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科幻灵异 / 周大建时空穿越笔记 / 第二十三章 小梅的卖身契

第二十三章 小梅的卖身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息侯在宫殿正殿召开了高层会议,与会有司马、司空、司寇等重要官员。息侯表示,息国的危机已经解除了,守卫的士兵可以撤岗了,然后表扬了我的英勇无畏,能够孤身闯楚营,带回楚王承诺不攻打息国的承诺帛书。息侯把我带回来的这份帛书给这几位大臣传阅,各位大臣纷纷夸赞这是息国先祖在天之灵的保佑,是息侯的英明才使息国免受此次危机。息侯对大臣们的总结也表示满意。
  息侯问我要什么赏赐。我说这次托息侯的洪福,我能够成功归来,阍人赵和马夫钱的功劳也不少,他们按息侯的命令,忠心耿耿的保护我。大臣们纷纷对我的谦逊表达他们的钦佩之情,说我不贪功,非常难得。
  至于奖赏,我说我只要一样,就是伺侯我的婢女小梅,现在还是宫里注册的女奴,我想把她赎为自由的庶民。息侯认为我提的要求太低了,但是我坚持只要这一样,息侯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让宫人把小梅的卖身契找来,也是一份帛书。我把这位卖身契的帛书收了起来,谢息侯恩典。
  然后息侯让我再介绍一下和楚王会面的具体情况。我把我会见的细节都跟他们说了一下,我说楚军现在去攻打蔡国的国都,那么现在有了一个问题,就是息国在楚国和蔡国交战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态——是观战中立,是助楚,还是助蔡?
  息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有的大臣,站在血缘宗法的角度,认为息国应该立刻出兵,帮助蔡国,毕竟都是姬姓诸侯,没道理看到兄弟之国受难,而自己站在旁边观看的。何况,息国弱小,如果没有蔡国的帮助,息国能存亡多久,完全取决于楚国对息国的态度。为了息国的长远打算,应该联蔡攻楚。
  有的大臣则比较现实,说楚军的威仪,今天我们有人通过城楼,已经看到了。息国不是楚国的对手,如果跟楚国作对,亡国更快。如果把楚王伺侯好了,那么息国很可能很随国一样,太平无事。虽然名声上可能不大好听,但是息国的庶民可以不必伤亡。
  总之,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有各的主张,在朝堂上也互相争执。
  息侯问我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不想看。以前老师跟我们讲过:“春秋无义战”,打来打去很常见,这是这个时代的人,躲不过去的宿命。你们爱跟谁打,就跟谁打去,跟我没关系。如果不是跟息妫呆的时间久了,我好像对她有了一种眷恋之情,我早就想一走了之了。
  当然了,我不可能把我这个想法讲出来的。
  我说道:“各位大人刚才讲了他们的理由,我觉得都有道理,都对。”息侯不满意我这种墙头草的中立态度。让我继续说,到底有何看法。
  “嗯,君侯,依我之见呢,息蔡两国唇齿相依,和楚国成鼎立之势。如果蔡国被楚国打败,息国早晚被楚国玩弄于股掌之上”,我说道,众大臣也纷纷称是,主战派更是觉得他们的建议正确。
  “不过息国的兵力,确实不是楚国的对手。我想,如果楚蔡两国交战以后,楚军不管胜败,士兵都很疲劳。楚军回楚国的路上,必定经过息国。我们可以集中全国的兵力,在某个楚军的必经之路,以逸待劳,全力攻击楚军,楚军必败。如果楚军打败了,我们可以顺便向西向南,夺取楚国的地盘,然后把这些地盘归为我们息国所有。”我建议道,“国力是靠打出来的。‘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如果一味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恐怕早晚被别的国家干掉,毕竟息国的发展空间有限。”
  大臣们窃窃私语,有点头的,也有摇头的。
  息侯冷笑了两声,我就知道这种建议,并不获息侯待见。
  “寡人曾听人说过——‘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蔡侯素来对息国不敬,妄自尊大,楚国攻打蔡国,这是上天对蔡侯的惩罚!我也听说过‘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若蔡侯有德,楚国攻打蔡国则必败,我息国可以继续保持和蔡国的良好关系,共同抵制楚国;若蔡侯无德,蔡国则被楚国所破,我息国则顺应天意,和楚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我相信上天一定会保佑息国子孙世代相祭,江山社稷永不绝祀!”息侯说话掷地有声,我差点都被他感动了——准确地讲,被他的迂腐感动了。
  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当前,尤其要加强军备建设。但是在息侯看来,只要他遵守所谓的“德”,他就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唉,真是可笑的人啊!
  息侯最后定夺的政策就是采取彻底中立的态度——我知道息侯其实是希望蔡侯倒霉的,但是他不能告诉大臣,说他老婆被蔡侯强奸了。这是一个被私仇困扰的男人啊!
  最后退朝之时,息侯说我曾是息夫人的家臣,到后宫去觐见一下息夫人,把楚军承诺不攻打息国的好消息告诉息夫人。然后他自己把他中意的小伙留下来,陪他到后面看书——大家都知道,那个小伙其实是息侯的男宠,但是没人敢点明。可能大臣也觉得我和息夫人走得有点近,但是他们也没人说什么。
  我觉得好像有些不正常的地方,他们认为是如此的正常,或者是他们假装如此的正常。这些,对我来讲,无所谓了。
  到了后宫息妫的所住的宫殿,婢女说息妫不在。
  我很奇怪,息妫一般就在宫里待着,其它地方也去不了,会到哪里去呢。我看到有宫女在扫落叶,心想时间过得快,已经是深秋时分了,息国的气候,早晚凉,白天还是比较热的。
  忽然,我的眼前被人蒙住了。
  “五大夫,猜猜我是谁?”有人说道。
  我笑了起来,反身就把对方拥抱了起来——我熟悉这个声音,正是我特别想念的息妫。对不起大家了,其实我是第三者,人家息妫是有老公的。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情,很多感情,我很难跟你们讲明白。直到很久以后,我认识了很多偷情的贵妇,我不但知道这些贵妇和别的大臣偷情,我还知道这些贵妇的老公其实是知道自己被戴绿帽子,但是他们不说透。我想了很久,才想到了答案。
  比如息妫这样,从异国过来的王后或者所谓的夫人,她在新的国家里,没有什么根基,所以她可以通过和有权势的大臣偷情,来巩固她在这个新国家的地位。国君呢,睁一眼闭一眼,反正这个老婆也不怎么用,就希望这个偷情的大臣能死心踏地的给他卖命,哪天需要翻脸的时候,也方便找老婆和大臣的把柄。大臣呢,感到刺激吧,等等,反正各取所需。这里跟道德说有关系,也有关系;说没关系,也真没什么关系。
  扯远了,回到眼前。
  宫女们反正是躲到一旁,当什么也没看见。我跟息妫四下无人之处,不禁互相激吻起来。有道是:“小别胜新欢”,息妫把舌头伸到我的嘴巴里,我们舌头互相搅动,吞着彼此的唾液。在那个时候,我突然冒出一个走心而庸俗的想法:如果息妫把唾沫吐到地上,或者桌子上,我会舔她的唾液吗?我想我肯定不会的,虽然她嘴里的唾液和桌上的唾液,并没有区别,但是我会本能地嫌脏的。这能说明什么?或者是说:人啊,你们想过得顺心顺意,那么你们就需要伪装自己,你们就需要欺骗自己。
  我承认我走心了。
  不过息妫的热情,还是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息妫放肆地把我身上的衣服脱掉——这里是后宫禁地,宫女们都站到了院外。我也把她的衣服脱光,我们彼此非常嚣张地想要着对方的一切。在这个露天的院子里,我抚摸亲吻她的小白兔,她则热情地招待我的擎天柱,最后我们水乳交融,演奏了一场只有男欢女爱才懂的和谐曲,反正最后就是她说我的擎天柱好像还比较激动,一抖一抖的。我说你的小妹妹也是一样激动,你看不也是一张一合的吗?(就此打住,还是讲讲故事情节吧,不想写成小黄文)。
  等到我们把衣服穿好,一切收拾好。然后息妫跟我了解了一下目前外面的情况,毕竟息妫在深宫中,对军情什么的,知道的并不是很多。我就把我知道的,讲给她听。
  息妫听闻息侯采取中立的政策,叹了一口气。说:“恐怕我们息国要绝祀了啊!”她告诉我,此前她已经向息侯建议,还是和蔡国联手,阻止楚国的进攻,但是息侯忽然怀疑她当初是不是自愿跟蔡侯上床,要不然怎么会帮蔡侯讲话。所以息妫百口莫辩,只好任由息侯决定了。
  我也只能跟着惋惜了。宫中暮鼓响起,要关宫门了。于是跟息妫就此道别,我打道回家。
  没想到回到家的时候,好多人在门口等我。原来那些人觉得我既然见过楚王,又受息侯赏识,肯定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大多是来巴结我的。有的是觉得息国肯定会被楚国吞并,认为我跟楚王相识,在我这里下个注,买个人身安全。
  这些人啊,没法说。其实我已经很累了,但是不得不花了两个小时左右,把他们打发走。
  小梅掌灯的时候,她向我表达了她这两天非常担心我安危的心情。我知道这不是假话,然后我跟她说:“小梅,我要送你一位礼物,你一定喜欢。”
  “什么礼物?”小梅有些好奇。然后我把她的卖身契拿了出来,小梅细细阅读,然后痛哭,我以为她会感谢我呢,没想到她忽然朝我跪了下来,说道:“大人,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晕了,这是什么逻辑?我是赎回你的自由身,你现在是自由人,到哪里去都没关系了啊!
  但是小梅却认为我要抛弃她,她不要自由,她说她要永远伺侯我。我记得有一种病,好像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叫人质综合症,就是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小梅这种,是不是奴隶做习惯了,就对主人心理上的依赖感吗?
  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古代人很难理解我们现代人这种对“平等、自由、文明”的定义的。最后,我跟小梅讲:“你放心,我答应你,我不会主动抛弃你的。你以后想走就走,不想走,就一直留在我的身边。”
  小梅用力点点头,她相信我的承诺。而我,在她的泪光注视中,把她的卖身契帛布,通过灯火点烯,最后烧成灰烬。
  原本指望得到小梅的感激,没想到反而引来了小梅的不安,唉,人生啊,真是太多的意外了!
热门推荐
这个大佬画风不对我在帝国当劳模诸天从让子弹飞开始快穿:反派女配,你有毒黑化男主总想套路我玩家凶猛快穿花招:扑倒专属男神!轮盘世界快穿之陪你看星辰大海神级快穿:病娇宿主,求轻宠影视世界从小舍得开始桃源俏美妇穿成黑化男主的白月光美漫:名场面全被我曝光了透视仙王在都市快穿之宿主横行霸道女主她是个bug从四合院开始的天道轮回大佬今天又凶残了吗穿书之每天醒来师尊都在崩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