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
随着巨幅纱幕缓缓升起,芙蓉小戏剧院拉开了帷幕。湘西阳戏沉寂多年后红红火火地重出江湖。与阳戏相继复苏的还有傩戏、高腔、花灯戏、木偶戏等濒临绝迹的传统戏剧。好戏轮番登场,婉转的戏腔、热烈的喝彩声给夜晚平添了动人的韵味。堂屋的神坛前、寺庙里、祠堂里,在街头、庭院随时随地演出,还把阳戏搬上了直播舞台。憨二佬从湘西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生动演绎湘西少数民族的生产劳动、婚丧嫁娶和宗教祭祀,勾勒出一幅幅湘西地区少为人知的精彩画卷。
杨家班热热闹闹的锣鼓喧天的开场戏如大浪涛天,似巨石轰鸣,场面浩大,气势恢宏。把浓郁的湘西民族特色的奇异着装、豪放音乐、粗犷歌舞一下子呈现到人们的面前,迅速地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演员通过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来达到一种技术美感,高难度的肢体动作,形象的肢体语言都是为了表达情感、思想,塑造出完整且立体的人物形象。时而如高山流水,激情四溢;时而象山谷小溪,舒缓婉转;时而又似惊涛拍岸,吼声如雷,高潮迭起,惊奇不断。一段段神秘传说,一个个五光十色、纯真而凄美的爱情故事,一处处旖旎饶美的山水风光,一曲曲高亢激昂的山歌对唱,美妙绝伦的音乐和舞蹈深情婉转,不紧不慢的旋律就像武陵山脉腹地的山泉水一样清澈,自然,温暖,细细品味还有些古朴苍凉的意味,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点点滴滴都在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一环紧扣一环的表演把观众们带进了玄幻的世界,为久在凡尘里的世人提供一份真纯的情感盛宴。
非遗传统戏剧保护项目枝繁叶茂,群星闪烁这一方多姿多彩的土地。风情万种的舞蹈与妙趣横生的技艺融合向世人诠释湘西的神秘与浪漫。土家儿女真实的故事收获精神养料,带给观众美好的审美体验,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一出好戏抵挡得了山上冬夜的寒冷,即使要掏钱购票也场场爆满。戏迷喝茶品戏乐在其中。来自各地的游客,研学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们纷纷走进剧场,跟随舞台上的演员一起穿越时空,体味着土家苗族人的悲伤与苦楚,感受着他们生活的温暖与坚定。听着一句句俚语、方言和一段段民歌,一种淳朴、本真的力量感油然而生。游人穿行于古老神秘又多姿多彩的湘西大地流连陶醉,乐而忘返;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放飞想象的翅膀。土家人拿出最好的菜肴,桌子上最香甜的美酒一字排开,大家聚在一起唱歌看戏,划拳喝酒。“咿呀,呜哩哇啦!”阳戏歌舞热闹欢快。邀请观众上台表演,舞台的界限被冲破,演员与观众的隔膜被消融,台上台下是咿呀,呜哩哇啦的一片不分彼此的欢乐海洋。民歌、舞蹈、特技、民俗……多样的艺术形式相互交错、巧妙融合,丰富而不庞杂,新颖而不混搭。“咿呀,呜哩哇啦!”赢得掌声雷鸣。
“阿哥弹起筒琴笑得多自在,阿妹我等着你来爱……”原生态的爱情,澄澈如泉,浓烈如酒。《追爱》在芙蓉小戏剧院火爆演出,外地观众纷纷拖着行李箱来“追剧”。舞台上演员们穿椅、夹椅;围绕桌子的腾跃、钻翻、躲闪、滚爬;围绕梯子的上下爬攀、滑溜、勾落的高难技巧都指向人物特定的精神状态。在沉稳的动态造型中化武技入身段、以身段成舞韵、在武舞之间呈现人物气质让人物独显风骨。小南瓜以幽默、调笑、乐天、豪爽的形象定位,惊骇、恐惧、慌乱地围绕支点上下左右铺排着身段,间杂着空翻、拿顶、倒立……这种功架与身段配合的武戏竞技表演,文戏造型展现形成了你说我唱、你武我文、你动我静、你柔我爆的艺术辩证。演员们从装扮服饰到表演配合都呈现出湘西阳戏的精致美感。自大年初二起连演八场,演出不停歇吸引众多外地游客纷纷拖着行李箱赶来。许多观众看过演出后念念不忘,趁着春节假期把外地的父母接来,让旅游看戏成为一种时髦的新年俗。杨见水以大胆的想象力,颠覆式地再现了家庭亲情故事。跳脱的湘西阳戏音乐,对石头寨家庭亲情故事展开了新的讲述。《追爱》受到戏迷的青睐,也吸引了许多学者型观众,在他们中引发热烈讨论。越来越多外地的剧迷加入了抢票大军,各个售票窗口均排列着长长的队伍,一票难求,开票即售罄。憨二佬原本以为杨秀珠在景区里受欢迎的场面已经天下无敌了。没想到他在自家景区去剧院的路上竟然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台阳戏剧目让石头寨景区游览人数爆满。
新剧场的建设因其文化设施的身份被冠以地标性建筑的头衔,深受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重视,概念方案经过多次修改调整。二嘎公严格把关,贷款与置换土地获得的建设资金没有多余的,好听不常用的功能尽量不要。声学是剧场的灵魂,憨二佬用心建好剧场,用心经营剧场,憋足劲倾心打造精品。舞台灯光的时值、强弱、颜色和类别的变化来烘托音乐气氛和表达音乐理念。小南瓜选取了冷色调的蓝光,暖色调的红光、黄光,配合调节灯光的明暗,通过视觉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将音乐暗含的理念与情感完全展露。芙蓉小戏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灯光色彩的变化在细节上的编排效果。艺术的通感不仅有人物形象、合宜的音乐,还有令人满意的灯光效果。橘红色的灯光铺满整个舞台是温暖的红,有小女子的情。这情谊竟越发浓烈,浓到焦灼的灯光炙热滚烫染红了黛怕雪白的衣裙,完全将观众带入黛怕的情感世界。精心的舞美设计、古老的音乐旋律、绚烂的灯光效果、华丽的民族服饰和强大的演出阵容。芙蓉小戏剧院里,五湖四海的旅客正沉浸于湘西民俗大戏活泼的音乐之中。演员们优雅的舞姿让他们对生生不息的土家族历史有了具象认识。在这里,人们踏着青石板走过木质吊脚楼,靠在西兰卡普软垫上听土家族姑娘们深情婉柔的哭嫁歌声。冬日严寒,夏日炎炎,难挡旅客对湘西民俗文化的好奇与喜爱。演出拉开帷幕,开场鼓声如激昂的呐喊,嘹亮的歌声如同天籁,柔美的舞姿如花般婀娜,“咿呀,呜哩哇啦!”观众的惊叹声、鼓掌声不绝于耳。至深夜,一场民俗文化视觉盛宴在篝火的余温下,在牛角号的呜呜声里落下帷幕。走出剧场,大家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杨见水对憨二佬说,芙蓉小戏的队伍越来越强大,唱的戏顶呱呱,只要找到节目的核心打造一定能火起来。
2
吃过晚饭,二嘎婆说:“我们看戏去。”二嘎公拎着拐杖陪她去看戏。通往芙蓉小戏的人行道上人来人往,二嘎婆拄着拐杖走得十分吃力,她的右脚似乎抬不起来。二嘎公要搀着她走,她不让扶非要自己走。拐杖哒哒哒缓慢地敲打着地面也一声声敲打着小南瓜的心。杨见水心头一酸不忍再多看。二嘎公二嘎婆是真的老了,一步步地往前挪着脚,一家人在一旁小心地护着。年轻时如白杨树一样挺拔的父亲,如今背驼了,腰也因手术后向一侧倾斜着,整个人看上去似弱不禁风的垂柳。刚刚让他们坐稳戏就开场了。黛怕将大刀舞动如飞箭,如飞蟥。她的双眼如炬炯炯生辉,眼睛里有光,精气神爆棚。好霸气的眼神,她这犀利的眼神就能让人胆颤。她英气飒爽,动如脱兔。她的身手了得,一直在随刀走,刀抢棍棒样样精通,神勇无比。黛怕坚定的眼神透着独有的韵味,动作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从头发丝到脚底都是跳动的细胞由内向外散发出美感。一个漂亮的转身连亮相都是好功夫。黛怕眉宇间英气十足,叫一声娘风起雁鸣,有力也有气势。一声长啸稚气而又富有感情的吼声扣人心弦,硬是把观众吼得热泪盈眶。演员和乐队的琴瑟和鸣让人心神紧跟着剧情,造就了一部视觉盛宴和听觉享受。杨见水的阳戏剧本确实是创新了,花旦和丑旦的方向都变了。新剧本有创意,比之前的好看多了。过年应该喜庆,开心,有气氛。二嘎公看见年轻人把阳戏唱的这么好,湘西阳戏薪火相传既保持了传统味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打心里高兴。作品优美,紧跟时代潮流,表演壮观精彩,看阳戏的人越来越多。独具特色的湘西阳戏演出俨然成为石头寨的文化特产,不断吸引八方来客,让人们在唱念做打与说学逗唱中了解土家苗族人的性格与底色。湘西阳戏名角儿层出不穷。不仅好角儿多,而且观众很懂戏、很热情,各地戏迷赶来“捧角儿”,芙蓉小戏剧场的氛围非常热闹。
一向人气不温不火的石头寨,突然间火爆起来。C位小姐姐黛帕火了,凭着独具民族风情的舞姿和绝美容颜爆红网络平台。沉浸式演艺火了,时尚现代与非遗传承融合出全新的表演形式,让游客拍手叫绝。石头寨的夜景和瀑布舞台火了,天使之瞳般的瀑布舞台惊艳了世人。各个景点人山人海;网络平台上不停滚动的视频里,隔屏都能感受到人潮汹涌的喜悦。石头寨人声鼎沸,网络上的热度位居前列,人气茶兮泰。民宿都成为抢手货,床位预订大都趋于饱和,长假之后依然一床难求。石头寨火爆的背后有这样一群网红,他们通过不一样的方式传递着千年历史文化。一场湘西阳戏的歌舞狂欢在网络平台拉开了序幕,记录着山寨流光溢彩的故事。人山人海中,黛帕在C位领唱,一群妹娃在深情合唱,曲子舒缓而深情。“醉美记忆在芙蓉,情也是花,爱也是花,满街暗香浮动……”唱歌的人仿佛在花里而花犹在风中。今年花儿为谁开?明年花开谁人来?听着听着,不由地让人感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黛帕被网友荣称“C位小姐姐”,拍她的各种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火爆刷屏吸赞无数。黛帕演绎的歌舞表演在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美丽可爱的少女圈了粉。关于她的讨论话题引起了千万人参与。每天早上,黛帕很早起来练早功,上午排练节目、反复训练基本功,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中途休息时间足够的时候,还会拍一些日常视频来回馈粉丝。
杨秀珠已成为正能量网红达人,身为湘西文化的传播者,她穿着民族盛装出镜,带着10万+观众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她在直播间带货家乡的土特产时滔滔不绝。《醉了,湘西》以大筒琴配以演唱的方式在网络平台出现,杨秀华唱出了专属于他自己的山野民谣。已经有几十亿的话题流量,而他在网络平台的粉丝量也久盛不衰。地地道道的土家阿哥野性粗犷,原汁原味又不乏现代气息的土家打溜子,打造出了极具独特意义的土家民族风。昔日,石头寨夜间的游客稀少,瀑布仅有微弱的灯光。今日的石头寨道路整洁、商铺林立,夜间更是灯火辉煌,瀑布宛若仙境。在疫情期间创作出来的沉浸式演艺在石头寨多节点、多场次轮番上演,水到绝处是飞瀑,人到绝处会新生。随着石头寨的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网络平台分享石头寨的美景,人们一起拍短视频、一起跳土家族摆手舞,开启了一场不一样的非遗文化狂欢。在短视频直播的世界里共情流传千年神秘的民俗表演、万人参与的土家族舍巴节,千人齐跳毛古斯舞,非遗文化短视频层出不穷,让人们看到了湘西土家苗族的独特魅力。也让石头寨人能够了解更大的世界,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多新的机会和可能。
小南瓜有一双发现家乡美的眼睛。他的作品《上房揭瓦》一鸣惊人。他记录瀑布上的土家吊脚楼,雨中的千年青石板路,石头寨的米豆腐店,不同夜色下的古村古寨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是土家文明最好的体现,吸引了几千万人为石头寨点赞,主动分享这些美景。作品中土家幺妹所戴的银饰、巫师身上的红袍是利用粗糙干涩的笔触进行主观处理,用笔随意而粗放,而吊脚楼、背景和巫师手中的法器,选用大笔刷结合湿画法进行虚化,让具象与抽象在虚实之间交融,整体突显出神秘古朴又风姿卓越的地域面貌,暗示出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具象与抽象之间虚实相应,徘徊于“似与不似”之中,展现了作品的形式美与精神美。呈现了原始神秘的地域形象,彰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内心反照和对生活的感悟。小南瓜将作品的色彩表现放在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位置,依托浓烈的色调和色块间的相互碰撞,引导整个画面的艺术氛围,同时配合多变的笔触加强作品的感染力,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印象。身着苗族服装的幺妹,服饰华丽、表情平静,以点带面地象征着丰富璀璨的民间艺术。幺妹身后是带着“傩面具”的巫师正在进行着驱鬼逐疫、禳灾纳吉的仪式动作,隐喻出“摘下面具是人,带上面具是神”的巫傩文化缩影。画面中的两个人物,一个美艳动人,一个狰狞可畏,一前一后、一静一动紧密穿插,让人来不及欣赏女子的华丽姿态,又被惊悚恐惧正在做法的巫师所震慑。青砖黛瓦、靛蓝蜡染、斜阳古道,还有幺妹身上艳丽的服装和炫白的银饰,巧妙地用色彩、线条、笔触等元素渗透出一股精神力量。吊脚楼、傩面具、蜡染纹样、苗族服饰,零碎的本土文化元素在作品中有意地穿插、组合起来,描绘出神秘、独特的画面形象触发联想。画面所描绘的吊脚楼、山水瀑布以及渔船既虚幻又唯美,宁静古朴、灵秀逼人的自然景色让人心醉神迷、回味无穷,形成一种远离繁杂闹市的历史记忆。
山那边,贵州,重庆和湖北的风轻轻一吹,棉花糖似的白云就和山这边的羊群混成一片,分不清楚哪是白云,哪是羊群,只听咩咩的叫声,还可以看见点缀其中的红的黑的黄牛。深蓝色的草场和一缕袅袅炊烟被群峰搁在白云之间。山这边,太阳坐在青石上歇凉,疯长的山歌和民谣比草场还蓝。杨见云和他的几个徒弟在烤箱前站成一排,炭火通红明亮,数只全羊被架起来烤得吱吱响,羊肉通体金黄晶亮泛着油光、散发着香味。鸡肉在炭火之上吱吱作响腾起一片烟雾。烟雾里,浓香的烤肉味不断升腾,悄然窜入游客的鼻子里引来阵阵惊叹,恨不得马上与外部肉焦发脆、内部绵软鲜嫩的烤肉来一场舌尖上的劲舞。一只只烤全羊俨然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聚集着石头寨对自身品格的长期淬炼。从古到今,石头寨人精心耕耘、小心呵护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口清泉。这里芳草鲜美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天然无污染的食材就是酒癫子的底气,更是游客的口福。一家人围坐一起在草地上吃烤全羊,羊杂干锅就米酒,一句句“惹胡朵”和酒杯的碰撞声里有满满的仪式感。山坡上,一群山羊一边啃草,一边发出“咩咩”叫声,为这场美食爽宴增添更多的田园雅趣。布满星星的夜晚灯光与烟雾在空中交错。一群群年轻男女围在篝火旁唱着高亢而动听的山歌,跳着欢快的摆手舞。
口感清香、软滑细嫩的米豆腐,香脆可口、别具一格的油香粑粑以及高山脆萝卜、烤鸡翅、烤玉米、土豆粉……薛二娥善歌善舞,偏偏还能把餐饮做得风生水起,把餐饮与文化的结合做得相当了得。随处可见的吊脚屋檐,木檐下悬挂着整条老腊肉和农耕老物件,一条布景用的当家高背椅绣上西兰卡普图纹。墙上还挂有一些蜡染作品,再搭配上一些民俗银饰多方位地感受到湘西文化所带来的沉浸感。客人走进来还在欣赏之余,薛二娥已经带着寨里的阿哥阿妹们拦在了走廊门口,用拦门酒表达对贵宾的欢迎。接过薛二娥的酒,伴随着嘹亮的山歌一饮而尽。阿哥阿妹能歌善舞,迎客送客歌声不断,欢歌雀跃,甚是热闹。浓浓的湘西味只需一尝便令人魂牵梦萦,仿佛有一抹神秘色彩占据着每个人心里的一处角落。薛二娥端庄地将菜品呈上桌,揭开锅盖时,一块块又大又厚的腊肉盘踞在容器中。腊肉层次分明,肥肉晶莹剔透一掐就能出油。瘦肉则呈现出温润的鲜红色,白中透红,状如琥珀,湘西粗犷的风格征服了一波又一波客人。言语间,薛二娥已为在座的每位盛好了当季刚采摘的野生枞菌汤。简简单单的豆豉辣椒搭配,一口下去咸鲜流油却也肥而不腻,给人的震撼着实不小,满足感爆棚。用传统坛子发酵技艺制作出的酸鱼酸肉、二嘎婆手工蒿子粑粑无一不体现着湘西的浓郁特色。杨见云拉上满满几大桶玉米撒到猪圈里。他养殖的本地黑毛土猪一早就放到山里浪荡,要到徬晚才回来。它们平时吃的是葛根、天麻、鱼腥草,喝的是山泉水,被大家称为仙猪,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有了这些原汁原味的腊味、山珍,纯正的湘西味得以完美的表达。杨见云铺开了一张天罗地网让人欲罢不能。石头寨的饮食文化实时刺激你的味蕾,他总能牵引你的双腿朝着好吃的地方走去。端上美酒佳肴,宾客围席而坐,欢歌笑语又是一番快意景象。如战士出征般的号角响起,双抬大轿的牛头上桌色泽黄亮,香满溢出。米酒散发着甜甜的香味从坛坛罐罐中溢出,光是味道就清香无比,烈得烧喉。如果不浅尝一壶醇香的米酒不免留下遗憾。
夜晚,以山寨为地标,以酉水为脉。从远古的船工号子到今天的踏歌迎宾。鼓舞迎客,以茶会友,花开蝶自来。炮声、鼓声齐鸣,礼乐告天、天籁回响。苗族巴代头戴冲天法冠,身穿大红法袍,右手摇师刀,左手舞柳旗走进祭坛。用苗语诵读着祭文,言语、动作、神态都恭敬、虔诚,一系列神秘而繁复的仪式打通祭祖的路。苗鼓打起来了,苗歌唱起来了,巴代舞起来了,苗妹儿宛如仙女下凡吕洞山。苗族巴代开路,旗手们举着各种各样的彩旗进场,苗族代表抬着祭祀供品摆上祭台。威武的雄狮气势雄浑,奔腾而来,神秘的度戎舞度来了美好的家园。苗族上刀梯绝技的勇敢,赶边边场的浪漫,呼朋引伴来采茶。农耕人家的走秀,令人沉醉、福佑万年。悠扬的苗族山歌,唱出了吕洞山的神韵,婉转悠扬的苗歌在山间盘旋,翻山越岭飞向远方。美如仙女的苗家幺妹儿款款而出。一排排背篓,背包谷、背稻子、背水桶……圣山踏云彩,扯一匹云彩把汗水揩。一声呜啊呜唱得温柔而惆怅。一群婀娜多姿的幺妹款款而出,宛如在山路上摇摆。苗语高腔破空而出:“苗家住在吕洞山,歌云歌雾歌连天;一天不把歌来唱,浑身无力嗓冒烟……”一首首苗歌不断飞出来,以歌传情,以歌起舞,吕洞山化为一片歌舞的海洋。
寨子里的鼓,从远古响来。猴儿鼓、迎宾鼓、太阳鼓、四方鼓、撼山鼓……鼓舞苗寨里的人大步前行。杨见水一身驼背的装扮,小南瓜则从大鼓上出现,黛帕和苗女们围上四方鼓各持一面而击,始终以鼓点相合。鼓点迅速转换,四方鼓和弧形鼓队转化为撼山鼓,山水应和,山寨欢腾。高山飞瀑,峡谷悠长,小桥流水,酒香四溢。融融月光下,清凉晚风中,古朴山寨内游客尽享梦幻的夏夜,感受石头寨人的热血与浪漫。一个似剧非剧、似演非演、似宴非宴、似寨非寨的沉浸式体验空间。纯净的山水、古朴的文化、美妙的爱情和血性,所有的一切像史诗般厚重,叠化成一行行美妙的文字。土家阿妹娇俏、灵巧、能歌善舞。土家汉子狂野、奔放、豪情万丈唱山歌、吹木叶、摆手舞……戏曲歌舞创新式呈现,一群佬佬和妹娃置身于石头寨,感官和思绪穿越千年,融入脚下这块土地曾经和现在的悲欢离合。石头寨的美景、美食、歌舞、平凡的生活都通过他们的手机在网络平台上一轮又一轮传播发酵,让世人心神欲往。他们热情、幽默的性格具备网红的特质,搭配绝美的山水滤镜孵化出一大批人气网红。此时此刻她们个个都是网红达人发出盛情邀请,请你逮腊肉、喝米酒,欣赏阿哥阿妹苗服走秀,一起过最热闹土家年。石头寨山水的交融,古秦时空的碰撞让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意象、情感和信念在烧烤的味道中迸发,承古传今,演绎得最鲜活生动。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山寨人更注重味道。各种各样的食材、五花八门的烹饪方法,千变万化的味觉冲击,杨见云在不断寻求美食的状态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回味着不同的人生境遇。
3
喂,你好,彭秀丽,你听出来我是谁了没啊?听出来了,杨秀华你最近忙什么呢?杨秀华说,你看咱俩也分手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挺想你的,我们复合吧。彭秀丽说,我没听错吧,你说你要跟我复合?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变得不像你了?以前的你桀傲不逊,现在唱的哪一出?杨秀华说,是啊,没错啊,我就是要跟你复合。哎,咱俩复合吧,我觉得你会一直在我身边的呀。彭秀丽说,你认真的吗?其实我也真的好想你。杨秀华说,我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要的是爱情,你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彭秀丽说,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杨秀华说,我不缺钱了,我要爱情,我要我的老婆,我要我的家,我要老婆回家来。杨秀华能有今天,大概连他自己都想不到。坚持梦想,一路前行,在日益积累和尝尽人间百态后瞬间就爆发了。最近杨秀华太忙了,各地奔忙,商演不断,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这就是一个人有了名气之后的待遇。不得不承认,历经风沙后,杨秀华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仅凭一首歌就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让那些仍然在底层奋斗的音乐人羡慕不已。
金秋时节,石头寨几乎包容了自然界所有的色彩,有时更像是一组生命的标本,表现出山寨儿女历数千年仍然如此深沉、淳朴、鲜活。山寨里种植金秋梨的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发货,源源不断的订单从四面八方涌来。今年行情很好,预计比去年至少能多卖不少钱。随着金秋梨逐渐下市,今年的采摘、销售工作也完美收官了。小小的金秋梨,已经在石头寨结出了幸福的果实,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金秋梨种植的致富之路。助农直播间里,憨二佬介绍道:“大家好!欢迎刚进直播间的小伙伴们。一号链接是我们的金秋梨,二号链接是百合,我们的产品都是无公害农产品,喜欢的朋友们,可以从小黄车直接下单……”眼前这些实时显示屏、音响、幕布、灯光设备都是今年新上的,有了这些设备的加持,直播的声画效果都提高了一个档次。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憨二佬都会准时出现在直播间里。通过线上直播,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被销往全国各地,乘着电商助农的快车让农民们足不出村就将产品快速销售出去。直播间不仅打开了村里特色农产品的销路,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车间、田间、直播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条网线赋能土货走俏。憨二佬借力产业振兴的东风,充分挖掘金秋梨资源,每当万树梨花漫山遍野时,与沧桑古老的地质奇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画卷。
杨见云真没想到,生活了几十年的石头寨居然变成了旅游景点,在家就能把钱挣了,这真的是个神话。一家人在一起见证石头寨一天天变好,这正是他最向往的生活。飞出大山的是鹰,冲出山谷的是水。他购买了新车,经常开车从石头寨去坐龙峡,去红石林,去高望界,去栖凤湖;去芙蓉镇,去猛洞河,去老司城,去里耶,上八面山;从石头寨去边城茶洞,去乾州古城,去凤凰古城,去南长城;去十八洞,去矮寨大桥,去德夯大峡谷,上吕洞山。历史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只需要从这里走进去,他就会有全新的收获,这一切都是他向往的生活。
薛二娥忙着安排员工打扫客房、挂起灯笼、倒贴福字,以整洁的环境、喜庆的氛围迎接游客的到来。回到石头寨创业以来,薛二娥见证了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她和同行们都感受和收获着文旅发展带来的喜悦。大水淹不死游鱼,山高挡不住鸟飞。新冠病毒感染被调整为“乙类乙管”,杨见云和薛二娥重新燃起希望。随后,石头寨搜索量大涨,心心念念的游客陆续到来,带动烟火气大幅回暖。飞瀑流泉为乐,吊脚楼群为席,一群吊脚楼,成为热捧的网红打卡地。芙蓉镇大瀑布旁,一家家网红酒吧、网红民宿前,不少年轻人忙着拍视频直播。瀑布两岸,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览无遗,上万盏南瓜灯在夜空中随风摇曳,煞是壮观。这些山寨吊脚楼历史悠久,现在华丽转身成为炙手可热的民宿。很多游客来了,要在吊脚楼住一晚,这才算真正到过芙蓉镇。“我卖的不是房,是风景,我卖的是窗边的风景。”这是民宿“上房揭瓦”老板的口头禅,也是他成功的秘诀。由于拥有最好的休息和观景位置,“上房揭瓦”是远近闻名的网红休憩打卡地。石头寨人潮涌动,酒店一房难求,民宿成了翘手货。旅游热度不减、快乐持续……
“欢迎客人来寨里,请喝一碗甜米酒,米酒甜进你心里,歌声醉在幸福里……”在石头寨入口,阿哥阿妹端着米酒、唱着苗歌,热情欢迎客人的到来。喝过拦门酒,跨过风雨桥,小青瓦、土石墙、花木窗,土坯石块砌成的房屋让人一进入便如穿越时空般,回转至五百年前的土家苗寨。在寨子里探寻,仿佛在参观一座天然的非遗博物馆。织布坊、豆腐坊、晒谷坪、银器坊在寨里排布,日常的推豆腐、纺纱织布的生活场景成为游客相机的焦点。土家苗寨成了景区,村民成了演员,只管还原生活场景。杨见花打花带给游客看每月就能收到旅游公司发放的几千块钱,游客买花带的钱属于她的额外收入。杨见花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年纪还能靠着在家打花带上班赚钱。一批传统企业纷纷建起直播间和直播基地打造沉浸式、场景式、原产地消费新体验,电商引领传统企业、合作社转型升级走出了新路子。
栖凤湖湖心岛的草坪露营地里,三五好友围桌而坐边吃边聊,食物炙烤的滋滋声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形成独特的田园交响曲。文化旅游成为催生乡村蝶变、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美产业。杨见水将湖边一蓬蓬草绿色的帐篷,以当下流行的景观灯加以点缀,装饰成时髦的星星点灯。晚霞映照在湖面上,这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也是星星点灯浪漫的开始。小南瓜举起镜头在记录。本地的桐油、木材和外来的瓷器、布匹充斥着江面。商贾往来、会馆林立……这座千年的码头,在高墙窄巷间勾勒出长长的时光轴,让人们窥见码头昔日的气质。河街一楼临江亲水,是酒吧和休闲业态聚集地。沉浸式穿越夜游活动以不同的主题引来诸多游客驻足观看。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的街巷还原商贾骈集、货财辐辏的码头文化重现当年的繁华盛景,搅醒了沉睡的古镇。多栋明清古建筑还原了当时的商业生态,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打卡,透过一砖一瓦打量着这些古建筑的年轮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