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拿到那个位置……说的倒是轻描淡写的,可是宫廷的斗争不仅残酷,而且对于那些弯弯绕绕,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很难适应。我代替了原身,并不代表我拥有原身的性格、气质和能力,我只能继承他的情感、记忆和肉身。原来的萧宝融从小生长在深宫,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我不太具备那种能够无缝衔接、轻易玩转古代宫廷政治的能力。
毕竟才刚来不几天。
关键是我和长兄萧宝卷的生母敬皇后早亡,宫里没人维护我,没人为我说话。换句话说,我现在得有一个合格的谋士教我如何做事,不然我会被如狼似虎般的权利游戏吃的渣都不剩的,就连面前这个企图利用我的赫连老伯都能轻易摸到我的底细。当然了,我指的是古代底细,毕竟我跟他讲现代的事情,他虽然不一定会认为我疯了,但是可能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话说这个“接受起来有难度”,那其实纯是我身为现代人都有的偏见。古代的知识分子不见得就接受不了现代人口中描述出的现代世界,因为中国古代的智慧知识分子和2017年的现代知识分子其实都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相比于“现在”的齐朝,明代也是遥远的未来,而明朝的东西难道很让现在的齐朝人接受不了么?难道明朝的瓷器就不是瓷器了吗?跟齐朝的瓷器顶多就是样式风格上的差异,如果把明朝的东西拿到南北朝时代,这就跟把大众桑塔纳拿到清代不是一样的么?可能清朝人没见过那么“高档”的汽车,但是清朝人是肯定能知道它是一款汽车,只不过样式不一样罢了。
如果这样想觉得有失公允,那么可以用另一种角度想,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未来世界,比如到了22世纪,那他会完全接受不了未来世界吗?未来世界的人难道不吃水果蔬菜了吗?未来世界难道人们都不用交通工具了吗?传送门和磁悬浮列车本质上不也是交通工具么?难道未来世界的华人都不会写汉字了吗?未来世界的政府和现代政府,乃至古代的秦朝政府之间会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吗?未来科技感十足的游戏并不少,EA、育碧,还有日本的一众游戏公司都有不胜枚举的3A大作,玩游戏的人也并没有觉得很接受不了嘛!而所有好莱坞大片里描绘的未来场景更是仅能让人惊叹:“啊!好帅,好酷炫!好棒的景象!”
那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吧!
如果我把明清时期的诗词、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的各种事情描绘给我面前的这位智慧的老伯,又或者我将2017年的事情讲给他听,明清和现代2017年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都是发生在未来。他要么觉得我在说谎,要么觉得我在编故事,要么就选择不相信,要么就在仔细观察我是不是说谎的情况下选择相信,而不会像那些穿越小说里描写的那样——主角仿佛自己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谁都不能告诉,跟古人NPC讲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藏着掖着,免得太惊世骇俗。
不用,不需要这样。
就大大方方的给人家讲就可以了。大街上一个人拦住你,说他是22世纪60年代穿越回来的人,现在他能完整的说出未来100年的各任美国总统;能完整的讲出欧盟解体的前因后果;能给你分析第三次和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来龙去脉;能给你一一介绍未来的主席和总理现在都在北上广的哪个地方上小学和幼儿园,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都葬在哪里;能跟你说即便打多少次核战争都对地球一点儿屁大的影响都没有,该干嘛干嘛;以及告诉你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其实根本就是鬼扯,等了一百年日本还是好好的没被淹没。
相对于穿越小说的主人公而言,你怎样看待他,古人就怎样看待你。
我记得穿越过来之前,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认为民智的开化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古代民智尚未开化,不能拿来和现代世界做对比。其实这跟民智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看法明显就是在不尊重历史规律的胡诌诌了。民智未开化就无法拿来和现代做对比了吗?真正的文明演进更像是套娃,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可是如果跨级比较两个套娃,例如:超小和中大两级,难道就看不出两者之间的相似?19世纪的英国人应该也能认出高铁列车和蒸汽机列车都是列车的;莱特兄弟站在波音787面前,顶多也是惊叹,而不是完全认不出来的。
历史是以时间为骨架构成的,而时间则是无法倒退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果一对双胞胎,一个乘坐一艘超过光速的飞船,另一个正常生活,等到那个正常生活的人到老年的时候,那个乘坐飞船的人还非常年轻,相对于那个老年兄弟,年轻兄弟“回”到了“过去”年轻的样子。本质上,时间本身并没有后退,只是两者中一个正常,一个减缓了而已,向前的“速度”有快慢之分罢了。
既然时间无法回流,那么跟时间有关的事情都是拥有这个特性的,历史尤其。历史可以停滞,可以缓慢前行,也可以正常发展,更可以快速飞驰,唯独无法倒退。清朝闭关锁国,世界发展日新月异,那这里的清朝本身并没有倒退,而是减缓,慢了下来,当世界用一种正常的速度发展时,显得就好像清朝在倒退一样。所谓的“历史倒退”、“历史是螺旋式地上升”实际上皆是如此,如果能这样想的话,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实就能很容易让人想通了。
比如,晋朝是因为比汉朝更先进才能替代汉朝,成为中国的第三任大一统朝代的,因为九品中正制是比察举制更加先进的选官任能制度;元朝是因为比宋朝更加先进才能替代宋朝的,更加先进的行省制度就是起源于元朝,明、清、民国以及现代中国均是此制;欧洲中世纪时代是比西罗马帝国时代更加先进,才能替代西罗马帝国的,中世纪时代,天主教掌控整个欧陆的思想,各个地区都是封建割据,然而注意这个“封建”割据,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各国由原来落后的大一统罗马帝国奴隶制度进化到了更加先进高级的封建制度,这也是一种缓慢的上升,那具体是怎么“缓慢”的呢?中世纪时期是从约公元476年到公元1640年,同时期的中华文明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就是这样“缓慢”的。
“明早,车队从官道走,阿谓会随行”,老伯的声音打断了我的神游,“等过了魏界,在大齐有人会接应你,你须回郡王府,让下人随你一起。”“所有的下人都要随我进府?”“你一个人等进了王府,我怎么跟你说话?”“哦。”我其实没什么感觉,他用眼线看着我那就看着我吧,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先回去。
等等!他说“郡王府”?哦,那我大概对得上时间了,现在的我应该就是随郡王了,现在大概是公元495年吧。没办法,我是用的西方公元纪年法,刚刚穿越,也没有别的方法纪年,黄帝纪元法我不会,年号加在位年的纪元法,即“建武二年”,我用不习惯。
湖心亭里,一张矮小的木几,两边是厚厚的垫子,一边一个火盆,以及小炉子,碾药用的石碾,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器件。
啊哈!我要品尝到大名鼎鼎的煮茶了?好期待呢!