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息侯所愿,楚国对蔡国发动了战争。大约在我出使楚营的10天左右,在一天秋雨绵绵,令人感到寒冷的上午,探子回报——蔡军和楚军在蔡国一个名叫“莘”的地方,进行了决战,蔡军大败,蔡国的精兵三百乘,基本上全军覆没,楚军大胜。
随后不断有探子回报,一个又一个宣染蔡军战败的新闻,不停地在息国的朝堂的汇报。最新的消息,蔡侯突围,正驱使战车向息都而来,估计2个时辰,就可能到达息都。
蔡国,一个令息国人为傲为荣的大国,也被楚国打败了,息国的大臣们都感到心惊胆颤,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结果,意味着他们以后再也不能依靠蔡国和楚国抗衡。传闻数年以前罗国、轸国抵抗楚国,结果整个国家的臣民被楚国屠杀殆尽,到现在,那些地方的血还没有被雨水洗干净。
息侯冷笑。他趁着这绵绵细雨,带着大臣们走到息都的城墙上。阍人手撑着一把华盖大伞,给息侯挡雨,有的大臣则自己穿着蓑衣,或撑着油布伞,跟着息侯在城楼上巡视,我也撑着一把油布伞尾随其中。
大概是中午时分,我们在城楼上远远的看到一辆马车奔驰而来——是一辆四匹马配置的战车。随着战车越驶越近,我终于看清了来的人,正是蔡侯。
正见他身衫不整,在风雨中更是狼狈。他隔着护城河,看到了息侯,看到了我们。
“息侯,快开城门,快开门,是寡人啊”,蔡侯驻车高叫道。城墙外,隔着一道护城河。
“君侯,确实是蔡侯,我们快把他放进来吧。”一位大臣对息侯说道。
息侯手一扬,不置一词。
只见得更远处有杂乱的马铃声传来。
蔡侯回头张望,连忙大叫道:“息侯,听说息国被楚国攻击,寡人出动了蔡国所有的精兵,亲自带兵,三百乘啊。我们三万大军,在莘地遇到楚军偷袭,死伤惨重,你为什么不出兵啊?”
“你快开城门,让寡人进去——”蔡侯急叫道!远处的马铃声更近了,大概有七八辆战车奔袭而来。息国的士兵立刻在城楼布起了防线,弓箭手手持弩弓和普通的弓箭,做好了战斗准备。
息侯不发一言。有大臣跪在息侯面前,请求息侯放下吊桥,让蔡侯进去,息侯不语。有些人不知道息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但是我知道,息侯看到强奸息妫的蔡侯,内心的那种愤怒,使他无法理智的解决家仇和国仇之间的矛盾。我也只能暗暗叹息——一切听天由命吧。
楚军的几辆战车赶了上来,把蔡侯团团围住。蔡侯拔剑,却不知道跟哪个撕杀,最后在楚军长矛长戟的逼迫下,蔡侯被楚军围住。我这才发现,这几辆楚军战车中的一个指挥官,就是楚国的大司马斗丹。
斗丹从蔡侯手中夺走了他的佩剑,并取下他的剑鞘,命士兵把蔡侯带走。然后斗丹举着这把作为胜利品的蔡侯剑,在雨中挥舞了几下,大声说道:“多谢息侯相助,待大王回国之后,再来商议。”言罢,便驱战车离开此地,大约是赶回楚军营中去了吧。
息国的士兵,手中的箭已经搭在弓弦上,满弓待射,但是迟迟没有等到息侯的命令。跪在息侯面前的大臣们,更是痛哭流涕,息侯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息侯命令回宫,各大臣各回各家,明日早朝再议。
我也就回家了。有大臣拉着我喝酒,但是被我推辞了。在路上,庶民们听说息侯居然在危难关头,对同宗的蔡侯见死不救,表示极大的不理解。
“当初可是息国有难,咱们求着蔡国救咱们。现在蔡侯逃到这里,我们怎么能见死不救?”
“就是就是,这个息侯啊,难怪生不出儿子,坏事肯定做多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啊!”
偶有担心惹怒楚国,怕楚国打进来的言论,立刻被别人指责胆小怕事,不配做周室子民。
庶民们冒着雨,就这样在街头巷尾议论着。
......
太多的嘴炮,但是他们的爱国之情,溢于颜表。只是,他们掌握不了息国的权力,一切不是他们说了算。
我也问了息国统领部队的司马,根据他的介绍——息国的探子回报,蔡国和楚国交战,虽然蔡国大败,但是楚军也损失惨重。我假设性的问他,如果此时我们息国全国兵力出动,攻打刚才蔡国交战的楚军,那么楚军有胜利的可能吗?
我记得司马非常凝重的神情告诉我,如果现在出兵,楚军必败,俘获楚王的把握非常大。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就再无机会了。等楚王回国重新整顿兵力,如果对付息国,易如反掌。
是啊!息侯啊息侯,不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回到家中,小梅立刻替我换了一套干的衣服,生火给我取暖。
我问小梅,如果你是息侯,看到蔡侯过来,你会救他吗?小梅说:“当然要救了!”
“那息侯为什么不救呢?”我问道。
“是啊,息侯为什么不救呢?”小梅问我。
我苦笑了一下,息妫被蔡侯欺负的事情,我是无论如何,都不方便给小梅讲的。
第二天上朝,阍人说息侯身体不舒服,诸大臣有事要奏,留下汇报的文书即可。虽然我现在能认识不少息国的文字,但是写还是不大会的,所以我又回来了。
第三天,阍上说息侯不舒服,让我们等消息。
就这样,一连七八天,天天如此。我实在是坐不住了,找个代笔先生,替我写了一封上奏的书简。这封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很精练,我记得是这么写的——
“臣闻君侯贵体欠恙,甚念之!今国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庶民已成惊弓之鸟,为君者,切不可躲于宫帏之中,以为天下太平。臣等盼君侯龙体早愈,戮力同心,率息国上下,内聚民气,外御强侮,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在我送上这封陈情的奏书的次日,阍人来到我家,带我去拜见息侯。在去宫里的路上,我还有点得意,看来息侯是被我的奏书打动了,现在应该振奋精神了吧。
我见到息侯的时侯,息侯正在欣赏宫女的舞蹈,这些舞女,跟随乐师们敲击着编钟之乐,轻歌曼舞。息侯一边欣赏,一般用铜爵品尝他的美酒。
等他欣赏够了,让这些舞女乐师退下,然后才和我对话。
息侯问我,外面的人怎么说他。
我说道:“我也没注意多少。不过我听到有的国人在议论,说如果那天息侯带兵攻打楚军,楚军已经是疲惫之师,以息国的精兵打楚,楚军必败,而楚王很可能被俘。有的人批评君侯不顾姬姓同宗之义,似乎不太妥当。”
息侯笑道:“和楚国盟约,一起攻蔡,寡人让楚军独自攻蔡,寡人已经背约。和蔡国一齐攻楚,寡人也是背约。反正寡人里外都已经错了,寡人又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就算寡人把楚军打败了,又如何?以楚国的作风,老的楚王死了,国内会有新的楚王出现,他们难道就不会报复息国,息国能抵挡住楚国的兵马吗?”息侯问我,我确实无言以对。
“息国不过是弹丸小国,靠着楚国,非常为难。寡人也希望周天子像以前的周昭王一样,带领各国伐楚,可是这现实吗?现在周室衰弱,太子居然都可以成为郑国的质子,试问天下还有哪一个国家,能抵挡住楚国?”息侯问我。
我回道:“应该有,有一个齐桓公,不,齐侯小白,就是齐国啊!齐国将会带领伐楚的!”我记得历史书上讲过“春秋五霸”,第一个霸主就是齐桓公。
息侯对我的话似懂非懂,他说道:“齐国虽然是个大国,不过未必是楚国的对手。今天正月齐国在长勺,被鲁国打败。六月,宋国伐鲁,战于乘丘,齐国为宋国撑腰,一起伐鲁,也被鲁国打败。这样的连败之国,哪里是鲁国的对手?这样的败军之国,怎么可能担当起伐楚的重任?”
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息侯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寡人召你过来,是有一件事,要请你去做。”
我问息侯是什么事。
息侯说:“我的宗弟姬无忌,在莘之战中,一起被楚国俘虏。楚王应该知道,如果没有无忌在蔡侯面前的游说,蔡国不可能出兵。无忌是我们自己人,不知道楚国为什么不把他放了,而是把他带到楚国。所以,寡人要你奔赴楚国的都城,面见楚王,带回无忌。”
我说要不等几天,楚王为什么要留下姬无忌呢?咱们是盟国,肯定会把姬无忌放回来的。
息侯说:“楚国有祭祀天地和先祖的习惯。如果用贵族的人头来祭祀,这对天地祖先来讲,是最大的贡品。寡人很担心,楚王会拿蔡侯人头祭天的同时,把姬无忌的人头来祭祀楚王的先祖。楚国素来不讲信义,楚武王杀了他的父亲才得以继位,现在的楚王,可以亲手杀死他的舅舅邓祁侯,可以霸占邓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国君,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啊。”
听息侯这么一说,我说我对这个任务没信心啊,楚国我又不熟悉。
息侯说我是唯一知道这么多内情的人,如果我不去,就没有合适的人选了。他再三请我完成这项任务,我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本来我又有了回到现代社会的打算,但是息侯这样请我帮忙,我如果拒绝的话,有点于心不忍。
唉!我真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啊!
于是,我带着息侯的手书,先回家休息。等宫里的佣人们把礼物车马之类,全部备齐,等了两天,息国的巫师挑了一个所谓的良辰吉日吉时,我正式出发,出使楚国的都城——郢都。
唉,出使一趟很不舒服的,不像现在坐汽车,我们要一直乘马车,很累的。没办法,息侯的命令和请求,不听不行啊!我就当是旅游了,抱着乐观的心态,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