来么”。
  二外公道:“今天要动工了吗?”
  外公道:“嗯,看的日子是今天动工”。
  “叫了多少帮忙的着,怎么还不见人着”。
  外公道:“叫了十几个呢,还早么,太阳才刚刚起来,都忙着喝茶呢,待会儿就来了”
  “今天主要是先打地基么哈”
  外公道:“今天先打地基,顺便看能砌一面墙不,看情况吧”
  两人正聊着,十舅和王国虎走进来了,一会儿又来了几个,人到齐了之后,那动工的第一天,地基打好了,顺便砌了半面墙。
  第二天,就这样一块基子一块基子的砌成了四面墙来,过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新房子也就盖好了,外公选了黄道吉日,在房梁上挂上的红布庆祝着一家人都从窑洞里面搬进了新家。
  那年,外公家不仅盖了上房,又盖了厨房,这也是村子里最早盖了一院子新房的人家。
  十多年里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家每户都慢慢的搬出了窑洞搬进了盖的新房子,那新房子宽敞明亮,有玻璃窗户,外公可能也没想到有一天能搬到有采光的房子里去,比起那黑漆漆的窑洞宽敞舒服了许多,有一天领居来串门,这人名叫芹菜,是下庄来人,一边从门口进来,一边喊道:“他刘家爸,在家吗”。
  外公听到走出上房门来一边说道:“芹菜啊,来来来,快上房里坐”。
  两个人走进房子里面,芹菜说道:“你家上房里这么亮呢,这玻璃哪里买的,我们家也想建成这样子的”。
  “县城里买的啊,你要买的话那天拉着架子车去看看,城里多得是”
  芹菜道:“县城挺远的啊,20公里路呢,你上次去花了多少时间”。
  “我上次去早上5点出发,下午差不多六点多回来的,啊呀,也差不多要十二个小时来”。
  芹菜道:“一天能赶回来那还挺好,要不然在县城里还没地方住了”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
  自外公家盖了新房子之后,大舅也随即娶了妻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军,二儿子王鹏。外公也抱孙子了,子孙满堂的一家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有一次大舅嫂浪娘家回来,带着妹妹一起来家里玩,在家里住了一段日子,一天下午,所有人都出去忙活了,把大舅嫂的妹妹一个人丢在家里,那年十六七,扎着两个辫子,脸蛋粉嫩的,身高168左右,正值青春。正巧,也或许是二舅早有预谋,二舅一人溜回家里给拿水喝,二舅比她大两岁,看到一个青春洋溢的黄花大闺女在厨房里的炕边上坐着,一动不动,像是心坎里的小猫一样,二舅心里翻起了波澜,笑眯眯的向她靠近。
  “你就是嫂子的妹妹呀”二舅对她说,
  “是呀,怎么了”手攥着自己的帽辫子一边道,
  “长得真心疼,做我媳妇怎么样”二舅说道,这是二舅的性格,直爽,快人快语。
  “你胡说什么啊”她有点紧张了,紧接着二舅就饿狼捕食一般的扑了上去,房子里先是传出一点挣扎的声音,一会儿又变成了其他的声音,在田间回荡着,很美。外公他们干完活晚上回来,她把这事儿告诉了姐姐,也就是我的大舅妈,最后在姐姐劝导下,两个人就成亲了。她也就正式变成了我的二舅妈。
  又过了几年,由于这家庭眼看越来越壮大起来,人口越来越多,外公便又选了一处地方,给大舅家一家四口置办了一院子地方,盖了一间上房,一间厨房。从此大舅家就在这新院子里生活着。
  外公家还是觉得两个房子稍显拥挤了,便又在院子里填了两间房子出来,这样就住的宽敞起来,外公外婆一间房,二舅,二舅妈一间房,老妈和姨妈一间房,还有一间厨房就空置着,里面放一些粮食之类的东西,一大家子在这院子里过着安逸的日子。
热门推荐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永生拔剑就是真理谁还不是个修行者了悍卒斩天指点考古队,竟被当成盗墓贼我有一身被动技黄金召唤师无限仙凰道重生之末日独宠从情满四合院开始穿越九叔:吾徒有谪仙之资绿茵腰王斗罗之开局签到女神小舞天牧绝世武圣极灵混沌决香江纵横之1982斗罗:开局俘获女神朱竹清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