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大秦天子 / 第2章 风起

第2章 风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
  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墨子》一书是有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墨学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
  ................................................
  “事情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我也是无人可诉啊。”嬴渠梁缓缓地向玄奇讲述了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无奈、苦闷,“小妹能否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
  和嬴渠梁坐下,玄奇为嬴渠梁解说道:“近年来,秦国变法消息传开,山东列国都在指斥秦国暴政,墨家早已留意了。墨家巨子派人几次查勘,尚同会商决定除掉暴君,除掉强权酷吏,施行兼爱大道。”
  “不要再说了,这事我知道。”
  “墨家终究以伸张正义为归宿,廓清秦国变法真相,也有利于墨家。”
  “只怕小妹还没廓清真相,你就被他们当作内奸了。”瞬间明白玄奇话中意思的嬴渠梁担忧玄奇的安全。
  听到嬴渠梁的担忧,玄奇笑了,为嬴渠梁解说墨家规矩:“不,墨家尚同,但有一人异议,便得巨子出面裁决。”
  “墨子大师若在,尚可明理。禽滑(gu三声)厘(釐)继承巨子,难啊。”嬴渠梁不看好墨家能明白秦国变法。
  (禽滑釐,战国初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作为姓氏,形成慎姓。禽滑釐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直潜心墨学。禽滑釐与慎到不是同一个人,一个是魏国人墨子的弟子,另一个是赵国人学老子的学说。但从战国历史地理楚国、魏国、赵国相邻,试想慎邑、禽滑釐、慎到三者之间虽无历史文献记载,也并不能排除没有关系。)
  “不,老师身后,墨家虽对当世政情多有歧视,但大事还是同心一致的。”玄奇相信只要廓清变法事实,墨家还是明事理的。
  “什么老师?”注意到玄奇口中自语,嬴渠梁心中一动,“小妹老师是墨子大师?”
  玄奇回答道:“是。我五岁时,爷爷就把我送进了墨家。墨子大师念及鬼谷门渊源,也觉得我天赋尚可,就收了我做最后一个弟子。”
  “如此说来,原来小妹你是墨子大师的亲传大弟子?”嬴渠梁惊了。
  “是的。”玄奇现今二十五岁,是墨子逝世那年收的关门弟子,辈分很高,“墨家以地支十二排到辈分。大弟子为子门,我是子门唯一一个女弟子,也算是墨家决事弟子之一。我若是提出异议,巨子必会持重考虑的。”
  “只怕是难哪。”嬴渠梁还是担心。
  “我要自己先搞清楚秦国变法才能提出异议。”玄奇对自己心上人的安危很在意的。
  “你只管问吧,我尽可说。只是你不要对我再说墨家了。”嬴渠梁为玄奇考虑道。
  “难为你了。”玄奇叹了口气。
  听见玄奇对自己的关心,嬴渠梁笑了:“嘿,天下事总要有人担待。”
  “我...陪你去墨家总院。”玄奇下定了决心。
  “你陪我去,不是自承通暴罪名吗?”嬴渠梁不同意。
  “你去过神农大山吗?”玄奇反问道。
  摇了摇头,嬴渠梁表示自己没有去过神农大山。
  “这不就对了,墨家总院是天下第一壁垒,不预约不得进入,你如何进山。”
  一想也是,但嬴渠梁还是不放心地道:“小妹,不能让他们将你我认作一体。”
  “两回事。”玄奇不高兴了,“你不要秦国变法了?你不要秦国富强了?”
  看着不说话的嬴渠梁,玄奇接着道:“你放心,我只能带你进山,不能帮你做任何辩解。从我一开始就知道你是一头秦川犟牛。”后一句玄奇呛声着说道。
  “你不也是个墨家犟妞。”嬴渠梁反呛道。
  就在嬴渠梁为了解决墨家对秦国变法的阻力和自己的人生安全,更是为了在妹子面前不落面子,暂时放弃西巡,随着玄奇前往神农大山的墨家总院时,以孟西白三家为首反对秦国变法的保守势力针对卫鞅颁发的新法发起了一场阴谋。
  (本章所说的神农大山说的是有神农架的南山,也就是秦岭。)
  ..............................................................
  新白里,太子封地,此时小孩玩闹声不绝于耳,农夫、农妇们正收着粟米和麦子,老人则是摆上瓜果祭品感谢上天风调雨顺,感谢新法,一片热火朝天,一片生机勃勃。
  “老族长,老族长,龙王爷今天来不来啊?”新白里里正白亮扛着一袋粮食,今天他们要给太子赢驷缴纳粮税。
  “白亮,龙王睡了,今天没雨,放心纳粮阿。”摆上祭品,感谢上天的白老族长乐滋滋地回道。
  “里正,纳粮车来了。”几辆马匹拉着的大车来了。
  “弟兄们,装车纳粮。”在白亮一声令下,众位农夫们纷纷扛起粮食堆在车上。
  “一边玩去,别闹。”大人们笑着将玩闹的孩子们赶到一边,是啊,今年新法颁行,有了一个好收成,即使是纳粮之后,剩下的粮食还是够一个五口之家足食的度过一个年关的。众人心中又岂能不美,不乐滋滋的呢?
  “累不累?”刚将一袋粮食放上车子的白亮笑着看着搭手的妻子。
  “我不累。”妻子也笑着回答,“你累了吧,歇歇吧。”
  “白亮,都是好麦,给新白里长脸。”白老族长这是来到白亮跟前,笑着道。
  “那是,咱脱籍隶农种地都是老把式,不信比不过老白里。”白亮对以后的好日子充满了信心。
  “这是新白里第一年给太子府纳粮,路上要小心。”白老族长嘱咐道。
  “老族长,你就放心吧。”
  “好,等回来,大家舞社火。”老族长双手一开对着大家鼓气。
  “好,熬,傲,傲....。”众人山呼。
  “我打头车。”白亮看着准备好的粮车,一马当先。
  “交粮去了。”
  “早去早回啊。”在剩下的新白里人们的祝福下,白亮等人牵着马车向栎阳太子府赶去。
  却不知此时栎阳城太师甘龙府邸,甘龙之长子甘茂赶来对正看着书简的甘龙振奋的请道:“父亲,国君西巡了,墨家进城了。父亲,夏忙将至,可以做了!”
  看着依旧看着书简的父亲,甘茂补充道:“我已经谋划好了,决然不会泄露。”
  “呃。”见父亲甘龙终于点了头,甘茂立刻下去做准备了。
  “长公子,白云、白林两兄弟到了。”甘府管家对着甘茂行礼说道。
  “让他们进来。”甘茂示意打开门。
  “白氏兄弟已经沦为庶人,不想报仇吗?”书房中,甘茂对着白云、白林两兄弟鼓动道。
  “卫鞅变法,夺我土地,杀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一说到这个,白云火就起来了,他们就是变法的第一个利益受害者。
  “公子若有复仇良策尽管说,我兄弟做!”白林更是直言不讳。
  “白氏如今是太子封户,明白吗?”甘茂隐晦地道,希望二人能够领悟。
  “我不问其余,你,你只说办法,我兄弟只要复仇!”白云听不懂,要甘茂说明白。
  “好,白氏兄弟决意复仇,我有一法。”没有办法,本来还希望置身事外的甘茂只能亲自上阵了。
  “公子请说!”
  一场对于新白里百姓们来说的灾祸来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