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貂蝉:传 / 第四章貂蝉巧遇吕奉先,子师勇闯关家垴

第四章貂蝉巧遇吕奉先,子师勇闯关家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
  离了平遥,一行人往东都洛阳逶迤前行。
  正行之间,突见前头尘土飞扬,一彪军马如飞而来。待走得近了,方才看清来的乃是有名的并州铁骑。
  汉末,并州铁骑、凉州铁骑和幽州的白马义从是闻名天下的三大骑兵劲旅。
  三大骑兵劲旅各有特点。并州铁骑是重甲骑兵,长枪弓刀,能克制很多兵种,战场适应性很强。凉州铁骑是枪骑兵,既能冲阵,又具有中程投射能力。白马义从是弓骑兵,选用优良的白马骑乘,有着强大的机动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控弦”。
  却说迎面而来的铁骑盔明甲亮,风驰电掣,旌旗簇拥着一面斗大的“丁”字帅旗,旗角迎风“哗哗”招展。
  说话间,一员大将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肩擐唐猊铠甲,腰系狮蛮宝带,手执方天画戟,纵马挺戟,威风凛凛,护卫着一辆战车走到了近前。
  王允让家眷将车驾停在路旁,他单骑打马上前,对着战车一拱手:“在下侍御史王允,车内可是丁刺史丁大人?”
  丁原闻言,从战车中探出头来,拱手施礼道:“哦,原来是王御史王大人,建阳甲胄在身,不便行大礼,还望见谅。”
  “敢问刺史大人这是要去哪里?”
  “近因西夷犯境,奉皇上圣旨,命吾带5000铁骑前住平乱。”
  “哦,请问这位将军是……”王允对着骑马护卫在旁的将军一拱手问道。
  丁原答道:“这是我的义子吕布,字奉先,现任三军主簿。奉先,快与御史大人见礼。”
  吕布戟归鞍鞒,双拳一拱:“御史大人安好。”王允心里有些纳闷,为何一个武将却让他任文职?但因为是初次相见不便多问,所以他赶紧回礼客气地说:“将军安好。将军如此英武,子师预祝将军旗开得胜。”
  他们在车外叙话,车内早看呆了一人,这个人就是貂蝉。貂蝉隔着车帘呆呆地看着吕布出神,心里啧啧称奇:“哇,不愧是人中吕布,果然是仪表堂堂宛如天神,真是帅呆了。”
  这一年,貂蝉七岁,吕布25岁,正是雄姿美发的年龄,他们虽说没有直接见面,甚至连话都没有说上一句就擦肩而过,但在幼小的貂蝉心里,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告别了丁原等人,他们继续前行。貂蝉揭开车帘问迸:“爹爹,刚才过去的军队真是威武,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征战吗?”
  王允蹙眉道:“哎,西夷犯境,边塞不安,这仗已经打了几年了。自从桓帝、灵帝以来,‘党锢’兴起,宦官乱政,夷狄扰境,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四海升平,可实际上我大汉已经国势日衰,大不如前了”,说罢连连叹气。
  旁边庞叙两腿一踢马肚子,走近插话道:“朝中不是还有舅舅这样的贤臣辅弼吗?”
  王允微微摇头,谦虚地说道:“俺职位卑微,再说治世的才情能力皆有限,只能算是勤勉的拙臣,不敢自称贤臣。”
  貂蝉大声反对:“不,俺义父是贤臣,是天大地大的贤臣。谁敢说俺义父不是贤臣,俺就叫玉兔咬他。”众人都被他逗乐了,王允也拈须哈哈大笑起来。
  沉闷的气氛宽松了一些,庞叙因为刚刚举了孝廉,见舅父今日心情很好,想对朝政再多一些了解,所以继续问道:“舅父,那朝中哪些大臣可以称得上是贤臣良将呢?刚刚过去的丁刺史是贤臣吗?”
  王允微一沉呤:“丁刺史威猛有余,但出身微寒,幼时没有上过几天学,学识胸襟和气量不足,算得上是一个忠臣吧。”
  顿了顿,他接着说:“朝中的大臣,尚书卢植博古通今文武兼备,太尉马日禪正直敢言,车骑将军皇甫嵩、白马将军公孙瓒出身将门素能治军,蔡邕博学多才……这些人称得上是当今天下的贤臣良将。曹操、刘备、孙权、袁绍等人也是青年才俊,如果皇上能够加以重用,那么必得天佑,我大汉也将中兴啊。可惜啊,‘党锢’几兴大狱,外戚宦官轮流擅权……哎……”
  “舅父,那大将军何进是不是贤臣?”
  “文远,大将军何进仰仗何太后的裙带关系,只能算个权臣,算不上贤臣。”
  这时貂蝉也好奇地问:“义父,俺听你讲了好多次‘党锢’了,什么是‘党锢’呀?”
  王允面色凝重起来,给貂蝉、庞叙两兄妹讲述了汉末“党锢”及外戚宦官弄权祸乱的一些往事。最后说:“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颓的根源啊”。
  貂蝉听完,调皮地说:“义父,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像义父这样的贤臣。”
  庞叙听了貂蝉的话,哈哈笑了起来,打趣她说:“得了吧,你一个女流之辈,学好舞,练好琴,将来做一个贤妻良母就不错了。”
  貂蝉一听不高兴了,撅起小嘴撒起了娇:“义父,文远哥哥欺负我。”
  王允听兄妹俩斗嘴,也笑了,他责备庞叙说:“文远,不要欺负妹妹。虽然说俺大汉不让女人读书做官,但貂蝉天质聪慧,说不定将来能成为西施、许穆夫人那样的女中豪杰呢!”
  见义父帮着自己说话,貂蝉开心地拍手笑道:“对呀对呀,我长大了要做西施、许穆夫人那样的巾帼英雄。”
  庞叙想考考貂蝉,故意问道:“看你那得意的小样儿,你知道西施是谁吗?”貂蝉俏脸一扬:“知道啊,西施是春秋战国时越国美女,她以美色迷惑吴王夫差,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来她嫁给了范蠡,两人泛舟江湖,经商致富,成了有名的陶朱公夫妇,一时传为佳话。”
  王允和庞叙听了不住点头,庞叙赞道:“厉害,赞一个。没想到蝉儿妹妹不光舞跳得好,还知道这么多典故。那我再考考你,许穆夫人又是谁呢?”貂蝉一下子语塞了:“许穆夫人?妈妈没给我讲过。我……我不知道啊。你知道吗?知道的话给我讲讲呗。”
  庞叙脸一红:“呵呵,其实我也不知道。”貂蝉拿丝巾作势打了庞叙一下:“你真坏,自己都不知道还敢拿来考我。”庞叙躲开了,求饶道:“好了妹妹,我错了。我们去问问舅父吧。”
  王允看着兄妹俩追逐打闹,也很开心,他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见兄妹俩来向自己讨教,便说:“好吧,我给你们讲讲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是春秋时卫国人,卫懿公的妹妹,自幼聪敏,貌美多姿,能歌擅诗。后来她嫁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所以称为许穆夫人。
  她嫁给许穆公后,不忘故国时刻怀念故乡。公元前660年,北狄侵犯卫国,卫国被灭,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卫国人被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难民渡过黄河,逃到了南岸的漕邑。
  听到这个消息,许穆夫人悲痛昇常,她去请求丈夫许穆公援救卫国,但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
  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姬姓姑娘姐妹驱车赶赴漕邑。
  许穆夫人抵达漕邑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下来整顿士气,与新拥立的卫国国君卫戴公商议复国之策。
  不久,离散的卫国旧部纷纷聚拢,他们又招募了四千多新兵。她们一边在漕邑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积极展开外交攻势,向齐国等大国求援。
  在漕邑期间,夫家许国的许多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加以抱怨横加指责,他们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可能给许国带来麻烦,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只怕不会成功,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他们劝许穆夫人还是赶快回到许国,乖乖地做回许国夫人。
  许穆夫人坚定自己的信念,她要帮哥哥复国报仇,那怕失败了也决不反悔。面对许国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进行了斥责,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载驰》,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理想和决心。
  齐国的齐桓公被许穆夫人的爱国之情感动,派遣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帮助卫国打退了狄兵,收复失地,重新建立了卫国。
  卫国最后能够得以复国,是许穆夫人奔走不懈、雪中送炭、鼓舞士气的结果,卫国百姓对她也赢十分爱戴和感激,许国人也对她刮目相看十分敬重。
  听完王允的讲述,貂蝉手拄香腮若有所思地说:“哦,爹爹,许穆夫人真是一个敢做敢为,爱国忧民的巾帼须眉啊。”
  “是啊蝉儿,所以说只要胸有大志勤奋好学,女儿家也可以成为救国救民的英雄。”王允一行人虽然是在赶路,但有貂蝉相陪,一路说说笑笑,讲些野闻趣事,不仅不觉得累,还给旅途增添了许多乐趣。
  (二)
  出了函谷关,他们进入了司隶州。这天,他们来到了弘农县境内,眼看离洛阳越来越近了。
  司隶州属京畿重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繁华富庶之地,但是路上看到的情景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原来这年冀州、豫州大旱,紧接着两地又爆发蝗灾,田地几乎颗粒无收,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纷纷南下乞讨。
  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流浪乞讨的难民扶老携幼,三三两两地从他们身旁走过。
  正行之间,不知谁喊了一声:“快走,贤良大师今日要在关家垴布法讲道,还要开粥布药,去晚了可就啥也吃不到了。”路上的难民一听,纷纷踏踏加快了脚步。
  在路旁一棵大松树下,躺着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大爷,老大爷旁边有一对夫妇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看就是流落此地的难民。突然,小女孩带着哭声喊道:“爷爷,爷爷你怎么了?你醒醒,快醒醒啊。”
  王允翻身下马,紧走几步赶了过去,只见老人家脸色腊黄双目紧闭,干裂的嘴巴大张着却说不话来,人已经饿昏了过去。
  王允赶紧让庞叙和仆从拿来干粮,和着水调成糊状给老人灌了下去。半晌,老人悠悠醒了过来,见是王允救了自己,颤颤巍巍地说:“谢谢,多谢义士救命之恩”。
  王允让庞叙又拿了些干粮和水来分给几人,他们接过吃食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看就是饿了几天了。
  “慢慢吃,慢慢吃,别噎着。”貂蝉对小女孩说。小女孩边吃边含含糊糊地说:“谢谢姐姐。”
  他们吃饱了,王允温和地问:“老人家,你们是哪里人,要到哪里去?”
  老头回答道:“我们是从冀州来的,因为老家大旱闹了饥荒,所以我们一家来关家恼林老五家投靠亲戚。听说贤良大师今天要在关家垴布药放粥,所以想赶过去吃一顿饱饭,没想到走到半道就饿晕了。幸亏义士相救,不然老汉怕是挺不过去喽。”
  王允皱眉问道:“贤良大师是谁啊?”老汉的儿子嗡声嗡气地答道:“贤良大师名叫张角,听说他得了天书已经修练成仙,不仅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而且医术高明,特别是对穷人还不收一文钱。人人都说他是个活神仙呢。”
  “真有这样的神仙?”王允诧异道。老头说:“真的有,被他救治好的人成千上万,在我们老家冀州,老百姓都叫他张天师,当神仙一样供着。他还创立了太平道,说要拯救天下苍生,在我们那儿,村民十有八九都入了太平道。”
  王允若有所思,他取了点干粮和银子送给老人一家,老人一家千恩万谢地走了。
  等他们走运,王允让管家王冉带貂蝉等人先走,说好在县城的关月客栈会合。他同时交待王冉,如果明天午饭以前他们还没有回来,就带着自己的官印去找县令刘大人,请他帮忙。
  他留下一个精干的随从和庞叙,仨人一起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乔装打扮成了皮货商人的模样。看着换好衣服的三个人,他笑着说:“还像那么回事儿。走,俺们也去凑个热闹。”
  (三)
  关家垴位于首阳山之中,是一个有两千多户人家的大集镇。关家垴周围群众环抱,山上零零星星分布着十几个小村子,山下是一个三四平方公里的小坝子,关家垴就位于小坝子正中,是一个藏在深山之中的世外桃源。
  镇子东南边靠山有一个道观名叫清风观,虽不是什么古刹名观,但香火却十分旺盛。
  王允一行三人不紧不慢地跟着前面逃难的百姓,他们随着人流走入了清风观内。只见观内三清阁前的广场两侧,左右各支了一只大锅,左边锅里是翻滚的白米粥,“哧哧”冒着淡淡的米香,右边锅里是用草药熬制的药汤,“咕嘟咕嘟”散发着一阵阵药香。
  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两千多人,他们排成两队,每人手里都拿一个碗啊瓢啊等餐具,眼巴巴地拥挤搀扶着往粥汤锅边挪动。领到的人胡乱找一个地方或蹲或站,有的“呼呼”吹着热气慢慢喝着,有的等不及凉下来就“唏哩唏哩”喝了下去,那样子真看得让人心酸。
  三清阁前的正中是一个高台,台正中有一个供桌,桌上供着三牲,香炉里青烟袅袅……
  台上,两边各站二十四个头裹黄巾,身穿黄色衣裤,腰挂宝刀的壮汉。阁周围插了二十四面黄旗,台子左右两侧的黄旗直插云霄,左边一面上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右边一面上写着“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正看着,突然一阵锣鼓声响起,紧接着看到一个三十开外的壮汉走到台子正中。这时,台下也停止了布放粥汤,这壮汉吆喝着黄衣后生把来求粥汤的人聚扰,让他们在台下排成队列。
  等来求粥的人们站好队静下来以后,他高声喊到:“吾乃太平道西方渠帅马元义,今日本观做道场布粥施药,还有幸请得教主大贤良师驾临前来布道讲经。有请教主。”
  又是一阵锣鼓喧天,六名信徒抬着一个銮舆从偏殿走了过来,马元义看见銮與走近,忙从高台跑下来上前跪倒拜迎。
  不一会儿,銮與到了台阶前稳稳停下,从轿舆中走下一人。此人相貌清奇透着一股霸气,只见他面似银盆,目若朗星,通关鼻梁,方海阔口,头戴一顶九梁黄道冠,身披一件黄色八卦袍,手握蟠龙九节杖,腰挂七星镇妖剑,足踏五彩云里靴。
  道人拾级而上,到高台上香案前站定,目视台下诸人。穿黄衣的众信徒齐刷刷跪了下来,在马元义的带领下大声高呼:“大贤良师,替天布道。恩泽四海,天下太平。”
  对众人的拥拜,大贤良师张角却仿佛浑然不见,只见他双手高举,眼望苍穹,似乎在侧耳细听,嘴中还喃喃有词,那样子好像在与天对话一般……
  过了一会,他突然俯下头,对台下的众人说:“刚才,天帝对吾说了一会悄悄话。说今天有天权宫文曲星君驾临本道场,还说有三十六方徒众万人来这里聚会,要吾善加教化。”
  台下众人一听,不禁面面相觑,窃窃私语:“三十六方徒众好理解,就是说来的人将来都是太平道的各方徒众,可文曲星君驾临?在哪?是谁啊,谁是文曲星君?”
  在众人的疑惑中,张角九节杖又向上举了举,众人赶紧闭了嘴不敢说话,洗耳恭听。
  张角继续说道:“吾有一天到终南山采药,遇到了天帝,天帝传授给我《太平御览》天书三卷,向吾传授了天、地、人治世要术,命我教化世人归化善道。凡我世人,只有多行善道,多教善事,才能得善终。”
  “天帝又命吾创办太平道,要吾广收信徒,凡吾道信徒,只要向吾顿首悔过,就可以在有生之年安享福乐,死了也可以早登极乐世界。天帝又说五行轮回,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台下的信徒听完齐声大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传完道,张角一手仗剑,一手拿起一张黄色的符纸,口中念念有词。念完,用宝剑一指符纸,只听他大喝一声“着”,符纸竟然自己燃烧起来。
  “哇,厉害!果然是得道仙人。”众人一看,惊呼连连。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张角把烧完的符灰抖入桌上的铜盆盂中。一个信徒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端起铜盆盂,来到台前右侧的汤药锅前,把符水倒进了药汤锅中。
  张角又说:“喝了吾的神药符汤,可百病不生身强体健。喝完粥药的,欢迎尽快加入吾太平道,共享荣华。”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众人刚才听了张天师传道,又亲眼看他作法,再加上时逢旱灾正闹饥荒,听说入道就可以共享富贵,于是纷纷跑去抢粥吃抢药喝,吃喝完的卜就走入厢房,领了黄色衣袍入了道。
  王允混杂在人群里,看完正准备离开。这时,却看见太平道西方渠帅马元义向自己走了过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的黄巾随从,黄巾随从手按腰刀目光冷峻。
  “先生请留步,请先生到敝观内室一叙”,马元义笑嘻嘻地道。王允无奈,只好带着庞叙和随从,跟着马元义进了厢房。
  进了厢房坐定,一个道童倒上了清茶。马元义拱手施礼道:“先生刚才可否听到大贤良师布道讲经?”王允喝了一口清茶,不慌不忙地回答:“俺刚才洗耳聆听,深受教诲。”
  “哦,先生可知刚才大贤良师所说的天权宫文曲星君是谁?”
  “不知道啊,我也正纳闷呢。”
  “哈哈哈,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此人正是先生。”
  王允一听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不过他嘴上却镇定地笑着说:“渠帅过奖了,俺哪是什么文曲星君,俺只不过是从九原郡来这边做生意的皮货商人。”
  马元义也端起茶喝了一口:“哦,那先生可愿意加入我们太平道?教主那么看重先生,称先生为文曲星君,只要先生入了教,肯定会得到重用。”
  王允站起身,双手一拱:“俺很赞成大贤良师的教义,不过,俺只是一个走南闯北的小商贩,入教之事嘛,可否让俺再想想?”
  马元义眼珠转了转,说道:“既然这样,那就不强留先生了。”说完拱手送客,把王允一行送出门外。
  等王允等人走后,马元义转身进了后堂。后堂中,大贤良师张角端坐在太师椅上,见马元义进来,他询问道:“事情办得如何?”马元义躬身向前:“他拒绝入教,我看来人八成是朝庭的密探。”
  其实,从王允一行走入关家垴那一刻,就有哨探把情况报告给了马元义和张角,因为别的人都面有饥色衣衫褴褛,唯独王允等人穿着整齐面色红润,所以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怀疑。
  听了马元义的话,张角用手一比了一个杀人的动作:“哦,既然这样,那就这样……咔……”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亲们,别忘了收藏和书评。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