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宁县恩和乡的一户普通农家,大早上,17岁的蒋玉成穿着带补丁的蓝色裤子,穿着破旧的草绿色中山装正坐在屋里热炕上,听着大队喇叭里的新闻播报擀着饺子皮,爸爸穿一身破旧的藏蓝色中山装带小补丁的洗的干净的衣服在炕里头坐着包着饺子。蒋玉成的妈妈穿一身带小补丁的旧灰色衣服带着破旧的围裙在锅边忙着下饺子,15岁的小妹蒋曦月绕着麻花辫,穿着大小不太合适的带小补丁的大花袄蹲在锅边往灶里一边填着柴一边跟妈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妈妈:月儿,把碗拿过来,把汁子、筷子拿过去放到桌上。成子,把桌子收拾一下,准备吃饭。
蒋玉成、蒋曦月:奥。
蒋玉成边收拾桌子边听着新闻,妹妹蒋曦月来回拿碗拿筷子。一会饺子出锅,他们俩连忙走过去洗手端碗上桌。
玉成:爸,吃饭了。
蒋爸:嗯,把饺子放边上,我再少包点。
玉成:奥。
蒋玉成把一碗饺子端给他老爸。一会的功夫,妈妈收拾完锅台,也坐了过来。四个人围着小炕桌,坐在热炕上,脚上腿上分别盖着被子,蘸着汁子吃起饺子来。蒋玉成30多的父母因为长年在公社地里干活,看上去像40多的样子,衣服虽然整洁,但还是能看见补丁和一些破旧。
一家人就这样听着早上的新闻广播,就着汁子吃着北方典型的初一饺子年夜饭,虽然饺子没有肉,只是有点荤油渣,但大家吃的还是很满足。
早饭结束,蒋玉成收拾了自己的碗筷,下了炕说了一声:妈,我出去玩去了。
正在吃饺子的妹妹连忙抬起头,说:哥,等等我,我也去。
蒋爸:去把鸡喂一下再走。马上18的人了,还一天只惦记着玩,今天初一,你们俩就在附近转转行了,别随便跑别人家里去。
妈妈:行了,大过年的,玩就让玩一会,去吧,别乱跑。
玉成提着鸡食桶,锅里盛了点热面汤倒进去,边往外走边说:知道了。曦月,你稍微快点,吃个饭磨磨蹭蹭的。
妹妹:奥。
妹妹曦月赶紧扒了几口,用袖子擦了擦嘴,收拾自己的碗筷下了炕。
妈妈:哎吆,多大人了还用袖子擦嘴,给你的手帕呢?真是个猪哥的。
妹妹吐了吐舌头,在墙边镜子上看了一眼自己样子,用洗脸毛巾又稍微收拾了下嘴角,然后掀开帘子就跑出了屋。
妈妈边收拾着吃完饭的桌子边跟蒋爸聊着。
妈妈:他也玩不了几天了,他舅年前不是说托关系给在供销社找了个活干嘛,等年过的差不多了估计事也就成了。
蒋爸:谁知道呢,到时过去看了才知道,你以为供销社那么好进的!放在以前多少人想进都没机会。现在谁知道呢。
喂完鸡,进来洗了把手的蒋玉成,又重新走出了屋,妹妹过来挎起哥哥的胳膊,兄妹两向院外走去。
妹妹:哥,你马上要上班了,开不开心?
玉成:好像也没感觉,不过应该比在地里干活强,在地理干活一天把人累的放屁的时间都没有,估计上班会轻松不少吧。
妹妹:那等你上班了,要给我买好吃的。
玉成:行,你想吃啥?
妹妹:我想吃冰棒、沙枣、豆板糖、糖葫芦、烤地瓜,还有,还有大白兔。
玉成:你还真是个吃货,我刚上班哪有那么多钱给你买这些东西,再说了大冬天的哪有卖冰棒的,就算有也没人吃。我看能给你买个豆板糖就差不多了。
妹妹:那也行那也行。说着蹦蹦跳跳的挽着哥哥的手拉扯着往前走。
队里的巷子中央,老人都吃过早饭,背靠着北墙或蹲或坐在墙边木头上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旁边的二三十岁的男人站在另外一边围成一个圈嘻嘻哈哈的。有的拿出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中华烟盒、阿诗玛烟盒、红塔山烟盒、红梅烟盒、金丝猴烟盒、大前门烟盒等等互相分着烟,又互相艳羡的在那比较。
年轻点的小男孩有几个在地上画条线站在线的一边,离线十来米远的地方一起往线跟前丢沙包玩,看谁丢的离线最近。
有的几个小朋友在那滚铁环玩,看谁滚的远。
有几个小一点的在一边拿着火柴或者香,点着炮到处扔,有的扔到大人脚底下,有的扔到人堆里,有的扔到别的小朋友脚后面,惹来一堆聊天的妇女骂骂咧咧,有的被吓急了,干脆捡起根枝条就追过去吓唬着打,边追边骂,扔炮仗的小朋友几个哄笑着跑开。
另外几个小男孩有的拿着木头削成的剑,有的拿着红缨枪、有的纸质的手枪、有的木头机关枪、还有的干脆一根木棍,在另外一边追着打闹。
一群有男有女的小朋友躲在麦草后面,玉米杆后面,墙后面,或者哪个土坑里,木头堆后面几个人在那臧猫猫玩。
还有一群十几二十来岁没结婚的半大不大的姑娘在那跳皮筋、聊天玩,边跳边嘴里说着: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蒋玉成兄妹看见这么多人在那边玩,就也分别跑开去了。蒋玉成走到拿烟盒的那队大点的男人跟前,凑在那看了会热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个别人聊了会天,又艳羡的看向拿中华烟盒的人,要了过来假装装兜里然后调转头跑,惹得被抢走中华烟盒的男的追着抢要,互相使绊子,捭身子,打闹。而蒋曦月则跑到跳皮筋的地方跟他们跳起皮筋来。
玩了一会,几个人又喊了一帮人围成一个圈坐在地上拿着一个沙包玩起藏沙包转圈圈游戏。
而过了一会蒋爸也从家里出来,走到年龄稍微大点的老人那边,有嘴没一嘴的跟那些人扯起闲篇来。过了一会,洗完锅的蒋妈也出来加入了妇女聊天的行列,说起家长里短、男人、孩子来。
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这帮上有老下有小的妇女提前回家,有孩子的叫着自家的儿女回家,没孩子或者孩子还小的叫着自家男人,手拉着小孩往家赶去。妇女们该做饭的做饭,而大孩子,或者没孩子、孩子小的男人该烧炕的烧炕。
没多久,各家各户陆陆续续烟囱冒起烟来,又过了一会,有的家里饭菜的香味陆陆续续飘了出来。不过因为条件都差,大多数都是土豆、白菜、或者晒干的苦苦菜、茄条、豇豆条、黄花菜,偶尔的个别家里养了猪的,放点过年杀的猪肉,大多数家庭都是油水少,没有肉的。
而紧跟着天色渐渐暗了起来,聊天的剩下的老人、男人该回家的回家。有孩子的,但是孩子还在玩的叫孩子回去,有的孩子听话跟着回去了,但有的不听话的孩子,或者大人没有叫的孩子还在那玩。不过大多数孩子都回去了,慢慢的也就没人了。
等天黑大家伙就着煤油灯吃过饭了,一群小孩、大人陆陆续续出来,有的串门子,有的站在别人家门口黑灯瞎火的聊着天。有十几个孩子凑到一起黑灯瞎火的藏猫猫,这个时间是藏猫猫的黄金时间,因为大家几乎都谁也看不到谁,只能听见声音,或者大概知道人在哪,但是一玩藏猫猫,就得找半天。所以天黑后到9点半以前大多数孩子都在玩这个,而大多数大人都在外面瞎聊天。因为那时候没有电,回去家里要么点着煤油灯,大眼瞪小眼,要么睡不着就只能出来队里瞎逛。
77年的春节期间这样的日子差不多天天都是如此,因为这个时间虽然已经春节了,但是地还没有化冻,再加上又是过年,所以大人小孩天天的事情就是凑在一起。男人们聊天的聊天,说国家大事的说国家大事。
而妇女们纳鞋底的纳鞋底,补衣服的补衣服,闲聊的闲聊。那时大家日子都过的不好,所以能闲聊的事情不多,大多数都是你说我家的这个不是,我说你家的那个不是,要么就有说自家老人、男人、孩子这问题那问题的。
反正77年过年这几天大家每天的娱乐活动都差不多是一样的。
转眼年快过完了,23号夜里,蒋玉成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坐在炕沿边看了一会小人书,低头看了看灶膛里已经燃尽的柴火,走出院门,盖好了土房上的烟囱盖,冻冻嗦嗦的赶紧跑进屋里,关好门,走到挂日历的墙边,撕掉了初六的日历,露出了初七的日子,看了一会吉凶预兆,自言自语。
玉成:初七吉,宜出行,看来明天还真是个好日子。
然后钻进了被窝,接着又拿起小人书看了起来。
老妈从隔壁屋走了过来,进到这屋看了一眼。
妈妈:炕着完了?
玉成:着完了。
妈妈:那就早点睡,省点煤油,黑灯瞎火的,你也不怕煤油熏黑了眼睛。你舅已经给说好了,明天供销社早上8点半上班,你早点起,起来去你爷爷家,把驴喂了,7点钟你爸套上驴车带你去供销社找王主任,他可能会给你安排工作。
玉成:知道了。
妈妈出去,临走拿走了煤油灯放在另一边墙边窗台上,吹灭了油灯,玉成无奈的躺进了被窝。
第二天,天才麻麻亮,玉成老妈已经起来,把炉子捅开,加了点柴火,烧开了水就着热锅,拿出了两个碗,分别打了个鸡蛋,搅开,撒了点盐,把开水往碗里一浇,边浇边搅。一会的功夫蛋汤搅好,揭开门帘进了玉成睡的屋。
妈妈:赶紧起,我把蛋汤打好了,一会跟你爸就着馍馍吃点,吃完了早点去。
说完,拿起给鸡烫食的桶,从方形土围子里挖了点麸子还有糠拿个破漏勺搅了搅,浇了几破葫芦瓢开水在上面,掀开门帘边搅边向外面木制鸡舍走去。
玉成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回答了一声:奥。然后起床、洗脸、拿起灶边的碗就喝,喝了一口直皱眉头,嫌腥,但又忍不住喝了起来。就着硬邦邦的馒头坐在桌边吃了起来。
没多长时间,他老爸从院门外拿着锹走进院子,弹了弹身上的土,脖子后面还背着点土就掀开破旧的门帘走进厨房,简单洗了把脸,走到桌边坐下吃了起来。
一会玉成吃完东西,起身用手擦了下嘴,拿起土墙上挂着的绿色挎肩军包就走了出去。
蒋爸喊了一声:你先过去你爷爷家喂驴去,我去趟队长那给说一声,一会就过去。
玉成:奥。
玉成一路小跑着来到爷爷家,推开院门,跑进驴圈。从旁边草垛里抱起一捆草扔进石槽里,一群驴围了过来,抢着吃起来。又抱了一捆撒在长石槽其他地方,挤成一堆的驴,分开来抢着吃起来。
玉成稀罕驴,挨个摸摸驴脑袋,但驴有的拿嘴咬他,有的拿头顶他,也有的乖乖让摸。正摸驴呢,爷爷从睡觉的屋披着厚外套出来,拖着没穿好的鞋,边走边提鞋后跟。
爷爷:大早上的你在那干啥着呢?喂驴干啥?
玉成:我爸早上带我去供销社谈点事。
爷爷:谈点事!谈啥事?供销社能有啥事跟你爸谈的?
玉成:我不知道,我也只是听说,好像是我舅托关系,让我去供销社看看。
爷爷:那你爸呢?
玉成:后面一会就来了。
爷爷听完半天没吭声,转头往屋里重新走去,屋里听到声音还没起床的小姑披着被从窗子上探着头看了一眼。
一会蒋爸进了院,看见玉成在给驴食槽里加水,问了一声:你爷爷呢?
玉成:在屋里。
蒋爸拐进了屋,屋里一会说起了话。
过了一会,蒋爸出来,喊了一声:把那头两岁多的驴牵出来,牵到院子里,我给喂点玉米。
玉成:奥。
说完打开驴圈,一群驴挣挤的想往外走,玉成推开不要的驴,拿起驴笼头套在了要用的驴脑袋上牵了出来,返身关好了驴圈门拉了出去。
蒋爸接过驴缰绳,拉到地上放着装玉米的旧盆子边,让驴在那吃了起来。
蒋爸:去把驴行头拿过来,把车拉过来。
玉成:奥。
玉成返身去找驴身上要用的行头,放在木板车上,拉到驴屁股后面。跟着把行头放在了驴背上,蒋爸配合着把驴行头弄好,玉成拉来车,套在了还在吃玉米的驴身上。
一会玉成小姑从屋里出来,说:成子,咋的,要上班了?
玉成:不知道,只是说让去聊聊,不一定。
小姑:有机会总比没有机会强,哪像我,都没有机会。
玉成:我舅给介绍的,我也就是沾我舅光,成不成谁知道呢。
一会套好了车,蒋爸赶着驴车往外走,爷爷出来,喊了一声:路上跑慢点,看着点行头,别断开了。
蒋爸:知道了爹。
小姑:哥,你等会,你衣服上有土,等下我给你拍拍。
说完进屋拿了个草制小扫把,走出来走到蒋爸身边给扫了起来。扫完土,玉成爸牵起驴继续向外走去。玉成跟着走了出去,上了驴车,父子俩架着驴车向远处驶去。小姑跟在后面站在门口看了一会,见走远了就返回院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