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国军行军是什么模样呢?
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威风凛凛的行军样子。
实际上,国军行军就和电影《1942》溃败的行军差不多。
区别在于真实的国军部队,枪支弹药更少,马车也更少,头盔更加没有。
队列两侧是新兵部队,中间是军官的家眷,运输车辆,粮食,弹药等等。
像马有才这样带枪的长官和亲信,则是拿着枪,来回走动维护秩序。
有条件的就骑马,没有条件的就骑毛驴或者走路。
每个连队各管各自的一段路。
谁要是落下了,督战队的马队就会过来抽打士兵。
新兵和壮丁,是不配枪的。
准确的说,是压根没有枪。
步枪的价格太高了,压根没办法装备满员。
全师各类枪,一共大约2000支。
至于行军速度?
平均速度4公里每小时,每15公里左右停下来休息。
然后埋锅做饭。
一天行军平均在30-35公里的样子。
这大概是国军的行军极限速度了。
再快,后勤和辎重部队就跟不上了。
新编第15师的情况更加糟糕,骡子、毛驴,黄牛,马匹,车辆什么的严重不足。
每一个新兵必须要背负大约70斤重的粮食跟随部队。
不背不行啊。
你去外地作战,搞不好粮食都没办法补给。
此外,还要额外强征一批当地的民夫。
大概需要协同运输物资大约40公里距离,或者由地方乡绅破财免灾。
一行人才走出宁国没多远,天空就开始下起了小雨。
散文里写着:春雨贵如油。
似乎春雨充满着诗情画意。
这下雨,对于部队行军,可是非常恶心人的。
整个地面就会变得异常潮湿,全是泥巴水。
突然间,前方一匹快马逆向而来,泥水飞溅所有人一脸。
传令兵在大喊:
“长官有令!部队停下休整,找地方避雨。”
“长官有令!部队停下修整,找地方避雨。”
新15师号称有1.2万人,实际人数在八千人左右,加上家眷和周边征兆的村民。
部队的营地,足足延长了三公里甚至4公里远。
马有才带着几个人,找了个略高的地势观察四周。
马有才:“麻蛋!这破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
“就这吧,搭帐篷。”
一旁的新兵当即回答:“好嘞!”
国军内部,等级森严。
马有才作为带枪的长官,可以第一时间拥有遮风挡雨的大帐篷。
而作为家眷的白雪和飘雪,也是可以享受这个大帐篷。
3个人,一个帐篷,这绝对是奢侈的。
其它的兄弟,则是一个班(10人),一个小帐篷。
基本上可以做到蹲靠着,人挤人的那种。
马有才的连队,算是比较好的。
有些部队压根没有准备行军帐篷,只能让民夫冒雨去砍树木,临时制作避雨的场所。
至于陈师长,自己则是带着姨太太们和警卫,躲到了某个山洞里烤火。
最底层的士兵和民夫是怎么样的情况,他无所谓。
只要把新编师拉到前线即可。
至于一个师,具体有多少士兵,没有人在乎。
反正这些人,注定是炮灰。
没有枪的炮灰。
突然间,远处传来了哀嚎声。
马有才听着动静出去看了看,有些于心不忍。
原来是一处临时用木头架子和野草藤组合的木棚塌了,砸死了几个民夫和两个毛毛躁躁的新兵蛋子。
“唉!”
马有才高声喊道:“来人。”
站岗的卫兵:“到!”
马有才:“拿4个帐篷,在那边的口子搭上。”
“再给他们...嗯,30斤杂粮。”
“再他妈的吵吵,老子枪毙了他们。”
站岗的卫兵:“是!”
民夫没啥追求,人被压死了就压死了,压根不会找军队要说法。
这又不是拍电影,老百姓还敢和军队要说法?
你不想活了,其他人还想活着呢。
这就是国军的军威。
其实,日本人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有些自以为有身份的商人,还企图和他们掰扯掰扯,结果小命就没了。
国军是只欺负穷人和泥腿子。
日本人是管你泥腿子,还是乡绅,还是富豪,或者社会名流,统统死啦死啦地。
讲究的是一个随心所欲。
春雨绵绵,两侧的山林里开始腾起白色的雾气。
大部分士兵只能蜷缩在一起,相互取暖。
少部分有条件的,才能生活。
比如马有才的大帐篷,就升起了一个小火堆。
马有才呼喊一个卫兵:“老刘,进来烤烤火。”
老刘立马点头哈腰:“谢长官,谢谢两位夫人。”
不一会儿,另外一名卫兵也回来了。
他也幸运的进帐篷烤火取暖。
白雪弄了点茶叶,加了些许红糖,随后递给两个人。
“谢谢夫人。”
“谢谢夫人。”
一口热茶下肚后,狗娃子感慨道:“真舒坦!”
老刘和狗娃子是马有才拉起新军的最早骨干成员,可以算是亲信。
既然是亲信,有些小恩小惠的,总得给人家吧。
眼看火有的小了,老刘自告奋勇:“长官,我去拿柴火。”
马有才:“嗯,顺带看看其他人,有没有生火的。”
“要是没有,就来这引火。”
老刘:“诶!好嘞。”
还别说,大部分营地都没办法生火做饭。
天空下雨,火石在潮湿的空气中压根打不着火。
至于火柴,这个时候叫做洋火。
带洋字的东西,可不便宜。
他们都是山沟沟里抓来的壮丁,家里都穷得很。
自然没有那种高科技玩意。
于是就有了引火这个说法。
就是从有火的地方,挑一根燃烧的木材,带回到自己的营地里。
马有才的帐篷非常大,差不多有5*5米的距离。
中间还有一个小帘子可以遮挡住一半。
海德世一进来,就对着某个新兵说道:“当心点,毛毛躁躁的,把长官的帐篷烧着了怎么办?”
某个新兵:“是是是!”
马有才一看,是海德世来了。
“老海,来来来,坐这边烤烤火。”
海德世:“长官,还是你这舒服。”
马有才给他舀了一点肉汤,随后问道:“是李长官那边有什么指示吗?”
海德世:“他能有什么指示,现在他一个劲的巴结师长呢。”
“我打听了一下,咱们可能走不了了。”
马有才好奇:“哦!怎么说?”
海德世:“山东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