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龙齐帝子 / 第九章、异国之王

第九章、异国之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慕容延离开后,龙帝对着满堂的朝臣问道:“南楚来的这个年轻人,年少老成。的确是个人物。”
  盛天上前说道:“南楚军力有限,大多限制在西南新征服的土地之中。是故能调来的军队并不是大齐所了解的南楚军力。”
  “的确,这些年南楚常年征战,迟滞之兵很多。吴越之事,或有商谈的余地。”怡王说道。
  “吴越之境,在合适的时机,只需南境出兵五万,就能尽占淮北之地,并组建新的南境防线。”左太尉说道。
  “众卿觉得可行,难就实行吧,”龙帝说道:“烈儿,南楚使臣就交给你接待,礼司都听候你的安排。”
  “儿臣遵旨。”盛天向龙帝欠身行礼说道。
  “众卿各司其职,各个帝子各安其职,睿儿,彦儿准备对吴越之事。散朝。”
  在一片山呼声中,龙帝离开龙华殿。众臣也渐渐散去。按制百官散朝后需徒步走过龙华殿到正元门,再在甬道乘车马走侧门离开帝宫,在这过程中朝臣大多三三两两的结群走着讨论上朝时所提的国事。襄王、怡王、岳相、左尉这些重臣都被朝臣簇拥询问着无法脱身,而刚刚被龙帝提名的盛天,却一声不响的走在众人之后。他暂时还不想和这些朝臣接触,一则朝堂结党之风盛行,不是襄王派系就是怡王派系。过多接触总会不自知的归入某个党系。再则盛天心性颇高,对这些势力之人有些鄙夷。三则盛天入朝想集结一批正直有才干的能臣。一般这些人颇为清高。盛天不想让因为接触这些人而使希望得到的人对自己敬而远之。
  回到灵雀宫,盛天换下朝服,摘下帝子冠,换上一身轻快的便装和寻常的冠带。白衣飘飘,黑发飘逸,褪下那些华贵衣物的盛天俨然是一个风流的浪子。“殿下这是要出去吗?”灵雀主殿外一身着朝服,身资无比端正看起来刚刚四十多岁的人正向殿内走来,和换好衣服的盛天碰个正着。看衣着应该是朝中重臣,盛天忙向来人施礼,来者同样对着盛天行礼。“臣是御史栗辙,参见殿下。”
  “大人不必多礼,”盛天向前扶起行礼的栗辙“大人此来所谓何事?”
  “陛下刚刚在朝堂上让殿下负责接待南楚使臣的事宜,老臣监管百官。殿下初涉朝政事务,臣怕礼司那些官员无礼冲撞了殿下。”栗辙挺起直直的腰板对盛天说道。
  听完他说盛天问道:大人,“礼司之人无礼,这怎么说?况且父帝今日在殿上亲口说的。”
  “殿下随臣去了就知道了。”栗辙说道。
  “好哇,我这就过去接洽吧。那楚使来了也没两天,想必事宜也不太多。”
  “殿下请”栗辙侧身让过殿门,左手对着殿门做出请的手势盛天顺着他请的方向走出了殿门,栗辙则紧随其后。
  礼司主事的奉常大人,自散朝回到礼司后,就找来负责接待南楚使团的一应官员,整理好了具体文策,只等待盛天来接洽。
  在栗这的带领下盛天一直到奉常大人的桌案之前。奉常看到栗辙和盛天到来,忙离开桌案向这两位行官礼,说明来意后。奉常将刚刚整理好的文策交与盛天。并且态度良好。
  盛天看了一眼栗辙,这和之前他说的完全不一样。栗辙严肃的脸上没有呈现任何表情。在整个接洽过程中也是不发一言。盛天让奉常将这些文策送到灵雀宫,然后就和栗辙离开了礼司。
  刚一出门盛天就问栗辙:“大人说礼司之人没有礼数,但一切接洽的都很好啊。”
  栗辙回答说:“殿下,没有看出。奉常只交与了文策,但之前负责接待的官员都没有为你引见,而奉常不可能事无巨细。”
  “所以,奉常将此事完完全全的甩给了我。”
  “不错,殿下初涉朝局,没有根基。礼司奉常不是什么品德高尚之辈。党争之中,绝不会保持中立。”
  “所以,我这次承接朝堂职务,是我在朝堂立足的第一步。”
  “鉴于殿下的帝子身份,他也要为自己效忠的主子扫清一下障碍。”盛天笑道。
  “殿下,不打算参与党争吗?”栗辙问道。
  “党争吗?我只是为了大齐”。盛天笑着对栗辙说道
  盛天回到灵雀宫时,礼司已将文策送到。灵雀宫人将这不多的文策整理在盛天的文案上。盛天没有翻看这些文策的打算。经栗辙的提醒,和盛天之前所想的差不多,朝中官员定然不会那么容易配合的。这些文策只是奉常应对自己的一种手段。若他真想辅助,便不是只交出这些文策。直接让相应官员对自己述职岂不更好。看来朝堂并不是那么简单。
  慕容延回到驿馆便直奔华麟阳所在的房间。
  “怎么样,齐国君臣如何应对?”华麟阳问道。
  “第一次交锋而已,对应此事齐国还是能够从容应对的。”
  “对他们的君臣如何评价?”华麟阳接着慕容延的话继续问道。
  “主国之仁君,治世之良臣,只是,主君虽有争霸之心但无良策出,囿于朝堂争斗。臣子虽有才但只能治世,却不能争霸。国中无大才。”慕容延坐到茶塌上。
  “就如你所说只是第一次交锋,齐能立国与世。自有他的独到之处。”华麟阳评价道。
  “哦,殿下到了齐都怎么有了这样的见解。”听了华麟阳的评价,言语中带着一种肯定,所以慕容延问道。
  “临淄繁华,堪称天下第一城。以前只知齐国富,但却从未想过如此富有,繁华似锦,可以抵得上两个郢都了。”华麟阳拿起桌子上清茶细嗅一下。
  “按照我们之前的谋划就可以了,无论齐国国力如何都该如此。”慕容延坐到桌前说道。
  “接下来看看齐国如何出招吧?”华麟阳看着慕容延说道。“今日让与他们,他日我定当夺回。”华麟阳眼神中透出了无比坚毅的光。
  慕容延走到封闭的窗前,背对着华麟阳:“齐国若得良将,便可取代赵国称霸天下,而大楚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此语轻微,后半句华麟阳也没有细听只顾思索目下齐国朝堂如何应对。
  桌边的华麟阳也想起了刚刚去拜访齐都雀语阁的经过。想起了那个奇惠男子说的话。
  “能在喧哗闹市寻得一处静谧之所也别有一番情趣。”
  “公子过奖,在下是商人,如此安排,是因这里是齐都文人的居住场所,他们大多喜欢安静之所,我不过投其所好罢了。”
  “齐都富华天下共知,文人士子都向往这里。雀语阁网罗天下奇宝,在下有一物,想请先生鉴赏一下。”
  “噢,公子有何珍宝,让在下开开眼。”荀晏笑道,
  华麟阳从怀中拿出一木盒,放置桌案中央。
  “上等檀木盒,名师雕刻昙花花纹。这一个盒子从选材制作上都很考究。”荀晏端详这桌上的木盒说道
  “先生好眼力,只是里面的东西,看看能否入先生法眼呢?”
  “南楚檀香木,雕花更是楚扬州难得一见的昙花。先生是楚人?”荀晏问道。
  “先生聪慧,在下是楚商,之前在吴越之地做生意,近来吴越动乱,我欲来齐国。先过来看看形势。”
  “噢,那这件珍宝一定是来自吴越吧?”
  “楚国的盒子,怎么会装着吴越的珍宝呢?”
  “不久之后,吴越不就入楚了吗?吴越之地就会也会成为楚地了,不是吗?”荀晏最后一句反问,如此开门见山,华麟阳一时竟无言以对。
  “列国征伐频频,谁又能说的准呢?”
  “楚国近些年对外征伐不断,国力也相较于前朝也是有所发展,吴越又是楚多年来的心腹之患,若得吴越之地便可自淮地以窥齐地。”荀晏说道。
  “先生见识深远,在下望尘莫及。只是在下……
  “公子是楚人,我也曾游历楚地,曾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只不过在下身份低微,无缘与公子相识。所以公子是谁,我是知道的。”荀晏打断华麟阳,无需再和他以隐瞒的身份交流了。
  “雀语阁果然非同一般,先生也非比寻常。华麟阳受教了。”华麟阳站起,“先生所说的确是这次大楚兼并吴越的好处,实不相瞒麟阳此来就是为了一探齐国底细,来决定我的军略。”
  “一路走来,相信西越王殿下已经将齐国南境探了个究竟了吧?”荀晏慢慢站起,“那么可有对齐国的方略呢?”
  “齐国富而不强,相必也没有出兵的打算,只要不帮吴越就好,两国交好。相安无事。”华麟阳歪着头看着荀晏说道,
  “列国征伐频频,吴越亡国是大势所趋,齐国如今名将凋零,军队不兴。但亦是当世之大国,虽不及赵之强大,但也足以与楚国一战。”荀晏面不改色。
  看到荀宴竟如此镇定自若谈笑风生的说完了常人难以得知更难料想的事后,竟反过来威胁自己不由得有一丝的惊讶,但面对他竟有一种喜悦,这是在楚国朝堂从未遇到过的聪慧之人,顿时觉得的此人若为齐国效命那数年之后齐国便不可估量,便谨慎的说道:“我会尊重每一个对手的更何况是齐国这样的万乘大国。”
  “殿下,你并未遇到过对手,就如同你手中的耀星剑,虽为至尊之剑但未曾在你手上发挥过它真正的作用。”荀晏将一盏茶推至华麟阳面前。
  华麟阳不由得大笑起来“雀语阁果然不凡,足下若想到楚国来我西越王府随时为你敞开大门。”
  “多谢殿下抬爱,望殿下能心想事成。”荀晏垂手向华麟阳行礼。
  华麟阳笑了笑拿起桌上的盒子,递到荀晏面前,“君子如玉,这块璞玉就赠与先生了。先生珍重.”
  待荀晏接过木盒后,华麟阳转身离开了雀语阁内室。没想到在此处竟遇到如此之人,此人之魄力不输于慕容延,见识更是与他不相上下。所幸未入朝堂,或可招揽。。
  荀晏行礼送别。看着手中的木盒,自语道:“华氏有望啊。”
  灵雀宫中,盛天还是看过礼司送来的文案。大致了解了这次的接待,随后盛天便起身前往馆驿,见过馆驿官员,交代好一些事务后,简单的和慕容延见过面后。就到雀语阁见过荀宴和俞修问过宫室乐曲歌舞之后,便到礼司,应龙帝旨意中礼司上下都听从盛天安排,于是便绕开主事的奉常直接寻来负责南楚使臣接待的相应官员。询问具体事务以及以往的惯例之后,和他们商议安排接待南楚使团的夜宴。盛天天资聪慧。一应事务都一点即知,对刚刚接手的这繁琐的事,边学边用竟也安排的滴水不露。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