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赵瑗说得大义凛然,自身气势也是高涨,显得一身正气。
实际在说这些之时,这都是赵瑗心中真实所想,他的目的,确实是铲除秦桧这样的奸邪,救出精忠报国的岳飞,这些他没有说谎,更没有说错,才能有这般的气势。
智浃经过短暂的失神,便是回过神来,刚才的赵瑗,确实有让他看见雄主之势,那般气势,可以说纵然是大宋的官家,都做不到。
回过神的智浃,细细思量着赵瑗的话语,在他设想中,若是为了清君侧,那么无疑就要容易许多,因为清君侧并非造反,而是为了还大宋一个朗朗晴天,让大宋能够更加的强大。
这个做法,只要有人愿意带头,恐怕会有不少人愿意跟着做,说白了只要达到目的,罪责由领头的那人承担,有功却是一起享,最为关键的是,那时赵构即便怪罪,最多也是惩罚领头的人。
因为清君侧的目的只要达到,赵构迫于声势,以及无人可用,都必须得继续用这些人,不然金人南下,赵构也担心自己会被金人掳去。
而这样的局面达成,其他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唯有领头组织的赵瑗,会受罪身死,且必须得死,以此来平息赵构的怒火,除非赵构真的性格大变,认可清君侧。
但是,这可能吗?
智浃眉头紧皱,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不懂赵瑗这样做是图什么了?
难道是真的只图诛杀奸邪,拯救岳飞?给病入膏肓的大宋,刮骨疗伤?为此不惜付出自己的命?
从赵瑗刚才的神态来看,他的直觉告诉他,赵瑗说的是真的。
但就是这样,他又想不通了,赵瑗本身就有很大的几率能够成为皇帝,只不过是多等待些时日罢了,等成为官家之后,同样做到这个目的。
到时面临的,无非就是主战派的减少,无人可用,以及岳飞无法拯救。
智浃思来想去,唯一能解释得通的,就是赵瑗想要将大宋现在的主战派保留下来,将岳飞救出来,才会在此时选择这样做,而不是让大宋病情越发的加重。
对于大宋而言,确实极好,但对于赵瑗而言,他图什么啊?
赵瑗说完之后,见智浃没有说话,便是看了过去,在见到智浃依旧皱着眉头沉思后,也是没有出声打扰,静静的在一旁等着。
到了此时,赵瑗是真的认可了智浃的才能,能够作为岳飞的幕僚,是真的很有才能,难怪能入岳飞的眼,并且还能成为其心腹。
此时的赵瑗也在想着,他刚才有没有出现什么疏漏,他的这些目的,即便智浃没有猜出来,他都会说,但他真的不想让智浃猜出他准备借这些人的势,去逼迫赵构禅让。
造反的事情,赵瑗压根就没有去想过,即便造反能成,岳飞也不可能服他,真放出来了,说不定还会带着大军来找他给赵构报仇。
而且大宋其余各军,恐怕也不会服他,稍有不慎,大宋都面临着亡国的风险。
这还更不用说,天下肯定不会有人跟着他造反了。
如今唯有让赵构下诏,将那个皇位,禅让于他,才能让天下人更加服一些。
因为到时已成定局,加上他清君侧,杀秦桧、张俊等奸臣,所有人没有别的选择,而他本身就是赵匡胤七世孙,身份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有小瑕疵,但是那些重要吗?
那些到时候都不重要了,主和派倒下,主战派登场,他需要做的,就是北伐,然后发展大宋。
所以在赵瑗的构想之中,赵构的禅让诏书,是绝对关键的,若是赵构不禅让,他就不能做那个官家,其他人过后反而会找他的麻烦,将他定义为奸邪,以此保全自己。
但是这个最终的目的,只能他自己知道,不到行动之时,他谁都不会说。
智浃依旧在沉思着,整个人陷入了头脑风暴之中,过了许久,智浃也是逐渐想到了两个可能。
其一就是赵瑗真的这般大公无私,一心为宋,真的只为强大大宋,才会领头组织清君侧,去承担那个风险与危险。
其二便是赵瑗要借机上位,直接除掉赵构,自己成为皇帝。
两个结论一出来,智浃双手紧紧相互抓着,此刻的他,万般的紧张,因为这两个结论,无论怎么看,赵瑗极大的可能,都是为了第二种,他自己要上位。
想到这里,智浃的呼吸都是一阵急促,在他眼中,赵瑗若是真的这样做,无疑在将大宋逼入绝境之中,凭借着赵瑗无法服众,无论文武,都不能掌控,各地大军,说不定会揭竿而起。
旦夕之间,大宋说不定就会被颠覆。
想到这里的智浃,怎么能不紧张与忐忑,实在是这个想法,太过吓人,但偏偏,又无疑是最有可能的。
智浃很清楚岳飞是什么样的人,赵瑗若是这般做,在他看来,还真就不如不救岳飞,以免岳飞反而遭受煎熬。
给了希望,又让人绝望,还要去做那种让人无比痛苦的决定,对岳飞,才更是折磨。
智浃缓缓将这些想清楚,最终平复下来,神色平静的看向赵瑗。
今夜,他已经不准备活着了,他知道的很多,他知道赵瑗必不可能放他走,但他必须得把这些,与赵瑗说清楚。
刚才赵瑗所展现出来的,让他知道,赵瑗比起大宋的前几个官家,无疑要优秀太多太多,且处事以及心思方面,更有一丝太祖之风。
最为重要的是,赵瑗更是坚定的主战派,坚定抗金北伐。
这些,他知道都是岳飞想要去做的,一直想要完成的,他必须得及时点醒赵瑗,让赵瑗不要走上歧路。
随即,智浃缓缓开口。
“相公之意,在下无比敬佩,天下人能像相公这般者,寥寥无几。
但是相公可愿听在下一言?”
赵瑗面色平静,看着智浃缓缓出声。
“先生有话,可尽管说来,我洗耳恭听。”
智浃整理措辞后,当即开口。
“相公,在下有一问,相公可是准备,通过这次清君侧,以便自己上位,除掉如今官家,自己去做那个皇帝?”
赵瑗听到智浃的话语,瞳孔一缩,这次他是真的没有忍住了,当即就变了脸色。
赵瑗瞪大眼睛的看向智浃,这一刻,他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做妖孽了,真的知道什么叫做谋士了,他从头到尾,就说了一句想要救岳飞,说了救岳飞现在向赵构求情已无用,问智浃有什么办法。
然而智浃先是猜到了他想要通过岳飞联合外军,以武力来改变结局,虽然猜出的是造反,而非清君侧,但也足够震撼了。
但赵瑗却是万万都没有想到,智浃还能根据这些,直接说出了他要依靠救岳飞,依靠大军来让自己登上那个大位。
赵瑗很想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人,真的是人吗?
赵瑗都怀疑起了,自己的这个目的,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让人猜到了,让他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赵瑗心神在此刻直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一时间都无法回过神来,自己曾以为的绝对秘密,就这么被人三言两语就给说了出来,即便还是有些出入,但最终的结果,无疑是说对了。
对于赵瑗而言,这怎么能不是一个打击,来自后世,自以为聪慧,却是殊不知,这些古人,不乏有大智者。
智浃一眼不眨,紧紧的看着赵瑗的表情,在见到赵瑗的反应之后,即便赵瑗没有说话,他也知道赵瑗最终是为了什么了,心中一时间满是复杂,这件事,他在来之前,自己都是真的没有想到会成为如今的这个样子。
他要是及早就知道赵瑗是这个目的,他来都不会来,更是不会与赵伯圭接触,只想离得远远的。
然而如今,现实就是这么无奈,阴差阳错之下,他就这么的卷了进来。
一旁的赵瑗,过了许久,才缓缓回过神来,面露苦涩,这次他是真的被上了一课,但也并未因此丧失自信,他更是不信所有人都如同智浃这般,若是人人都像智浃这么妖孽,那他自认倒霉。
而且真要是人人都像智浃这样,哪里还有什么金人猖獗,靖康之耻了,早就被打得逃亡了,哪里还会像现在这样。
随后赵瑗也不准备再隐瞒了,如今一切都几乎摊开了,他也不介意向智浃摊牌了。
反正无论如何,智浃这个人,肯定是得跟在他身边了,现在也好,将来也罢,他在哪,这人就得在哪,不然,他是真的放心不下。
片刻后,赵瑗恢复常态,看向智浃。
“先生当真大才,恐能比肩诸葛武侯了,这般智慧,不可不贵。
但先生有一点却是说错了,我赵瑗,并不是因为想要登上那个位置,才来救岳相公的。
我可以告诉先生,如今我已经是皇城司提举,三个月后,还会再次入宫,将来我会皇子,甚至皇太子的几率,很大,我犯不着冒这么大的险,去登上那个位置。
我正是因为想要救岳相公,才有这个想法,如今能救岳相公的方法,唯有官家,也只有官家才能改变,但如今官家,为了与金人议和,且金人使者即将抵达临安,官人更是不可能让岳相公活。
那么唯有我成为官家,才能拯救岳相公,才能改变大宋的未来。
而且即便如此,也不是先生所说的,除掉如今官家,我的目的,便是要让官家禅让,只有如此,大宋才不会有倾覆之险,我才能被天下人所承认。
先生可知,我为何要救岳相公?
我的身份,先生应当知晓,我乃太祖七世孙,想当初我大宋,也是无比强盛的,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大宋富强,只是变成了富,强这个字,在无形之中,却是消失不见了。
靖康之耻,衣冠南渡,身为太祖后裔,如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岳相公这般的忠义之士,被奸人所害,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朝士大夫,以及如今的官家向着金人乞降,像个奴才一般,只求着金人不要来攻。
他们忘了,忘了大宋才是中原之国,大宋才是大国,曾经我汉人的强大,如今却是被这些人全部丢弃了。
发生了这么大的耻辱事情,一个注定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耻辱事件,这些人却是没有去想过,一雪靖康耻。
金人强吗?
或许强,但是,我大宋如今出现了岳相公这般的抗金义士,屡屡收复北地,北伐次次建功,金人的大军,在岳相公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然而这样一个一心只为收复北地,驱逐金人,以学靖康耻,一个精忠报国的忠良,却被如此冤枉,这些人,一心只想让岳相公死,这些人,改杀!
这样的官家,又如何能成为大宋的官家!
先生,刚才我或许激动了,但这,就是我心中的感受与想法。
我不愿岳相公就这般被冤杀,我更不甘,大宋这般软弱,任由金人凌辱,身为太祖后裔,我有必要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先生,如今,可愿助我?”
这些话,一直堆积在他心中,他一直都想说了,但是他只能忍着,如今借着这个机会得以说出,赵瑗的心中更是无比的畅快与轻松。
这样软弱的大宋,若是不能改变,还不如亡了来得好。
说不定一支义军崛起,还会再次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
这个软弱的大宋,何止是不配拥有如今的岳飞与后面的辛弃疾啊,就不配拥有那些忠义的汉家儿郎。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不仅是岳飞想要去做的,更是他赵瑗想要去做的。
来到这个一个时代,这么一个时刻,这些不去做,枉重活一世!
智浃听着赵瑗的话语,听着听着,整个人的情绪也是被调动了起来,实在是赵瑗说的这些,也是他所企盼的啊。
强烈的共鸣,引得智浃心绪极为不宁,他是多么希望如同赵瑗所说,大宋有那么一个强势的官家,不负大宋天下热血儿郎心啊。
一雪靖康耻,收复北地,驱逐金人,打造盛世强宋,这都是他们这些人的愿望,他们也一直为此而拼搏着。
赵瑗说的这些话,句句说在他的心坎里,智浃虽智谋出众,但他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至于赵瑗这些话的真假,智浃从未去怀疑过,散发出来强烈的情感,不是假的。
而且如同赵瑗自己所说,他大可以慢慢等,又何必来冒这么大的风险?冒着身死的风险来做这些,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智浃一时间,心头满是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