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朕,朱祁镇 / 23、围城

23、围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祁镇看着杨士奇的面容,一时之间,感慨万千。
  因为不是亲爹,所以,其人必有自私之心----俗语云,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啊。
  由此,与其给朱家王朝打工,那还不如借助着给朱家王朝打工的这个契机,把该有的利益往自己的兜里面使劲揣一揣呢。
  即,自朱瞻基时代正式抬头,也抬起了头的文官们,开始了一些为人所不喜,也是能借助着自己文官这个身份,以史书来掩盖自己所做事迹的行为了。
  而且,等到朱瞻基离去之后,又到了朱祁镇这个幼帝的时期。
  那可不就对文官来说,更是一个大好的时期了?
  朱祁镇仔仔细细地回想了一下,从自己的正统元年一直到自己亲政的正统七年这么一段时间里,大明朝可谓是正式走起了下坡路啊。
  朱祁镇明白,从他爹的宣德年间开始的、文官所主导的战略收缩,在他的、无法亲政的、正统的头七年里,是愈发厉害了。
  还有自勋贵手里夺权一事。
  例如,正统元年,文官借助着先帝驾崩、新帝年幼一事,请求巡边,以安人心,但是却借此机会将文官、亦或亲近文官的武官给开始安插进了大明的各个角落。
  对此,朱祁镇表示,没了进取之心的武官,真心打不过有着极大的上进之心的文官啊。
  不过,他也明白----也是,武官的进取,丢命的概率可是要远远大过文官的进取一事啊,怪不得武官们都不大愿意进取了呢。
  朱祁镇喟然道,人心如此,他又能如何?
  只得提高武器的科技水平,以此来降低打仗的危险性,进而,提高勋贵那令人“可敬”的进取之心了。
  唉。
  人心呐。
  皇帝不好当啊。
  再例如,以文官为首而进行的裁撤水军、放弃相关港口一事。
  而这里的权力从武官手里丢失了之后呢,又该何去何从呢?
  须知,权力永远是没有真空地带的。
  而普通的小老百姓呢,能获得这些个权力吗?
  所以,到头来,这里的权力还是落到了文官手里。
  然后,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之变当中,大同的晋商都可以同瓦剌进行交易,那么,掌握了沿海权力的文官们,为什么就不能去搞一搞走私这件事情呢?
  要知道,财帛动人心啊。
  只是,朱祁镇觉得,真心苦了后来的俞大猷、戚继光了。
  对此,朱祁镇表示,丢雷老母,自正统年间落下的根子,真心难为嘉靖皇帝了。
  还例如,裁撤校尉,以降低武官对文官的压制。
  更例如,裁撤上林苑,以降低皇帝对皇宫的掌控程度。
  朱祁镇想着、想着,就是越想越气了。
  这读书人的花花肠子啊,就是厉害,杀人于无形之中啊。
  而且,在惹出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还能拍拍屁股溜号,顺便,更是能欺骗世人,以获得“三杨”的美名。
  娘的,不说土木堡之变的真正罪责在于谁。。
  可在这之前,西南乱----麓川叛乱、东南乱----矿工起义、东北乱----鞑子做大、西北乱----草原袭边。
  而且,大明朝的财政也是每况愈下了。
  丢啊。
  真心难为朱祁镇了。
  常言道,史笔如刀、史笔如刀,可这刀,张小泉家产的吧?
  而且,朱祁镇清楚地记得,杨士奇这个老小子当初彻底滚蛋了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子嗣做出了一大堆恶事,又没有彻底给遮掩住来着了。
  然后,其家人作恶事的资本又该从何处而来呢?
  须知,我朱祁镇打小没了亲爹,怎么,你儿子,也是吗?
  想着、想着,朱祁镇的目光则是转移到了杨荣的身上。
  ------
  不同于前者的杨士奇,杨荣是“三杨”中,最令朱祁镇感到难以论断的一个人了。
  好吗?
  好。
  毕竟,这位可是在朱瞻基巡边的时候,曾独自陪着朱祁镇他爹朱瞻基出去打仗的文官啊。
  所以,其人和朱瞻基的关系,必定强于常人。
  然而,在这里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宣德九年,朱瞻基的又一次巡边时,杨荣又一次陪同了。
  然后,在回去之后,朱祁镇就逐渐病重了起来。
  而在巡边之后到驾崩的这一段时间内,才才两个多月而已。
  由此,朱祁镇着实难以判断杨荣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毕竟,每一次巡边的陪同人员,不尽相同。
  姑且,先看着吧、先看着吧------至少,昨日,只有杨荣一人给张太后上了份折子。
  ------
  等到五位顾命大臣将自己这些时日所了解到的情况都给张太后汇报结束了之后,张太后即开始了自己对于一些要紧事情的提问。
  而朱祁镇,也就在正襟危坐地听着了。
  他觉得,皇宫内的两后啊,可真是让人为难至极了啊。
  张太后在朱高炽驾崩了之后,立马就是收拾人手将朱高炽其余的妃子都给殉了葬,哪怕人家生出了好几个儿子。
  而孙皇后呢,则是搞得朱瞻基在皇宫之内只有朱祁镇这么一个儿子了。
  试问朱瞻基不想要儿子吗?
  或者说,他真的爱孙皇后爱得深切吗?
  别啊,朱瞻基可爱玩儿了呢,对子嗣的需求也是非常强大了呢。
  结果,好不容易才是因为意外而多出来了一个朱祁钰。
  而等到朱祁钰登上了皇位之后呢,在宫外,朱祁钰生出了儿子,在宫内,却是一个都没有,即便他的女人很多了----当然,这一点,对于朱祁镇来说是很好的。
  朱祁镇再度环顾了一下众人。
  他的十步之内,不在掌握之中,他的十里之外,倒在掌握之外。
  而且,朱祁镇记得很清楚,他爹朱瞻基的遗诏中写道:“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朝政让张太后处理,朱祁镇尚可理解,毕竟,人家有一定的能力,而他妈呢?
  开玩笑呢吧?
  朱瞻基不知道自己老婆的能力当为几何?
  由此,朱祁镇猜测,三杨这是可能矫诏了啊-----看来,宫内和宫外,是联合在了一起啊。
  所以,年幼的正统、幼年的万历。
  当真是一个轮回了。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