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燕浮台 / 第三十八章 疫情

第三十八章 疫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镜兮忙活完后,木生留下来,督促他们,萧镜兮以溜街为借口,和锦云出了门。
  假装和锦云逛街,然后回去,一连几天,然后找时机甩掉了跟踪的人。
  鹿林,这片不起眼的林子,有着很多看似正常的洞。
  萧镜兮跟着锦云来到了一个洞前。
  “这洞里,有个石门,得有钥匙才能进去。”
  萧镜兮来到石门前,门上,一朵玫瑰花栩栩如生。
  萧镜兮取下身侧腰佩,放到了旁边凹进去的地方。
  然后,石门开了。
  锦云甚是惊奇,但很快恢复。
  洞里,一片简洁大方,有多个小洞,每个小洞都各有乾坤。
  “就在这里等等吧。”
  萧镜兮在书架上拿了本书,然后坐下来看。
  锦云则躺在床上眯一会。
  等到洞门再次开启,来者看到萧镜兮二人甚是震惊。
  锦云听见声音立刻起来。
  “听闻先生隐居此地,故来一看。”
  萧镜兮,起身行礼。
  “没想到,竟是个女娃。”
  老人不动容。
  “我是女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进来了,不是?”
  老人这才想起来。
  萧镜兮拿下身侧腰佩,给了老人。
  乳色圆形大理石,正反面都刻有一朵花的花瓣。
  老人摸了又摸,在花瓣的右下角,有一道刻痕,是所有刻痕里最棘手的。
  “我既已隐世,便不想再出去。”
  “我来,也不是想要先生出山。”
  老人坐下,“你想知道什么。”
  “那个腰佩,在谁的手里?”
  萧镜兮笑着看向老人。
  老人摸着腰佩的手一顿。
  “还有,您就不想知道,娪怡的情况么?”
  “除了我,可是还有人在找您呢,我能找着您,就有人也能找着先生。”
  ——————
  在襄城买了东西回去,已到了晚上,萧镜兮立刻写了封信,用信鸽传到了建业,传到了暗桩手里。
  萧镜兮一如既往的监工,木生则为了加强筒车耐性,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
  福清多日后传来消息,所有半山上的水库建造完了,正在做筒车。
  但肥城,却一直没有消息。
  她给的地图里面,还有木生画的筒车的构造图,他没看?还是正在忙,没有时间?
  来到闽岩,已有两个多月,萧镜兮能想到的所有一切后果,邬洛也能想到,许林也能想到,连滉也能想到。
  偶有滑坡,但幸好无碍,萧镜兮让方路找齐了襄城所有的郎中大夫,为无家可归,受到洪灾的百姓看病。
  因着洪灾,许多家畜都被淹死,就有可能,通过水,导致人们发生疫情。
  萧镜兮又让方路找到记录在册的疫情药房,找齐药材,一旦发现,立刻控制。
  同时,方路下达命令给襄城所有药房,疫情所需的药钱,统统不准上涨,否则以扰乱治安,罔顾百姓性命罪名入牢。
  第三天,郎中检查出了疫情。
  萧镜兮立刻让方路关闭城门,将有病情的百姓统统集中到一个大空地,然后让驿站以加急玄书送到了建业,严格控制进出城门。
  但疫情迅速发展,襄城短短半个月内,四万人,就有一万余人被发现疫情。
  药房因着价钱,又药材不够,不肯卖出剩余的药,萧镜兮便让方路派兵,按公告所示,抓人。
  其他药房纷纷不喜,萧镜兮看着窗外,对方路说,“把每个药房掌柜家里人,送进去两个。”
  方路震惊,“萧侍郎,这!”
  “按我说的做!”
  “是。”
  “锦云,这次疫情,并不严重,但急缺药材,如果没错,福清,肥城怕是也有,所以,我们只能向附近县求助了。”
  “这封信,亲自交给文县县令和支县县令,上面我已盖了章,要药材和郎中,药钱能不能先欠着,襄城买药又赈灾,本身就开销紧张,拨款下来,得一个月后了,不论文县肯不肯,都要去一趟支县,和襄城近的,就这两个县了,再远,怕是等不了,要是两个县都不行,那就回来吧。”
  萧镜兮给了他两封信。
  “是。”
  锦云刚出去,木生就进来了。
  “我小时候得过,现在的病情,看着也不严重,就是缺药,我的血,可以和成药材。”
  “我记得鞍业没有发生过疫情啊。”
  “安立五年,我和母亲回了趟智业外家。”
  “巧了,智业那年爆发疫情时,我也在。”
  “锦云好像没吃过药,所以,我让他出去向临近县求助去了。”
  萧镜兮带着锦云,来到集中地。
  几位郎中都已喝过药,无事,所以萧镜兮让仅剩不多的药材先拿给病情轻的人喝。
  然后,萧镜兮和木生一人滴了半碗血。
  “你们也都喝过药,药材尚未明确,现在,你们解除病人,不能有伤口,所以,有哪些是先喝药好了的病人,以及以前喝过药的人,让他们集中来到这里。”
  两个时辰后,大棚前聚集了三百余人。
  “乡亲们,我是萧镜兮,是朝廷派来治水的官员,现在,襄城发生了疫情,但幸好,情况可控制。如今,已经死亡的,我们会集中烧掉,但现在,正在得病的人有上万人,可襄城内药房为了挣钱不肯买药!同时,襄城药材也不够。我和你们一样,都喝过药,所以,我的血,能救他们!”
  萧镜兮指了指对面的百姓。
  “同样的,你们也能救他们!”
  萧镜兮和木生漏出伤口,“我和木先生早年都得过疫情,深知这疫情的痛苦!”
  “大家看看身后,看看曾经的你们!想想他们,想想你们家人有可能就在里面!他们想要活下去,他们和你们一样,都是百姓。虎毒尚且不食子!我们是人,是为了活下去的而苦苦挣扎着,努力的人!”
  三百余人,有人怯怯地开口。
  “我们也没说,不救他们啊,我娘还在里面呢。”
  “就是啊,我们也没说,不救他们啊,都是可怜人,一同生活的老乡,活下来,兴许还能救孙子辈呢。”
  “就是啊。”
  萧镜兮吐了口气。
  三百余人自己走向郎中,像萧镜兮一样洗了手,割了手掌心,流了半碗血。
  加上萧镜兮和木生的两碗,三百多碗,被稀释成一千多碗,然后给病情轻的人先喝。
  方路从渊岩回来了,带来了十名郎中,和一车药材。
  “渊岩也发生了疫情,发现的早,只有几百人,但现在渊岩疫情尚未完全清查,深元王子从其他地方弄的。”
  “有总比没有好。”
  萧镜兮点了点头。
  就这样,先把药给了轻的人,等到他们好了,就和萧镜兮他们一起,和血一起做药。
  萧镜兮,木生和方路几乎住在了大棚里,得病的百姓的对面。
  两个月后,锦云带着大部队回来了。
  “我连文县县令的面都没见者,就被赶出了文县。到是支县县令,费了很大功夫,才说服支县的人,将支县所有镇子的郎中和所要的药材都赊给了我们。”
  “够了,这些够了。”
  萧镜兮忽然就倒下了。
  萧镜兮再次醒来,已是第二日午时。
  “感觉如何?”
  “还好。”
  “你多次割手掌,已经落下了疤痕。”
  锦云搬了凳子。
  “缺药,没法子,不过现在好了。这两个月来,我们都是把血稀释到药里面,充当药材。”
  “先喝药吧。”
  “对了,我喝的这种药,其他人喝了么。”
  萧镜兮起身问方路。
  “放心,都给了,他们可是百姓的救命恩人。”
  “堤坝在上个月已经修复了,木生费了很大的劲,多注意点他。如今,就剩下疫情了。”
  “你睡的时候,郎中去看过他了,和你一样,累的晕倒了。”
  “原先是一万多人,上个月是一万人,死了五百多,好了两千余人,这个月,两千多人的血,和在药里,剩下六千多人,死了三百多,好了四千多人,再加上被传染的,将近七千人。”
  “照这样下去,再过五六个月,襄城或许就可以了。”
  “你现在都瘦了许多。”
  “无妨,到时回京再补回来。”
  “福清和肥城有什么消息么。”
  “昨日刚到,福清和肥城都爆发了疫情,人员不多,都受到了控制。”
  “那些回来的药材赶紧做成药,虽然即将入秋,但气候还是热,蚊虫叮咬必将又会传染,越发快些越好。”
  “是。”
  方路下去安排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