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见到各位文豪的表情,公孙胜就知道曹植这篇流传千古的文章果然牛叉,越念就越发自信了。
公孙胜自然的在雅间渡步,望着蔡邕身后的侍女微微一笑,大声念道:“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公孙胜念完最后一段,拱手行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见诸人的表情,他便知道这一次成功了,在这东汉末年有了名声,再加上些人才,再抢个地盘……。
雅间中沉寂了片刻……
“实在是太美了,只有感叹!”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我仿佛已经见到楚王神女的模样,真是绝世佳丽,倾国倾城啊!
卢植一脸享受的眯着眼睛自言自语道。
黄埔嵩的看法又有不同,他听的极深。他一直以来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才能匡扶汉室,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汉恢复到汉武时候的繁荣昌盛。他从赋里听出了公孙胜对世事的无奈之余,又有一丝悲哀和愤闷。
这也是一个怀才不遇,想要一展抱负之人啦!黄埔嵩便对公孙胜起了提拔之意。
公孙胜要是知道此刻黄埔嵩的想法,一定会乐不可支。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这赋里确实有怀才不遇,一展抱负的意境。但那是曹植被他哥哥曹丕压制,给逼出来的。
“贤侄大才...”黄埔嵩举杯说道。
“黄埔将军有匡扶社稷之能,这天下百姓的好日子,在将军肩上,多过晚辈!”公孙胜的好听话不要钱的扔了出去。
黄埔嵩举杯的手抖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此子居然能够看穿我的心思,也许此子也是有这个想法吧!,黄埔嵩掩饰了过去,笑道:“贤侄说笑了。”
又一个美丽的误会......
黄埔嵩有感公孙胜大才,见他也明白自己的一番抱负,与他相见恨晚,便想着帮他一把,站起来说道:“伯喈兄及诸位,为不二贤侄做一番评价如何。”
蔡邕乃当世文章的宗师,手书六经石碑立于太学,说是天下文人之师也不为过。有他点评一番,传扬出去名头就来了。更何况还有中郎将卢植,京兆尹杨彪,九卿之一的马日磾,这些可都是后来位列三公的牛人。
“伯喈兄,我看不二贤侄此赋非同一般,可得此次文会魁首。”卢植说道。他是越看公孙胜越顺眼,要是此子有意的话,说什么他都要抢过来。一代儒将,大汉朝多少年没有了?
“伯喈兄,我也认同不二贤侄。”杨彪摸着胡子,眼中闪闪有神。要是将这个公孙胜拉到家族里,嗯,哪一位侄女还未成亲,待我回去好好想想。
“伯喈兄,公孙不二才华横溢,当以才学入仕朝廷,如果有机会你我当推荐之。”马日磾便是以才学入仕朝廷,见公孙胜颇有文采,便有了向朝廷举贤的打算。
蔡邕微微点头,他是当世文章的宗师,其他人还差上一些,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他的手上。
公孙胜暗道一声惭愧,在他看来,自己是从一千八百年后来的,不利用后世的一些经典,实在对不起此次的穿越。打定主意,今后不单要盗用后世的知识,还要盗后世的科技技术,因为我有属于后世的科技系统。
再用这些后世的知识去挖东汉的人才,用科技发展地盘,没准还能一统乱世得天下……。想到此处,公孙胜不禁打了一个机灵,真的有这样的机会吗?
黄埔嵩见公孙胜沉思,以为他在担心这文会魁首之称,便小声说道:“贤侄不要担忧,老夫以性命担保,明日你的名声必将传遍这整个洛阳城。
“那就借将军吉言了,改日晚辈必登门造访,向将军请教这天下之事!”公孙胜举杯说道
“欢迎之至,正好老夫也有一些问题想问问你。”黄埔嵩跟着举杯。
蔡邕沉思一番站了起来,众人的目光马上汇聚在他的身上。
便说道:此次文会,公孙不二所做《洛神赋》,可得魁首。”
显而易见的结果,众人也早已心知肚明,闻言也是一片赞叹之声。作为当代大文豪,好赋就是好赋,真挚的赞美毫无做作之意。通过此次文会,公孙胜的才华横溢的名声,渐渐传播了出去。
曹植,爷对不起你。公孙胜接受诸人道贺时,不免想道。
距离文会已经过去数天,公孙胜的名声早已传遍洛阳,而公孙胜也早已搬出了破旧老宅,受黄埔嵩支助了一百贯钱,公孙胜就在城南买了个普通的宅子,花费了二十贯钱,公孙胜不免感叹道:也算真正有个落脚之处了。
这天公孙胜应邀来到黄埔嵩府上,走到大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大门应声打开,见到门房,施了一礼道:“麻烦小哥前去禀告黄埔将军,晚辈公孙胜前来拜访。”
门房小哥一听便道:“是公孙先生来了,我家老爷早就吩咐下来了,说是只要公孙先生到了,便不用禀告,请先生进去,先生...里面请!”。
跟随门房小哥来到宅中正堂,下人随即上了一杯茶,便去通报了。
刚坐了一会,便听到黄埔嵩在门外高呼道:
“贤侄久等了,老夫盼着贤侄驾临,那可是望眼欲穿啊”
本以为公孙胜在文会第二天就会上门找自己的,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六、七天,黄埔嵩可是颇有怨言啊。
“呵呵...将军可真是太折煞晚辈了,晚辈在将军面前可当不起啊,这要是被外人听见了,说不定就会传晚辈刚有了点名声就持才而骄了”。
公孙胜也知道黄埔嵩因为等自己上门请教而有了怨气,就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化解一下尴尬!
“不说这些了,贤侄,你之前在文会上提到的太平道教还记得吗?现在其势头越发不对了,现在各地都在传太平道的名头,那为首之人名叫张角,号大贤良师……,不知贤侄对此有何看法?”黄埔嵩饮完面前的茶后问道。
“虚伪。”公孙胜对大贤良师的评价就这一个词,便拿起茶碗微微饮着。
“虚伪?”黄埔嵩初听有些不解,随即恍然大悟,震惊中望着他。
秦峰便给了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怎么虚伪?”黄埔嵩更进一步问道。
“以符咒烧化与水中疗病,并与信教之人言道心有所思,符的神力就随之发出,神力发出,百病被驱散,人就会恢复健康状态,精神饱满。这神话自身,不是虚伪是什么。像将军这般有才之士信鬼神乎”公孙胜笑道。他关心黄巾之乱,所以这事情早已心知肚明了。
“张角传《太平经》,像老子道德经,黄帝内经等……。”黄埔嵩故意说道。
“呵呵,将军说笑了,老子等大贤,可不曾自立教派蛊惑人心……,将军知道何必还来问我。既然如此那就说说,我大汉郡兵都是临时征召的,北军五营荒废已久。此人麾下教众数十万,登高一呼大旗一展,如何……。”公孙胜笑道。
“啊!”黄埔嵩手中的茶碗一晃,茶水撒在席上。他担心的正是此事,可是天下能够看透的又有几人,朝廷之上十之八九都不会在意。此子真是不简单,在朝廷之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贤侄,你既然在朝堂之外都能将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可有解决的办法?”
黄埔嵩仿佛将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公孙胜的身上,迫切的追问解决办法。
“呵呵,乱世出英雄,自有能人志士力挽狂澜……,将军当是其中之一……。”公孙胜也说三分话。
力挽狂澜!黄埔嵩心中满是震撼,言道:“贤侄,你当报效朝廷……。”在他看来,公孙胜能够看透世事,又有一身才华。应当报效朝廷,做那力挽狂澜之人。
作为后世来人的公孙胜知道,黄巾之乱是自己崛起的时机,但还不是更进一步的机会。之后董卓进京,废帝,皇室威信荡然无存。这个契机引来诸侯讨董卓,之后皇帝成了傀儡群雄割据之时,才是自己真正崛起的机会。
所以他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就是尽可能让历史保持到诸侯讨董卓。这数年间自己稳扎稳打,高筑墙、广积粮。所以此刻他是不会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慷慨激昂的说道:““没有那事最好,但凡有事,公孙胜自当报效朝廷,在所不辞,但愿将军到时能够助晚辈一臂之力。”
“贤侄放心,以你如此大才,老夫自当鼎力相助,明日朝会,老夫就知会卢植将军等人,保你入士,替你在朝堂之上全力举荐”。
黄埔嵩大拍胸脯表示自己会全力以赴的举荐公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