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现代史记之三国真相 / 第1章 三国之源

第1章 三国之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国时期应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是刘协传位曹丕?还是黄巾起义?还是刘备夺取西川?
  都不尽然。
  为此,圣人查过不少的文章和资料,但始终未能得到确切的结果。在《圣人奇葩式》中,圣人自己给三国的起点下个定义,那就是……呵,别急着公布答案,让我们仔细分析。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是从汉末宦官专权、黄巾起义开始写的,老罗之所以这么写,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其道理呢,圣人分析一共有如下三点:
  First,我们知道,东汉末年这段时期有很多个神一样的传奇人物,像曹操、孙坚、刘表等等等,只要提到三国,就不可能不说他们。但是,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说法,三国鼎立的时候,跟他们貌似一点关系就都没有了。没有一本书会当不当、正不正地从中间插入一脚开始写,老罗可不是那种白痴。没有了那些神一般的传奇,就会少了不少的“收视率”。那么,总的来说,就是为了吸引读者、首尾相接(这算两点)。
  Second,这是重点,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想说的。老罗肯定是经过仔细分析的:真正的三国究竟应该从哪儿算起?我们都知道,在古汉语当中,“三”在大多数时,表示的并不是具体的数字,也就是说,表示的并不是魏、蜀、吴三国。它表示的是个概数,或许,老罗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并不是就想把三国这个时代当成三个国家去“演义”,而是当成多个诸侯国去演绎这段历史。当然了,这只是圣人的一个猜测,是没有历史根据的。老罗在无形中,就把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所说的把三国鼎立当成三国的起源给否了。但是,那我们就要问了,历史书上的说法对不对?我们给予肯定的答案,因为三国三国,世界就剩三个国家才叫三国嘛(虽然那时中国也未必就有三个国家)。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符合逻辑。但是,这种说法根本不适合历史学家以及作为历史业余爱好者的我们去深入研究。所以,我们才要将东汉和三国划分一个新的界限。所以,老罗之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写的第三个原因就是,老罗在自己的心目中就把三国和东汉末给融合了。
  但是,老罗最后也没搞清楚三国的真正起源。那么,我们再看看三国的最权威史书——《三国志》——我们的这位老陈,是如何记载的。
  老陈的局势是很危险的,也就是说,他写出这本书来是不容易的。为什么?我们知道,陈寿所处的年代是西晋。而陈寿写这本书,不仅要写得真实,而且不能得罪西晋统治者。而司马炎等呢,由于西晋刚刚建立,对待反动势力一定会严加打击,搞一些类似文字狱的活动。只要《三国志》有一个字的反动倾向,无疑地,这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也不可能成功出版。那么,陈寿自然也不能从三国鼎立开始写这部史书。因为我们知道,《三国志》的头一篇叫《武帝纪》,就是写曹操的。而初中常考的一道历史题告诉我们,曹操属于东汉末年,并非三国。所以老罗和老陈从侧面告诉我们,古人从不认为三国鼎立是汉和魏的分界。至于原因,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是因为古代汉语和现代语文“三”的含义不同。所以很容易误导现代人,而误导,就一直误导下去了。历史学家也从来没这么研究过,但是谁也没来认真纠正这个错误。
  而事实上,我们真正说三国,真正要研究这段历史,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开始讨论?我们知道,三国是一个****的时代。因为什么引起的****?因为皇帝无能、宦官专权,但是这只是根本原因。而东汉末年****的直接原因,就应该是我们所说的三国起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盗贼并起,而所谓的黄巾,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支而已。如果东汉末只有它起义,而且声势极大,足以把汉朝推翻,那么说不定它还可以作为三国之源。但很可惜,它还不够格。既然盗贼那么多,昏庸的东汉政府已经无力回天,去安定天下。没办法,只好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各地官员。下了一道命令:各地的洲县允许自己招兵!而这个命令,其实就是真正的东汉与三国的分界。
  最常见的问题:为什么?自古以来,招兵权都归于政府,从来没有各地可以自己招兵。如果这么办了,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个政府已经不行了,而天下要大乱。正是因为如此,各地豪杰并出,才引出了一代乱世。如果诸侯没有招兵权,没有军队,那他们什么都干不起来,只要有了军队,就有了抗争的资本,才有真正打天下的实力。
  事实就是这样。
  那就让我们接下来,从这个命令开始,研究这个乱世。
  本套书中的论点,如未经作者标注,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如有擂同,纯属巧合。——作者注.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