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天乩乱 / 第四章 迷离大漠 4

第四章 迷离大漠 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6,2,8,2,10,18.
  如果只有6,2,8,2,10五个数字,就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6,2,8,2,10,2,12,2……这一组数字,也即在连续的偶数间插入一个2作为间隔。可实际跟上来的第6个数字是18,这就让人头大了,如果是2就好了。
  这些数,这些偶数到底……突然脑中一道灵光闪现。
  是的,都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我知道了。
  3,1,4,1,5,9.
  常硕在沙地上同样划出6个数字,接着毫不停顿的写下第七个数字:2.
  第八个数字:6.
  是了,那么接下来的数字就是4,12.
  完整的数字是6,2,8,2,10,18,4,12。这组数是圆周率的两倍。
  刚才灵光一现的瞬间,让常硕一下子想起很多很多事情,脑中的拼图不再是宛如空白的零星几片,而是像从倾覆的货轮上飘散的木箱,密密麻麻的散布在整片水域上,他脑中的圆头小人拼命聚拢起一部分箱子扎成木筏,对另一部分却无能为力、只得看着越飘越远渐进无形。而拢起的箱子其中之一便装着这些数字。
  面前的两组数字,面前的少女所书与常硕自己所书毫无二致,都是阿拉伯数字。虽然叫阿拉伯数字,但常硕很清楚这些最初由印度人发明,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再由欧洲人将其现代化。在中国古代虽然应该也有传入,但流传并不广,全国性的推广运用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实现。
  至于圆周率,在中国把精确度提高到常硕面前沙石上所写的3.1415926的科学家叫祖冲之,然而这位先贤所处的年代,他则毫无印象。这些不是他上课时的重点吧。
  在古代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的人不多,难道救我性命的会是古代的科学家么?自己恢复的那些模模糊糊的初高中知识的记忆,能够帮助他提高在这个时代的生存率么?
  “能懂这些,看来你真的不是一般人家出身,”韩姓老者摸出酒葫芦,拧开盖轻呡一口后旋即拧紧,“丫头,这位兄弟虽然不幸遭难且患了失魂症,但智识远非常人所及,我们护送他到于阗后就用心帮他寻找家人,刚才你们所说的那些为仆做役的玩笑话以后就不必提了。”老者的话语气沉稳、掷地有声。
  “是,依惜以后不敢再提。”她显然也明白此中利害,恭恭敬敬的跟韩姓老者行礼唱诺,之后又偷偷瞄向常硕,眼中星芒点点,虽有疑问却也满是好奇。
  看两人之间如此行事,常硕明白原来这老者才是主事之人,他方才一意迎奉少女,希望能暂时寻得一处庇身之地。谁料在少女的“入职”考试中,他有意无意的连续答对题目竟然起了弄巧成拙的效果,让老者对他的身份家世起了疑虑,不敢再收留他。
  自己在这个世界举目无亲,若是无人庇护帮助,怕是连活下来都是举步维艰。倘到了于阗城,他们为免事端将自己一弃了之那该如何是好?
  还是要试试,笔试过了说什么也要争取一次面试的机会。想到这常硕也模仿莫依惜刚才的举止朝老头躬身施了一个大礼,恳声道:“莫雨身逢大祸,如今飘零沦落至此,本无存活之理,幸被两位恩公仗义施援才得以生还。在下虽失却大部分记忆,但有些事情却还能记的……”
  老者认为自己来自于阗,那就顺着他的话头往下编,之前自己讲过要去敦煌,但是看他们当时神色,敦煌似乎是个禁忌之地,所以又解释说是梦里要到敦煌,那么可以这样试试。
  “……方才这位姑娘考我这几道题时,我便突然想起在下确实是从于阗而来,但却是要去往敦煌的……”说话间,他特意留神观察二人反映,说到自己确实从于阗而来,韩姓老者虽然面无动容,但却抬起右手轻捻胡须,当说到去往敦煌时,二人神色又偏一紧,然后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
  敦煌确是个雷区!
  常硕不欲眼神与二人接触,便双手掩住鼻口低头声嘶力竭的猛咳数下,然后抄起水边的水囊仰头一气猛灌。借这十数秒的时间,他的脑子急速运转,将三人相遇相处的短暂景象一幕幕的在脑海中不断重放。
  “老夫看小兄弟言语也与我等相通,面貌……唔……绝非这里的蛮夷胡人,那敢问可是来自华夏中原?”
  “匈奴在河西诸郡侵掠已久,小兄弟若是从中原而来,能走到西域这片瀚海大漠实属不易。”
  “我与这同伴祖上也是来自中原,自第一代算起,来到这塞外已快三百年。”
  “当前匈奴人与中原王朝在河西走廊激战已久。”
  如果这一老一少对面貌相近言语相同的自己态度颇为友善是因为他们祖上同样来自华夏中原,却又为何对中原的政权丝毫不提、殊无礼敬,只以一句中原王朝代替,难道他们祖上来到茹毛饮血的塞外是因为中原的政权导致?如果是这样就说的通。
  可自己说要去敦煌,却又为何引起他们的忌惮紧张呢?
  可恶!如果知道现在是什么历史背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当政就好了,自己或许还能想出一些线索。
  不管了,引起一个人忌惮紧张的心理必然是有与他存在敌对关系的事物。知道这点就够了。
  “……因为在下先祖世代隐居在敦煌,据说也有近三百年了……”,常硕说出这句话后心里顿时轻松不少,因为他看到对面二人同样轻舒一口气,只是眼神中更多了些惊讶之意。
  赌对了!
  化解敌意的最巧办法便是同理心,你们祖上是三百年前从中原迁到西域,我祖宗也是,只是走的没你祖宗远,到了敦煌觉得此处水草肥美、牛马成群就留下来隐居啦。
  “那你为何去于阗,又为何回敦煌,现在可还想起路上与谁同行、被谁所害,敦煌家中居所在何处?”苍老的声音听不出感情,但一字一句层层推进,就像战场上手持长戈的武士,在鼓点的指挥下沉默结阵前行,带着令人难以阻挡的气势将常硕得意后的胡思乱想击的粉碎。
  韩姓老者撩起下裳前摆,缓缓弯腰起身,直到全身立定才松开手任由素白的布衫垂到脚面,扬起一片轻灰。
  常硕不敢抬头看老者,人一旦说谎,最容易出卖自己的就是眼睛。
  “不记得了,刚才也是姑娘说题目是由他爹爹所教,我才想起小时候我娘在敦煌也教过我这些,我此行去敦煌便是要回去探望我娘,至于其他便真不记得了。”言至此常硕方敢抬头,却正迎上老者睥睨漠然的眼神。
  要糟,这老者肯定是发觉自己的破绽了,常硕心道。萍水相逢,别人救你一命,你却言辞闪烁、故意说谎,这肯定会引起别人猜忌怀疑。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