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山东丢了,其实是指济南省会城市被日本人侵占了。
呃,怎么说呢?
国军这边的信息传递速度,确实有点感人。
济南沦陷是1937年的事情,而此时已经是1938年的3月份底了。
上峰还在一个劲的宣传台儿庄大捷(1938年3月16日)的事情。
两个信息居然是后者先传给地方,是不是很神奇!
这信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的。
估计很多地方,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的事情。
上面宣传什么,下面的百姓也只能信什么。
就连海德世这样的基层军官也想不明白一件事。
“不是说华北战事一片形势大好,我军小有挫折吗?”
“怎么华中地区的济南没了?”
“难不成,日本人是从青岛过来的?”
这就是大部分南方人对于北方战场的认知。
他们并不知道华北早就沦陷了,也搞不懂上峰为啥要求绕过南京,让所有人去徐州集结。
他们只知道,这一次是北上抗日,收复失地。
虽然听着很扯淡,但这会并没有多少人有地理知识。
不知道的还以为北平就在南京城的隔壁呢?
中央社的宣传是,我军迂回转进,直插日军腹地。
大概就这个说法。
马有才不知道如何跟他解释。
“可能,上峰有自己的考虑吧。”
“不要想太多,把兄弟们看牢,不要出乱子即可。”
海德世:“是!”
大雨连续下了好几天,很多粮食都被泡烂了。
反正就是一锅乱煮,能吃饱就行。
马有才待在营帐里无聊的发呆。
虽然有2雪陪伴,但天天啪也扛不住啊。
终于,上峰来了命令,部队可以走了。
现在的华中战况如何呢?
台儿庄战役过后,日军两个师团的主力遭遇了重创。
然后,装备齐全的滇军60军主力赶到徐州的第五战区。
委员长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决心在徐州一带,与日本人展开大决战,一举灭掉日本人的主力。
巧了,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
国军高层开始不停的向第五战区派遣生力军,日军也不停的向徐州派遣生力军。
国军60万大军PK日军20万大军,新一轮的大战即将展开。
但国军的部队都是什么货色?
就新15师这种的垃圾部队,也敢挂中央军的陆军番号。
一个师,连重机枪都是个位数,迫击炮压根没有。
八千多人的部队,只有两千支乱七八糟的步枪。
就这样,也是尽可能的挖空了皖南数个县的库存拼凑起来的。
因为最早组建的安徽保安团,早就在淞沪会战期间,灰飞烟灭了。
其它的国军部队其实也差不多。
很多人喜欢说汤恩伯的部队如何如何装备精良。
他的第一军,可是最早一批在淞沪会战打废了的。
哪里还有第一军的威风?
重机枪被日本人打掉一挺,算一挺。
全国仅有的汉阳兵工厂能生产,月产能下跌到230余挺重机枪。
从南京保卫战结束,到徐州会战开打,中间才多少时间?
你重机枪压根没有生产多少出来。
迫击炮更加不用说了,也没有多少。
像步枪这样的,汉阳造+中正式,合计月产能3000支。
一个月的产量,只勉强够装备一个步兵师。
国军哪来的那么多的武器和弹药,继续维持大规模的会战?
它压根没有这个条件的。
可以说,第五战前能赢得台儿庄保卫战,就是一种侥幸,而不是必然。
国军高层力劝蒋某人,赶紧见好就收吧。
现在大决战,国军压根不具备这个条件。
自己手里有几十个师的部队,还真以为自己有百万雄狮吗?
整个第五战区,唯一能打的就一支部队,从云南千里迢迢赶来的滇军第60军。
其它的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其实都是叫花子部队。
估计很多人都想不到。
影视剧里头,最落魄的武器装备落后的杂牌军,都比现在这些所谓的中央军强十倍。
至少影视剧里面的杂牌军,他们是有武器、有头盔,有冬衣,还有鞋子穿。
现实的国军部队是机枪坏了、武器丢了、老兵死了。
这些都是没办法快速补充的。
实际的国军精锐,百战老兵,其实都已经和乞丐差不多,在黄河沿岸冻得哆哆嗦嗦的。
这仗还怎么打?
蒋某人:我不管,牛皮吹出去了,必须要让日本人好好看看,中国人还能打。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新编15师这样的炮火部队,也需要源源不断的投入战场。
没有武器,没关系,人来了就行。
反正是挨枪子的命运。
日军第9师团,意外的收到了一个情报。
国军的一支中央军部队,即将北上增援徐州。
第9师团的参谋也不敢托大,毕竟前面日军已经在台儿庄栽了一个跟头。
还有一点,就是第9师团的战斗力下降的厉害。
打完淞沪会战,损失了一批老兵。
打完无锡攻防战,又损失了一批老兵,还丢了不少重型坦克。
百里加急,去南京抢功劳,结果遭遇中国守军残余部队决死反抗。
于是,第九师团只能修整、修整、再修整。
整3个月的时间,都在打酱油。
虽然补充了足额的士兵,但新兵和老兵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的坦克数量太少了。
师团长想了想:“羽田君!你负责拦截,我给你留下一个野炮大队。”
羽田三目当即回答:“嗨!”
一个步兵连队,外加一个75毫米的野炮大队,这个火力其实相当不错了。
羽田联队目前的总人数接近4500人,加强后拥有12门75毫米野炮和6门92式步兵炮.
此外,轻重机枪数量更加是数不胜数。
对抗国军一个新编师已经是火力过剩了。
当然,日军不知道这些。
间谍也只能勉强根据部队番号和归属势力来判断国军部队的强与弱。
中央军,那一定是相对战斗力比较强的。
地方军,那基本上都是渣渣。
不久以后,他们就会遇到铁头娃60军。
以及遭遇了豆腐渣一样的中央军新编15师。
当然,这是个意外。
大家都知道浙江这个地方,没啥出名的重工业,但纺织业是仅次于江苏的存在。
换句话说,江南新军武器没有多少,但人手一套新军装。
日军的间谍侦查情报非常厉害。
一看这个部队清一色的新军装,还有中央军的番号,这不就是妥妥的主力吗?
于是,日军的伏击战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