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蒋爸赶着驴车,一路上土路颠颠簸簸跑了半天,好不容易上了石子铺的通往县城的大路,一路风驰电掣,跑了四十多分钟赶到了县城。马路上已经有好多人,赶着驴车进进出出县城的,也有结伴走路进进出出的。虽然是早上,但县城已经开始热闹起来。等到父子俩赶到供销社百货大楼前的时候,已经手脚都有点冻的麻木了。
中宁供销社百货大楼当时位于中宁县城南街,离49年解放军进城解放县城的解放桥不足1公里的地方,是当时中宁县最红火的地方之一,楼高3层,60年代建筑。这里曾是解放前的商贾云集地,离71年新建的中宁县医院也不远。
到了大楼前面,百货大楼已经有员工进进出出,忙里忙外。蒋爸牵着驴车,带着玉成穿过大楼进入后院,栓好驴,上了后侧楼梯2楼,打听了一下主任办公室。蒋爸敲门:当当当。里面有人回应。
王主任:进来。
蒋爸推开门:王主任,您好,我是马文山的妻哥,蒋汉民,这是我儿子蒋玉成。
王主任:奥,你好老哥,来来来,快进来,坐坐坐,别拘束,当自己家一样。
蒋爸:谢谢,主任您客气。是这,文山说让我来找您,说是能给我儿子蒋玉成安排个工作,所以今天冒昧过来,希望您别介意。
王主任:哪里的话,大哥,我跟文山是铁哥们,所以你也别客气。
蒋爸: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只是有点疑惑,据我所知咱们供销社这两年虽然受影响不能正常经营,但是咱们供销社应该说是铁饭碗,一般人别说来这上班了,估计想求着办事都难,所以我不知道我儿子这个情况来您这可不可以,会不会给您添麻烦?
王主任:老哥,你这个话说的也对,要是放在平时我们这个单位一般人确实是进不来,放在以前想求我给安排工作的,天天能把我家门槛挤破,这不是现在特殊情况吗。我们现在正好缺一个能在下面村队里来回跑路的这么一个人,需要年轻人、能吃苦,还得读过书,至少初中文化。正好年前有一次我碰到文山,随口聊天说了这么一嘴,文山说玉成翻过年就18了,原来一直在生产队打下手,念过几年书,正好我这缺人,再加上我跟文山的关系,所以我就想着叫你们过来见个面,听听你们的意见,看孩子愿不愿意。
蒋爸:那肯定愿意啊,这么好的机会,我们求都求不来吗,真的是非常感谢您呢。但是不知道具体做些什么?
王主任:收枸杞。
蒋爸:收枸杞?可是这几年这样,不知道农村家里还有没有枸杞。
王主任:有多少收多少吗,从去年10月份以后,大家的生活已经陆续恢复正常,大家对商品的需求应该也会渐渐恢复,毕竟衣食住行离开哪样都不行,而我们供销社干的就是跟衣食住行相关的事情。再加上以前包括十年期间都有外地的供销社来我这采货,但是我们现在库房枸杞已经空了,没有货我们拿什么卖呢对不?
蒋爸:理是这么个理,但是玉成没干过不知道行不行。
玉成:行,我咋不行,不就是收货吗,主任您给我个价格剩下的我来给您办,没问题。
王主任:哈哈哈,是吗?那当然好啊。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先问问你,你以前在你们队里都干些啥?
玉成:刚开始是帮助家里干活赚工分,后面队长叫我帮着给大伙记工分。
王主任:会看称吗?
玉成:会,队里交粮的时候是我跟车过去帮着过秤的,所以会看。
王主任:那你初中读了几年?
玉成:断断续续,两年吧,经常受影响,所以课程经常被耽误,不过初二的课程我已经学完了,初三的课程刚开始课就停了,现在也不知人在哪,情况怎么样。
王主任:奥,这样啊,那你会骑自行车吗?
玉成:会啊。队里有辆自行车,队长有时候让我骑自行车出去办事,所以学会了。
王主任:那你知道什么枸杞是好枸杞吗?
玉成:应该自己家种的和晒的都是吧。
王主任:你们家有种没?
蒋爸:我们家没种,一天队里忙的没有功夫种,主要太麻烦。不过我爹在他那块自留地里种了十几棵。我爹上岁数了,生产队里给安排了个养驴的活,再加上他本身原来是木匠,时不时的给队里修修犁,修修木板车啥的,时间相对自由些,所以他没啥事的时候就伺弄伺弄果树。
王主任:那玉成你应该见过枸杞啥样子吧?
玉成:肯定见过啊,我还帮我爷爷奶奶晒过枸杞,用碱水拌一下,然后用手轻轻的抓着薄薄撒在果栈子上。不能来回扑腾,也不能用手捏,不然晒出来的果子就黑了,黑了的果子就不值钱了。天气好等个3、4天晒干了,就从果栈子上折下来,用木风车把果把子和叶子吹走,剩下的装起来碰到合适的人来收就卖了。有的家里没有木风车的就用大簸箕倒在地上帐子里,靠风吹走果把子和树叶。小时候我还经常吃,有一次和我最小的姑姑在地里摘新鲜的果子吃,我小姑吃了一把没事,我吃了一把,吃完立马就流鼻血,把我吓坏了,那年我才3岁,她7岁。
王主任:哈哈哈,那后来怎么解决的?
玉成:我小姑边笑边说没事,一会就好了,让我把头仰起来,她用手在小渠里沾点水在我脑门上拍,大概拍了几下就不流了,我还觉得挺好玩的。
王主任:那你知道为什么你吃了会流鼻血吗?
玉成:不知道。
王主任:那是因为你太小,扛不住。那你知道枸杞那时一斤卖多少钱吗?
玉成:不记得了,我就见过一次有人上门收,我奶奶卖了,具体卖多少钱,我那时小时间长确实忘了,好像一斤几毛钱吧可能,记不住了。
王主任:嗯,这样啊,那要是让你天天骑车满中宁县挨个村队收货你有没有问题?
玉成:这个我不好说,我最远就去过西边的泉眼山和东边的长滩。我二姑结婚那年坐大卡车去的泉眼山,我感觉好远,一群人站在车厢里,感觉都能把人甩下去,我站着都害怕,后面我爸带我去过一次。最东面到长滩,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的,那时我好像1岁多,穿个大棉裤,连门槛都迈不过去,我姨妈还笑我妈,说怎么给孩子做了这么厚的棉裤,连步子都迈不开。后面我大了,我有时候去乡里办事骑队里的自行车顺便带我妹去,因为我大姑妈家也在那,所以我经常去找我表弟妹还有我姨弟妹玩。
王主任:那你的记性还真挺好,1岁多的事情你还记得?这不可能吧!
蒋爸:你听他呢,1岁多的事他怎么可能记得。
玉成:我真记得,我还记得我2岁左右时家里落下一只小麻雀,我说要烤着吃,你说不行,我就哭,你还打我。还有我记得小时候我在炕上坐着,你给我用碗换的按着屁股后面就能弹跳的绿皮铁青蛙,我还按着玩,那时我好像还不会下炕我感觉。
蒋爸听完不吭声了,心里想他怎么会知道这些。
王主任一看蒋爸不吭声,就接过话头。
王主任:那这么说,你的记性还真是好啊,看来干这个是很有希望啊。这样,近点的地方你骑自行车,远点的地方你就坐驴车,或者搭大轿子车这样来回也方便,也省事。听说县里要重新开放汽车站,运行去吴忠、中卫、银川、固原的路线,所以以后出门会方便许多。但是现在有个最关键的问题,你哪天生日?
蒋爸:他是59年3月8号生的,再过几天就18了。
王主任:那就是说没几天了,那就好,那我现在问你,你愿意干嘛?
玉成:干是肯定愿意干,就是我家离的远,到这每天上班的话赶驴车就得40多分钟,我总不能天天赶驴车吧,驴车是队里的,我爷爷帮着养的,我也没办法天天借出来用啊,所以...
蒋爸:这个也是实际情况,主任,不知道这样还行不行?
王主任:奥,这个都是小事,我们单位有宿舍,有食堂,自行车也有,所以你要过来上班的话就回去收拾点东西,带点粮票,准备好了的话明天就可以过来。来了之后我先带你熟悉熟悉,给你找个师傅带带你,告诉你枸杞怎么收。这里面门道多着呢,你来了后要跟师傅好好学,知道吗?
玉成:好的主任,我一定好好学,谢谢主任。
王主任:别客气,以后你私下就叫我叔吧,毕竟我跟你舅关系在那放着呢。
蒋爸:那谢谢主任,谢谢,真是不知道说啥好,这小子可算是遇上贵人了。那您先忙,我马上带他回去,下午我看就带他过来,主要队里明天可能也要开始忙起来了,我怕没时间送他,正好下午天也暖和,少受点罪。
王主任:这样啊,那也行,正好下午过来时间也能宽裕点,我带他熟悉熟悉住的地方。
蒋爸:那谢谢主任了,那我们先走,不打搅您了,您忙,您忙。
王主任:我送送你们。
玉成:谢谢叔。
王主任:不客气,那你们下午赶个4多点钟过来吧。
蒋爸:哎,好的,那您忙,不用送了,麻烦您了。
说完父子俩在楼道里走下楼梯,王主任在楼梯口栏杆旁挥挥手目送父子俩下楼后转身进了屋。
父子俩下了楼梯,蒋爸直接向门外走去,蒋玉成一看也跟了上去。出了门,两人看到百货大楼门口已经有很多买东西的人在进进出出。
蒋爸:走,我们也去买点东西,好不容易上来一趟。
玉成:嗯。
接着俩人进了大楼,此时大楼里已经有几十号人在不同的柜台旁排队买东西。
蒋爸带着玉成在各个柜台转了一圈,看到大多数都是劳保用品,烟酒糖茶、床单被褥、水壶脸盆之类的,还有就是几辆新自行车,老式收音机、缝纫机啥的,还有几台黑白电视机,旁边挤了一堆人在那看。蒋爸也凑过去想看热闹,也不知道那个小黑盒子是个啥东西,听了半天才知道是电视机,说是能看图画有声音的,现场柜员打开一台机子做起了演示,虽然柜员调画面调了半天,还是有点小杂音,小雪花,但是能看到人在动,还有声。蒋爸一看这是个好东西,比大队广播强,又有声音,又有画面,但一听价格600多还要票,吓得赶紧折回头。
最后蒋爸带着玉成来到卖烟酒糖茶的地方,拿票买了点烟、糖、一块茶饼就出了大楼,到了后院解开驴车就往家赶,路上蒋爸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怎么着,哼着小调,玉成坐在后面高兴的左摇右晃,被老爸骂。
蒋爸:瞎晃什么晃,不抓稳车子,小心一拐弯把你甩出去。
玉成只好消停了,一会静静的哼起歌来:让我们荡起双桨....
不知道是蒋爸跑的太快了还是怎么着,就这10公里的路程驴肚带一会开,一会开的。真应了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不过还好,经过父子俩几次的上下车收拾,总算是费了半天劲才坚持到家,就这蒋爸在路上生了几次气,一生气就踢木板车,边踢边骂。
蒋爸:这个破肚带子,这是怎么了,平时都好好的,今天怎么光开。
好不容易到了队里,蒋爸直接赶着驴车向家里走去,等回到家,两个人的好心情也没差不多了,两个人,四只手,上面全是驴臭味,还不小心蹭到身上,衣服上也一股味。
拴好驴车,给好草料,玉成提着包一进门蒋妈就喊道。
蒋妈:回来了,怎么样?行不行?你们俩怎么愁眉苦脸的?没成吗?
蒋爸没吭声,直接往厨房屋里走去,拿起旧葫芦瓢往搪瓷盆里倒了一瓢水就洗手。妹妹听到爸爸和哥哥回来了,赶紧从屋里跑出来,边跑边喊
曦月:买好吃的了没有?买好吃的了没有?
玉成没吭声,用下巴和眼睛朝放包的地方那边指了指,跟着走到老妈跟前。妹妹则一溜烟的跑到军包前,拿出包里的东西就拆开看,看见糖,拿起一颗就往嘴里塞,把小姑娘高兴坏了。
玉成:成是成了,让我今天下午四点多带用的东西过去,以后住那边宿舍。
蒋妈:既然成了,你们怎么还一脸不高兴的?
玉成:回来的路上驴肚子上的皮带开了好几次,所以我们一路走一路收拾,能高兴的起来吗。
蒋妈:你们也不小心点,想个办法扎结实了再赶路。赶紧进去洗手,洗完手把脏衣服换下来,一会我给你们洗了。锅里面条做好了,洗完了你们赶紧吃吧。
蒋玉成说完就往厨房走去,进去后,正好碰着蒋爸捧着一碗汤面条掀开帘子往出走,两人差点撞上,玉成闪开一边让开道,进去就着蒋爸刚洗完的水继续洗起来,洗完后把水往院子土里一泼,进屋盛饭去了。蒋爸则捧着碗,跑到北房墙边靠着土墙蹲着吃了起来。
蒋妈:蹲那干啥,曦月给你爸把小桌子和板凳拿出来。
曦月在北屋里“奥”了一声,一会的功夫端出小炕桌,拿个小板凳出来,前后跑了两趟。刚拿完,蒋玉成捧着饭也出来了,走到小饭桌边,放下碗,进屋也拿了个小木板凳坐在桌边,蒋爸也坐了过来。蒋妈则从厨房屋里端出一小碗酱油腌制的大蒜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进去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在洗脸盆里,又兑了点凉水,把玉成换下的衣服裤子扔在盆里,拿起洗衣服的洋皂,端着盆子就出来院子里,喊曦月也给拿了个小板凳,坐在旁边院子太阳下搓洗了起来。
蒋妈:汉民,一会把你的衣服也脱了,我就着水一起洗了。另外,你们走了之后,大队大喇叭喊明天全队人出门挖水渠,说是让7点钟到井坑那集合。
蒋爸没吭声,只在那一个劲的吸溜面条,一会吃完一碗,把碗放在桌上,筷子拿在手里,玉成看见了站起来端起蒋爸的空碗进屋又给盛了一碗。
蒋爸:一会吃完了,自己去把自己换洗的衣服收拾一下,捆一床单人被褥,我去队里转转,到个3点钟我回来就出发。
玉成:奥,好的。
说完两人都不吭声,就在那边吸溜面条,边就着酱蒜吃了起来。
曦月:哥,那你这次去了啥时候还回来?
玉成:不知道,不过主任让我后面跟着师傅下村里收枸杞,估计收枸杞的时间就有机会回来。
蒋妈:收枸杞?哪收?
玉成:就是满中宁县跑,看见谁家有枸杞了就去谁家。
蒋妈:那不是要到处跑,怎么去?走着去啊?那哪成啊,一天光走路都把你累死,要再收点枸杞,你拿都拿不回去,这活我怎么听着比你在咱们队里记工分还累?
玉成:主任说给配自行车,太远了就坐驴车或者搭过路车去。
蒋妈:那还成,也就最近,我看街上还有大卡车来回跑,放在去年还有前几年的时候,都是腿走路,要么马车,驴车。我们小的时候上县城看电影,你姨妈还有你舅、你孃孃都是走着去的,一走都两三个小时,早上带着干粮晚上摸着黑才回来。
曦月:哥,估计你也得走路了哈哈,怪不得这个工作能让你去呢,搞半天这么辛苦啊!
蒋妈:那你以为呢,骑个自行车就到处收了,自行车坏了呢?收的东西多驮不住了呢?还有,路远了回不来了呢?一天到晚在外面,估计吃饭都成问题。
玉成:啊,妈,这么苦吗?那你说我还去不去?
蒋妈:去,为什么不去。
蒋爸:你以为你舅给你找个工作容易吗?你不去,你给你舅怎么交代?还有做事情哪有怕辛苦的?我们以前去山里种靡子一走一天几十公里,都不走了?怕辛苦,家里睡着就有工分,有粮票吗?
蒋曦月:妈,啥是糜子?
蒋妈:就是小米。我们以前去中卫那边挖大渠,几十公里路虽然大部分人都坐驴车的、马车的、骡子车的,但一样还有走路的。碰上有人愿意让上车的顺便带一段,那有的搭不上便车的一走一天还不是照样走,再说了现在好像还有大轿子车了,比以前可好多了。既然有机会进供销社,拿铁饭碗,为什么不去?必须去,不然你舅回头骂我和你爸,我们怎么给你舅说?
蒋爸:说起他舅,他到底是怎么认识这个供销社主任的,你知道不?
蒋妈:我哪知道,我要知道,我早就去多换点布票多扯点布给你们做几身衣服了。哪至于咱们连过年都穿带补丁的衣服。过年过年,穿新衣、吃好饭,现在好饭虽然吃不上,怎么也比前几年饿肚子吃树皮强。衣服虽然破了点,稍微修补下也能穿,现在大家都这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啊。吃完了吗?吃完了赶紧收拾东西去,不要屎拉在裤裆里了才着急找茅坑。
玉成:知道了。
一会功夫,蒋玉成收拾完饭桌进屋里去收拾已自己的东西,蒋爸背着擦完嘴的手走了出去。
蒋妈:出去转一转就行了,早点回来。
蒋爸没有吭声。蒋曦月瞄了几眼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偷偷进屋里拿了几颗糖,藏在不太合身的大棉袄里一溜烟的跑了出去。蒋妈看了一眼也不知道小妮子是揣着糖出去的也就没管,继续洗起衣服来。
过了大半个小时,蒋玉成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正在收拾书本的时候,蒋曦月兴春春的跑了回来,
蒋曦月:妈,妈,队里来了个换豆板糖的,我想吃豆板糖。
蒋妈:你一天闲的,啥都有你。你爸刚买回来的糖你没吃?还要啥豆板糖?我看你像豆板糖!
蒋曦月:妈,换点吗,哥哥也想吃,正好他走的时候可以带点。
蒋妈:这样啊,那你拿点豆子去找你爸,让你爸去看着换点。别拿多了,拿个一两斤就够了。
蒋曦月:奥。
说着就朝粮食房里拿了个小布袋子装了点豆子就跑了出去。过了有一会,拿着豆板糖就兴春春的跑回来了,边跑边喊就进了蒋玉成那屋。
蒋曦月:哥,哥,豆板糖、豆板糖!
蒋玉成:那少给我几块,剩下的你跟爸妈吃。
蒋曦月:嗯。
蒋曦月:哥,你把你的小人书给我留下,我想看。
蒋玉成:行。我把这本西游记给你留下。过几天我从县城回来,看能不能再弄几本回来咱俩换着看。
蒋曦月:哥真好,谢谢哥!
蒋玉成:你高兴就行。等我赚了钱我给你买花布,让妈给你做新衣服。
蒋曦月:那你可要好好干,多挣点,我想要好多好多新衣服,还有好吃的。
蒋玉成:行,吃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