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去时黄河涛涛东去,来时黄河冰封千里,辗转两月,离开洛阳。又重新回到洛阳,董卓已经感到颇有些疲惫,但他仍待带有无可动摇的决心,以及计高一筹的自负。
此次回到洛阳,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滞,留下万余兵力巩固洛阳的防守,继而马上全军继续南下。虽然董卓自信能够击溃孙坚,但他并不会因为有这种想法就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此时虽然情形已经较数月前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崩坏,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相比于孙坚而言,董卓仍然有更多的底牌可以打出。
到达洛阳的第一件事,董卓没有进行休息,直接回到厅堂再次把河南郡的地图调出观看,虽然这幅地图他已经观看了不下百遍,几乎已经印在他的脑海中,但谨慎起见,还是将脑海中的计划与地图一一对应。
如今孙坚攻下梁县,可以说是诸侯起兵以来,首次对洛阳产生实质威胁,联军中进军最深的曹操,其实更多的是董卓采用收缩兵力诱敌深入的计策,以骄兵之计促使曹操在大胜之后失去理智,然后一举覆灭。
其余如河内郡王匡,豫州刺史孔伷,还没出本地辖区就被董卓迎头痛击,一个老巢沦落大半,一个在陈留畏缩不前,这两人在董卓眼中已经和土鸡瓦狗划上了等号。
但孙坚攻下梁县的意义又截然不同,河南郡总体分布如同一块木凳,一前一后两只木脚支撑着凳面,前部的木脚粗,有新郑、密县、苑陵、开封、中牟五县,五县相互引援倚靠,人口稠密,极难被快速攻下。而河南郡的后脚则完全不同,地广人稀,山林极多,只有梁县、新城二县,且新城偏远,无法与梁县形成支援,所以在梁县四周,又增筑了些许小城,形成了以梁县为中心自成一派的防御体系。
一般来说,拿下梁县,再拿下汝水两岸的注城、阳人、广成、蛮中四个据点,大谷关伊阙关与梁县之间就不再有任何险要,最要命的是这段没有险要的路程,接近八十里,不短不长,既不能快速支援,也容不得数万大军在此处安然扎寨。如此情形下,孙坚攻下梁县,这就意味着孙坚在河南郡南部站稳了脚跟,要想如同荥阳一战一般将入侵河南的军队一扫而空,是绝难办到的了。
董卓紧皱眉头,几个计划不断在脑海中调换序列,低首直接问道:“文和,可有孙文台最新的动向?”
“太师,孙文台攻下梁县后,正在清扫梁县临近各城,现在通报来看,孙文台只剩下阳人还没有拿下,但从最新得到的战报来看,阳人陷落是朝夕可知的,我军即使加快行军速度,也不可能救援下阳人。”
“意思就是现在还有继续南下的时间。”
说完这句,董卓指向地图中新城、梁县与伊阙关之间的空白处,面沉如水:“虽然此地无处可守,但不仅仅是对我军而言,对孙文台也亦是如此,即使孙文台拿下梁县,以此为大本营,如要破关入洛,也势必拉长阵线,现在伊阙关以南,我军还握有新城。”
稍稍迟疑,董卓立刻下定决心:“我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先去驻守新城,有新城守军于西侧窥伺全局,无论我军南下或者北退,孙文台的用兵之地只能被我全盘压制。”
一侧为正兵,一侧为奇兵,正奇相辅,从大局上看,董卓如此布置,孙坚是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只能固守在梁县一带,这是实实在在的阳谋,即使多智如贾诩,在这方面的规划也不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心悦臣服地问道:“太师善谋,只是这一路大军太师准备以何人为将?”
将为军心,贾诩这一问便问在了董卓最为头疼的一点,关东诸侯起兵以来,董卓应对得体,总的来说,成功多于失败,但这些失败不会被董卓忘记,善于学习和吸取教训是名将的本能,董卓在这几次战败中总结出的最大教训是,自己的御下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安正无令出关,牛辅进退失据,周机自负少谋,虽然自己亲自带领军队时各个部将都能做到执行命令,进而无往不利,但是一旦委任部下为一路主将时,他们都暴露出自己缺少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这次分兵一路前去新城,虽然兵力不会太多,但是对于全局的重要性却是首屈一指,必须得是判断能力极为出色的将领才是。
自己手下诸人中拥有这般能力的,也只有寥寥数人而已,且都政治地位举足轻重,无论调动何人,如何调动,都是极为考究的一件大事。
正在思考间,贾诩向前主动提起一个人选:“太师,我觉得此次分兵有一人极其适合担任此事,不知太师可还记得徐荣?”
徐荣?贾诩一提起,董卓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他六千破四万的辉煌战绩,而是他与部下的那番谈话,顾全大局,这份细心倒确实是其余部将所没有的,上次他能给自己带来胜利,能力自然无可置疑,只是他毕竟算不上自己的嫡系,直接将他提拔到一军主将也容易引起其他将领的猜忌。
贾诩见董卓犹豫,继续建言:“太师,徐荣领军在外,根基浅薄,唯有尽心尽力报答太师知遇之恩,而诸将在内,太师可以名望镇之,总有不满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诩认为徐荣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董卓甚觉有理,便颔首道:“既如此,那就去唤徐荣来吧,他到新城后如何动作,还需要进一步商讨才可,你把他换来后,先去休息片刻吧文和,这次你路上也一直操劳,预计三个时辰后军队又会再次调动,你抓紧些时间吧。”
“谢太师,但诩这里还有一份刚刚收到的军报,诩认为这必须也要与太师商议才可。”
“难道是河东那里和谈不顺?”
“自然不会,河东和谈虽然进展稍慢,但总体而言仍算得上十分顺利,太师,现在出问题的是河内郡。”
“河内?”
“就在三日前,我军斥候发现孟津关关上已经插上刘字大旗,恐怕孟津关已为叛军所占领,剩下的温县残部孤立无援,我想此时应该也已经沦陷,如今小平津、孟津两关俱为叛军所占领,相当于门户洞开,如今孙坚在南,刘备在北,两贼窥伺,不得不防啊。”
“孟津已经失陷?”董卓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再为这种事情动怒,他只是有些懊恼,他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自己麾下人才梯队的不足,没有士族的人才输送,他的行动开始变得举步维艰,但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再为此顾虑了。
“新县的郭汜有何反应?”
“刘备动作太快,郭汜和我军恐怕是同时得到消息的,他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反应。”
董卓眉头跳了两跳,随即下令:“木已成舟,孟津关沦陷,但现在孙文台危在腹心,我已经不可能再抽出更多的军队去进攻刘玄德,文和,你即刻给郭汜下令,为保证洛阳北部安全,让他立即出兵进攻河阳,语气一定要重,让他刻不容缓,兵发河阳,把刘备钉死在河阳,不能让他动哪怕一步,只有这样,我军南下才能无所顾忌!”
看着贾诩步出堂外,偌大的府厅,只有董卓一人,香烛氤氲,火盆飞星,董卓看着门外白茫茫的积雪,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凉意,半年前,他无往而不胜,但现在却接连遭遇挫折,自己已经快六十岁了,春秋鼎盛已经不能够再用来形容他,看着自己的孙女从一个婴孩变成俏丽的女童,转眼已经是十四年的事情,自己真能够平定整个关东的大乱么?
董卓不顾自己的威仪,后仰直视房梁,现在身为太师之职,才知道房梁的压力是有多么沉重,它到底会在何时断掉?
就在董卓直愣愣地发呆时,听到门外有人唤道:“太师,太师。”
董卓顷刻间警醒,用鹰般锐利的眼神望向来人,他第一眼见到的是一个怜悯的眼神。
面貌英武,身姿如山,来者正是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