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歌尽时 / 第九章 玩物 上

第九章 玩物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时值近春,生气勃发,田野间,虽然满是萧条之色,但在萧条中,已崭露一抹嫩绿,平添了几分勃勃生机。有些田地上,还残留冬雪印记,但已有农人,在田垄间开始忙碌起来了。
  尹川知道,此时还不是耕种的时候。
  要等到惊蛰之后,地气磅礴,那时候才耕种的好时节。不过尹川看到一些农人在田间走动,似乎在丈量着什么。时而驻足田间,时而抓起一把土,放在鼻端闻一闻。
  “太虚先生,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张太虚向车外看了一眼,轻声道:“这是在分田。”
  “分田?”
  张太虚解释道:“每年农耕之前,大家都要把田地进行划分。依照地气的浓郁程度,还安排惊蛰后的耕种。地气贫瘠的土地,不适合耕种,必须要空闲出来,进行休养。待来年地气积蓄厚重,才会进行播种。每年都如此,总要留一分田地出来休养。”
  “哦!”
  尹川闻听,轻轻点头。
  前世作为中原大市的市长,农业是必不可少的方面,曾经主抓过农业,对农林方面,倒是有些了解。
  不过,那时候的人们,全然没有古人这种保养土地的观念。张太虚所说的地气,用后世的话来解释,就是土地的肥沃程度。养贫耕肥,自古有之。可是到了后世,在所谓的科学种田观念引导下,人们恨不得一块土地月月丰收,那还会去保养土地?
  记得有一次,尹川下乡考察,一个老农民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老天爷给定下来的道道。现在倒好,一年几种几收,拼命的用化肥催长。看上去是丰收了,可实际上呢,土地是越来越荒,越来越贫。老祖宗几千年下来,给我们保留了这么一块好地,用不了几年,怕就没了。”
  科学种田?
  当尹川看着那些在田间勘探地气的农民时,突然间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想法,也不知道,究竟是谁不科学!
  尹川摇了摇头,又坐回车中,闭目养神。
  由于昨天晚上有些兴奋,再加上给自己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环境,已经定下了要好好生活的目标,等胡思乱想过后,天已经蒙蒙亮了。
  随着马车的颠簸,倦意涌来,尹川不知不觉中,就睡着了。
  醒来时,已是明月高照。车外一阵喧哗声,引起了尹川的好奇,于是从车上走出来,见大家已经扎好了营地。几辆大车围成了一个圆圈,形成了一块营地。几堆篝火熊熊,众人三三两两,围坐在篝火边上,或是引颈高歌,或是吆五喝六,非常热闹。
  他们终究还是没有赶到驿站,今天只有露宿荒野了。
  袁文和张太虚正在篝火旁说话,高世屹在一边的石堆上东翻西找,尹川走到袁文旁边,坐了下来,刚刚睡醒,还有些懵懂。
  “公子,睡醒了?”
  “恩!”
  尹川轻声问道:“高世兄在做什么?”
  张太虚看了一眼高世屹,有些无奈的笑道,
  “他痴迷于碑帖,所到之处,必然四处翻腾,看能不能找到一块好碑。”
  “哦”
  尹川有些无聊的望了望四周,
  “袁师傅,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蓝田县境内,看到那座山了吗?那里是玉山,适才我同袁将军留恋于天地春色,没能赶上宿头,只能在此宿营了”
  不待袁文回答,张太虚便开口解释了,说着张太虚指的方向,尹川看到了一座秀丽的山峰伫立在夜空中。
  “此去洛阳,大概需要多少时日啊?”
  袁文轻笑,“公子整日徘徊宫中,不知我大绥之广阔,这才到蓝田县,若是赶得紧,需要三天才能到渭南县,从渭南过潼关,闵乡,到渑池,最后到洛阳,少说也得半个月呢”
  尹川托着腮帮子,目光看向洛阳的方向,有些期待,又有些迷茫,
  “这么久啊,那整日就是赶路,岂不是好生无趣”
  “呵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赶路么,都是这样,坚持坚持就好了”
  “唉,要是有手机就好了,就算没有手机,给个象棋也好啊”,尹川在心中抱怨。
  突然,尹川眼光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兴奋的跟袁文说,
  “袁师傅,能不能给我一截木料啊,我想做点儿东西。”
  袁文有些疑惑,尹川五岁就跟着袁文学习武艺,什么时候回做木工了?
  疑惑归疑惑,袁文还是照办了,给尹川找了一截木料过来,这里是荒野山林,一截木料还是异常的简单。
  木料只是一般的木头,可是在这荒郊野外,尹川也没有太讲究,从腰上拔出一把精美的匕首,这是他五岁生日时,袁文送他的,刀身不过两指宽,如镜般的刀身冷气森森,刃口上高高的烧刃中间凝结着一点寒光仿佛不停的流动,更增加了锋利的凉意。
  “好刀”
  张太虚看着这小小的匕首,不由的称赞。
  袁文听到张太虚都认可这把匕首了,心中有些得意,这说明自己的眼光不差嘛。
  可是下一秒,他的脸却不由得抽搐了起来,只见尹川拿着这把削铁如泥的匕首,直接就往还占着泥土的木材上招呼………。
  在武士心中,刀和马就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人有了这等宝刀,都是整日搽拭,好生保养,只有有了客人时,才拿出来炫耀一下,可是尹川倒好,直接就在木材上下手了,让袁文心痛不已。
  尹川将木料切了一小截下来,然后仔细打磨成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圆饼状,
  “袁师傅,麻烦您按照这个大小形状,再打磨三十一个下来。”
  说完,也不待袁文答应,将匕首和打磨好的圆饼塞进了袁文的手中,拍拍手便向后面装载着行李的马车跑去,留下张太虚和袁文在那里面面相觑。
  不一会儿,尹川便拿着笔墨纸砚过来,脸上尽是兴奋之色。
  高世屹本来在翻找石碑,看到尹川拿了笔墨纸砚,有些好奇,便也走了过来,看到袁文和张太虚都在打磨木材,有些惊讶,
  “太虚先生,袁将军,你们这是做甚?”
  “呵呵,殿下想到了这一路上消遣的法子,正忙乎着呢,正好,你也来了,一起帮忙。”
  张太虚嘴上说着话,手上却不停,不一会儿便打磨好了一个木头圆饼,还顺势把高世屹拉来帮忙了。
  尹川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专心致志的不知道画着什么,旁边已经扔了两三张白纸了,似乎是画的不太满意。
  “呼,终于画好了,久了不曾动手,都快忘了长什么样了。”
  等尹川停笔的时候,袁文他们已经打磨好了三十二个木头圆饼,正在等着他来揭开谜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