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龙齐帝子 / 第十章,齐宫夜宴

第十章,齐宫夜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齐宫夜宴
  盛天和礼司官员商议将夜宴定在明日,也就是楚国使团到达齐都的第二日。准备好一应事物后,盛天便带相应的几个官员到宫乐坊、圣膳房、以及隆和殿做了一系列的安排,随后送走礼司官员后。做完这些事情后已经是傍晚了,回到灵雀宫,盛天便脱下外衣,摘下头冠散开头发,回归到自己最喜欢也是最放松的状态,躺在床上,并不是因为累了。若说累,自从拜师修习剑术以及后来燕绍上山让自己剑术与文学谋略兼修的日子,比这可累多了。盛天就是喜欢这样,一点被束缚的感觉都没有。那些日子中,老师燕绍总告诉自己“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在低谷中的自己更是不敢忘却曾发生过的那些事情。所以在那些日子里,就像一只在尽力飞翔的鸟儿一刻不敢停歇。也就是这样自己什么都是做的最好的。十二年来在战战兢兢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初回帝都,一切是那么陌生又带有一丝熟悉。这是第一次参与政事,虽说处理的过程不算难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目下朝中的形式,两个帝子虽有血性,但却沉溺在争权夺利之中无法自拔。很难做到以国家利益为先,虽说前路艰险,但不难将障碍破除。只要坚持步步谨慎,曾经失去的都将重新回到自己手中。
  盛天独自在灵雀宫居住,夜晚漫长而寂寞无聊,所以早早的便睡去。第二天清晨,盛天用过早膳,就早早的来到临淄馆驿等待拜会慕容延,并告知他夜宴之事。慕容延是个文人又经过多日的舟车劳顿,一直到中午才醒来。知道盛天在馆驿正厅等侯,稍加洗漱便匆匆到正厅来拜见。因盛天的帝子身份,慕容延对盛天保持着谦逊的态度问安。稍微寒暄之后盛天请慕容延入座,唤仆人斟茶后。盛天告知慕容延夜宴之事后,便开口说道:“慕容大人昨日所说盛天稍加思索,南楚独自出兵灭吴越,盛天虽不涉军旅。但也知吴越和前些年贵国所灭的几国国力高出数倍。敢问大人,此次可有必胜之把握呢?”
  慕容延笑了一下:“看来殿下对大楚军力存在疑虑呀。”说完缓缓站起说道:“若是之前统兵的几位将军,或不能攻陷吴越。但我朝陛下深谋远虑,已经为吞并吴越选定好了统军之人。做出了完全的准备,必能马到成功。”
  盛天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泯一口说道:“贵国良才辈出,且新朝以来无论从军政,财政上都远胜前朝。万象更新。但贵国究竟是个什么状况旁人不清楚,大人难道也不明了吗?”
  慕容延听到盛天的话语原是心头一阵,不过很快冷静又重回心头。“殿下此语何解,大楚国力正盛,且君明臣强。这便是大楚之现状。”
  “国力正盛,君明臣强的确是贵国之现状,有你和西越王这两个未来楚国擎天支柱,相信楚国会越来越好。”盛天走到慕容延的身边附在他而畔小声说道:“至于我所说的是什么大人心知肚明。夜宴上如果有人能够帮助你,你也不会那么难办了。”
  说完盛天邪魅一笑,直接掠过慕容延离开了驿馆。
  慕容延站在原地昨日被自己认定无大才良将的齐国朝堂,今日的这个帝子完全压制住了自己,南楚的隐忧自己也是几番推量之后得出的,就连国中的一些大臣也不知道。若说隐忧各个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个帝子不像是空说威胁,看来他是从外部看出的,此人何其睿智。这个齐国帝子年纪不过二十一二岁,竟有如此气魄,如此智慧。若他登临帝位,对楚国来说绝不是件好事。
  盛天离开馆驿后,便去隆和殿。为夜宴的准备基本已经停当,盛天稍微查看了一下。再到其他几个地方看了一下礼司官员是否到位,回到灵雀宫用过午膳后,便出宫去了化王府中。
  以往,每当宫中有宴会,盛和总是在距开宴前两个时辰起身到宫中自己母妃那里厮混。反正自己一个闲散的帝子殿下,在宴会上默不作声,做到不丢人就行。其他的便没有什么。
  正午刚过,盛和前往卧室更衣准备整理装束入宫之时,盛天入府拜会。两兄弟多日为碰面,盛天也是第一次来盛和府中,看到并不算豪华的化成王府。那样的清净随意,这的仆役也没有多少的被所谓规矩束缚,比起其他的官宦府邸多了些自由。这都是因为这里住着一位闲散洒脱的帝子殿下。
  看到盛天到来,盛和穿着王袍在盛天面前转了一圈,说道:“七弟,六哥风采如何?”
  “华美,英俊。”盛天若有其是的围着盛和看了一圈说道。
  “你不是接了朝中任务的吗?怎么这个时候来我这里了?”盛和突然想到日前到灵雀宫中找盛天时被宫人告知之事。
  “一切都安排停当,特来邀请六哥同去宴会。”盛天凑近盛和说道:“到我宫中去等候吧,我还有些事情问六哥。”说完便推着盛和往外走。
  到了灵雀宫中,盛天和化王坐在正厅。茶盏布置好后。盛天便对盛和说道:“前天我和六哥在雀语阁听的那首曲子,那位先生说是南楚的曲子是吗?”
  盛和品了一口清茶说道:“对呀,南楚的名曲《九歌》中的一曲。华美婉转。非名师不能奏出”
  “我齐国的曲子,六哥擅长哪曲?”盛天又问道。
  “大齐的曲子,《云裳曲》吧。”盛和不自信的说道,“你是想让我在殿上演奏此曲给南楚使臣吗?”
  “怎么会呢?六哥乃是帝子身份,尊贵无比。那南楚使臣不过是南楚官宦出身的竖子而已,怎能让六哥屈尊呢?”盛天解释说道,“我听说慕容延也喜好音律,《九歌》是南楚名曲,他一定知道或者说很擅长。”
  “所以说,你想?”化王不解的问道。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哥哥们不会放过的。”盛天一笑,“今晚,六哥一定会听到《九歌》的某一曲的。”
  “你这么早叫我来宫中不会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吧?”
  “我上次参加宫宴是父帝带去的,早先没有准备,这次让六哥带我去,以免有失礼之处。”
  “原来如此,七弟的朝服准备好了吗?”
  “早已准备好。”说完便引化王到内室中。
  馆驿中,盛天到访后,慕容延便找到华麟阳说明了盛天到访的全程。华麟阳却不以为然。说道:“公子太过敏感了,这个七帝子,没有听说投名在哪个名家之下,名不见经传。被齐帝逐出齐宫在外游荡,没有名家的教化他的学识见解不可能如此。向你说的那些话不过空口白话而已。”
  慕容延忧心的说道:“我与殿下相交尚浅,况且家父支持陈王殿下,所以殿下和我没有交心相谈过。我也未向殿下说过我对大楚的了解。在殿下眼中那巍峨强大的帝国也有他的致命之处。”
  华麟阳看向正在以真诚目光看向自己的慕容延。说道:“我未曾见过你说的那个七帝子,今晚夜宴,我作为你的侍卫参加齐国夜宴,见识一下这位帝子。至于大楚的致命之处改日再来听你的见解。”
  慕容延思索片刻,转身背对着华麟阳,片刻之后深呼一口气,无奈的点了点头。
  是夜,齐国百官早已聚集在龙和殿中。三三两两的在一块交谈着。整理好朝服后,盛天便让盛和自己先去龙和殿赴会,而自己前去驿馆请慕容延前来赴会。因盛和在齐国已然封王,前去邀请作为南楚臣子的慕容延与礼制不符,是故盛天独自带着礼司官员前去相邀。
  馆驿中,南楚使团的使臣和几个副使都整理好了衣冠坐在馆驿正厅等候。而突然出现在慕容延身后的华麟阳并没有让这几个副使惊讶。慕容延早已和他们通过气了,以防止某位副使的失言。
  少顷,盛天到了馆驿,向堂上的各位使臣行过礼后,便请南楚的几位使臣前往帝宫参加夜宴。慕容延谢过礼后,便带着使团跟随盛天前往帝宫。
  隆和殿内,齐国官员看到南楚使团前来,便一一先前行礼。而后便入座等候,而后齐国以襄王、怡王为首的几个帝子上前行礼叙话。盛天也由楚国使团这里转到几个哥哥的后面。叙话完后,盛天带着使团到早已安排好的陛阶下的席位,使臣西向坐,帝子及三公帝室东向坐。众臣则分坐与殿堂的两侧。
  在龙帝到来后,夜宴开始。盛天向在侍候的礼司官员挥了挥手示意开始。官员会意向盛天作揖之后,各自下去安排各自负责的事宜。
  少顷,盛天准备的美食美酒,以及歌舞乐曲全部按照计划好的一一奉上。按照盛天的计划,齐地名曲《云裳曲》在最后奉上。选用的琴师是宫乐坊中对这首乐曲最熟悉的,这是盛天仔细甄选过的。待曲终。位于帝子首席的襄王便开口说道:“大齐广兴轻柔之曲。这曲《云裳》当真是余音绕梁。”
  “长兄,大齐多是学子,研究学问之余喜好听乐作诗。大齐富庶之地学子也多风流,所以大齐之乐如流水一般轻柔。”一旁的宣王说道。
  “二弟,治学严谨。我常年在北境,不知楚地是什么类型的乐曲?”襄王看向对面的慕容延。
  慕容延抬起头,:“大楚乐曲,大多华严庄重。不似大齐这般清新。”
  化王闻此语:“尊使,之前小王有幸听闻楚地名曲《九歌》中的一曲。也听说尊使爱好乐曲。乃是乐家大师。可否为小王赐教一曲。”
  “六殿下谬赞,外臣不过略懂音律而已。那及殿下在乐律上学识。”慕容延低头回答道。
  “我知阁下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楚地的乐曲自当由楚琴来弹奏。”盛天待慕容延说完后,说到:“刚刚琴师所用的琴正是楚琴。”楚琴十五铉而齐琴只有十三铉。盛天特意安排那琴师以楚琴奏齐乐,对于一般人来说听不出乐曲出错,而对于慕容延这样的音律大师来说肯定听得出。而真正喜欢乐曲的人会在乐曲中陶醉,毫不保留的展现此时的心境。盛天只需观察便知他是否听出。结果不出所料,他听出了。
  慕容延稍微迟疑了一下“那在下便献丑了。”说完便离开坐席走向殿堂中央,盛天站起挥手示意宫人准备琴。
  慕容延就坐后,开始弹奏。楚琴婉转悠扬,名曲《九歌》在慕容延的指尖奏响,余音绕梁。殿中众人无不深颈注视着殿中央的慕容延。深谙音律的化王闭目陶醉在着柔美的乐曲中,曲终,众人皆感叹慕容延琴艺至高超。待慕容延回到座位坐定之后。化王站起,举起酒杯对慕容延说道:“阁下技艺高超,我真是忘尘莫及。改日定当拜访请教。”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慕容延对饮作为回礼。
  盛天安坐于座中,时不时摆弄着手中的玉玦。接下来便是看两方的过招了。而对面的慕容延则在饮宴之余暗中观察着这个在白天在自己面前展现非凡英才的齐国帝子。这个帝子英俊外表下隐约展现的非凡气质。
  而在他坐席的上端坐着两个咄咄逼人的齐国帝子王。在这两人面前观察这位在齐国朝堂无足轻重的帝子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刚刚阁下展现的技艺,令人折服。阁下才华本就不凡,孤常年在军营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如此雅乐了。”襄王说道,
  “殿下镇守边境,面强敌,而在下只在国都做这些无用于国家之事,今日得见殿下,深感对国无所贡献,惭愧惭愧啊。”
  “慕容子乃是当世之大才,依先生之见,当世列国之势如何。将来天下大势将会如何变化。”襄王继续问道。
  “在下常年在国都之中,闭目塞听。只在府中跟从家严学习朝政之事,对于天下大势未有见解,不能回答殿下的问题,望殿下见谅。”
  襄王微笑的呼了口气说道:“先生过谦了,盛睿愚钝,愧居于众兄弟之长。而今已然残疾难当镇守北境之大任,前日先生曾言大齐北境由赵国为强敌。且言大齐难以分兵南下,以先生之才,定对齐赵之势有所见解,还望不吝赐教。”
  襄王言语谦和,慕容延站起说道:“殿下切莫妄自菲薄,在下虽为楚臣,愿为殿下解惑。”说完向襄王拱手行礼“齐赵同为北方大国,相持已有数十年之久,齐欲破赵,赵欲灭齐。然少则两年,多则五年,齐赵若无大变。那么仍为势均力敌相互对峙之势不变。”
  “在近几年的变数是什么?”龙帝深沉的声音从大殿的最高位传来,显然此时殿上讨论的话题引起了这位至高位者的兴趣。
  慕容延站起向龙帝拱手行礼,就这说到:“赵帝幼年即位,目下赵帝加冠已有三年。三公意欲交换朝政,但朝局混乱,外戚当道。赵帝加冠日久,亲政之心俞烈。此时节各位说赵国怎能不生变?”
  听闻此语盛天微微一笑,但又在心底出现一个及其可怕的念头。一个将赵国拖入深渊的念头,可怕到连盛天都心惊的念头。
  慕容延继续说道:“赵国虽有四代英主,但每一位的上位都踩踏着鲜血。也就是每一代即位初期朝局更替之时都回有动荡。但每一次动荡都被轻描淡写的覆盖过去,沉积至此时就不单单是朝局之争了。”
  这个环节盛天没有想到但能从慕容延的言语中或可延申思索,于是盛天立起身问道:“慕容子所言赵国之弊端,是否是引起赵国朝局接替不稳的根本原因?”
  “殿下所言甚是,赵国以军队立国。军中武将在朝堂上地位影响超然。立国之后这些武将便各自有支持的帝室贵胄,如若压错宝,便是满盘皆负。而新帝上位后,便以土地分封给支持自己的这些武将。如此便有新的一批武将得势,而原来的那些已经得势的武将更加得势,赵国武将既有了土地,又有了军队。又在朝堂上有了至高的地位。转而又支持新的帝子,如此往复,军爵便成了北赵左右王权的关键。”慕容延看向盛天,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慕容延为盛天解惑,盛天对其拱手行礼以表感谢,而后便坐了下来。慕容延还礼后,转身对着龙帝施礼说道:陛下,外臣之些许愚见还望谨慎思之,若有可取之处。还望采纳一二。以利于齐楚盟好。”
  龙帝向慕容延挥手示意他免礼,“赵乃大齐之死敌,慕容子洞察其根本,果然世之大才。”
  “陛下过誉,大齐国力昌盛,外臣以此酒预祝大齐来日与赵国之战能够旗开得胜。”说完举杯尽饮杯中酒。
  “借楚使之吉言,朕也祝楚国国运昌盛。”龙帝也饮尽杯中酒。
  陛阶之下,盛和对身边的盛天说:“这个楚使年龄比你我大不了多少,竟有如此气场,真乃年少奇才啊。”
  盛天说道:“他在楚国和西越王华麟阳并称,西越王去年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灭了楚国西边的巴国,能和他并称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只是还没有想西越王那样建立功业罢了。”
  “说道西越王,听说他的剑术一流,不知和你相比如何啊?”
  “他也持有一柄至尊之剑,我还从未和他交手。就战绩方面来看,我还不如他。可和他交手的那些人都是不入流的一些人。我完全不放在眼里,只是在战场上遇见,若在平时我想华麟阳也都不会理会他们的。”
  殿堂上齐臣楚使互相进酒饮宴,并言两国互结盟好之事。但两方都没有真正的谈过此事来。
  只是互相憧憬祝福着对方的国家。
  慕容延站起对着正在和身旁化王交谈的盛天发问到:“七殿下刚刚一语中的,点中在下语中关键之处。以此看殿下的见解绝不一般。敢问殿下对我楚国的看法。”
  盛天闻言,心中暗想:今晨在驿站对他所说之语,他竟在殿正面相问,难道不怕我当众说出南楚的隐疾吗?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在向盛天发问前慕容延也早已想到可不可问及此事。与国来说此乃隐疾。不可在异国朝堂说出,一经点明便可能给国家带来的是一场灾难。但若不在这里借这个异国帝子之口说出,恐再无机会说明,以此来给那个日渐强大却忧患越来越深的国家提个醒了。也让身后这个沉溺在一次又一次胜利中,看不清眼前威胁的权贵人物明白楚国之隐患。
  盛天站起垂手行礼后说道:“在下庸才,刚刚不过是顺着大人的所提,即兴问道,不过是歪打正着。对于楚国。在下所知不能成一家之言。谬论罢了。”
  “在下虽在我朝中没有实权,但家严却是朝中宰相。齐楚又是兄弟之国。殿下之言或是我大楚治国之良言。还请殿下直言相告。”说完慕容延深弯下腰以示诚意。
  见此状盛天不由得吃惊,但很快平复了内心。慕容延的心思盛天大致猜出一二,这位楚国良才是想借自己之口,在这异国朝堂之上说出楚国多年隐疾。来给楚国皇室敲响警钟,必须采取手段来加强皇室之统治。塑造一个没有内患的楚国。但如此一来楚国便面临着一场足以震动国本的风雨,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此人明知此等风险却如此发问,气魄何其大也。若说时宜,曾攻陷郢都的吴越国正在内乱,强国北朝堂不稳,东北边境的齐国绝不能在北方强国窥伺的情况下一举灭亡南方疆域如此之大的楚国。此时来做此事不可不说也是一个合适的时机。此人智谋又如此高深。盛天也自叹不如。钦佩之意油然而生。但与国与己绝不能让他如愿,稍微整顿了一下心情,盛天说道:“大人,若要盛天说,盛天便说了,盛天谬论若有可取之处,还请大人能够采纳。”盛天深呼一口气,顺便看了一下南楚使团。猛然发现,慕容延身后所立护卫,他的目光比慕容延还要急切。便不由的嘴角上扬。继续说到:“南楚立国三十余载,皇位已传两代,国势渐强,有北上与赵争雄之势。当世之大国齐楚赵,小国吴越,卫烈,以及远在西北的雍凉,各国国情不同。唯有楚国承袭的前朝是早已传承数百年的梁朝。官僚制度也是完完全全的承袭了先朝,官僚之中的弊病也是累积了数百年,贪污、懒政、都是楚国从府到州各级官吏的弊病。没有新的活力,如不及时改革,后患无穷啊。”
  盛天说完,慕容延长舒了一口气。继而笑到:“殿下真知灼见,在下会将殿下直言回朝陈明我朝陛下。多谢殿下了。”说完向盛天行礼以表感谢。。
  “改革之事来日方长,我乃一个外人,且才识粗浅看不完全,慕容子乃大才也,改革之事自然不在话下。还请慕容子安心了却当下之事为好。”盛天还礼说道。
  而后两方安坐,互相祝酒。至晚方归。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