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第22章唯死而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智浃在这一刻,是真的被赵瑗的言语所牵动,这一刻,他是真的有舍命陪赵瑗轰动一次的想法。
  智浃思考着赵瑗所言的方法,清君侧不可谓一个很好的实行方案,若是直接造反,必然不会有人愿意跟着赵瑗行事,但只是清君侧,为岳飞翻案,对于那些一心想要抗金的人而言,极有可能会跟随。
  岳飞的遭遇,已经不是岳飞一个人的遭遇,这是所有抗金之人的代表,岳飞都这般,天下抗金人的心,都会出现动摇,会变得心灰意冷,会对大宋朝廷以及如今的官家而失望。
  然而他们却只能接受这个结局,他们没有任何的办法。
  现在赵瑗愿意带头,改变这样一种现状,在智浃看来,有很大成事的可能。
  但也只是可能,一旦赵构出面,这种形势又将会再次瓦解,唯有大军不受阻拦入城,未受控制的殿前司军马外出,留下皇城司以及宫中宿卫,赵瑗且必须畅通无阻的进入到行宫之内,直接胁迫赵构写下禅让诏书。
  还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完成这样一件事,也是极为不易,主要也是因为赵瑗手中,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心腹大军。
  智浃想了许久,最后也不再去想,在他心中,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要好,不仅能救得岳飞,还能拯救大宋于危难之中。
  若是失败,不过是一条命罢了,赵瑗尚且能舍弃性命,他又有何不可,大不了唯死而已。
  智浃随即目光灼灼的看向赵瑗,刚才赵瑗所展现出来的,以及赵瑗的立场,智浃如今也唯有相信赵瑗,他相信刚才的赵瑗,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发自内心如此。
  赵瑗感受到智浃的目光,也是看了过去,他知道,智浃的决定即将就要揭晓了。
  他整个行动能不能成功的基础,即将就有所结果。
  他之所以看重智浃,之前并非是因为智浃的智慧,因为那时的他,还不知道。
  智浃最为重要的,就是可以代他联系到岳飞的那些心腹,以及大军中的人,他去联系那些人,别人未必会信,反而会猜测他是不是为了害岳飞而联系他们的,实在是董先这些人的下场指认,不会让那些人轻易相信。
  而他也不能过多、过久的去接触那些人,不然一旦被注意到,还不等他计划开始,就得被迫结束了。
  唯有做过岳飞幕僚的智浃,虽然只是做过一段时间,但对于岳飞军中,必然比他熟悉,而岳飞在外面的那些心腹,也更加愿意相信智浃。
  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通过清君侧,拯救岳飞的名义,来调动岳飞在外的那些心腹大军,这同样也只是可能。
  两人又是沉默一会,智浃才缓缓开口。
  “相公大义,在下深感敬佩,大宋天家之中能出现相公这般人物,在下认为,这是上天给予大宋的改变之机。
  承蒙相公看重,在下,愿意为相公谋划,实现相公大志。
  然,将来若是成事,在下也请相公能不忘今日之言,执掌大宋,立志北伐,收复故土,驱逐金人!”
  赵瑗听着智浃的话语,心中很是激动,整个人都有些颤抖,但被他克制着,此刻他必须要保持稳重,要有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一般,如今他年纪尚小,就必须要让智浃看到他的老成。
  之前智浃应下,他或许不会这般,但在见识到智浃这如同诸葛武侯般的智谋,他是真的发自内心而高兴。
  在智浃话音落下没一会,赵瑗便是肃声开口回应。
  “还请先生安心,今日我之所言,尽皆不会有所改变,因为这些,都是我立志要去完成的。
  打造出一个绝无仅有的强宋,是我毕生所愿,我更是不想让大宋朝廷,负了岳相公,负了天下抗金之人的心,不想让大宋一朝,有如此之遗憾!”
  智浃听闻,脸上也是露出了笑意,显然对赵瑗,很是满意。
  “在下相信郎君,相信郎君定然能够做到,在下也愿陪郎君一同,一起走一遭,不负今生!”
  随后两人也都是笑了,这一刻,两人对未来仿佛都充满期盼一般,明明就没有任何把握,却是显得很是自信。
  过后平静下来,两人也是不得不回归于现实,那就是目标已然定下,如何实现,成了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
  刚刚所说的,都还只是一个大概,落到实处,具体该如何做,需要考虑的地方,还多得很,并不是一句清君侧,就能够实现的,还需要去谋划,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随即智浃便是率先开口。
  “郎君,接下来可有什么打算?此志当如何实现,郎君可与我细细说来,我们一起谋划一番。”
  赵瑗听着智浃的话语,也不准备有任何隐瞒了。
  “不瞒先生,如今,我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现在是皇城司提举,便是为了掌控皇城城防,同时培养自己的心腹。
  至于联系先生,我原本是想通过先生前去联系岳相公旧部,约定起兵,实行清君侧之事。
  同时再联系韩相公,韩相公同样一心抗金,岳相公又先后救过韩相公两次,如今秦桧心思,韩相公定然也已知晓,且心中恐怕已经有些心灰意冷。
  如今是岳飞,接下来,又会不会是韩相公他呢?
  我便想着以清君侧除秦桧,解救岳相公之名,邀请韩相公一同。
  如今韩相公虽在临安,没有掌管大军,但韩相公的影响力,殿前司、皇城司皆有,且其大军之中,必然有着韩相公心腹,若是韩相公愿意,那么成事的几率就将更大。
  最后在韩相公同意之后,便是开始准备,让大军秘密开始往临安行进,我会让人大开城门,让大军入城,随即诛杀秦桧。
  而我则是率领皇城司中的心腹,入宫面见官家,言城内有外军行清君侧,届时必然能够得见官家。
  在见到官家之后,我便将官家软禁,然后逼迫官家写下禅让诏书。
  此便是我的谋划,如今还请先生能够指正。”
  智浃听着赵瑗的话语,皱眉沉思着,从赵瑗的这些话中,智浃很清楚,思路没有问题,对于要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该怎么做有着很清晰的认知,并没有好高骛远。
  然而虽然都没有问题,但是智浃却是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细节,赵瑗所说的,更像是每一个阶段要走的路,接下来该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但对于如何去做,以及做的过程,却是没有更加细致的描述,尤其是时间的节点之上,也是不足。
  这些看似很小,看似不经意,但是智浃很清楚,这些是能够决定最终的成功与否的。
  他们要做的这件事,困难本就无比的大,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导致全盘皆输,他们是一步都不能错,错一步,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万丈深渊,想要重新改变思路都没有办法。
  这也就说明,他们做这件事,没有一丝容错的机会,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最终结果出现极大的偏差,他们也会因此而提前丧命。
  在赵瑗说完之后,没一会,智浃便是缓缓出声。
  “郎君所言,没有错,可以说极为正确,仅仅凭借岳相公旧部,是不足以成事的,而且能够想到以在下去联系岳相公旧部,可见郎君的谋划并非一时所想。
  联系岳相公旧部的事宜,在下可以做到,且有郎君领头,在下能够说服岳相公旧部秘密出兵。
  然而后面郎君所言的,说服韩相公,又该如何说服?怎么又能保证,韩相公在听闻之后,不会向官家上书说明?
  随后则是,殿前司的兵马,如何让其外出?
  郎君应当知晓,若非必要殿前司的兵马是不会外出的,到时纵然有郎君在皇城司的心腹大开城门,只要殿前司大军尚在,他们短时间内便可到达。
  而皇城司复杂,郎君也定然无法全掌皇城司,其中有人反复该如何?
  且郎君所言进入行宫之内,郎君只身进入,定然无有问题,但要率领心腹而入,又该如何入?
  宫门宿卫定然会将郎君心腹拦于宫门之外,而这宫门,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旦官家现身,这场清君侧,便是直接宣告失败。
  这些问题,也都是必须要解决的。”
  对于智浃所言,赵瑗原本是有想过的,但还没有完善,如今智浃说起,他也是很想知道智浃会怎么说。
  而对于最难的宫门,反而是他最为轻松的一关,这个他更是没有担忧。
  随即赵瑗便是开口了。
  “先生,进入宫门这块,先生无需忧虑,到时自会有人放我而入,殿前司诸班都虞候中有一人,是我的人。
  然而其他,还请先生教我。”
  智浃听着赵瑗的话语,心中也惊讶了一番,他是真没有想到,赵瑗自小进入深宫之中,可以说没有任何人为依靠,却是在殿前司有着自己的人手,还是诸班宿卫中的诸班都虞候,能做到这个,在智浃看来,可是极为不简单的。
  随即智浃也是为赵瑗而高兴,最难的一步都能解决了,他相信在其他步骤之上,他们同样能够解决。
  在赵瑗期待的眼神中,智浃当即便是开口。
  “郎君当真非同寻常,如此局势之下,还能在殿前司诸班宿卫之中有着自己的人,在下更为敬佩。
  如今最大的难题解决,那么在接下来的行事之中,只需缜密一些,注意时间便可。
  如今岳相公之事虽让众多抗金义士对朝廷失望,对官家失望,但情绪,并未达到顶峰。
  郎君前番言,金人使者即将入临安,那便在两国和议签订之后,再行此事。
  在下虽不知这个协议具体会如何签,但是,我大宋朝廷,必然会再次割地赔款请和,另外金人恨岳相公是恨之入骨,如今岳相公被冤入狱,金人必定会借机增添筹码,让官家以及朝廷,处死岳相公,不然便以大军南下为威胁,官家应是会从。”
  说到这里,智浃心中更是一阵黯然,若是没有遇到赵瑗,哪怕他明知赵构的决定,他依然会上书朝廷为岳飞求情吧,这是他们这些人最后的倔强与坚定了。
  随即智浃不再去想,继而接着说着。
  “到时和议一旦签订,岳相公之事成为必然,天下抗金义士,哪怕就是韩相公,都必然会对官家以及朝廷,彻底失望,对于秦桧,更加的感到愤怒,敢怒不敢言,到那时,所有抗金义士的情绪,都将会达到顶点。
  到时郎君再去联系韩相公,在联系韩相公之前,郎君可先向官家为岳飞适当求情,到时官家与奸人秦桧,即便要罢免郎君,也是需要走一走流程的,而几天的时间,便是足够了。
  到时郎君再去见韩相公,言及岳相公之事,将韩相公内心对朝廷的失望,给引发出来便可,便不能再提其他。
  随后再见韩相公,言自己要被秦桧以及官家联合罢免,再次提及岳相公,说起抗金之事,有了前一次的交谈,韩相公的心境必然会被引发。
  到时顺势提及清君侧,韩相公也必然不会多想,以为郎君也是单纯为了岳相公,为了大宋,为了抗金而这般做。
  而且有着郎君领头,韩相公的风险也会被降至最低,只要真正确定为清君侧,只为诛杀大宋奸邪,韩相公必然会同意。
  对于韩相公此人,在下有些了解,也听岳相公说过,也是一个一心为宋,致力抗金的好汉。
  只要郎君能够刺激一番,那时的韩相公必然会加入。
  至于岳相公旧部,到了那时更加没有任何问题。
  而接下来最为关键的,便是如何引出殿前司大军,到时可以以金人撕毁协议,南下为由,让官家下令,让殿前司都指挥使杨沂中将殿前司大军调去前线。
  至于金人撕毁协议,本就有过先例,且签订协议只为降低朝廷的防备之心,以及诛杀岳相公,这个理由,也站得住脚,到时有韩相公在朝堂之上说明。
  官家以及朝堂士大夫们本就惧金,到时必然会派出殿前司大军,而岳相公以及韩相公的心腹大军则秘密往临安赶来。
  至于大军出营,到时有个密令什么的,前去抵抗金国大军,便不会有任何人怀疑。
  只要出了大营,沿小道往临安赶来,没有人会发现,只要大军入城,快速掌控局势,郎君带心腹入宫,控制官家,尽快完成禅让诏书,则大局可定。
  到时韩相公即便反应过来,但也只能受着,毕竟大宋一乱,便是真的会给金人机会。
  且这是如今官家下诏禅让,合乎法礼,到时为岳相公平冤之后,天下抗金义士,皆是不会有所抗拒。
  当今官家身体不适,亦或者出现了金人奸细,却是位居宰相高位,自己无颜再为天子,而郎君诛灭大宋奸邪,金人奸细,且郎君本就为太祖七世孙,官家下诏禅让于郎君,合情合理。
  到时岳相公继续领军,到时何人敢有异动,便直接平定,然后在朝堂局势稳定之后,便是开始北伐!
  如此,郎君大志可成!”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