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下午3点来钟的时候,蒋爸回来了,玉成已经装好了车。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一套被褥、一套换洗的衣服,几本书,就没啥了。
玉成说:爸我赶车把,你坐着,回来路上你再赶吧。
蒋爸听完就上了驴车,蒋妈和曦月站在院门口,看着他们一路向远处走去。
曦月:哥,有空记得回来给我带好吃的。
蒋妈:就知道吃!赶慢点。
玉成:知道了,走了。
又是一路颠颠簸簸,风驰电掣,来到了县城,这个时间县城里街道上明显人多了很多,大部分人主要来往于几个地方:供销公司百货大楼、医院、银行、粮站、邮局。
驴车照样进了院,在里面玉成栓了驴,准备拿东西的时候,蒋爸让玉成先上去找主任,结果主任不在。在隔壁一打听,说是在门店里,蒋玉成又咚咚咚的跑下楼到了门店,进去看见主任正在被一群人围着问自行车还有吗?说就几辆车太少了。旁边的电视机旁还是围着一堆人看热闹,但是买的人很少。
主任:这刚开市,自行车都要从银川往这调,还得几天,也就两三天吧,估计就有几十辆过来,大家都稍安勿躁。
群众1:主要是要上班,来回的没个自行车真不方便。主任你抓点紧催催。
主任:我已经给银川那边供销社打过电话了,他们那边正在协调,多了不敢说,20辆还是有的。再一个目前来往银川和中宁两地的车少,我们也是多方联系看哪有顺路车给带回来。
群众2:20辆太少了吧,我看我们这边围在这的都不止20人,主任你再想想办法。
群众3:我听说我们邮局的货车明天要去银川送信,你要不联系下我们局长,看他能不能给协调下顺路带回来。
主任:是吗,那感情好啊,我一会就联系。这样大家都别着急,先回去等消息,自行车一来,我们就在门口贴告示,大家都留意看。我现在就去打电话协调自行车和汽车。
说完主任就往外走,这时来了一个人手里拿着票从玉成身边经过,进门就喊:同志给我拿个电视。
整个大厅的人一听,好多人都看向这个人,玉成也凑向前,主任立马走到男人身边。
王主任:你好,同志,买电视啊?有票吗?
男人:有,我们单位给的,让我来买两台回去。
群众4:两台!这是什么单位这么牛逼,一下买两台。
群众5:能是什么单位,肯定是政府部门的呗。
王主任:我看看票,奥,原来是县委招待所的,你好,你好,小张赶紧给领导办手续,取货。
群众6:怪不得呢,我说哪的单位,600多的电视两台买,原来是县招待所的。
群众7:招待所的买电视干啥?
群众8:这还用说,肯定是接待领导用的呗,不然买回去难道自己看,县委能同意?
其他群众:就是、就是,估计是有领导要来,给领导安排的吧。
说着大家都投去羡慕的眼光,窃窃私语起来。
王主任:行了,大家都该干嘛干嘛去,以后条件好了,大家都能买的起,别羡慕了。
群众9:希望吧,就是不知道啥时候啊。
王主任:我估计迟早会有新的变化,大家都别着急。
说着王主任向门口走去,路过玉成边上时,玉成喊了声:王叔。
王主任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王主任:奥,玉成啊,来了,走走走,跟我来。你的东西呢?
玉成:在院子里车上。
王主任:那走吧。
说着两人向后院走去,到了驴车边。
王主任:哥,来了。那这样,玉成拿上东西跟我上三楼,哥你是跟我们上去啊还是去我办公室坐会?
蒋爸:我帮他把东西拿上去吧。
王主任:没事,你甭管了,我帮着带上去就行。不过你要是没事,跟着我们上去看看也行。
蒋爸:好啊,那我也上去看看。
主任提着书、蒋爸拿着包好的衣服,玉成背着被子,三人拎着东西就向三楼走去。上了三楼,拐进第二间房,主任推开门,走了进去。
主任:进来吧,左边这个床玉成你住,上下铺,上面暂时没人,你可以放东西,右边是一个姓宋的老师傅的,他在柜台算账。这个人是个外地人,岁数大了,觉少,你晚上进出的时候轻点。床下应该有脸盆,想洗脸了可以用。玉成你先把东西放下,收拾下屋子,我跟你爸先下楼去我办公室,一会你收拾完了下来。
玉成:好的叔。
王主任:奥,对了,厕所在走廊尽头,洗漱都在那边。要用热水楼下锅炉房那有,开水也在那边。
玉成:好的叔。
王主任:那你收拾吧,我们先下去了。走吧哥。
说完两人向楼梯走去,边走边聊起天来。
玉成看他们走了,关好门,收拾起东西来,收拾完,在屋内窗户边朝外看了看,一脸幸福。
玉成:终于有机会在城里生活了,耶耶耶!
说完兴奋的躺在床上,左摸摸、右看看,躺了有个几分钟,看见头顶的灯,一翻身起来,走到有灯绳的地方,开了关,关了开,来回玩了几下,别提有多开心。又玩了四五下,关了门下楼到主任办公室,敲了下门走了进去。
主任:玉成啊,我刚跟你爸聊起你的事来,我听说你以前都不刷牙吗?
玉成:刷牙?没有,平时忙哪顾得上,再说,没东西。
主任:那怎么行,以后在这上班天天要跟别人打交道,不刷牙一股味那怎么成,而且也不美观。这样,你拿这10元钱去柜台买个牙刷、牙膏、香皂、毛巾,再带上一双鞋和袜子过来,顺便去食品柜边上卖干果的那块把周师傅叫上来。
蒋爸:那怎么行,怎么能让您掏钱,玉成拿这个钱过去,抓紧买上来。
玉成:好的叔,那我去了。
说完咚咚咚的下楼去了。
过了有个十几分钟吧,一个30多岁的大哥后面跟着玉成抱着一堆东西,一起上了楼敲门进了主任办公室。
周师傅:主任,听说您找我?
王主任:老周啊,这个小伙子叫蒋玉成,这是他爸,恩和的。回头你下乡收枸杞的时候带着他,教教他怎么收枸杞。把他带熟了,以后你就不用下乡再收了,专心在柜台搞销售。
周师傅:他,小伙子长的倒是挺精神,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受得了那个苦。
王主任:应该没问题,都是穷苦家庭出身,受苦我觉得不是问题。而且他也上过初中,脑子也算灵活,我看记性也不错,好好带带,应该问题不大。
周师傅:那行吧,我带带看。那就明天一早9点钟左右吧,在楼下院子里等我,我们一起出门。
玉成:好的叔。
周师傅:那主任没什么事我先出去了。
王主任:嗯,去吧,好好带,这样你以后也能轻松点。
周师傅:好的主任,那我走了,你们先坐。
蒋爸(起身):那麻烦您了周师傅,您慢点。
周师傅:没事,没事,你们坐,我走了啊。
说完周师傅下了楼。屋里王主任跟蒋爸还有玉成介绍起周师傅。
王主任:这个周师傅是咱们街上宁安镇本地人,家在北门那边住,做这行有十几年了,差不多也就是玉成这么大的时候过来的,当时我都还没来。对他来讲,什么样的枸杞好坏给什么价格他是最清楚的,所以来我们这找他买货的回头客也多,玉成,你跟着他不要怕吃苦。他是我们这里的柜员,但也是他们生产队的队长,为人处事,做生意好多方面你都要跟他学,所以腿勤点、嘴甜点,对你有好处没坏处。
玉成:知道了叔,我一定跟他好好学。
主任:另外,平时把自己收拾利索点,衣服旧没关系,但是要爱干净,宿舍要经常打扫。还有年轻人要多读点书,学学文化知识,我的建议是你的初中功课不要丢。说到这,我得跟你说说宋师傅,他可不是一般人,要不是这次,说不定你我都不一定能见到他。
蒋爸:这个宋师傅不会是知青吧?
主任:算是,也不是,他是来支援宁夏建设的干部,以前在财政局上班,专门负责记账和审计工作,是财政局的三把手。听说以前是上海那边大学的高材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三线建设来的我们中宁,所以你要多跟他套套近乎,多叫叫老师,让他有空多教你点东西,俗话说学到的都是自己的明白吗?
蒋爸:就是的,你王叔说的对,咱们之所以在老家受苦,就是懂得东西太少了,学到的东西太少了,你王叔给你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你一定要多学多听多做。
玉成:好的叔,好的爸。
蒋爸:那就这样,我先走了,以后这边的事就拜托他王叔你了,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有机会我们一定报答你。谢谢!
主任:不客气,这孩子我看着满机灵的,我看着喜欢,我会多操心的,你放心就是哥。
蒋爸:那多谢您了!谢谢!您留步。玉成,好好听你叔的,要不然老子饶不了你。
玉成:知道了爸,我送送你。
主任:就是,送送你爸,那大哥你慢点,我还有点事,我就先不送了。
蒋爸:不用送,不用送,您忙。
说着父子俩下了楼。到了驴车跟前,蒋爸又掏出了5元钱还有一些粮票。
蒋爸:穷家福路,刚到这估计你也要用钱,这些粮票还有这5块钱你也拿着,后面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分别给你王叔、宋师傅、周师傅买点,平常嘴甜点,少说多做多看多学,知道了吗?钱也不要乱花,省着点用,到现在你王叔也没提你工资的事,估计想先看看你咋样,所以你千万要听话,好好干。
玉成:知道了爸。
蒋爸:那就这样,你上去收拾吧,我走了。
玉成:爸您慢点。
玉成目送蒋爸离开,上了二楼在主任门口敲了门得到回应后进去。
玉成:叔,还有什么事吗?没什么事,我先上去了。
主任:嗯,奥,对了,待会5点40左右,二楼厕所边拐过去往东走,走到头,那边是食堂,晚上你拿粮票过去吃饭。因为你刚来,也没有工资啥的,我这里有些食堂吃饭用的粮票,算是借给你的,你拿去食堂吃饭,还有和周师傅下乡的时候要在外面吃饭的时候用,还有这10元钱,算是我借给你的,你先拿去用,回头下下个月发工资了还给我。
玉成:不用了叔,刚才我爸走的时候给了我一些钱和粮票,我够用了。
主任:我看看你爸给你的粮票。
玉成:好的。
主任:我看你爸给你的粮票金额都比较大,你待会去食堂换成小额的粮票,这样吃饭的时候方便点,另外这5块钱要不你就拿着,算是叔叔的一点心意,你留着用。
玉成:不用了叔,您能让我进来这边上班已经帮了我很大忙了,又给我介绍两位好师傅给我,我都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好意思拿您东西。真的不用了叔!
主任:那好吧,那你爸给你的你先用着,后面要是不够了跟我说,我可以适当借你一点。
玉成:好的叔。
主任:那就这样,你忙去吧,记得刷牙啊。
玉成:好的叔。
主任:去吧
玉成:那叔我先走了,您忙。
主任:嗯,去吧。
玉成出了门直接上了三楼宿舍,躺在床上兴奋劲还没过,想着时间还早,要不出去逛逛,但是一想万一主任有事找他他不在,就不合适了,所以就躺在床上看起了书。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听见楼梯上陆陆续续几个人上楼的声音,他坐了起来,过了几分钟有个人来到门边推开门,走了进来。一看屋里有人,愣了一下,打开了灯。玉成抬头看了眼灯,又看了下来人,一身藏蓝色四个兜的中山装,戴一副度数较深的眼镜,头发有点花白,瘦瘦的,文质彬彬的样子,说着普通话而非宁夏本地方言。
宋师傅:奥,你是新来的?
玉成:是啊叔。
宋师傅:奥,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玉成:蒋玉成,再过几天18。
宋师傅没吭声,在窗边桌子上放下书,又看了一眼蒋玉成,拿起桌边放着的报纸,坐在床上看了起来。蒋玉成见对方不理自己,战战兢兢的坐了一会,无奈看向地上的水壶,过去拿起水壶,打开壶盖,一看水剩了不多,拿起水壶朝外面走去。
玉成:叔,没水了,我去打点水。
宋师傅:嗯。
宋师傅看也没看玉成一眼,玉成悻悻的关好门自己走了出去下了楼,到了一楼锅炉房,找了半天才找到开水阀门,打开灌了一壶开水,往楼底下走去。上楼梯的时候,正好王主任刚锁好办公室门往楼梯下走来。
主任:小蒋,打水呢?
玉成:是的主任,您下班了?
主任:嗯,下班了,明天记得早点出门,别让周师傅等你知道了吗?
玉成:知道了主任。
主任:那你忙吧。
玉成:好的主任,那您慢点。
玉成目送主任骑着自行车出了院子,才拎着水壶上了楼,进了房间。
玉成:叔,我给您倒点水吧。
宋师傅:嗯,谢谢了!应该快到饭点了,收拾一下过去吃饭吧。
玉成:奥。
宋师傅从旁边柜子里拿出自己的碗筷,回头看了一眼站起来立在窗边的蒋玉成。想说什么,又没说,自顾自的走了。蒋玉成跟在了后面。来到食堂后,看见有一个人已经在那边吃饭,打饭的窗口边还有一个人在打饭,宋师傅排在第二个,等宋师傅打完饭,玉成来到窗边
做饭陈师傅:新来的?你的饭盆呢?
玉成:今天刚来。我忘了带饭盆了。
陈师傅沉默了一会,从厨房里拿出一幅碗筷。
陈师傅:那今天先用这个,明天自己准备一个。下次过来吃饭记得带自己饭盆。还有待会吃完饭去水池里洗干净,然后再给我还回来。
玉成:好的。
陈师傅打完饭,说:给我3两饭票,二两菜票。
玉成从兜里翻出几张饭票,发现全是粮票,没有菜票,一张五斤的,一张10斤的,只有一个最小面额一斤的。拿出一斤的饭票递给了陈师傅,陈师傅接过饭票,看了一眼递还了二两的饭票两张、一两的菜票一张。
陈师傅:你先吃,不够了一会再加。
玉成:好的。
玉成看了一眼桌子,发现宋师傅一桌,另外两人一桌,这时候外面又走进来了聊天的两人,看见蒋玉成,蒋玉成点头一下算打了个招呼,径直走到宋师傅对面坐下,宋师傅没吭声自顾自的吃起来。
新进来的两人,还有旁边桌坐着的两人都看了一眼宋师傅,又看了一眼蒋玉成,窃窃私语起来。后来两人其中一个问打饭师傅。
打饭甲:新来的?
陈师傅:嗯
打饭甲:怎么看着像是农村来的?咱们单位什么时候农村来的也能进来了?
陈师傅:不知道。不过我看今天好像赶着驴车和一个人过来的,进进出出主任办公室好几趟。
打饭乙:那知道是进来干什么的吗?
陈师傅:不知道,不过我听说主任最近好像有意找个下乡收枸杞的,该不会是他吧?
打饭甲:说不准。下乡收枸杞我们也能干呢,怎么找了个乡下人?真是奇怪!
打饭乙:就你,还下乡收枸杞,骑半天车我估计都能把你累趴下,还收枸杞,估计还没到农户家里的,你就得先躺下。我听老周说他以前下乡收枸杞,那是一天要骑二三十里路,走访五六个队四五百户人家,每天走路还得十来里,平均驮七八十斤东西回来,光骑车都骑的屁股疼,还别说挨家挨户上门问了,走路走死你。我是有自知之明,我是干不了。
打饭甲:有那么夸张吗,我怎么不信?
打饭乙:你不信,你自己问问老周去。
蒋玉成一边偷听他们说话,一边自顾自的吃饭,宋师傅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他,但是一直不说话,一会先来的两人还有宋师傅吃完饭走了。等玉成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回到宿舍,宋师傅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蒋玉成想喝水,发现不但饭盆没带,喝水的杯子也没带,不过还好今天买了个刷牙的小瓷缸,就拿起来喝起水来。过了一会,看见已经黑天的马路,昏黄的路灯下偶有行人路过,想了想还是出去转转。轻手轻脚的关好门下了楼,走到院门口,院门口门房里一个大爷朝窗子看了看没吭声,他就出去了。
因为冬天的中宁县城天黑的早,6点已经黑了,而且那个时候马路上路灯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亮,不过还是有好多年轻人在某个地方聚在一起,吹着口哨,打闹着。由于经常不怎么上街,所以他也不敢走太远,沿着南街一直走到十字街口中心位置广场附近转了一圈就回来了。进到屋里,时间也还早,估摸着也就8点左右的样子,可是他就是不想睡,但是不睡又没办法,宋师傅已经睡着了,他也不能开灯,虽然很想把灯打开看看,但还是忍住没动。最后躺在床上,脱了鞋子盖上被子,衣服也没脱,躺了半天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