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路上,尽是些残垣断壁,不时有几辆拉着弹药的马车从我们身旁呼啸而过。那是一个刑场,而我们所有人,无论是德军还是英军,都只是排着队等待枪决的罪犯罢了。
——日记——1917年初(对于不需要有时间概念的我而言,记个年份就行)。
让我们把时间倒至1914年。
而在此之前,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通过严谨的态度、谨慎的民族性格,顺带着搭乘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顺风车,快速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在那个年代,人们一睁开眼睛,总会发现几种新的机器投入了生产,即便是人们投入梦乡,机器也不会停止运转。
那是一个积攒的年代,不只是财富或是什么资本的,更多的,是国家国力增强的要素的增多。
教育,向整个社会的所有人开放,自然科学的发展,就像是坐上火车一样。
而德国(或是叫做:德意志帝国)这个国家呢……一直在和法国斯比,互相伤害,从未停止。
当1871年,德意志在凡尔赛宫宣布巩固了胜利时,欧洲历史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毕竟,一个新生强国出现了,恰巧,这个国家现在对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十分不满意。
法国战败,它们或许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只能回味曾经的辉煌了吧,至少,这在当时看来,没什么毛病。
“我们以武力在半年中得到的东西,如果不想让别人再次从我们这里夺走,我们必须以武力保护它半个世纪——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
如果说,毛奇是普法战争的英雄,那么,俾斯麦将会是德国立于世界的奠基人。
俾斯麦明白,他们从法国手中得到的东西,将让法国人死死的盯住很长时间,但此时的德国,再也经受不起另一个敌对势力的出现了,所以,从1875年开始,俾斯麦便用所有的心血和权力,着手筹建一个新的联盟。
1879年,他与奥地利结成同盟。
四年后,意大利被拉入同盟。
1883年,秘密盟约,他又把罗马尼亚拉入体系。
他还着手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俄国,毕竟,他最担心的,是由沙俄和法兰西组成的反德同盟,双线作战往往是悲剧的开端。
而他整个体系中的一个原则,就是与英国维持友好关系。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打消了俄国的疑虑,也使自己不会成为众矢之地。
德意志在和平中,享受着胜利果实。
这种格局,使欧洲人安稳和平的生活了二十多年,但随着德意志实力的提升和1890年,俾斯麦的离世。
俾斯麦的欧洲体系被新生的力量攻击着。而由于土耳其人管理的问题,巴尔干与近东不断摩擦,出现爆发战争的危险。
而在沙俄民众的助攻下,双保险协议,被德国抛在了脑后。
它一面同法国进行毫无作用的争吵,一面却把双保险协议扔掉了。
甚至开始了与英国在海上的对峙。
德国的野心不断增大,不在满足于欧洲的霸主地位,更希望能够在全世界建立海外殖民地。
而当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时候,我还在英国人的图书馆里面翻看书籍,企图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当前的形势。
欧洲形成两大势力,它们互相制衡互相联合着,说白了就是一边合作还要一边勾心斗角。
那么,战争到底是如何爆发的呢,毕竟即使双方真的有开战的想法,也要有个理由不是?
我来给你讲个简单易懂的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咳咳,不对,跑错片场了,抱歉,抱歉。
1914年,一位奥地利人在波斯尼亚被一名塞尔维亚人杀了。
而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但奥地利支持波斯尼亚。
所以,一位奥地利人在波斯尼亚被一名塞尔维亚人杀害,可能意味着,奥地利可能侵犯塞尔维亚,而俄国将亲自动手教训奥地利。
但这是怎么牵扯到其他国家的呢?
如果俄国教训了奥地利,奥地利最好的盟友就会帮助奥地利,狠狠扇俄国一巴掌,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奥地利最好的盟友呢?
德意志!如果俄国敢进攻奥地利,那么德意志就会进攻俄国。
但,要是那样,德国的另一面将会空虚下来。
这无疑是法国钻空子的最好时机。
鉴于德国人谨慎到有些刻板的性格,他们绝对不会同意这种情况的发生。
所以,一但德国进攻俄国,那么它也将会同时进攻法国,以免被动受敌。
双线作战尽管赢的几率不大,但也总强过腹背受敌。
而进攻法国的举动,将会威胁到比利时,恰巧,英国是比利时的盟国。
所以,英国也会加入战争。
以上,就是1914年,战争爆发的原因,听起来有点像街头小流氓打架,不是么?
只不过,小流氓再打,也怕警察,而这些欧洲帝国,可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当英国士兵进入法国和比利时,他们住进了只有老鼠才会喜欢的西线战壕中。
而当时的战壕中,只有军官,才可能有一个小防空洞住,而其他的士兵……额……但愿他们的战壕不会充满雨水。幸运的是,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只小宠物,只不过,这个小家伙什么都啃,还不听命令。
而战争可以说状态一直很稳定,今天,英军用人海战术取得了一条战壕,明天,德军又用人海战术,把它夺走。
人海战,拉锯战,尸体堆的很高,有英国人,也有德国人。
德军的炮弹,甚至导致英军不能到厕所里去上厕所。
毕竟他们总是打算在英国人提上裤子之前,一炮轰了他丫的。而英国炮兵也从不示弱。
所以,在有些时候,双方往往都是用铁桶解决问题。……往好处想,还可以拿来种菜,不是么?……
而这都不算是问题,即便是新兵,也不可能被尿憋死不是。
这些新兵在战壕中最常见的死法,往往只是因为他们好奇的把头探出战壕。
总会有颗子弹,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
而战争的残酷性无法由人们决定,但是……当士兵们拼杀一天后,理应得到的一份丰盛的晚餐,也在不少人心中留下阴影。
例如……饮用水。
由于条件不允许,很多人都只是用被杯子在地上的小水坑里舀水喝。
而好一点的,为了杀菌,往往会倒上一些漂白粉和石灰。
这让一些人换上非常严重的腹泻,不得不在战斗位置和铁桶只见跑来跑去,否则……自己可能就要给自己的裤子来个大清洗了。
再比如:食物,其中有一样东西,我无法忘记,我们把那叫做肉派,肉馅的,至于原料,你知道的,那时候,我们不总是送心,不是么,所以,信鸽什么的……
还有,我们身上长了很多虱子,红色的最多汁。
1914年末,那些身处暂时还安全地带的人们,日常生活也被彻底改变。
举几个例子……
⑴:不允许放风筝,因为这有可能成为敌军空袭的目标;(尽管当时的空袭,只是飞行员手动投弹)
⑵:不许喂养动物,一切资源要留给战争;
⑶:书信交流中,严禁出现消极的词汇或是消极态度,以免影响士气;(所以有一些信件,在经过审核与删除之后,就剩下个开头问候和结尾书署名了)
人们可能原本并不对战争有什么消极看法,但在战时法实行之后……
再说说我们的空军吧……
首先,在英国,很多的上层社会军官开始学习驾驶飞机,而那些人会的东西……基本和飞行搭不上边。
那些上层人会击剑和骑马……但,你是能把马带上飞机,还是在空中交战的时候,能用剑把敌人捅个对穿?
而这群家伙,要面对的对手,是训练有素,尽管不是人人都像红男爵,但其实也很有实力的德国空军。
当然,我们的实力也是很强的,例如:皇家空军,皇家海军。
似乎只要跟“皇家”两个字挂钩,就几乎完胜。
而在战争最激烈时,一些仅仅受过两小时训练,飞行时间不足一小时的菜鸟,被送上了天空,然后……诶……我只能说,反正飞机好造。
而且,为了防止英军飞行员怯战,有些飞机上甚至没有降落伞,要么胜利,要么坠毁。
就像那句老话,“不成功便成仁”。
而战场局势,在1915年被改变,士兵们最担心的,不再是什么炮弹或是轰炸,而是一种新的武器——毒气。
杀人效率极高,但是,能不能成功什么的,还要看风向的脸色。
而在1916年,由于战事吃紧,所有人都在为战争做出贡献,或是奉身战场,或是在后方帮忙生产弹药。
英国通过各种各样奇葩的方式征兵,例如:黄色海报,各种福利……各种强制征兵。
最终,奇迹般的凑出了120万人。
为索姆河战役提供了兵源。
当协约国用了一直时间向德军阵地倾泻了一百多万发炮弹之后……
德军毫发无损。
仅仅是第一天,协约国就伤亡了将近6万人。
我想,即便是六万只鸡,排队让你杀,你可能也要杀到不知道多久之后去。
而当索姆河战役结束时……协约国阵亡了62万人,耗时5个月,但却只推进了2英里(换算一下,大概是三四千米那样)。
而在1917年,我也应征入伍,只不过,我身边大部分都是一些男孩和妇女。
有人和我解释,说:从法律上将,他们是男人,你看那个小男孩,咳咳,男人,他已经三十多岁了,有好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