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当我从息侯宫殿回到家以后,已经是深夜,小梅仍掌灯未睡。她问我:“大人,听说楚国的兵队已经打过来了,是真的吗?”
我很奇怪,这是我刚刚才知道的消息,小梅是如何得知。小梅说她今天到菜市场买菜,已经听到小道消息。但是官员们出的告示却说,天下太平,大家要相信息侯,不信谣不传谣,敢传谣者杀无赦!楚国是不会攻打强大的息国的,云云。大意如此。
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从古至今,所有的独裁者都是一样,总是垄断信息传播。我对小梅说,这个消息可能是真的,你要把家里的墙啊,门啊,弄弄好,家里多备一点粮食之类。
这一夜,我无心入睡。虽然我是当事人,但是眼前一场战争在我面前发生,无数的人将失去生命,无数的人变成残疾人,痛苦一生,无数的人,将妻离子散,阴阳两隔。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感到痛惜,我夜不能寐。而小梅,则似乎见怪不怪,她只是去检查门窗,检查粮食够不够。她生在春秋乱世,对战争似乎习惯了。
“大人,你睡不着,要不要我伺侯你睡觉?”小梅跪在我的面前,问我。
“嗯,要,”,我任由小梅褪去我的衣物,任由她吞吐我的全身,虽然肉体在床上,但是我的思绪却在远方。
......
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宫里去,但是息侯并未宣布早朝。一直等到9点多的样子,息侯上朝了,果然接到军报,说楚国发兵五百乘,大约5万人的样子,系由楚王赀(zi)(即后人说的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亲自领兵。
公布此情报后,朝堂一片混乱。息国不过是总人口才二三十万的国家,里面有一半是奴隶。另一半十多万人中,除掉老弱病残,军人都是由庶民及以上的贵族担任的,息国的总兵力,也就二百乘,2万人左右。于是众多大臣中,有建议赶快派外交人员前去和楚国交涉,向楚国求和的“求和派”,有誓死保卫息国的“主战派”,也有人不置可否的。在这些讨论了好长时间后,大家终于统一了认识,最后息侯命令:
一、保存实力,坚壁清野,所有人都躲到息国的都城里,做好各项战争准备,打一场以逸待劳的保卫战。
二、鉴于周天子所封的列国都有保守周室、抵御熊楚的义务,由上卿姬无忌做外交使臣,立刻联络抗楚联盟国家,主要是蔡国求救。
随后,息侯宣布退朝,各个大臣,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开始忙碌起来。
我搞不懂息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要报复蔡侯,为什么不直接和楚国一道,攻打蔡国呢?现在反而是楚国攻打息国,息国和蔡国两个国家抵抗楚国。息国欠蔡国这么大一个人情,你息侯以后要报复蔡侯,你好意思吗?
虽然我很疑惑,但是好歹我也是一个五大夫,是个大官,不能表现出惊慌失措,或者就是一点不淡定,没有当官的官样。所以我内心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表现淡定啊!淡定!”
果然,我的淡定,成功的引起了息侯的注意。在他宣布退朝以后,把我单独地留了下来。
“大建,刚才大家都为了息国,尽忠职守,各抒己见,你怎么不说说你的看法呢?”息侯问我。
我心里是一万头羊驼马在奔腾,楚国的军队为什么会跑到息国来,你息侯比谁都清楚。
“息侯,恕我愚昧,我对这场战争看不懂。我相信我们息国,只要有息侯在,一切都会风平浪静,什么事也没有的。”我现在越来越会拍马屁了。因为息侯表现得不着急,我为什么要着急?“息侯不怕,我就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总有治服楚军的办法。”
息侯对我的回答还算满意,他也表现出得意的神情。我知道这样的人,是不会把秘密憋在心里的。果然,不用我问,息侯就主动地和我聊了起来。
“蔡侯无礼,如果寡人用楚国的军队打蔡国,这个叫什么?”息侯问我。
“这个叫‘借刀杀人’。”我回道。
“‘借刀杀人’,这个词用得好,用得妙!”息侯很喜欢这个词。
“可是,息侯,这个也可能叫‘引狼入室’,弄得不好,也叫‘自取灭亡’啊!”我不能不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息侯听了很不高兴,问我是什么意思。
“蔡侯无礼,这是私仇。但是国与国的战争,这是公仇,这两种不可混在一起处理。前段时间,我听人讲,楚国四年前要北上攻打申国,但是楚国和申国之间隔着一个邓国。楚国跟邓国借道,邓国借了路,结果楚王灭了申国以后,回头经过邓国的时候,把邓国也灭了。这个邓国的国君邓祁侯,说起来还是楚王的亲舅舅呢!
现在楚王又来明打息国,暗打蔡国,如果打败了蔡国,回头顺便把息国也灭了,就像把申国,变成了申县,会不会也把息国变成息县呢?我不想浇息侯的冷水,但是请息侯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楚王对息国有觊觎的想法,息侯可有什么应对之策呢?”
我的一番话,让息侯感到了害怕。他命人,把息妫请来,并具命阍人拿酒过来。
息妫来了以后,大家彼此按身份行礼。然后息侯让我把刚才分析,讲给息妫听一遍,息妫听了以后,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问我们万一楚国真的对息国怀有不好的想法,息国怎么办才好。
息侯独自饮了几爵(“爵”是春秋时期饮酒的器皿,三足,像小型的鼎),终于跟我们讲了实话。原来一个月前,他借口与随国国君解决边境居民的争斗问题,实际上暗暗到楚国见了楚王赀,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息侯拜见楚王,愿向楚国称臣。息侯说蔡国无礼,息国愿意助楚国一臂之力,惩罚蔡国。然后向楚王献上一计:楚国假装攻打息国,然后息国向蔡国求救,以蔡侯的性格,一定会亲自出战,然后楚国突袭蔡国的后方,占领蔡都,这样就可以让蔡侯屈服,永远向楚国称臣。
楚王非常高兴。楚王说曾经发誓:“三年不出兵,死不从礼”,从灭到申国、邓国,让随国称臣以来,已经近三年没有率兵打仗,如今息侯主动向楚国表示恭顺,而且还献上打败蔡国的大礼,所以楚王答应了息侯请求息国和楚国永远友好的请求,并趁此机会,开始聚集兵力。
息侯对我说道:“大建,想起来,都怪寡人一时糊涂,当时寡人一起想报仇雪恨,一刷前耻。就没有想到楚国有可能狼子野心,有吞我息国疆土的可能性。要是当初和你商量此事就好了。”
息妫也长叹道:“这都怪小童命不好,碰到蔡侯这个坏人,以致于让夫君受辱。小童恨不能一死了之!”
息侯对息妫说道:“这不能怪你,怪不怪我息国国弱,以致于他们能欺负到我们的头上。”
我就看他们俩互相自责,心里烦燥,但是我嘴上还是要谦虚客气的。
“息侯,君夫人,我刚才讲的,都是一种可能。具体的结果,还是要看楚王的想法。也许我们是想多了,楚国根本就没有灭息国的打算呢!”我劝道。
息妫说道:“楚王可能没有灭息国的想法,不过楚国令尹彭仲爽,原来是申国人,此人足智多谋,心狠手辣,我听说楚王对他言听计从。三年前,就是他建议楚王把申国和邓国,改国为县,而申国和邓国的国君血脉,则迁至南蛮,再无回国的可能。有此人在,我怕息国凶多吉人啊!”
息妫幽幽地看了一眼息侯:“夫君,你为了小童所做的一切,小童心存感激。不过这种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你不和宗室商议,不和满朝的文武商议,不和小童商议,实在是有些鲁莽啊!”
息侯垂头丧气,只顾自己喝酒,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到了最后,他站了起来,把手中的爵杯用力摔在地上。我只听到“喷——”的一声,然后看到爵杯在地上打滚,等到爵杯不转的时候,我看到这个爵杯断了一条腿。
息侯说道:“当时寡人对于联合楚国,报复蔡国一事,也是存疑不定,但是寡人求自占卜,卦辞是大吉啊!”
唉,迷信害死人!这些古人啊,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没有说去想办法解决,反而相信求神占卜这一样,真是可悲。
看到息妫哀怨的眼神,看到息侯无助的样子,我开始乱提建议了——“息侯,君夫人,要不这样吧,你安排个贴心人,再到楚王的军营里,让楚王写个保证书,不得借机吞并息国。楚王亲自写下保证书,总要讲点信用吧。”
其实兵不厌诈,保证书就算写了,能有什么用?当年明太祖朱璋给好几个大臣发免死金牌,这些大臣还不是被他收拾得干干净净?
但是息侯却把我的话,当成了解决问题的好建议。他说最了解情况的,是上卿,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姬无忌。但是被派去出使蔡国,让蔡侯出兵。如果去见楚王,其它就没有可以用的人了。
息妫想了一下说,大建,要不你就替息侯辛苦一下,亲自到楚王军中,让楚王写个保证书?
我晕,军营之中,谁知道我要是哪句话得罪楚王,被他杀头怎么办?太危险了,不行不行。但是我摇头的时候,看到息侯掩面要哭的样子,觉得这个息侯好可怜,堂堂的一国之君,做事情却也像个毛孩子似的。
算了,既然老子睡了你的老婆,当然,经过你暗地里同意的,老子也不是白白睡你老婆的。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我答应息妫,我亲自到楚国军营中,拜见楚王,一定让他写份不对息国有非份之想的保证书!
息侯大喜,息妫大喜!只有我,心里忐忑不安。唉,多一句话,就多一件事。你说我不找息侯谈话,哪来这么多事啊!还有这个息妫,听说我找楚王,居然一点也不担心我的安危,这个没良心的,看来真的是把我当保养的小白脸啊!
过份哦,息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