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乔帮主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孙坚对月叹了好长一段时间,那些清扫宫廷的士兵忽然过来报告说宫殿南面一口井出射出来些五颜六色的光芒。乔衫听到此消息,心中一惊,本想静静地等待孙坚过来问他这是什么缘故,然后自己撒个谎将他骗到别处,但是这个人吗,好奇之心,是人皆有之的,别说古时候的英雄,哪个时候的英雄都一样,见得此异象,自然想看个明白。
  孙坚当即军士们点上火把,下井打捞,乔衫想出场阻止,转念一想,正所谓是祸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孙坚命里该是此刻结束,哪他无论如何阻挡,都不能改变命运,当下只寸步不离地跟着孙坚,以便急需之时出手相救他一把。
  那下井的军士不多时便从井里钻出来,捞出来一具女子的尸首,这尸首有些年头了,但是肉身却是不腐,乔衫当即大叫:“不好,僵尸,快快点一把火烧了。”
  众军士听到“僵尸”登时一惊,齐齐后退了几十步,唯独孙坚不怕,走近那女尸端祥良久,向乔衫招手道:“这女子宫装打扮,看来是宫里的女子,咦,她项下带着一个锦囊,里面好像装着什么东西?”说着伸过手,将那锦囊打开,里面竟放着一个朱红色的锚金盒子,以一把黄灿灿的金锁锁的紧紧的。
  孙坚两手一用力,已把那金锁拉开,定睛一瞧,里面装着的传国玉玺,四四方方的,上面镌刻着五条龙,这块晶莹剔透的玉角上稍稍破损了一块,这破损的一块被黄金被上,上面还写着篆文,共是八个字,孙坚不大认识篆字,让乔衫瞅瞅。
  乔衫瞅了瞅说:“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孙坚呆了半晌,转了身去看程普。
  程普低声道:“此乃传国玉玺也。传说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梦文王,解之,果得玉……”
  孙坚一摆手,道:“我还是问问乔执事吧。”对于打仗之一类的事,孙坚相信程普是一把好手,但说起这传说,他却知道,世上再无人比乔执事知道的多,乔衫点了点头道:“程将军所说不错,此乃传国玉玺,是卞和于荆山之下发现的……”
  孙坚道:“卞和?”
  乔衫道:“卞和,春秋时楚国人,荆人,和氏璧的发现者。相传他在荆山得一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璞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果是宝玉,遂称此玉为‘和氏之壁’,此壁后传入赵,再转于秦。”
  孙坚道:“说的详细一点。”
  乔衫道:“这还不够详细吗,好吧,具体的出处呢是《韩非子》上载的,说是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当中所说的完璧归赵中的璧,便是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孙坚道:“这璧上还刻着八个大字,这……”
  乔衫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天下最珍贵的和氏壁雕刻着受命玉玺,成为皇权的象征,玺文为‘受命于天,即寿永昌’。”
  孙坚张嘴还要问,乔衫急忙抢先一步道:“秦二十八年,始皇巡狩至洞庭湖。风浪大作,舟将覆,急投玉玺于湖而止。至三十六年,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说过这句话,这人便消失不见,此玺便又回到秦手里。第二年,始皇驾崩。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光武得此宝于宜阳,传位至今……”
  程普忽然抢着说道:“前一阵子十常侍作乱,劫了少帝出了洛阳,再回来后此宝失云,今天偏偏让主公给捡到了,我觉得……”压低声音道:“主公应该也有着着九五之尊的……”
  后面的声音断断续续,程普能是贴在孙坚耳根子上讲的,乔衫没有听清楚,但孙坚听了一会儿,满脸喜色,更着低声道:“此处不可久留,咱们应该速速回江东,图谋大事。”然后转了身吩咐左右,万万不可将此消息泄漏。
  谁知道军中有一人,正是袁绍的心腹,表面上立誓说绝对不会乱讲,却是趁夜深人静时悄悄溜出孙坚大营,真奔袁绍营寨所在,将孙坚取了传国玉玺的事相告。这些乔衫都知道,所以对孙坚说道:“如果你真的以为拿了这玉玺就能成大事的话,哪最好今夜便立刻起身,否则后患无穷。”
  孙坚却是不听,道:“咱们与其它诸侯本是义兵,如此不辞而别,定会若人生疑,所以我决定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大早,去跟盟主袁绍以及其它诸侯再行辞别。”
  乔衫好说歹说,孙坚就是不听,后来有些烦了,或者说想独自一个人细细地打量一下玉玺,所以一摆手,让乔衫回去睡觉。第二天,乔衫跟着孙坚来到袁绍营寨,一见面孙坚先是说些盟主好啊,今天的天气还不错之类,几句开场白之后,终于指明他此来的目的:“前些日子被华雄打了的事,袁盟主你也知道,昨夜风凉又染了些风寒,唉,人有旦夕祸福,所以这个病病痛痛的,是最难避免的人,我想回江南修养一阵子身体,待身子养好之后,袁盟主若有招呼,必定赶来。”
  袁绍静静地听他胡说八道了半天,突然一笑,道:“久闻孙大人光明磊落,不仅一身本领盖世无双,其人品性更是难能可见,但是不知为什么今天却是一堆谎话。”
  孙坚脸色稍稍一变,道:“不懂袁盟主在说什么?”
  袁绍道:“我知道孙大人确实是病了的,不过这病却非风寒,好像是什么传国玉玺到了手中,,病的吃什么饭都香,便是一晚上不睡觉,抱着玉玺,便可以了。”
  孙坚脸色大变:“袁盟主,你在说什么,我可听不懂了。”
  袁绍嘿地一声冷笑,道:“你听不懂了?我倒也有些不懂,咱们共举义旗,兴兵讨伐董卓老贼,为的是为民除害,这传国玉玺乃是朝廷中最珍贵的宝物,孙大人既然获得,当该留在我这里……我的意思是,留在咱们这些诸侯手里,现下我是盟主不假吧,你给我,我待会儿跟各路诸侯说明这个情况,然后待得杀了董卓,咱们便把传国玉玺还给朝廷。哎哟,你这带了他便要走,可让人想不明白了。”
  孙坚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听不懂袁盟主胡言乱语地说什么,什么传国玉玺,孙某是压根没见过的。”
  袁绍又是一声冷笑,嘿嘿两声道:“那昨天晚上那口井中捞出来的是什么玩意儿,难道除了一具女人的尸首,就没别的了吗?”
  孙坚道:“什么那口井,什么女尸,我可是半句也听不明白。”跟着举起右手,抬头看了看太阳在哪里,发誓道:“我真的不知道袁盟主在说些什么,这传国玉玺我确确实实是没有见过的,若是见了,他日便死在乱刀乱箭之下。”
  乔衫心想:“你这个誓言发的可是不好。”
  袁绍哼哼哈哈,道:“这世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值得人相信的,这很多东西话,我就不详细说了,但其中包含的一样却是不可不说,哪便是男人的誓言……”说到这里,听到其它诸侯说:“孙大人都发了此种毒辣之极的毒誓了,盟主你怎地还不相信呢?”
  袁绍两掌一击,,从旁走出一位军士,对各路诸侯说:“这人是我麾下勇士,昨夜他曾同孙大人一起从井中打捞出来一具女尸,女尸身上一只锦囊中,装的便是传国玉玺。”
  孙坚想也没想,脸色煞白,有种被人欺骗的感觉,拨出刀来,就要将那发过誓言说永不说出的军士当众砍了,袁绍立刻拨出剑来拦下,道:“要杀人灭口吗?”孙坚骂道:“灭你妈……”后面的脏话没有骂本出来,倘若骂的是袁绍倒也罢了,问题袁绍现在是盟主,这骂他说不来就会让其它诸侯认为是在骂他们。
  袁绍突然大声喝道:“颜良、文丑何在?”
  身后突然站出两手,长的皆是威猛异常,众诸侯吃了一惊,之前袁绍说他帐下的颜良和文丑有着可以杀华雄的本事,没想到这时却用来对付孙坚,孙坚那边也站出三人,分别是程普、黄盖和韩当,几人大眼瞪小眼,刀锋对剑尖,大有一说话不对,立刻开干的可能性。
  从诸侯赶忙出来拉回,孙坚哼了一声,转身出了营寨,也是着急离开袁绍营寨,竟忘了招呼乔衫,跑出七八十里才想起没带乔执事来,暗暗后悔,不过想以乔执事的名声,以后倒也好找,也就不再为此事烦恼,出了洛阳城,直奔江东而去。
  袁绍快气死了,孙坚走了以后,他气的把拦他的那些诸侯一个个地骂的狗血淋头,又是王八羔子,又是怎么你妈,众诸侯都是一方将领,碍着他的盟主,也不好骂他什么,只是心中却觉得他即是盟主,怎地却像地痞流氓呢。
  既然孙坚已经跑了,为今之计,哪只能是另想其它办法。
  袁绍想了好久,想到他现在是盟主,说话还好使,便写了一封信给荆州的刘表,让他路上把孙坚拦截下来,将他手里的东西抢到手。
  孙坚没带乔衫一起走,所以乔衫只得暂时住在袁绍营寨,第二天天蒙蒙亮,他正思谋跟谁混一段时间,突听得探子回报,前些日子追击董卓的曹操回来了,还特意加了一句“大败而回”,这些诸侯也是有意思,听得曹操大败而回,倒不生气,反是满脸欣慰之色。
  袁绍更是一消昨日闷气,亲自出来接风洗尘,不住地宽慰着说:“胜负乃兵家常事,曹兄也不必往心里去。”明着是安慰,实则却是讽刺。曹操也不知听出来没有,喝了一口酒,呆呆看了半天天空,叹道:“咱们这一路义兵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为国除贼,这便让我纳闷了,大伙儿既然是为除贼而来,哪就该按照曹操的意思,在我带了我那些兵丁,靠近孟津,酸枣,可是大伙儿却是守着这一座空荡荡的——空荡荡的意思就是没有敌人的营寨,唉,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深沟高垒,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南阳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天大伙儿还是迟疑不决,令我曹操大失所望,也令天下英雄大失所望。”
  袁绍等人听得哑口无言,曹操知道这些诸侯心里各有自己的小九九,也不多说什么,起身便要引兵离开,走出营寨的那一刻,他朝乔衫一指,道:“执事,跟我一起走吧。”
  乔衫点了点头,跟着曹操往扬州去了。在去扬州的路上,曹操问乔衫:“执事算命之术天下无出其右,你说那些诸侯会有未来啊?”
  乔衫摇摇头道:“不会有未来的,未来是什么,未来就是希望,然他们只是稀里糊涂地过日子,所以不会有未来。”
  曹操道:“我突然想起公孙瓒麾下的那三兄弟。”
  乔衫道:“刘备,关羽,张飞?”
  曹操点了点头,道:“他们把吕布打的败退,真是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乔衫道:“他们也不会在袁绍营寨停留多少时候,咱们前脚走,他们后脚也就离开了。”
  曹操道:“你怎么知道?噢,我倒忘了,你的算命之术天下无出其右了,好,既然这样,你给说说他们吧。”
  乔衫道:“刚才曹兄一离开,公孙瓒便对刘备、关羽、张飞说‘袁绍是一个绣花枕头,外面看着挺光鲜,实则没有什么本事,咱们还是趁早离开为好,你瞧他刚才居然对孙太守拨刀相见,时间长了,谁知道会不对对咱们拨刀相见’,便带了刘关张三兄弟往平原去了。刘备原是平原县县令,自然这回去便还是平原县令。”
  曹操道:“哪其它诸侯呢?”
  乔衫道:“兖州太守刘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点粮草,但是兵荒马乱的,谁家有多余的粮草,即便有多余的,哪也不能借啊,于是刘岱便带着兵马杀入乔瑁营中,将其杀死,,并将他手下兵丁划入他帐下。”
  曹操道:“袁绍呢?”
  乔衫道:“袁绍见各路诸侯都走了,他这个光竿盟主做的也没什么意思,就引兵拨寨,离开洛阳,大概是往关东去了。”
  曹操道:“刚才你说袁绍与孙太守拨刀相见,可是跟孙坚拨刀相见?”
  乔衫道:“是。”
  曹操道:“为什么呀?”
  乔衫道:“因为孙坚捡到了传国玉玺,袁绍想占为己有,孙坚不给,双方就拨刀相见了。”
  曹操道:“传国玉玺?”
  乔衫道:“对。”
  曹操道:“孙坚能拿着传国玉玺活着回到江东吗?”
  乔衫摇了摇头,道:“怕是不能。”
  曹操道:“你给详细讲讲,不,你给详细算算。”
  乔衫拨拉了半天指头,道:“说孙坚最后的命运,不得不提一下荆州刺史刘表这个人。”
  曹操道:“哦?”
  乔衫道:“他们说不来今晚就有一战。袁绍给刘表写了书信,要他把那传国玉玺劫下。”
  曹操道:“刘表?”
  乔衫一听曹操的意思是要详细说下刘表这个人,当下便将刘表生平事迹大概讲了一遍,刘表这个人年轻时候受过良好的教育,被称为八俊之一。
  初平元年,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青继任。由于当时江南宗贼甚盛,袁术屯于鲁阳,手下拥有所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为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县长,各据民兵而于当地称霸,导致刘表无法直接上任。他于是匿名独身赴荆州,方才得以上任。
  刘表至荆州后,单马入宜城,与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刘表问道:“此间宗贼甚盛,群众不附,袁术因而取乱,祸事如今已至了啊!我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恐其不能聚集,众位有何对策呢?”蒯良道:“群众不附的原因,是出于仁之不足,群众依附而不能兴治的原因,是出于义之不足;如果仁义之道能行,则百姓来归如水势之向下,何必担忧来者之不从而要问兴兵之策呢?”
  刘表又问蒯越,蒯越说:“治平者以仁义为先,治乱者以权谋为先。兵不在多,在能得其人。袁术为人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一勇之武夫,不足为虑。宗贼首领多贪暴,为其属下所忧。我手下有一些平日具备修养的人,若遣去示之以利,宗贼首领必定持众而来。使君便诛其无道者,再抚而用其众。如此一州之人,都乐于留守此州,得知使君为人有德,必定扶老携弱而至。然后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袁术等人虽至,亦无所能为了。”
  刘表叹道:“子柔之言,可以说是雍季之论。异度之计,可以说是臼犯之谋。”便让蒯越派人诱请宗贼五十五人赴宴,将其全部斩杀,一并袭取他们的部众。只有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刘表乃使蒯越与宠季单骑前往将其说降。??荆州的郡守县长听说刘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绶逃走。至此,刘表控制了除南阳郡外的荆州七郡,理兵襄阳,以观时变。
  当时,关东州郡起兵讨董,而刘表并未加入讨董义兵。而刘表也上表推荐袁术任南阳太守,暂时向其示好。
  曹操听得刘表并未加入讨董卓的义兵,鼻中一声轻哼,道:“别跟我讲他了,你刚才不是说有江夏八俊吗,倒要听听另外七人的具体?”
  乔衫知道曹操这个人爱才,便说道:“那七人分别为,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咥,字公孝。让我一个个给你详细讲讲吧,这说这个陈翔,他的祖父叫做陈珍,曾任司隶校尉。陈翔年轻时就很出名,善于结交朋友。被考察举荐为孝廉,太尉周景征召他举荐考中高第,任命为侍御史。当时赶上元旦朝贺,大将军梁冀衣冠不整,陈翔上奏说梁冀依仗权贵不敬重朝廷,请求拘捕他治罪,当时人认为陈翔奇特。改任定襄太守,征召担任议郎,调任扬州刺史。上奏举报豫章太守王永勾结宦官,吴郡太守徐参任职贪污,全都征召交给廷尉治罪。徐参是中常侍徐璜的弟弟。从此陈翔威名大振。又被征召担任议郎,补任御史中丞。”
  曹操道:“那范滂呢?”
  乔衫道:“这范滂年轻时正直清高有气节,受到州中乡亲的钦佩,被举荐为孝廉。出任冀州请诏使期间,范滂每次举报上奏,没有一次不压住驳倒众人的议论,后调任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任光禄勋,范滂拿着笏板前往陈蕃门下,陈蕃没有留他,范滂心怀怨恨,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到后责备陈蕃说:“像范孟博这样的人,难道应该用一般的礼仪要求对待他吗?现在造成了他为人清高辞官不做的名声,难道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来不好的评论吗?”陈蕃这才认错。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任职。后来皇帝下诏三府官员举报民情传言,范滂因此检举刺史、二千石等权贵豪门人物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臣子举报的假如不是污秽奸邪残暴,深深祸害人民的人,难道会让他们的姓名涂写到简札上吗!最近赶上时间仓促,所以先举报急需惩办的,那些没有调查清楚的,还要进一步考察核实。臣子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庄家一定茂盛;忠臣铲除奸人,仁义正道才能清平。要是臣子说的有不合事实的,甘愿接受严刑处死。”官员不能再质问他。范滂看到当时世道艰险,知道自己的理想不能实行,于是递上奏章就离去了。”
  曹操插嘴道:“倒是个清廉正直的人。”
  乔衫道:“哪是,?范滂在职期间,严厉整治邪恶,对那些行为违背孝悌道义,不依仁义办事的人,全都清扫出去撤职驱逐,不跟他们一起共事。特别举荐有突出节操的人,把他们从社会底层选拔出来。范滂的外甥西平人李颂,是公侯家族后代,但是被乡里百姓唾弃,中常侍唐衡把李颂推荐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官。范滂认为李颂不是做官的材料,压下任命不征召他。宗资迁怒,鞭打书佐朱零。朱零昂首说:“范滂清明裁决,还要用快刀除去腐朽,今天我宁肯受到鞭打死去,范滂的裁决不能违背。”宗资这才罢休。郡中中层官员以下,没有一个人不怨恨他。范滂作为清流官员,以他鬼神不惧、超然脱俗的个性,自然而然地充当核心和中坚,因此,在党锢之祸之中入狱也就在所难免。范滂在狱中仍然表现得十分男人。”
  曹操道:“是吗,到底有多男人啊?”
  乔家道:“当狱吏对他说“凡是获罪入狱的犯人,都要祭拜皋掏”时,他凛然回答:“皋陶是古代正直的大臣,如果我没有罪,他一定代我向天帝申诉;如果我真的犯了罪,理当伏法,祭祀他又有什么裨益?”其他囚徒听了,觉得范滂说的句句在理,也都不去祭祀了。只可惜范滂生命短暂,且职位不高。”
  曹操道:“孔昱呢?”
  乔衫道:“东汉末年名士,在汉成帝时历任九卿,封褒成君。孔霸的后代至孔昱这一代,爵位始终传袭不绝,家族中担任酒卿、诸侯国相、刺史、太守共计五十三人,残侯七人。”
  曹操道:“范康呢?”
  乔衫道:“我不太知道。”
  曹操哦了一声,道:“还有乔执事算不出来的人,有趣,檀敷呢?”
  乔衫道:“檀敷,字文有,山阴郡瑕丘人。年轻时为儒生,家里虽然穷困,但志气清高,不接受乡里富有者的施惠。举孝廉,公府多次征召,都不就。建精舍教授学生,远地来学的经常有几百人。汉桓帝刘志时,以博士征召他,也不就。汉灵帝刘宏时时,太尉黄琼举他为方正,对答皇上的所问,符合当时施政的要求,升议郎,补蒙县令。因与郡守不和,弃官回家。家里无产业,与子孙合穿衣服出门。年八十,死在家里。”
  曹操道:“张俭呢?”
  乔衫道:“张俭是赵王张耳的后代,他的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他最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但不满意刺史,于是托病不去。延熹八年,山阳太守翟超邀请张俭任东部督邮。当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他的家属残暴百姓,无法无天。张俭揭露侯览和他的母亲的罪恶,请朝廷处死他们。侯览把张俭上的章表扣压起来,桓帝没有看到,张俭于是与侯览结下仇怨。张俭的同乡人朱并本性谄媚,卑鄙龌龊,张俭很瞧不起他,朱并对此非常嫉恨,上书诬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朝廷于是下令捉拿张俭,并把朱并的名字削掉,以示为他保密。张俭逃命,狼狈出走。跑到哪里,天黑了,就到哪家住宿,众人没有不敬重他的名气和品行的,即使会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中平元年,张俭才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将军何进和三公都征征召他,又推举他为敦朴,并派公车特征,起用为少府,但张俭都没有接受到任。汉南帝继位初年,四方战乱,百姓饥荒,张俭家里还比较富裕一些,他于是拿出财产救济乡人,靠这些财产得以生存有数百人。”
  曹操点了点头,道:“我记住这个人了,还有一个叫……岑咥?”
  乔衫道:“这个人我也不太清楚。”?
  曹操道:“哦,继续讲孙坚的命运。”
  乔衫道:“那刘表得到袁绍的书信,便命手下人蒯良、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来截孙坚,孙坚刚带着大队人马正路过荆州,却见城外摆着一个大阵,,孙坚定睛一瞧是蒯越,心中寻思‘这藐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代表人物,年轻时颇有名望,便是曾经的大将军何进也因听闻他长于计略,而聘请他作谋士,怎地此时却拦在自己面前,看他的样子,好似是要跟我打一仗’。对此孙坚不解,便问蒯越:‘你带兵将我拦截是几个意思?’”
  那蒯越说道:“你既然是咱们汉宫的大臣,就该传国玉玺交出来,若你交出来传国玉玺,我便将这摆阵的士卒撤走。”
  孙坚大怒,小爆脾气登时发作,大喝一声,便带着人马冲杀过去,反正他们又不进城,一边打一边跑,便从城外通过了,谁知道在城外一座山上刘表早早就埋伏了人马,孙坚一过,便听到到处都是鼓声隆隆地响个不停。
  孙坚问刘表:“刘大人,你们为何宁愿相信袁绍也不相信我孙某?”
  曹操道:“如刘表此种不肯讨伐董卓的人,定然是不会相信他孙坚的,是也不是?”
  乔衫道:“对极。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地打起来。但是这个刘表是有备而来呀,蔡瑁和蒯越赶来了,将孙坚围在垓心,若不是程普、黄盖、韩当这几大将拼死抵抗,孙坚说不来当场就死了,不过就算他们拼死抵挡,还是损伤了大半人马,幸好是杀出一条血路,往江东去了。”
  曹操道:“袁绍就这么轻易把孙坚放回江东了?”
  乔衫道:“当然没有,只不过袁绍遇到了一点难处。”
  曹操道:“什么难处?”
  乔衫道:“他不是屯兵河内吗,这个想要后强马壮,粮草必须得充足,但是他的粮草却不充足。这时候,冀州牧韩馥,派人送了一点粮草以帮袁绍度过难关,但是所谓杯水车薪,谋士便对他说‘还不如把这冀州夺了来,占为已有。’袁绍道‘不妥吧,人家已经跟咱们送了粮草过来,咱们才打劫一道,这有点不够意思’,那谋士说‘正所谓无毒不丈夫,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若是占为已有,以后兵丁必是更加强壮。袁绍低头想了一会儿,同意了,只是同意之后,如何将这冀州占为已有,却是漫无头绪。”
  曹操道:“我猜他定是联络某一路诸侯,约好前后夹攻之类。”
  乔衫竖起拇指赞道:“曹兄真乃神人也,一猜一个准。袁绍果是暗暗地使人悄悄与公孙瓒联络,约好进兵取冀州,前后夹攻。不过袁绍的算盘却是这样打的,让公孙瓒进兵,他却……”话未说完,曹操点头道:“那韩馥无勇无谋之辈,只要公孙瓒一起兵,他便会求助袁绍,到时候,袁绍不费吹灰之力,便把冀州占了,高,实在是高。”
  乔衫又竖拇指赞道:“曹兄厉害。却说那公孙瓒接到袁绍文书,见上面写着平分冀州,当即喜上眉梢,这人呐,就是不能太高兴,他一高兴,这事便想也不想了,决定干。”
  曹操摇头道:“便是公孙瓒不高兴,也未必见得能识破此等诡计。”
  乔衫道:“是,是。袁绍得知公孙瓒必定会起兵后,再派人悄悄告诉韩馥。韩馥果然慌的跟什么似的,当即招来荀谌、辛评两位谋士。那叫荀谌的说,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这三兄弟现今已经天下闻名,他们打败吕布那一仗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啊,咱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的。今袁绍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他一同来治理冀州,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瓒矣。”
  曹操道:“这荀谌是不是收了袁绍的银钱女人之物,怎么替袁绍说话?”
  乔衫道:“差不多。韩馥听了荀谌所说,便令兵丁前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这时却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说是袁绍此时已经没有粮草,只能羡慕咱们有粮草的人,这时候只要断其粮草,必然饿死,到时候咱们倒可占了他的城池,怎地因公孙瓒来袭,重要是这个‘来袭’还是袁绍通知给咱们的,我觉得这不可信,万万不可将袁绍以来一同治理冀州,否则后患无穷,他来了,便是虎入羊群。那韩馥当即叫道,我是羊吗。曹兄,你也知道,这些带兵打仗的人,最怕别人说自己软弱,韩馥登时对这耿武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厌恶心理。”
  曹操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又问:“那韩馥后来怎么样了?”
  乔衫道:“听耿武说过那番不留情面的话,韩馥便振振有词地说,我与袁绍是好朋友,才能既然不如袁绍,古人言,择贤者而让人,你说这番话是嫉妒人家袁绍。耿武叹了一声‘完蛋了,冀州完蛋了’,便辞去官职,带了家丁三十几人离了韩馥而去。”
  曹操道:“他们就这么离开了?”
  乔衫道:“没有,耿武毕竟跟着韩馥好多年,出得冀州城,便埋伏在周边山林之中,只等袁绍引兵前来。等了几日,果然见到袁绍来了,他便拨出刀来刺杀,唉呀,结果袁绍手下两名大将,就是颜良和文丑都在身边,这两人一出马便将耿武砍死了。唉……”
  曹操道:“可怜啊。”
  乔衫道:“袁绍带了兵马直入冀州,封韩馥为奋威将军,以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把一个真正掌实权的韩馥给架空了……”
  曹操道:“田丰、沮授、许攸、逢纪?”
  乔衫道:“怎么了?”
  曹操道:“这四个人好像都挺有名,你给我讲讲吧,毕竟现在是乱世,知道的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的多。”
  乔衫见曹操终于有了雄心壮志,心里也有点开心,便道:“田丰,,字元皓,巨鹿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其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田丰自幼天姿聪慧,少年时丧亲守丧,守丧的时间虽然已过,但他仍笑不露齿,因此为乡邻所器重。而且田丰博学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荐为茂才,后来被选为侍御史,因愤恨宦官当道、贤臣被害,于是弃官归家。不久,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正直而不得志。初平二年,也就是这几日,袁绍以反客为主之讲智取冀州,成为冀州牧,听说田丰威名,听说田丰威名,带着贵重礼物,非常谦卑地招揽田丰,任命其为别驾,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
  乔衫本想把田丰以后的一些事说也说一下,但说的话,就会涉及到曹操以后,觉得还是不说为好,便讲起沮授:“他是广平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慰。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
  曹操点着头,表示他正在心里记呢,示意乔执事一直说下去。
  乔衫又说那许攸,“这个人可料不得,我这卦象算出来的是,他年轻时候与你曹操还有袁绍关系都挺好。”
  曹操点了点头道:“嗯,还过得去。”
  乔衫道:“中平元年,,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并试图劝说曹兄你一起参加……”
  曹操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么一回事,你这卦象还挺准的,不过我当时拒绝了。”
  乔衫道:“王芬欲趁汉灵帝北巡时,以防黑山贼为由发兵,以便起事,但最后汉灵帝欶其罢兵,并召他入朝,王芬害怕而自杀许攸等逃亡。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奔冀州,许攸跟随并成为袁绍的谋士,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
  曹操点了点头,道:“看来这次联盟是许攸兄出了大力啊。”
  乔衫道:“再过几年,袁绍就把公孙瓒灭了,兼并幽州,虎踞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准备攻打许都。”?犹豫犹豫了一下道:“而那几年,曹兄已成为一方霸主,可与此时的袁绍相提并论,我的意思是说……地位,而不说你们的智力或兵马。许攸向袁绍提议说说:‘曹操兵少,会集中全力来抵抗咱们,许都由剩下的人守卫,防备一定空虚,如果派一支队伍轻装前进,连夜奔袭,可以攻陷许都。占领许都后,就奉迎天子以讨伐曹操,必能捉住曹操。假如他未立刻溃散,也能使他首尾不能兼顾,疲于奔命,一定可将他击败……”
  曹操听得云里雾里,全然不知乔衫在说什么,还道他可能是喝了假酒,过了好几天胡言乱语起来,便打断道:“还是说那袁绍派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之后的韩馥吧。”
  乔衫道:“哪韩馥所有权利尽失后,自是懊悔无限,连家里老小也不管了,单身匹马云投陈留的太过张邈去了。”
  曹操道:“张邈?”
  乔衫还道曹操又要打听张邈的详细,便说道,张邈字孟卓……
  曹操一笑道:“对于张邈我可比你清楚的多,他少年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我,袁绍都与张邈是朋友。我记得当年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慰,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中平六年,董卓引军入长安,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犯上作乱,屠戮百姓。我与张邈首先举兵征讨董卓。汴水之战,张邈派了将帅卫兹率部跟随我作战。袁绍成为盟主后,时常表现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经常直言责备他。嘿嘿,你知道吗,就在大伙儿结盟之后,袁绍还派我去杀张邈,我怎么会杀我的朋友呢,当即呵斥袁绍说“孟卓是我的好朋友,无论如何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啊!”
  乔衫道:“原来你跟张邈的关系这么铁?”
  曹操道:“哪是。既然投于我朋友张邈,哪就无需多说了,你说说这公孙瓒吧,现今冀州已被袁绍所得,他可有什么打算吗?”
  乔衫道:“他当然是要与袁绍分冀州城了,派了他的弟弟公孙越来见袁绍,将分冀州城的事慎而又慎地说了又说,袁绍点头答应,道‘这件重大之极的事,我得跟你哥哥详细说说,所以你请哥哥来吧。’公孙越听了,当了真,当下带了人马便打算回去跟哥哥说,结果走到半路,道上突然杀出一队军马,嘴里大叫‘我们是董丞相的队伍,我们要把你们乱箭射死’,然后扑哧扑哧扑哧放了些箭,将公孙越射死了,随行人员逃回去将公孙越被董丞相射死之事一说,公孙瓒大怒‘什么董丞相,分明是袁绍那混帐,这畜生引诱我起兵攻打韩馥,他却这样子做事,今儿又打扮着董卓的兵马将我弟弟射死,此仇不报如能能行。当下带兵马,直奔冀州而去。”
  曹操道:“袁绍定是知道公孙瓒会带兵杀来,所以早就领兵等候,嗯,他们应该是在磐河之上,袁绍军队在磐河桥东,公孙瓒却是带马在桥西。两军相见,定是公孙瓒先大声道:‘粗你码的袁绍,天下哪里有你这等背信弃义之徒,竟敢出卖老子。”
  乔衫点头道:“曹兄说的对,那袁绍却是一脸无辜地站在乔边,对公孙瓒说:‘我有什么办法,韩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救我治理这冀州,你说,他把冀州送给我,我总不能说不要,你自个儿留着吧?”
  曹操道:“公孙瓒定会说‘想当日老子以为你是忠良之后,这才推你为盟主,没想到你今日所为,当真是狼心狗肺之徒,你还有脸活在世上,怎么不尿一泡淹死自己呢。”
  乔衫道:“对,袁绍当时就怒了,转了身嘶哑着嗓子说’谁可以将这老东西给擒了‘”一言未毕,他帐下的大将文丑骑马挺枪冲了上去。公孙瓒就在那桥上与文丑打起来,双方你一枪我一刀,战不到十个回合,公孙瓒便有些抵挡不住,只得败阵而逃。文丑便乘势追赶,这文丑倒也胆量不小,竟敢直直追赶到公孙瓒所在的大军之中,往来冲杀,好不威武。公孙瓒手下四名健将一起迎上,被文丑一枪,就刺死一个,剩下三人见文丑如何功夫,不敢再丑,转了身急忙逃走。
  曹操道:“哪刘关张三兄弟没来?”
  乔衫道:“没来。公孙瓒见大军中无将军抵挡得住文丑,便往山坡奔去,文丑紧紧追着不停,眼看距离越来越近,文丑大声叫道:‘快快下马受死。’可能是文丑嗓门比较大,或者说他在喊的时候使了内力之类的神功,公孙瓒的弓箭头盔皆掉到地上,当下披头散发地狂奔,这狂奔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山坡是狂奔,可就要出现问题,那马前蹄不稳,公孙瓒啊哟一声大叫也跌落马下。文丑抓住机会挺枪便刺……”
  曹操叫声啊哟:“不会把公孙大人给刺死吧?”
  乔衫道:“不会,你别打岔,我就要讲到那里了……文丑挺枪便刺,这时草丛里突然钻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艰难地站起来,趴到坡上,去看那少年将军,见他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公孙瓒的问下此时已经赶到,文丑便被身陷重围,便撇下那少年将军跑了。”
  曹操讶道:“一个小小的少年将军就能与袁绍帐下的猛将战个五六十回合?”
  乔衫道:“不要瞧不起少年,少年可厉害着呢?”
  曹操道:“哪倒没有,敢问这少年叫什么名字?”
  乔衫道:“常山赵子龙。”
  曹操吸了一口气道:“好霸气的名字。你给我详细讲讲他。”
  乔衫道:“他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
  说到这里,乔衫突然觉得这样说下去,曹操会听出来赵云以后会是他的劲敌,甚至会弄清楚刘备也是他的劲敌,这可不好,亏得乔衫刚才说的那些话,曹操从未听说过,只听得如坠云雾,但这次是他要求乔衫讲解赵子龙生平之事的,倒没有制止,只耐着性子听,幸好乔衫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只说些曹操知道的,就像刚才这一件救公孙瓒的事,被救的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地你能迷途知返呢?”
  赵云回答道:“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赵云得以与刘备深交。??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乔衫觉得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便不再说有关赵云的事,曹操颇有些不满,因为乔衫说了一堆,多半是没听懂的,而听懂又没什么有用的话,乔衫解释说,赵云就是一个少年郎,他能有什么故事给你说,曹操一听也是,便不放在心上。
  询问起乔衫赵子龙救了公孙瓒之后的事,乔衫说道:“公孙瓒回到营寨之后,次日,点了五千人马……”
  曹操道:“哪他的马想必都是白色的。”
  乔家奇道:“你怎么知道?”
  曹操微微一笑道:“江湖人称公孙大人又为白马将军,这白马两字便是说他的战马都是白色的马。”
  乔衫哦了一声道:“而袁绍却命令颜良和文丑为先锋,各带了弓弩手一千人,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公孙瓒毕竟是刚刚得到赵去这员大将,还不甚了解,所以另指派了一位将军跟着赵云。”
  曹操道:“指派了谁?”
  乔衫道:“严纲。”
  曹操道:“怎么样?这人功夫怎么样?”
  乔衫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不清楚,我就是个算命的,哪儿能知道那么多。”
  曹操歉意道:“我不问了,你说,你说。”
  乔衫道:“公孙瓒领着大队,还是昨日那座桥上,竖起大红圈金线的帅字旗于马前,从辰时便让士兵们擂鼓,直敲到辰时,袁绍军队也不进,麴义令弓手皆伏于遮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严纲鼓噪呐喊,直取麴义。义军见严纲兵来,都伏而不动;直到来得至近,一声炮响,八百弓弩手一齐俱发。严纲急待回,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公孙瓒大败,左右两面人瞧到严纲被斩了,急急跑过来相救,但是颜良文丑是吃干饭的吗,立刻命令弓弩手射箭。这么不由分说的一通射箭之后,袁绍令大军四面齐出,冲到桥边,先斩了执旗将,然后把那面大红金线的帅旗砍倒在地。公孙瓒见帅气倒了,立刻招呼大家伙儿快跑。袁绍令麴义带着大队人马,追上去将公孙瓒的脑袋提来,这麴义听到立功的美事,八条腿地往过跑,结果这时候赵云出手了,挺枪跃马,双方便打起来,战不过几个回合,赵云那来立功的家伙刺于马下。赵云是少年郎吗,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趁着这股性子,直冲入袁绍大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见此情景大喜,赶忙招呼大家伙伙儿,冲上去杀啊。”
  说到此处,乔衫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才继续说道:“袁绍大军自然是必败无疑,幸得众将士抱了必死之心,人啊,这一不要命可就厉害了,凭借赵云如何神勇,就是冲不到袁绍身边,而再过一阵,颜良和文丑已经领着大队人马两路过来保护他们的主公。这一下袁绍的败势立刻扭转,竟是调过头来追杀起了公孙瓒和赵去,然而刚刚杀过那座桥,却听得山后喊声大起,闪出一队人马,为道的三员大将,正是刘备,关羽,张飞。
  刘备在平原做了县令之后日子过得很是悠闲,这日听说公孙瓒的弟子公孙越被袁绍杀了,便昨夜赶来助阵。当下三匹马,三件兵器,飞奔前来。袁绍登时吓的魂飞魄散,这三个人可是能收拾得了吕布的,两只手连刀也拿捏不稳,转了身,用力拍打马屁,只盼离这三兄弟越远赵好。
  公孙瓒见好就收,带了大队人马回到营寨之中。路上对刘备说,若非兄弟远来救我,今日可是危险的紧,说着便将赵云介绍给刘备相识。却说这个袁绍吃了败仗,又知道刘关张三兄弟在公孙瓒营中,所以说什么也不出战,过得几月,此消息突然传到董卓那老贼耳朵里头。那老贼手下的谋士李儒便对董卓说:“袁绍与公孙瓒都是当今一等一的人物,现在磐河英厮杀,咱们若是以天子之诏,派人将他们和解,他们必定会感恩戴德,说不来会归顺丞相。”
  董卓觉得这也是个好注意,便派了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赍诏前去。袁绍听到消息,喜不自胜,他是怕极了刘关张三兄弟,所以走了几百里路云见朝廷派来的人,表示一定奉诏,而公孙瓒听是天子的诏,也不敢有违,表示以后不再袁绍打了。便带了兵马回来营寨,刘关张三兄弟要回平原县管理县衙,见没什么事,便与公孙瓒赵云依依话别。
  乔衫说的正是兴起,却听得曹操道:“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赍诏,给我说说这三个人。”
  乔衫便给曹操说起了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东汉中后期大臣,以才学入仕。曾任谏议大夫,与蔡邕、卢植等人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后历任射声校尉,矿层,太常等职。中平五年,时为射声校尉的马日磾升任太慰??。中平六年四月,马日磾被罢免……
  乔衫觉得马日磾的生平讲到此处就行了,便讲起太仆赵岐,赵岐字邠卿,最初名赵嘉,字台卿,后来因为避难才改名。他年少时就对经学有研究,他多才多艺,娶名儒马融的侄女为妻,但赵岐鄙夷马融外戚的身份,不与他相见。他在州郡里任职,因廉直且嫉恶如仇而让人害怕。?赵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得了重病,卧床七年,认为自己即将死去,于是对兄长说:“大丈夫生于世,隐居而没有箕子的操守,任官没有伊尹、吕望的功勋,上天不给我机会,我无话可说!可以在我的坟墓前立一块圆石,刻上:‘汉有一位隐逸之人,姓赵名嘉。空有志向却不得天时,这是命我也没有办法!’”但后来痊愈。
  永兴二年,赵岐被司空房植辟为掾属。赵岐在任上曾提议二千石可以为父母服丧,朝廷同意他的提议。后来,他被大将军梁冀征辟,赵岐为梁冀献上取舍求贤的方法,梁冀不采纳。因此被推举治理繁难之处,任皮氏县长。恰逢河东太守刘祐离职,继任的是中常侍左惋的兄长左胜,赵岐素来讨厌宦官,同天就弃职返回洛阳。
  当初,中常侍唐衡的兄长唐玹任京兆虎牙都尉,人们因为唐玹行为不端,于是很看不起他。赵岐和他的堂兄赵袭又对他多次贬议,唐玹因此非常痛恨他们。
  曹操道:“尽说些多年以前的人和事,你说三四十年前的人和事,听得我有些嗜睡,还是别说了,讲讲袁绍得了冀州,就没有其它诸侯忌妒吗?”
  乔衫道:“你这一问,我倒是想起来,袁绍得到冀州之后,他的弟弟也汩袁术,立刻派来人要一千匹马。袁绍没有同意,从此之后,两兄弟便不和睦了。那袁术又派了人云往荆州,问刘表借粮二十万,曹兄你不妨想想,他哥哥袁绍不借给他马,你说刘表一个外人会借给他粮吗,还是二十万石粮。”
  曹操点头道:“我早就发现这人脑子有病。”
  乔衫道:“袁术即未从哥哥手里借到马,也不曾从刘表手里借到粮,心里暗暗恼火,便悄悄地给孙坚送了一封信,大意是你我二人联手偷袭刘表,孙坚当日离开洛阳被刘表追的好不狼狈,得到袁术书信,自是欣然同意,便跟帐下程普,黄盖,韩当等商量如何偷袭袁术之事。最后决定先派黄盖去探探虚实……”
  曹操听得呵欠连连,道:“说结果吧,我瞌睡的厉害。”
  乔衫道:“结果吗就是孙坚去偷袭刘表了,开始时候打一仗胜一场,不过正在这节节胜利的时候,一日,营中狂风骤起,竟是将他的帅旗吹倒。”
  曹操道:“帅旗被风吹倒,此非吉兆啊。”
  乔衫道:“孙坚坐下的韩当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孙坚却是不停,说什么咱们屡战屡胜,打下襄阳只在一两日的功夫,岂能因风掀旗竿而退兵。总在一个夜晚孙坚攻城时候,中了暗箭,唉,连脑子都流出来了,好不残忍。”
  曹操失声道:“孙坚死了?”
  乔衫道:“可不,还死的很惨。”
  曹操沉默半晌道:“自古英雄不白头啊。”呆呆半天,突然想起孙坚有好几个儿子,其中有几个还在天下人耳中颇有威名,登时来了兴趣,问起孙策和孙权兄弟俩,他们可有英雄之志吗。
  乔衫不知怎么说,想了想,觉得还是说他们生平之事,让曹操自己判断去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