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永和九年 / 第八章 谁家茑萝遣冰人

第八章 谁家茑萝遣冰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正月初四,岁煞西,乙卯日,值日:天德(黄道日);宜:祈福、祭祀、结亲、开市、交易。
  这天,天边刚冒出一抹朝霞,“临贺郡公府”府门大开,先行出府的桓温,穿上正装骑上骏马,前有仪仗开道,浩浩荡荡去往东海王府。东海王司马奕去年就买好了大雁、彩绸,因为殷浩的缘故,一直未能送到庾家“忠诚公府”。这次,桓温出面做媒,拿好这些东西顺道去庾道怜家中行“纳采之礼”。
  所有的一切早已安排妥当,桓温的一切行动,只是个形式过场。但礼不可废,与皇室联姻,更需要隆重周详。庾希做为庾家家主,早在府中收拾门庭,备好酒水和谢礼,专等桓温前来代表司马奕提亲。
  紧随桓温出府的,是替桓冲、庾姚夫妇去甄选女婿的庾友。按照庾姚的心思,是害怕谢家人知道了欲联姻的消息后,谢奕会让谢玄有所准备。希望这次堂兄贸然前去,能出其不意,更好地侧面了解下谢玄,最好能打探个详实。
  两路人马,出了府门,一东一西分道而行。虽然去的是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是,都有一个随从的手中捧拿着今晨砍下的一大桠腊梅。为了这个“送梅”计划得以实行,庾道怜和桓涴少不得各施所能。庾道怜说服了庾友,桓涴求动了桓温。两个女子相互帮忙促成此事,她们这般少女的心思也让众人偷笑不已。
  这件事情,导致后来史学家论证,这“媒人”的最初来由就是送梅花的“梅人”,在此之前叫做“冰人”。
  闲话不说,单说这庾友携带礼物,不时就来到谢家的“万寿子府”。
  几日来,谢家大院里看似嘈杂忙碌,但这些个公爷、公子们却十分悠闲。千百年来的佳节习俗,学童们都暂停了功课放了假,放任其随意玩耍。谢玄庶出的哥哥们,多半也已为官,当着甩手的县令,趁着春节大假,四处访友串门。偌大的谢家大宅,人数时多时少,偶尔宾客往来,忙坏的只是一堆婢女、仆人、部曲。
  前两个一母同胞的哥哥夭折后,谢玄是谢奕一房中唯一的嫡子,所以有自己单独的房舍。谢玄的房屋,坐落在正院的东边,穿过前厅的回廊就是一小池塘,过一曲桥便穿过石板铺就的小院就到谢玄的别院。独门独院,门边有两间门房,院里是三栋青砖瓦房,主房带俩厢房。周围翠竹芭蕉,门前的小院两棵大槐树分立两旁。由于谢玄长期不在府中,这里的房舍都是闲置,除了有人打扫卫生,平时少有人出入。这次谢玄回来,母亲才挑了一个不到十岁的小侍女惠儿和一个二十岁的部曲阮忠过来伺候。
  别墅啊!啧啧!谢玄快放弃什么为国为民,真想安心堕落一辈子。自东山小镇养成的习惯,谢玄早早醒来,今天却迟迟没有起床,懒懒地喊人前来伺候洗漱之后就开始一个人锻炼。数月的勤炼,体型虽然变化不大,但谢玄自知身体健壮不少,一袭单衣罩着里衬,也不觉得有多冷。正在小院内舞完一套谢家剑法时,母亲阮容的婢女翠儿快速跑来施礼,请谢玄前厅待客
  听翠儿说有客人来访,谢玄心中虽犯嘀咕,但也不耽搁,翠儿赶忙叫谢玄的小侍女惠儿给谢玄更衣。看着一脸着急的翠儿和手忙脚乱的小女孩惠儿,谢玄也只好任由摆弄,免得又惹得一个个告罪磕头。
  大厅内,谢奕、谢安坐在左边主位,宾客的座位上端坐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庾友。庾友生得清秀文弱,浓浓的书卷气息,白皙的皮肤,乍一看就像是长期宅在电脑面前的网虫。
  谢玄跨步入内,先对父亲及三叔见礼。谢安捋髯含笑,对谢玄引见道:“此乃忠诚公(庾冰谥号)之子,东阳太守庾惠彦,汝乃其晚辈,当尊为世叔。”
  谢玄听完咋舌,同时感叹东晋世袭的好处,这么年轻,就是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啊,随即赶紧施礼:“庾世叔安好!小子谢玄,借此新岁,恭祝庾世叔天开景运,四时吉庆,造家庭福,豫立亨通,顺心康健!”谢玄诗书不怎么熟读,但这几日听得多了,好不容易攒了几句,难得这般机会,便一股脑说了出来。
  “呵呵!贤侄免礼,果然快语豁达,性情中人也!”庾友伸手虚牵,谢玄也就顺势站立。
  这时庾友才仔细打量谢玄,看此子,不胖不瘦,身高六尺多(东晋一尺为24.12厘米,六尺为1.45米);额宽鼻挺,眉清目秀,黑黝黝的大眼睛,脸上稍带婴儿肥;不厚不薄的翘唇,勾出嘴角阳光般的笑容,一身蓝色绣金的长袍,赭色的腰带紧束,浑身一股欣然的朝气,隐约中带有坚毅和不屈的韧性。
  利落的打扮,稚嫩的帅气,让庾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命人捧来腊梅一大桠,送到谢玄手中。这一下把谢玄给弄糊涂了,搞不明白这送花干嘛,心想:为什么叫人献花呢?我是说得比唱的好听吗?貌似这种花在后世是不能随便送的呀!大过节的送梅花,不忌讳梅(霉)字吗?这花最多就是情人节送给情人,表示爱情能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可这个年轻的太守世叔送这个东西,实在是让人莫名其妙。
  谢玄连忙瞪着眼睛悄悄看博学多才的谢安,可此时,谢安和谢奕也一脸迷茫。
  看见谢玄小心抱着腊梅后,庾友才笑对谢家兄弟道:“此梅枝,乃有人托小弟,要亲手送与令公子,顺祝春祺。”
  抱着这一桠梅花,一阵梅香扑鼻,让人精神为之一爽。谢玄听了庾友所说,口中不忘礼仪,搭言道:“不知谁人所赠,可否告知,谢玄也好拜谢回礼。”
  庾友浅浅一笑,微微摇头:“受人之托,此人之名,暂不告知。如要言谢,曾闻谢家子文采机智,可否以此为题,做诗回赠。”
  应景赋诗,谢玄也已习惯,闻着清新的腊梅香气,谢玄赶忙搜罗脑海,顿想起前世练字的一首诗,腹中斟酌酝酿一番,出口吟出:“折自园林独芬芳,未让江梅雪里香。还恐人嫌梅太白,故来枝上尽涂黄。”
  东晋的文风崇尚吐故纳新,自谢玄的七言《咏柳》而出,王羲之带头也写了几首,因此七言渐渐流行开来为读书人接受。
  “好!好!好!”庾友连说三个好,这枝腊梅,自桓府攀折而来,谢玄此诗应景应时,绝对不应该是旧作抄袭。短短时分,有此才情,庾友怎不叫好,遂转头向谢奕道贺:“谢家小子,果真好才华,如得贵人垂青,日后定有大造化。”
  谢奕立马得意自谦:“庾老弟谬赞,小儿顽劣,怎堪如此褒誉。”
  一旁细心观察的谢安见庾友话中有话,说话间还一味探看谢玄。谢安心中一动,对谢玄道:“玄儿,既然贵友所赠,自当悉心珍惜,还不谢过退下。”
  谢玄正不知所措,闻言心中更是巴不得离开,听了谢安嘱咐,生怕不小心碰掉梅花对送礼人不敬,只得别扭地躬身颔首:“请世叔代为言谢,小子无以回赠,定当好生珍惜。庾世叔请便,谢玄告退。”
  这几个月跟着谢安习文练武,造就了谢玄的言听计,后世的待人接物,更使谢玄有着成熟的礼貌举止。庾友见状连连点头,笑吟吟的看着谢玄抱着腊梅轻步走出大厅,眼神在送走谢玄之后,对着捧花而来的随从暗示一眼色。
  待谢玄走后,谢安拱手问道:“庾老弟此番前来,定有他图,何不直言相告。”
  庾友被谢安一问,爽朗一笑:“安石兄果然当世智者,小弟此此前来,一是拜会旧友,二则受堂妹所托,甄看谢家小子谢玄。因堂姐夫桓冲有一嫡女,名‘涴’,乳名‘玉菇’,相貌甚是乖巧,心性聪慧,今年十一,有意与谢氏结为儿女亲家。”
  谢奕一听,心中大喜,好友桓温膝下无女,一直未曾想到与桓家结亲。现在能与桓冲联姻,无疑也和桓温攀上亲戚,据谢奕所知,桓温最照顾桓冲。谢奕正要满口应承时,听谢安又问庾友:“谢玄此子,虽有顽劣,但心性豁达,守礼敦孝,不知可入惠彦老弟之眼。”
  庾友一脸严肃答道:“安石兄何出此言,我观此子,机敏心细,才智过人,我若有女,自当招为东床。”
  庾友的这般打趣肯定,让在座皆是一笑,谢安高兴之余,心中正在盘算与桓冲联姻的得失。思索之下,觉得与桓冲结亲,也算是不错的选择。尚未等谢家兄弟开言,庾友又说:“小弟此次,只是先行探看,桓家是否满意,自当另论。”
  谢安品味庾友的话,答:“哦?若是如此,便不能告知玄儿此事,以免反受其乱。”
  此时谢奕早已急不可待,插言道:“我与桓家世代友好,如得联姻,自是锦上添花之喜。老弟回时,只需如此美言,谢家定会选请冰人(古代对媒人的别称),前往纳采。”
  庾友见谢奕如此说,也高兴而言:“老弟在此,先祝谢、桓两家得成美事,届时少不了讨杯酒喝。”
  “呵呵!那是当然。”随着谢奕的大笑,谢安赶紧命人摆酒设宴。
  大厅内笑声不断,谢玄此时才刚到自己房子的小院。由于谢安的叮嘱,谢玄并没有将梅花交与随行的翠儿。谢玄抱着一米多长的梅枝,一路嗅着沁人的幽香,不禁慢慢欣赏起这娇毅蜡黄的花朵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想起这句梅花品质的绝笔,谢玄心中升起一种说不出来的冷清。自己的人生,陡然来到这个时代,如同被折断的灵魂,飘零在古代的陌生。虽然自己也想融入这个世界,但却如同这枝腊梅,被人抱来送去,无法落地生根。
  也许这就是命,谢玄此时顿有种和这桠腊梅同命相怜的感觉。抬头遥看红红的春日,几丝暖意夹杂梅香,
  谢玄忽然生一想法,要插活这枝腊梅。想起前世的知识,植物生长根系需要钾肥,命阮忠到厨房找来草木灰,顺便提来温水和青盐。便在自己房门外的泥地里,用盐水洗净砍折之处,寻得松软之地,用随身短剑,挖一坑,小心放入腊梅枝桠,再用沙土混着草木灰回填,慢慢用温水夯实。
  谢玄悉心做完这一切,暗暗对这枝腊梅祷祝:你要是能在这里生根,我便能在这世界立足……。此时,不远处的回廊立柱后,一个灰影才悄然离开。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