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皇太极,历史大人物悉数登场,时势造英雄,有英雄也有枭雄。
将中国北方成为铁与血死亡与恐惧的炼狱战场,今年,闯王高迎祥与张献忠等十八路造反大军杀入河南,途经之处,赤地千里,一路有冻死饿死杀死的尸骨有数百万。
楚浩被人敲了闷棍,跟造反大军也有关系。
北方农民破产后,加上兵慌马乱,大量逃亡南方,成为流民。明朝政府国库空虚,加上官员贪污腐败,流民安置不当,吃不饱饭,上山当土匪。
楚浩就是被人偷袭打了一棍,身上的财物被摸走一空。
“这是一个即将混乱的年代,不想让人安生啊!”楚浩感叹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自己的那个时代才是黄金岁月,可惜回不去了。
以自己的才能和知识,想要在这个时代建功立业,名流千古,或许………很艰难。
此地是大明南直录,扬州府,青平县,郊外二十里的一处小村庄。
明末战乱都在北方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发生,崇祯十七年之前,江南一带还在歌舞升平之中。
等等,这里是扬州。
突然想到有名的扬州三日屠城,楚浩不谈定了,虽然战火没有烧到这里,等十几年后清兵南下,要么剃头,要么砍头。
头发可以留长,但绝不能剃短。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作为一个现代人,觉得唐宋元明清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封建社会,但一想到满清后期的懦弱割地赔款,百年列强欺辱。加上脑后一根猪尾巴,楚浩感到本能的厌恶。
十年时间,自己有十年时间发展,要么改变历史,要么被历史粉碎。
江南,七八月份,火辣辣的太阳烤晒大地,知了在树枝上不听的叫,江河湖泊水分蒸发水位下降不少。
又在家里修养了十几天,在老娘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楚浩已经能自己下床走路了。
他对明代的乡村很好奇,已经迫不及待的出去看看。他后脑的伤口已经结疤,没有大碍。他的身体很虚弱需要运动一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前世他就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户外运动,登山,游泳,拳击,剑击。
恢复身体一是吃,二是动,家里清贫,老娘养的几只老母鸡本来留节日宰杀的,现在已经被自己吃完了,只能运动,也必须运动。
下床穿上布鞋,站起来遥遥晃晃,迈起步来软绵无力,出了门口,村子青山绿水,一条小河穿流而过,两边是修整平坦的水田,有农民在田间弯腰劳作,楚浩走到小河边蹲下,水面的倒影是一张年经陌生的少年面孔,面容有些苍白俊帅,就是瘦了许多。
比前世的自己好看许多,不过还是无法接受有些陌生感,这些只能在日后满满磨合面孔印象。
穿着的衣服缝缝补补,以后世的眼光看如同乞丐一样,在这个时代就是标准的农夫儿子,一头长发油腻感十足,恨不得剪短,身子体发,受之父母,剪了就被骂不孝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穿越了,成为一个农夫的孩子,老天爷啊,为什么不穿一个地主少爷,皇子皇孙什么的。”
楚浩自言自语,然后走在田埂边,水田里的稻谷已经成熟颗粒饱满压垂下来,等待十月份水闸打开,等待地里的泥土干硬,稻叶发黄,就是大丰收了。
农民一年的生计收入就在田地里,就在稻谷快要成熟的时节,农夫们早早扛锄头镰刀在田里劳作。
看见楚浩走在田埂边上,弯下腰的村民偶尔有人抬起头来跟旁边的人闲聊。
“呦!这不是楚哥儿嘛!他的伤好了能下地走路了。”
“嗯,半月前就听说他醒了,这不刚出来闲逛嘛!要是楚浩醒不来的话,让他老娘怎么活啊?”
“楚浩这孩子以前天天在外面瞎胡闹,家里的农活也不干,跟外村的孩子混在一起,被人敲了一棍,现在应该老实了吧!”
“就是,要我看,楚家就这么一个独苗,他爹死后,他老娘把他当成宝一样养着,娇生惯养,也不下地干农活,以后他靠啥养活自己。外面世道那么乱,是在村里种地好,发不了财至少能吃到饱饭。”
“就是,在村里做个庄稼汉有啥不好?听说北方那边大旱,饿死不少人。”
楚浩苦笑着被别人指指点点,前身的自己确实有些窝囊,不过现在他早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楚浩。
凭着脑海中的记忆,楚浩在田埂边走了几百米,看到了自家的田地,一个佝偻的身影在地里忙碌着,那是他的母亲张氏,他家的田地里种的稻谷,都是一遍绿色席草,家里依靠草席维生,种席草比中稻谷多几成收入,村里的妇女农闲的时候会买自家的席草回去编草席,老娘自己也编草席。
别人家的稻谷还没丰收,自家的席草已经可以割下收获。
老娘自己一个人在地里忙碌着,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她的衣服,十几捆席草整齐堆放在干硬的田地里,生活的艰辛让这个普通的农妇勤劳勇敢。
让楚浩内心感动的无以加复,他出来活动身体也攒了些力气,跑回家拿了把破旧镰刀回来,帮忙老娘下地干活。
“哎呦!我的儿啊,你的身体还没有恢复,别帮忙快回家,要是累坏了如何是好。”老娘忧虑的对楚浩喊道。
楚浩用自己的衣袖擦擦老娘脸上的汗水,微笑道:娘,没事,我的身体好了差不多,在家里也闷得慌,不如出来活动活动,正好帮娘割席草,累了我就休息,不会勉强自己。都是孩儿没用,没有照顾好娘,让娘辛苦了。孩儿一定痛改前非,不再胡作非为,照顾好娘。”
楚浩说得很真诚,老娘听了他的话,心里十分感动,儿子懂事了她十分高兴,因祸得福,浪子回头。
孩子的心意,不能拒绝,儿子迟早要自己学会生活,从现在开始学会在地里刨食吃,于是说道:“浩儿懂事了,娘很欣慰,那就下地吧,累了就休息不要苦了自己。”
“娘,我知道了。”
楚浩点点头,学习老娘一样挥舞镰刀,一割倒一大片,不一会儿,就割了好几捆。
体力消耗得很快,半个小时楚浩累的坐到一边,而老娘还在继续着。自己的腰已经很酸,细嫩的双手磨得起水泡,穿越的日子,活得那么艰辛。
休息了一下继续干活,直到中午饭前,才扛着一捆捆席草回家,放在谷场上晒干。
吃了午饭,古代老百姓吃饭大都只有两顿,而自己需要吃饭养身体所以一天吃三顿,楚浩吃饭的时候母亲就在小屋门前编草席。
“娘也吃点饭吧!”
“娘不饿,你要补身体,你吃吧!”
老娘一天可以编一张席子,拿到县城里去卖,一个月能赚几百文钱,等于几百人民币的样子。
一个月几百块钱生活水平之低,后世难以想象,百姓能够一天吃饱两顿饭就是幸福,别的不敢有奢望。
楚浩当然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现在还在考察明末这个社会,经商需要本钱,还要有官家背景,暂时还无从下手,慢慢等待,他还没有走出过这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