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虽然这样说,不过萧焕还是准备在时机成熟之时,将他大舅哥调回京城。
他大舅哥王泽在河东一个州当司马,以前是个县令,如果京城有缺,做个员外郎正好。
第二天,他到中书省去转了一圈,便到御史台找刘晏。
这个刘晏就是“三字经”里面的刘晏,是个神童,七岁就中神童举当官。
前几年他当过宰相,被免职后,如今是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
此职非常重要,基本上主管了大唐七成以上的税收。
听得萧焕来访,御史大夫刘晏非常客气的把他请进屋:“是萧郎!萧郎年轻有为,是我大唐后起之秀,快快请坐。”
“属下哪敢与刘公相提并论!刘公千古神童,理财名家,属下今日特地来请教的!”
二人相互客气了几句,旁边有杂役开始煮茶。萧焕就开门见山:“刘公,如今大乱初平,百废俱兴,年年兴兵。每年耗费数百万贯,全靠刘公维持。属下今日来有一事相求,还望刘公多多指教!”
“哪里哪里!萧郎请说就是!”
“刘公,晚上这里写了一道奏表,但总觉得不尽善,还有些疑惑,请刘公指点迷津!”萧焕把奏报的初稿递了过去。
这刘晏是厚道人,据说他虽然主管大唐财政几十年,不过当年遭宰相杨炎所陷害,被抄家时,家中只有两车书而已,可见其是何等清廉的官员!
其实,萧焕并不是要真心向刘晏请教。这两税法的大致方案,他心里是一清二楚。他之所以来找刘晏,一是为了得到他的支持,二是为了拉近两人的关系。因为刘晏是御史台长官,又是当过宰相的人,品德高尚,为天下人所敬重。
刘晏接过萧焕的奏报,认真的翻了起来。据说他越看越心惊,不停的点头:“这建议不错,嗯,后生可畏……”
萧焕一看他的态度,大致放了心,心想,估计他不会反对。如果他和元载反对,此事肯定搞不成。
刘晏看罢萧焕奏书的初稿,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萧郎此议,要是做成了,的确功盖千古。如今的税收制度,大致是人丁为主,此法有好几百年了。也倒是该改一改了,只是不知道时机是否成熟?
要说起来,按照土地征收是最好的,一年可以征收两次。主要是夏粮和秋粮,也就是你这个两税法。
你这两税法框架是有了,但是还缺少一些内容。比如说,这田地分为几等?如何划分?一次划分管几年?
另外,还是应该以总的支出为控制目标,不得随意增加税收。特别是随意增加农户的税收,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农户的影响!”
萧焕点点头道:“刘公说的极是!最初我也想根据财政支出定出的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不过这总额难以制定,也只是个虚数。
另外,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属下不知道,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是否可行?”
“这支出总额就依照前两年的平均数定一个,再加半成即可,毕竟人口也在增加。其余的再稍微完善一下,倒应该可行!”
“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不知这会不会太低?”萧焕故意问道。
这1/30的税率,其实是很多年以前制定的。按照萧焕的想法,至少应该提高到1/20。毕竟商人有利可图,农民种地太过辛苦。
不要让刘晏摇摇头:“此税率已历经几百年,怕是不宜骤然更改!虽然税率稍低,不过那些商人的实际支出非常高,这个我就不细说了。”
萧焕一听,他倒也是个明白人,古代商人地位很低,要想办事,还不得拿钱开路呀?
不过古代人,一直不习惯向商人征收高额税收,认为那会转嫁到农户头上,这与后世的税收理念截然相反。
“多谢刘公的建议,属下接下来在完善奏书。改日我再到长安城周边几个县去转一转,多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再向圣上禀报。”
“如此甚好!鄙人倒是希望这两税法尽快施行!如今天下户数不足二百万户,而安史之乱时,天下可是一千万户。如何尽快恢复民生,可是大事,犹豫不得。”刘晏一脸忧心忡忡。
他的事情其实非常多,这天下漕运,这是第一等的难事,好在已经基本解决。接下来就是改革盐政,以前第五琦的盐政弊端很多,朝廷不但耗费巨大,而且官员中饱私囊的情况也很严重,必须加以改革。
萧焕大胆提出新的两税法,他觉得很有新意,于是他又说道:“萧郎在中书省任职,鄙人以为,此法应先与元相公和王相公商量一下,取得他们的支持为最好。”
“这是自然,明日午后,属下就像二位相公禀报!”萧焕点点头。
……
离开御史台,他又去看望了侯彝,侯彝的伤已经好了一大半。毕竟那大铁锅,也就是在肚子上烫了一下而已,并未真的要置其于死地。
“萧郎高升了,恭喜恭喜!”侯彝恭喜道。
屋内还有几个万年县的友人,都是混偏门的。当然这些行业在古代,也未必就是偏门,比如高利贷、青楼等。
还有一个开地下赌场的,萧焕与其来往不多,这倒是法律所禁止的,可以称为偏门。他们听说萧焕当了左巡使,对其更加敬重。
萧焕看着他们,突然又想出一个挣钱的门道来:“干脆开一家典当行,兼营放贷,今后可逐步发展为钱庄,这可是挣大钱的行业。”
想到这里,他说道:“几位兄弟,不如我们投资开一家店当铺,我出五成,几位再出一些,侯兄也入一股。否则如今的薪俸太低,养家都困难了。”
一听说萧焕要出大头,开设当铺,他们当然高兴!萧焕的左巡使的职务,可不是闹着玩的,非皇帝信任的人,一般是做不到的。
“好好!加上侯县尉,我等刚好五人,就一人入一股!不知道一股多少钱?”那放高利贷的姜成问道。
“三百贯钱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