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大秦天子 / 第9章 降生

第9章 降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但请君上明示。”书房之中,侯赢对着突然前来的秦公嬴渠梁回道。
  “这是一件私事,并非国家政务。先生无论办成与否,都与嬴渠梁排忧解难了。”略微顿了一下,嬴渠梁接着慨然笑道:“太后相中了卫鞅,要将小妹莹玉嫁给左庶长。小妹亦很钟情于卫鞅,发誓非卫鞅莫嫁。此事,先前已经由公子虔向左庶长提过,当时卫鞅没有赞同,婉言回绝了。我本当与左庶长面谈,又恐他有难言之隐。公子虔服刑,一时无合适之人提及此事。方才想到了先生,男女亲事,朋友出面,总比官身去说要好。”
  侯嬴心中大为惊讶。但他作为旁人,却不能推托这种依照民俗人人都必须热心担当的喜媒角色,闪念间拱手笑道:“君上重托,侯嬴荣幸之至。只是在下素来没有没有与左庶长言及此事,尚不知他有无定亲或意中之人。”
  嬴渠梁释然一笑,“先生姑且做一媒妁之言,听天由命吧。小妹与我骨肉至亲,我期望她有美好和谐的爱。左庶长与我生死相扶,我也不想他有违心之举。先生当解我一片苦心也。”
  “君上肺腑之言,侯嬴心感至深。”
  嬴渠梁没有久留,大约半个时辰就告辞而去,且坚持不让侯嬴相送。而嬴渠梁却不知他一走,侯嬴可是大大为难,不知是先给卫鞅说好,还是先给白雪说好,想来想去,还是走向了白雪的小院子。
  仲秋之夜,月明风清,白雪正在院中抚琴,优雅叮咚的琴声使庭院中漫出一片幽静祥和。见侯嬴到来,白雪琴声停止,高兴的请侯嬴坐在对面石墩上说话。侯嬴深知白雪不是等闲小儿女,略一沉吟,便将秦公来访所托之事说了一遍。白雪静静的听完,陷入深深的沉默之中。
  “侯兄,对鞅兄可曾说过?”白雪终于轻声开口。
  “尚未说过。”
  “那就对鞅兄明说了吧。我也该好好想想……是的,得想想。”
  侯嬴默默的走了。背后又响起叮咚琴声,却让人感到沉重窒塞。突然,“轰——!”的一声大响,夹杂着一声激越尖锐的短促乐音,琴声嘎然而止!庭院陷入空谷一般深深的寂静……
  侯嬴心头不禁猛然一颤,他知道,那是琴弦断了,而他也将面对卫鞅,对他说出这个难以开口的事。
  .....................................
  卫鞅离开栎阳,到乡野郡县巡视去了,为了变法,也是逃避这个自己永远也不想做出的抉择----事业与爱情。
  第二批法令颁行后一个月,秦国便热气腾腾的进入了第二次变法。卫鞅乘着一辆两马轺车,带着一百名铁甲骑士,马不停蹄的巡视督导着每一个县每一个郡。推行新军制并训练新军、建立郡县制这两件大事,主要靠各级官署,假以时日,不难做到。他要督导的是移民入秦、改变民俗、统一度量衡三则当务之急。这三件大事的弹性都很大,做的好与坏,与各级官署吏员的能力和执法宽严有极大关系。他出巡之前,已经从栎阳派出了大批吏员以商人身份东出函谷关,去秘密动员三晋穷苦民众移居秦国。他巡视各县的第一急务,便是严厉督导县府预定好移民定居的土地,并亲自到预定的移民区踏勘。若是县府将移民区定在了荒凉贫瘠的山区,便立即责令换到河边土地。返身路过再踏勘,若没有换到临水地区,便断然罢免县令!做得出色的,立即晋爵奖赏。这种雷厉风行赏罚严明的做派,使秦国上下官署紧张得昼夜忙碌,不敢有丝毫懈怠。庶民们惊叹不已,觉得官府变法竟然是说到就到,快捷得令人目不暇接。官老爷们竟然象两个轮子的马车,日夜风转,一有官司便当即了断,谁家有功便立即奖赏,谁家犯法便立即查办,几乎等不到第二天,办事情便当极了。
  各郡县的六国商人们惊叹,“秦人疯了!山东六国三年办不完的事,秦国一个月就妥了!”
  虽然如此,卫鞅觉得最费精力的还是强制分居这件事。秦人数百年来与戎狄之民杂居共处,共同的风俗都是大家庭生活,家愈大愈好,人越多越好,三代不分家者比比皆是。要使他们分解为夫妇自立的小家庭,难处多矣!有的分开立户没有房子住,有的男子到了分户年龄却因没有妻子而无法自立生活,有的老人重病需要儿子照顾,有的家全是女儿,找不到男子入赘也无法自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许多时间,卫鞅都耗在与县令县吏商讨如何变通这些具体细节上,一个一个解决,再颁行全国作为法例允许他县效仿。
  几个月下来,总算将其中难题一一化解,一归总,秦国竟然增加了十万民户!赶卫鞅东归时,移居关中的三晋庶民也已经有将近六万户,可谓始料不及的大收获。
  同行的景监感到奇怪,总觉得卫鞅这种急如星火的巡视督导有点儿不对劲。当卫鞅站在轺车伞盖下凝望渭水河滩的山东移民区时,那种含泪不舍的情景使景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不安。他敏锐的感到,卫鞅一定有心事。
  道边歇息时卫鞅慨然一叹,“景监啊,再过几年,一定要提醒君上迁都。栎阳不合做国都的。”
  景监终于忍不住了,“左庶长何出此言?莫非,几年后你不在秦国了?”
  “有了第二次变法开端,我也就放心了。”卫鞅似乎没有听见,又是感慨叹息。
  “鞅兄何难?可否见告一二?”
  卫鞅摇摇头笑道:“景监兄,回栎阳后我到你家,看看令狐姑娘,你该和她成婚了。”
  景监笑道:“日出西山了,左庶长竟也想起了儿女之事?好,我等你。”
  逃避终究是解决不了事情的,卫鞅经过几个月的逃避,还是要做出选择,事业还是爱情?
  爱情!这是卫鞅的选择,而倘若不是卫鞅有个像白雪这样红颜知己,想必后来也就不会有商君、商鞅这个人了吧。
  “在秦国这样的诸侯战国,与公主成婚,远远胜过千万条盟誓。这种婚嫁,意味着一个人进入了亘古不变的血亲势力范围。它将使你的变法权力生出神圣的光环,震慑敌人,使他们对你、对变法,都要退避三舍。否则,你将进退维谷,权力受制,功业流产。”
  “那我们到中原去,齐国或赵国。来得及,我至少还有三十年时间。”
  “普天之下,不会有秦公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了。”
  卫鞅沉默。白雪说出的,是他内心最为深刻的感受,如何能否认?一想到要离开秦国,离开秦孝公,他的心就隐隐做痛。对各国变法做过深入勘研的卫鞅,确信天下将不会再有秦公与他这样的君臣遇合。
  良久,他叹息一声,“小妹,让我想想吧,也许还有其他办法可以两全。”
  白雪摇头,“鞅,不要犹豫,你必须和公主成婚。我已经让侯嬴兄回秦公,说你已经答应了。”
  “如何?!”卫鞅霍然站起,气得团团乱转,“你怎么可以,可以,如此胡闹!”
  “鞅,你不是我白雪一个人的。你属于天下财富,属于秦国庶民。你爱我,愿意随我而去,我就满足了。白雪从爱你的第一天起,就立下誓言,愿意牺牲一切,成就你的伟业,包括舍弃做你的妻子……我,只是没有想到,它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骤然,热泪夺眶而出,白雪再也说不下去了。
  卫鞅紧紧抱住白雪,“雪妹,卫鞅今生来世,永远都是你的……”
  朦胧的月光下,俩人走出左庶长府,回到了白雪宁静的小庭院。
  第二天晚上,当卫鞅如约来到时,小庭院已经没有了灯光,寝室门上悬挂着一幅白布大字——我去也,君自保重。卫鞅一下子瘫在院中,却又立即跃起,出门驰马飞出栎阳!他不解白雪为何突然离去?原本答应他的,至少在栎阳再住一个月,看看事情有无新的变化?为何突然就走了,竟然还不告而别!此刻卫鞅只有一个念头,追上白雪,至少送她一程。
  白雪是午后悄悄走的。她和梅姑又恢复了男装士子的扮相,一辆篷车辚辚而去。她心里很清楚,只要她在栎阳一天,卫鞅就不会安心。虽然她相信卫鞅的自省能力,但情之所至,难保不会出现他因情绪激动而生出事端,最终陷于尴尬困境。只有她断然离开,使他痛定思痛,慢慢恢复,才是唯一的方法。她走得很急,而且出城不远就弃车换马,从崤山小道向大河而来。
  当深秋的太阳涌出大河地平线时,两骑快马来到大河西岸。白雪立马山头,遥望对岸苇草茫茫的茅津渡,不禁潸然泪下。正待下马登船,却听身后马蹄声疾,梅姑惊喜叫喊:“侯大哥来了!侯大哥,在这儿——”。
  侯嬴飞身下马,“白姑娘,你,就这样离开秦国了?”
  白雪凝视着侯嬴,下马深深一躬,“侯兄,待卫鞅成婚后,相机告诉他,我,已经有他的孩子了……几年之后,我才能见他。让他保重自己,善待莹玉……侯兄,后会有期了。”说完,头也不回的向岸边小船走去。
  当那只小船悠悠离开河岸时,飞驰一夜的卫鞅终于赶到了河边。
  宽阔的河面在秋阳下滚滚滔滔,小船悠悠北去,一条火红的长裙在小船上缓缓挥舞,那是她向他做最后的告别。渐渐的,小船红裙与波涛霞光,终于消融在了一起。
  卫鞅颓然坐在高高的山头,一任泪水将自己淹没。
  日子就如流水般一样,一点一点的流淌着,来到了秦孝公七年,公元前355年。
  阳春三月,刚和莹玉完婚的卫鞅带着莹玉和嬴渠梁来到了一处河谷,这里是他为秦国选定的新都地址。
  卫鞅手中马鞭遥指高塬,“君上,当地庶民将这座山塬叫北阪。跃上北阪,可鸟瞰新都地貌。”秦孝公笑道:“自当一看。”
  卫鞅一挥手,马队便驰上高塬。众人立马遥望,顿感胸襟开阔
  高塬之上,仍然是平坦的土地伸向遥远的北方。渭水平原从北阪开始,形成第一道土塬,而后逐次向北方推进,一道塬高过一道塬,直到变成莽莽苍苍的高山密林,变成北地郡和上郡的山地高原。第一道跃起的北阪,在渭水北岸形成了一个向南面张开的巨大的弧形,渭水自西而来,在北阪脚下骤然折向东北,沿着北阪东流六十余里,又沿着北阪东塬折向东南,再骤然东折,一涌而入大河!雄峻的北阪好象一个巨人张开了双臂,将渭水揽进了怀抱。北阪塬根至渭水河道,是宽约三四十里的广阔谷地。秦国的新都就要建在这片东西六十余里、南北三四十里的谷地的中央地带。
  秦孝公一看就明白,这片夹在北阪与渭水之间的广阔谷地,实在是关中平原的一块腹心险地。纵有强敌可以攻破东面的函谷关、武关或西面的大散关,进入关中腹心,这块依山面水纵深宽阔的谷地,也完全可以展开兵力凭险据守,至少可以从容不迫的向北阪撤退,进入北边的山塬地带再行周旋。而在目前,魏国还占据着函谷关天险和华山要塞,关中东面已无险可守的情势下,这块北阪谷地更显得尤其重要。相比于栎阳的孤城一片四面平川,北阪之地简直就是四面要塞的金城汤池!
  卫鞅笑道,“阴阳家说,北阪乃兴秦圣地呢。”
  “噢?何以见得?”秦孝公大是兴致。
  “君上请看,这巍巍北阪,乃天赐王座。这滔滔渭水,乃龙行于前。被山带河,南面而坐,正成王天下之大气象也。五德说以为,秦为水德,水性阴平,正应以法治国而大出于天下。渭水逶迤于王城,正应彰显水德之兆。佳水于前,北阪于后,正是聚合王气之形胜要地。”
  秦孝公微笑,“大良造也精通阴阳五行说?真相信么?”
  卫鞅低声笑道:“民心即天心。庶民信之,君上难道不信么?”
  秦孝公恍然大笑,“好!与民同心。秦国当兴,如何不信?”
  莹玉兴奋的问,“新都有名字么?”
  “还没有呢。正要请君上定名。”卫鞅肃然拱手。
  秦孝公笑道:“大良造定吧,其中许多讲究,我是不明白呢。”
  卫鞅马鞭对着河谷遥遥一圈,“君上,你看这块平川座北面南,处处向阳,一片大明大亮,就叫它咸阳如何?”
  莹玉便先拍掌笑道:“咸阳,咸阳,都是太阳!好,大哥,这名字好!”
  “还有甚讲究么?”秦孝公笑问。
  “水德阴平,须得大阳之象补之,方可阴阳中和,气象久远。”
  秦孝公点头大笑,“好!让我秦国尽撒阳光,一片辉煌——就叫咸阳了!”
  马队骑士顿时欢呼起来:“咸阳!咸阳!一片辉煌——!”
  咸阳!咸阳!一片辉煌!就在嬴渠梁和卫鞅确定新都咸阳时,远在神农大山的墨家总院的一处小院子中,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婴儿啼哭声,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上。
  而这世界,这个天下也将注定为他而改变!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