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世人都晓长生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岂止娇妻难忘却,功名利禄谁能少?少了‘老子’都不干,活着不如眼闭了!”郎朗的读书声无比惫懒的从草庐中传出来。
啪!只见陶景休扯着嘴角随手抄起躺椅旁的一本经书就一把砸到正在摇头晃脑胡言乱语的赵天生身上喝道:
“你小子唱的什么玩意?一首引人向道的《好了歌》怎么让你整成了这等疯言疯语!”
自从小半年前被陶景休带回了终南山后,整天就跟洗脑加做长工似的,赵天生不仅要跟着起早贪黑地做农活,还要服侍陶景休的生活起居,更悲惨的是每天被逼去看一些玄之又玄的道家经典!像什么《大道论》、《道窍谈》、《太玄经》、《玄妙说》,现在赵天生都已经可以说是张口就来,然而对于武学修行方面的事情陶景休则是闭口不谈,弄得赵天生不知多少次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而想方设法地逃出终南山!
“师父,你们道门这根本就不是引人向道,这不是哄鬼吗?年过半百还贼心不死的人才讲究得道长生,谁年轻的时候活着没事做老是求个什么劳什子飞升!”赵长生虽然已经被打习惯了,但今天不知道怎么的一股子脾气也上来了,直接把手里那本跛脚道人写的《梦楼谈》扔在了地上,然后对着躺在椅子上的陶景休喊道:“要我说,年轻的公子哥们是不信道的,比起清净无为的道士,人家更愿意去端坐在庙堂之上当个白衣卿相;而那些将死之年的老朽也是不信道的,比起云里雾里的飞升人家更愿意去追寻佛门所谓的来世福缘。所以呀,师父你们道士也就骗骗那些年近半百的人好了。我反正是不学了!”
陶景休对于赵天生的话不置可否,轻轻捋一捋胡须:“你倒是对三教受众颇有见地,不过你莫非真的以为我等追寻的长生便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吗?我让你先行领悟道门经典就是指望锻炼你的养气功夫,然后再领你入得门来,可惜呀不过是焚琴煮鹤对牛弹琴,不知所云罢了!”
赵天生翻了个白眼说道:“师父希翼证道长生,徒弟可不指望长生,我且问师父,世上有仙几何,有凡几何?”
陶景休突然望了望上面,沉思了一会:“纵观古今,成仙之人或许不过两三人,而似凡俗之众无可尽数。”
“那便是了,我再问师父,我之天赋比师父如何?比掌教如何?比百年前武当张真人如何?你等是否成仙可期?”
“不如、不如,皆是不如,成仙若是这般简单,我等又何苦自困一隅!”陶景休撇了他一眼,往日里寡言少语的他今天似乎对赵天生颇为忍耐,“可若是锲而不舍终究是有一丝机缘,你真的对此毫不在乎?”陶景休再一次言语诱惑道。
赵天生看向自己的便宜师父,很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人活一世,草木一衰。既然上天原本就注定了世人寿不过百,那求长生便是大逆不道,逆天行事。我这人运气背的很,你们这些人逆天改命或许还有一条活路走,我可能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再说,我很清楚自己的天赋,我连师父都未必能超过更何况是得道了。我只希望这一世过的肆意快活,功名富贵娇妻美妾一样不落,如果上天让我多活几天那便多活几天……所以,陶真人现在可否放小的下山去红尘里打滚了?”
说着,赵天生心里一横,双手抱拳朝着陶景休的方向一拜,这一次他的头却不曾低下,而是直视那迎来的目光。
避无可避,如何再避?难道真的当一辈子禁欲的道士不成?那还不如让他死了的好!其实主要还是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赵天生完全没有以后能打赢陶景休的把握,打不赢的话以他的辈分根本就无法还俗?除非他愿意跟陶景休比谁命长,甚至大概率是他会输。
“知天易,逆天难,听天由命更是难上加难,你很好很好……”
陶景休好像第一次见到眼前的少年,自己收下赵天生其实是存了小心思的,虽然弄不明白少年与自己的因果报应是福是祸,但只要他在自己跟前便是有什么危机在这终南山也好控制些。所以这些日子以来自己对待这个便宜徒弟也只是敷衍了事,只希望教他些道理就是交了差了,至于武学那是断然不会传给他的。今日却不曾想自己修了一辈子道,反倒被个少年给上了一课!
未然即是未必然,怀疑就是虚妄。根本没有根据的端倪是站不住脚的。还未曾发生的事自己何必如此害怕?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久到赵天生抱拳的双手都已经快没了知觉,可是陶景休依旧是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假寐,四周静悄悄的,哪怕是树叶落在枯黄的草丛中也能清晰可闻。
陶景休忽的睁开了双目,一只手支撑着站了起来,看着赵天生说道:“何时一生无惧的自己竟然被区区因果吓破了胆?”于是抚了抚衣袖继续说道:“人固有仙凡,然道无所谓高低!你既然不愿求长生,那你可愿拜我为师学习武道!将来替为师行走世间,名扬四海!”
道门佛门收徒有两种:一种是传道,所收弟子可以称之为门派接班人,将来留下继承道统;另一种就是授业,弟子主要学习武学或者某一方面例如琴棋书画一类的知识,将来想做什么也有较大自由。
赵天生惊讶的不自觉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本来以为陶景休会翻脸不认人,再不济也是恼羞成怒将自己扫地出门,未曾想他竟然还愿教自己学武。
“恩师在上!受弟子三拜!”
赵天生拍了拍身上本就不多的灰尘,难得的整理了一下衣着,然后方方正正的朝陶景休拜了三拜。
“为何不叩首?当日磕得头去,今日磕不得吗?”陶景休没好气的说道。
“若是心不诚,这头磕与不磕又有何区别?今有师徒之名,弟子三拜足矣;他日有师徒之实,弟子又何惜这区区的三个响头?”
陶景休看着现在说话猛然有了生气赵天生突然感到很有意思,果然这小子直到今天才勉强将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师父?
当即问道:“你既然想学武,那你可知这世间武道分几步?”
赵天生想了想,在长安虽见过不少武道修行者,但对于武道一途依旧只是个门外汉,权且当是看个热闹。当即拱手问道:“弟子无知,还请师父解惑。”
“武道修行自太祖立国后才统一划分境界,共分为九品四境。”
“寻常人只要有合适的武学功法,能引天地元气入体筑基便可算作是武者,武者的内力,道家的真气,皆是此类。”
“以后随着体内元气的积累程度,由九品升至一品,一品即是筑基大成。”
赵天生听到这里,脑子里灵光一闪,好像想到了什么,便问道:“师父,既然筑基只是元气的积累,量的变化,那是否有捷径可走?”
陶景休闻声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很聪明,快速筑基的方法自然是有的,可无论是服食天材地宝还是修炼上乘内功,都不如传功来的快。”
“传功?一个人将自己的功力传给别人?”
“不错,假如两个人的体质相近,又或者是血缘相近,且修行同一功法或是相似功法,那么道理上就可以由一方将功力传给另一方。”
赵天生眼珠子一转说道:“师父,这里面应该有什么讲究吧!”
“规矩自然是极多的,首先,两人的契合度越高,元气折损越少,可就算是折损再少,损失也会过半,且传功之后被传功之人还需要一段时间与外来元气磨合。其次,被传功的次数越多,其体内元气越是不纯,折损的程度,磨合所需的时间也会急剧上升。最后,传功之人还至少要是涅槃境高手!正因如此,也仅有那么几家圣地和大世家为了保证继承者领先于同辈,才会由寿元将尽或是此生再难寸进的前辈传功给下一代,不过就算这样,也只能保证至多一个人快速筑基。”
看到赵天生没有想象中的愤愤不平,陶景休捋了捋胡子,倒是很奇怪:“你不觉得这很不公平吗?”
“嗯?”赵天生挠了挠头,显得很疑惑:“有付出就会有收获,那些修行圣地既然愿意付出这等代价,那自然就能让传人在起点领先,有什么不公平的?”
“说得好,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世界就是这么“公平”,不过也就前九品筑基时能如此了,后面的四境可是实打实的一步一天堑!更何况你作为我陶景休如今唯一的弟子,如果我愿意的话你也可以一步进一品。”说着陶景休也不自觉的嫉妒起来,自己师父当年可没自己这么厉害,又不由得为赵天生有自己这么个天下少有的师父感慨起来。
“太祖当年为了笼络三教,由三教和太祖自己共同命名了后面的四个境界。其中三教命名的三个境界并称上三境。”
“第一境为佛门涅槃境,这个境界主要是引天地之力重塑真身,所修成真身品阶越高,展现出的威力也就越大,种种神妙也各不相同。可惜的是涅槃武者在战场上一般还是有些束手束脚施展不开。”
“第二境为道门通玄境,一入通玄神通自生,每一个通玄修士都将获得上天青睐,在破境时都有机会掌握至少一种天赋神通,步入这个境界就已经能初步领悟天地规则。相比涅槃武者,通玄武者上了战场只要不作死去硬抗千军万马就没有性命之忧。”
“第三境为书院知命境,一入知命方知天命,每一位知命修士也被尊称为大修士,他们就已经是人间界所能见到的境界最高深者,在战场上也是被称为万人敌的存在,就算是疯了去和万人规模的大军团死战不退,谁胜谁负也还是五五之数。为师不才,卡在这个境界二十年了。”
赵天生听着陶景休有些自夸的话脸皮不自觉地抖了抖,不过还是露出尊敬的语气问道:
“师父,如果知命境就算是世外高人的话,那最后一个境界呢?”
陶景休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胸怀大志不成仙的话,能达到的最后一个境界就是太祖当年达到的境界,也是人道能达到的绝巅:俗称,平天下!全天下数百年也难出一个的平天下,上一个平天下修士还是数百年前青莲剑主李青莲,再往上就是太祖本人了,到达这个境界就足称之为天上地下无敌了。除非是大明愿意调集不止一个十万人以上规模的骑士军团重重围剿同时还必须配备足够实力的武者牵扯,否则这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威胁平天下修士的力量,那是连仙人都无比惧怕的力量。”
“顺便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当世刚好仅存有一位平天下,就是上次欠你半只烧鸡的那个姓金的老不死的!”
本来还风轻云淡的赵天生差点叫出声来:“就是那个收了傻货李三水的老头?他有这么厉害?那岂不是天下无敌无所顾忌了?”
陶景休摇摇头很不满意自己弟子对老头的态度:“天下第一自然是,无所顾忌倒未必说得。”
赵天生白了他一眼,撇撇嘴说道:“你不是说他是连仙人都惧怕的平天下修士吗,怎么不能为所欲为?”
陶景休一巴掌拍在赵天生头上骂道:“蠢!如果平天下就能横推天下,那这大明早就不姓赵了!”陶景休很为自己这傻瓜徒弟的智商担忧,“他虽然是人间界唯一的平天下武者,但有几件事他也是不敢做的:他不敢去阿房宫朝见明皇,不敢去灵山听取真经,不敢去书院藏书楼借书,也不敢去龙虎山跟掌教喝茶。当然,他也不敢来终南山!”说着,道人负手而立留给赵天生一个笔直的坚挺背影。
“师父……”赵天生看着陶景休的背影似乎欲言又止,想当初老者可是上过终南山的……而且如果我是平天下的话,大不了就不去这几个地方罢了,你们又能拿我怎样?
陶景休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说道:“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
然后又一拍赵天生的脑门说道:
“记住了,上三境虽然名义上是三个境界,但却并不一定要循序渐进,朝闻道夕入知命的天才隔个几十年就会有一个。战力也未必都符合境界划分,每一个境界都有自己的玄妙,所以有些沉浸在某一个境界里面修炼至圆满的怪人都有跨境界作战的能力!至于所谓的仙人,其实并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状态,这内中玄妙等你知命我再告诉你。”
看见赵天生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样子,似乎是觉得把他吓住了,又说道:“当然,大体上的战力还是跟境界挂钩的。”
殊不知,赵天生脑子里想的完全是另一回事:怎样才能一日入知命呢,真让人头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