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御史天穹 / 第三章 封赏

第三章 封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嵇阳大人,那个千夫长,我什么时候任职啊?听说后来的那五个兄弟现在已经是百夫长了。”
  “先跟我去一个地方吧!”
  “去哪里?”
  “练兵场。”
  “练兵场?”
  “先稍等片刻,我去换身衣服。”
  片刻过后,只见嵇阳穿了一身布衣出来了。
  “大人这是……”
  “体察民情!”
  嵇阳又对随从说到:“你们今天都别跟着我了,有他就行了!”嵇阳又对刘破说:“可以吗?”
  “保护大人是属下的职责。”
  身穿布衣的嵇阳和刘破,一同隐藏在平明百姓之中。左庶长商荣立木为信的消息已经在人间流传开来,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百姓们的反响,还有,就是嵇阳想看看刘破对于这些的反应。
  “你们听说了吗?左庶长大人立木为信的事情。”
  “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现在都张贴英雄榜了!”
  “英雄榜?”
  “英雄榜上的事情,无论难易,只要做到了都有封赏。”
  “而且还有官当,可谓是一夕之间,飞黄腾达。”
  “你们看,那边在干什么?”
  一群敲锣打鼓的男子吆喝着,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声音十分的洪亮,旁边还跟着几个士兵。表示他代表的是兵家。“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左庶长大人有命,百步穿杨者,赏百金,封千夫长。地点,北门练兵场,十支箭只要有七支命中靶心就可以拿走封赏。是不是当兵的都可以参加。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兄弟姐妹,左庶长大人有命,百步穿杨者......”
  行人议论纷纷,组成了一股潮流,涌向了练兵场。嵇阳和刘破跟在人群的后面,嵇阳暗中观察着刘破的一举一动。
  刘破终于开口说话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封百夫长、千夫长什么的呀?”
  嵇阳淡然笑之,“大人广发英雄榜,就是为了能广纳天下能人为国家所用,以富国强兵。”
  “我可以去参加吗?”
  “当然可以!”
  嵇阳正想看一看,这小子,除了力气大,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本领。他相信左庶长商荣的眼光不会错,只是想亲自确认一下。
  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大多数人都是过来看热闹的,御木行百步,只要有力气就可一试。而射箭,除了力气,更讲究的是技巧,况且,人家要求的是百步穿杨。所以,没那个能耐,还是别丢人现眼为妙。毕竟这是在练兵场。
  十个用稻草扎制的箭靶摆成一条直线,靶心成红色。箭靶对面的百步开外,整齐摆放着的则是弓与箭。箭摆在案桌上,铺成了一个平面。而那有序的挂在木架上的则是弓,根据其大小形状可以判断,左边的是轻弓,右边的是重弓。轻弓更易于操作,而重弓的射程更远。
  看到没人上场,刘破不慌不忙的走向前去。
  嵇阳笑着说:“你小子,莫不是又是第一个上场的吧?”
  刘破看了看周围的情形,还有那光秃秃的箭靶,“十之八九。”
  刘破站在了黄线以外,黄线位置标示的刚好是距离箭靶处一百步。少年左手持弓、搭箭,右手拉弦,紧闭着一只眼,身躯略向前弯曲,本来英姿飒爽的他为了精准,也只能勾腰驼背。拉弦的过程中,木头张弛的声音是那么的明显,以至于本来喧嚣的四周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箭在弦上,大家都在等待着放箭的一瞬间。
  只听得嗖的一声,箭已经出弦,在空中划出了完美的弧线。箭头恰好落在了靶心处。
  “有劲儿,好弓!”少年大吼一声。只见那箭头已经穿过箭靶数尺,只留下箭尾于靶面之上。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弧线,只是少年并未瞄准其他的箭靶,而是指向了刚射射出去的箭。嗖嗖嗖嗖……少年迅速换箭,加上之前的那支,一共射出去了七支箭,除了最后一支,每一支都被后来者“追尾”,箭无虚发,当少年放下弓的一瞬间,一朵“箭花”从靶心处盛开。
  “好!”只听得人群中大吼一声,“真是神了!”周围又开始热闹非凡。
  “壮士尊姓大名?”一当官的问到,按照规定,十箭七中靶心者,赏百金,封千夫长。
  “刘破。”
  “哪里人士?”
  “俊阳县人士。”
  周围的士兵早已经准备好了文墨,当官的迅速在竹简上登记。
  “好了,可以了,去军营报道吧!”
  “去军营干什么?”
  “壮士莫不是开玩笑吧?”
  这时只听得一士兵大声对着众人说到:“俊阳县人士刘破,赏百金,封千夫长。”才安静片刻的人群,一下子又炸开了锅。千夫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手底下管一千个人,还都是当兵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莫大的好事儿,关键是那一百金的赏金也够普通百姓家花好几辈子了。
  “这下知道了吧,你现在已经是千夫长了!”
  “直接去军营报道就行了?”
  “等等。”
  这时,嵇阳走了过来。
  “你谁啊?”
  布衣嵇阳拿出了令牌。
  “不知大人大驾光临,小的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那当官的对嵇阳行了个拱手礼,看来这嵇阳的面子挺大的。大家都知道,左庶长商荣受命于秦王,而嵇阳则是商荣的亲信。
  “行啦!”
  只见嵇阳对那当官的说了几句悄悄话,而他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原来是商荣大人的人,难怪……”那当官的一改之前的官腔,对刘破那是毕恭毕敬的样子。
  刘破领过赏金过后,又跟着嵇阳离开了练兵场。
  “大人,这是为何?刚才那人说,这千夫长直接去军营报道就行了。”
  “呵呵……你小子,左庶长大人对你的安排,可不是这小小的千夫长能比的。你不要辜负了大人对你的信任啊!”
  听嵇阳这么一说,刘破便觉得有戏。如果千夫长的位置是场骗局,那么何必留他这么久呢?其实,在御木破北门之前,他就大概明白这左庶长大人的心思。朝廷不会随随便便立信于人,一立信,必然不会失信。于是他一听到立木为信的消息,就匆匆跑去了北门。
  “那是个什么官啊?”刘破已经压抑不住心中的惊喜。
  “御史。”
  “御史?没听说过。”刘破摇了摇头。
  “这是一个新职,直接受命于大王。”
  “直接受命于大王?这好啊!替我好好谢谢左庶长啊!”一听说直接受命于大王,就知道这官位不小,以至于得意忘形,也没问问,这是干什么的。
  “呵呵,小子,还得先看你有没有那个资格吧!”
  “还要有资格啊?”
  “那当然。”
  “那,需要我做什么?”
  亭台楼阁,高耸入云,似要与那烽火台争锋。嵇阳带着刘破上了二楼。整间屋子里,全是书,一卷一卷的,分好了类,堆放得十分整齐。
  “你先把这些书读完,能背得最好。”
  “《更法》,《垦令》,《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农战》……这些书是?”
  “商君书,左庶长大人的心血。”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於民。语曰: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法曰: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呵呵……左庶长大人真是好魄力!”
  “好好看,对你有帮助。我还有事,先行一步,你就在这里把这些书看完吧!到了饭点,自会有人给你送饭。”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